s 閱讀頁

第十二堂課 富不忘本,求市場平靜

  做人要對得起良心,經商更是如此,隻有這樣所有的獲得才是有價值的。

  做人是一個人一生之大事,有一點是必須要強調的,即絕不能做一個沒有良心的人。胡雪岩經商多年,一直本著樂善好施之心,在他看來,賺的是老百姓的錢,所以也要為老百姓做點事。

  胡雪岩總是十分熱心公益,比如他定下藥店送藥的規矩;比如他把典當當成窮人的錢莊;他要求劉慶生隻要是能幫助朝廷平息戰亂的事情都要做。胡雪岩常說:“做生意賺了錢,要做好事。我們做好事,就是求市場平靜。”胡雪岩說要做好事,絕不玩虛的。他對於行善做好事,常常是能做就做,而且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絕不吝嗇。而他盡力去做的,往往都是於平民百姓來講實實在在、非常實惠的好事。

  比如胡雪岩在湖州的大經絲行開張不久,七月裏他到了湖州。一到湖州,胡雪岩就吩咐他的絲行“檔手”黃儀做一件能夠給人以實惠的好事:“做生意第一要市麵平靜,平靜才會興旺,我們做好事,就是求市麵平靜。現在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節,施茶、施藥都是很實惠的好事。”胡雪岩向來做事果斷,所以馬上吩咐黃儀:“老黃,說做就做!今天就辦。”

  黃儀知道胡雪岩的脾氣,做事要又快又好,錢上麵花多花少不在乎,於是當天就在大經絲行門前擺出了一座木架子,木架子上放了兩口可裝一擔水的大茶缸,裝在茶缸裏的茶水還特意加上清火敗毒的藥料。茶缸旁邊放上幾個安了柄的竹筒當茶杯,路人可以隨便飲用。另外,絲行門上還貼了一張嶄新的梅紅箋廣告,上寫“本行敬送辟瘟丹、諸葛行軍散,請內洽索取。”

  如此一來,大經絲行門前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一上午就送出去兩百多瓶諸葛行軍散,一百多包辟瘟丹。負責絲行經營的黃儀深以為患,晚上專門來找胡雪岩訴苦,一怕如此下來花費太多,難以為繼;二怕前來討藥的人太多,影響絲行生意。

  但胡雪岩卻仍然堅持照此辦理不輟。他的意思很明確,施茶施藥是件實惠的好事,既已開頭,就要堅持做下去,再說“絲已收得差不多了,生意不會受太大影響,前來討藥的人雖多,實際也花不了多少錢。第一天人多是一定的,過兩天就好了,討過藥的人,不好意思再來討。再說,藥又不是銀子,越多越好。不要緊!”

  事實上,胡雪岩堅持施茶送藥,不僅成了他絲行收絲時必有的節目,而且後來還擴大到藥店。據史料記載,胡雪岩的一生的確做了許多好事,有些事情都變成成規定例,比如時值戰亂年景開設粥場、發米票,天寒地凍之時施棉衣……直到他麵臨破產的那一年,也沒有中斷。胡雪岩做的這些好事,使他在江浙一帶獲得一個響當當的“胡大善人”的名聲。

  自古有雲“無商不奸”,可是生意場中也有性情中人,也有不從孔方兄看世界的,也有義舉不斷的。最起碼,胡雪岩就很對得起杭州城的老百姓。

  胡雪岩發跡於杭州,對杭州城一土一木,極具感情。他花大把銀子買十萬石白米,籌措十萬兩白銀賑濟攻城湘軍,換取杭州滿城百姓的平安,這正是他“富不忘本”。

  錢財價值,不在於錢財本身,而在於花費、消耗過程所帶來的滿足感。胡雪岩富而有德,樂善好施,為民造福,追求的正是這種滿足感。做人要對得起良心。胡雪岩用財富贏得了善名,又以善名獲取更多的財富,足令今人感佩,引以為鑒。

  學會愛你的敵人

  無論朋友還是對手,將來總有見麵的日子,要為他人留下餘地,為人不可太絕。

  “學會愛你的敵人”,這似乎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因為絕大部分人看到“敵人”,都會有滅之而後快的衝動,即使環境不允許,沒有能力消滅對方,至少也保持一種冷淡的態度,或說說讓對方不舒服的刻薄語言,可見,要愛敵人是多麽難。

  但就是因為難,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下之分,有大小之別,也就是說,能當眾擁抱敵人的人,他的成就絕對比不能愛敵人的人大。所以,競技場上比賽開始前,二人都要握手敬禮或擁抱,比賽後也一樣再來一次,這是最常見的當眾擁抱你的敵人;另外,政治人物也慣常這麽做,明明是恨死了的政敵,見了麵仍然要握手寒暄……

  每個人的智慧、經驗、價值觀、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與人相處,爭鬥難免——不管是利益上的爭鬥或是非的爭鬥。而這種爭鬥,在競爭激烈的工商界尤其明顯。

  而胡雪岩正是因為能做到,所以他才取得了常人所沒有取得的成就。在生意場上,胡雪岩即使完全有理由有能力置對手於死地,也絕不把事情做絕。

  胡雪岩到蘇州,到永興盛錢莊兌換二十個元寶急用,這家錢莊不僅不給他及時兌換,還憑白誣指阜康銀票沒有信用,使他很受了一點氣。

  這永興盛錢莊本來就來路不正。原來的老板節儉起家,幹了半輩子才得了這份家業,但四十出頭就病死了,留下一妻一女;現在錢莊的檔手是實際上的老板,他在東家死後騙取那寡婦孤女的信任,人財兩得,實際上已經霸占了這家錢莊。永興盛的經營也有問題,他們貪圖重利,隻有十萬銀子的本錢,卻放出二十幾萬的銀票,已經岌岌可危了。

  胡雪岩在這家錢莊無端受氣,自然想狠狠地整它一下,起先他想借用“四大恒”排擠義源票號的辦法。京中票號,最大的有四家,招牌都在一個“恒”字,稱為“四大恒”,行大欺客,也欺同行。義源本來後起,但由於生意遷就隨和,信用又好,而且專跟市井細民打交道,名聲一下子做得很盛,連官場中都知道了它的信譽,因此生意蒸蒸日上。“四大恒”同行相妒,想打擊義源,於是出了一手“黑”招,他們暗中收存義源開出的銀票,又放出謠言說是義源麵臨倒閉,終於造成擠兌風潮。

  胡雪岩仿照這種辦法,實際上可以比當年“四大恒”排擠義源時做起來更方便也更狠。浙江與江蘇有公款往來,胡雪岩可以憑自己的影響,將海運局分攤的公款、湖州聯防的軍需款項、浙江解繳江蘇的協餉幾筆款子合起來,換成永興盛的銀票,直接交江蘇藩司和糧台,由官府直接找永興盛兌現,這樣一來,永興盛不倒也得倒了,而且這一招借刀殺人,一點痕跡都不留。

  不過,胡雪岩最終還是放了永興盛一馬,沒有去實施他的報複計劃。他放棄計劃,有兩個考慮,一個考慮是這一手實在太辣太狠,一招既出,永興盛絕對沒有一點生路;另一個考慮則是這樣做法,很可能隻是徒然搞垮永興盛,自己卻勞而無功。這樣一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胡雪岩也不願意做。

  從這件事情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胡雪岩為人寬仁的一麵。說起來這永興盛來路既不正又經營不善,實際是一個強撐住門麵唬人的亂攤子,使計將它一擊倒地,大約也不會有多少人同情,可能還為錢莊同業清除了害群之馬。即使是這樣,胡雪岩還是下不去手,足見他所說的“將來總有見麵的日子,要留下餘地,為人不可太絕”,並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確確實實是這樣去做的,這其實可以看作是胡雪岩的一條為人準則。

  亦方亦圓,剛柔皆施

  做人處世要善識時務大局,做到能方則方,遇圓則圓,方圓兼濟,集百家之長於一身。

  兵無常勢,文無定法。做人處世要善識時務大局,做到能方則方,遇圓則圓,方圓兼濟,集百家之長於一身。這就需要人在關鍵時刻善變通達,能因人、因勢、因時而變,學盡中庸之精髓。

  在中國曆史上,能把亦方亦圓用到極至的就首推方圓大師胡雪岩了。

  縱觀胡雪岩的一生,他能在亂世之中,方圓皆用,剛柔皆施。懂得何時用“善”,何時用“狠”,何時撈一把,何時之財不亂取。總而概括為——圓而通神。

  所謂的圓就是圓通、圓活、圓融、圓滿,圍繞著這一個“圓”字,做足了通、活、融、滿,一個喜氣洋洋的大善人型富商大賈的形象便躍然而出了。

  不管是對搶了他軍火生意的龔氏父子,還是對刁鑽霸道的蘇州永興盛錢莊,乃至已經實際損害了自己利益的代辦朱福年,胡雪岩對他們的回擊都很幹脆。但有一條原則總是恪守不渝,那就是:總要給對方留個台階,留個後路。

  胡雪岩原本就不是讀書出身的,因而像孟郊那樣“萬俗皆走圓,一生猶學方”的心態誌向,胡雪岩是絕對不會有,不能有,也不敢有。作為一個學徒的他,假如還有這種閑適高逸的誌向,十之八九是要先大吃幾年苦頭了。

  他唯一能行得通的,便是那萬俗皆走的一個“圓”字。大家怎麽說,我就怎麽說;大家怎麽做,我就怎麽做。體察了人心的喜怒哀樂,順隨了人們的愛憎善惡。做到了這兩點,萬事無不可遂,人心無不可得。

  胡雪岩圓而神的處世哲學,深得中國傳統儒家為人處世之個中三昧,因而在複雜的社會及商務活動中左右逢源。因此,胡雪岩的飛黃騰達便不難理解了。都道是方正之士為人稱羨,其實世俗人早有了計較。方正之士的品德風範固然令人肅然起敬,隻是他們猶如那廟裏的神仙聖人,世俗中人自然是萬分恭敬,但在敬的行為之後,便是“遠之”。

  這裏邊自有許多道理,非“俗”與“雅”兩個字的判別能交待清楚。不過,方正便會不通,這倒是千真萬確的。

  拿那個嵇鶴齡來說,本是一個能言善道、足智多謀的人才,卻落得了“恃才傲物”,方正不屈,不肯哭窮,不談錢。說起來也的確是一個既有本事又有骨氣的人。好在遇到了胡雪岩。經不住胡雪岩的上門吊喪,收還典當,安排妻室這一連串撫慰。他心有所感,知恩圖報,他幫助王有齡出麵解了地方農民聚眾鬧事之圍。

  胡雪岩的圓而通神,還表現在他有審時度勢的獨到眼光,深悟世道的權變之理,善於在亂世之中“變”。集中體現在當洋人憑船堅炮利讓中國人吃盡了苦頭的時候。

  對於洋人的衝擊,下層百姓的反應大多是被動的。真正與洋人打交道者,均是從謀私財入手的,因而對大局影響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下層的代表,在經過長期打交道後,逐漸形成了一支穩固的力量,為中西交流起到了溝通的作用。

  與洋人打交道,他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洋人的政府與清政府不一樣。清政府見商人稍有贏利,他就想來分沾你的好處,恨不得一口把你吞下去。一旦好處得不到,他便處處給商人使絆,使你不得安全,直到讓你破產。

  洋人的政府,幫助洋人做生意。你沒錢他放款給你,你越洋做生意它派了軍艦保護你。一旦中國人欠了錢,他就把槍炮對準中國的城市,甚至自己的商人無理,他還處處袒護。

  因為有了這種對比,胡雪岩對封建官僚體製壓製商業活動就有了更切身的體會。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能看出來,自己的人費了好大的勁兒,才能創造一個好的經營氛圍。因為整個體製所限,商人還隻能單個兒地為自己一個人開拓商業地域。如有不慎,這種經營特權就會被收回。

  至於洋人自身,在胡雪岩看來,也有他們的好處。他們的好處就是講道理,講信用。你認認真真去和他做生意,他也就認認真真和你談,不會想到生意之外的歪點子。中國的商人就不同,他在商業上做不贏你,逮著機會,他就會在其他方麵坑你。比如利用地方流氓勢力,比如利用官府……所以胡雪岩覺得,很多時候,和中國自己的商人打交道很吃力,和洋人打交道,就很省勁兒。洋人的整個體製,已經大大減少了商人從事商業活動的成本。這樣倒過來看,胡雪岩的成功就更顯不易。中國的商人,辦成同樣的一件事,付出的心血要更多。

  胡雪岩這些過人的素質,使他成為一個傳統文化意義上的哲商,並在經商的過程中不斷感悟,不斷升華,他的智慧和商業活動也就不斷通向一個爐火純青的境界。

  從上例可知,一個人要想成大事,必先學會亦方亦圓的處世方法,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其一,以平常心對待,不卑不亢。

  在人際交往中要維護自己的尊嚴,也要顧全對方的尊嚴。自卑與自大是兩個極端,有人比喻說:“自卑感與自大狂,乃一手的兩麵,好似刀片,兩邊都有傷人的鋒刃。”這個鋒刃不僅傷人,還能傷自身。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最忌諱的是自作聰明,自以為是,好為人師。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這是成大事之人交際中的規矩,離開這一點是談不到方圓的。

  其二,求大同存小異。

  要想達到在交際場合外圓內方的境界,成就大事,就必須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曆、習慣、性格特征等等,在交往中難免會有些摩擦,這就要求我們應該盡量尋找共同話題。但與人相處時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失去自我。

  其三,方圓有術,縱橫捭闔。

  交際需要交談,以傳其情,達其意,起溝通、交流之效,從而協調、融洽與交際圈的關係。

  在人際交往中要想成功,要想成為成大事的人,就必須遵循以上原則,這是胡雪岩的經驗之術。

  維人一條路,傷人一堵牆

  傷害別人的麵子,犧牲你的人緣,換來小小勝利,其實得不償失。做人應該明白一點:保住別人的麵子也是給自己加分。

  人都有爭強好勝的習慣,所以大多數人都總想在別人麵前站得高一點,其實這是做人的一大禁忌。而胡雪岩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恰當的保住別人的麵子,便是為自己加分。

  很多時候,對和錯是沒有多大意義的,相比之下,保住別人的麵子更重要。如果有朝一日,你對某一件事知道得絕對正確,可以提出確實證據證明你不會錯的時候,最好也像胡雪岩一樣暫時打住。仔細想一想,傷害別人的麵子,犧牲你的人緣,換來一個小小的勝利,是否真的值得?做人應該明白一點:保住麵子就是給自己加分。

  比如在對待“吃裏扒外”的朱福年時,胡雪岩仍然牢記“維人一條路,傷人一堵牆”的道理,不當麵戳穿,給他留下麵子,又讓他知道自己錯了,自覺改正,把這件事圓滿處理好。

  朱福年做事不地道,不僅在胡雪岩與龐二聯手銷洋莊的事情上暗中作梗,而且還拿了東家的銀子“做小貨”,他的“東家”龐二自然不能容忍。依龐二的想法,他是一定要徹底查清朱福年的問題,並狠狠地整他,然後讓他卷鋪蓋滾蛋。但胡雪岩卻覺得這樣不妥,他說:“一發現這個人不對頭,就徹查之後請他走路,這是普通人的做法。最好是不下手則已,一下手就叫他曉得厲害,心生佩服。要像諸葛亮‘七擒孟獲’那樣使人心服口服。火燒藤甲兵’不足為奇,要燒得讓他服服帖帖,死心踏地替你出力,才算本事。”

  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過關係,利用自己“東家”的身份,摸清了朱福年在同興錢莊所開“福記”賬戶曆年進出的數目,將絲行的資金劃撥“做小貨”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然後再到絲行看賬,並在賬目上點出朱福年的漏洞,“有沒有錯,要看怎麽個看法,什麽人來看。我看是不錯,因為以前的賬目,跟我到底沒有啥關係,叫你們二少爺來看,就是錯了。你說是不是呢?”僅僅是點到為止,並不點破朱福年“做小貨”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讓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經被抓到了“把柄”,但又莫名實情,覺得自己成了“孫悟空”,無論怎麽跳也跳不出胡雪岩這尊“如來佛”的手掌心。隻有乖乖兒認輸,表示服帖,才是上上大吉。

  “胡先生,我在裕記年數久了,手續上難免有疏忽的地方,一切要請胡先生包涵指教。將來怎麽個做法,請胡先生吩咐,我無不遵辦。”

  很明顯,這是遞了“降表”。到此地步,胡雪岩無需再用旁敲側擊的辦法,更用不著假客氣,直接提出他的意見,“福年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們二少爺既然請我來看看賬,我當然對他要有個交代。你是抓總的,我隻要跟你談就是了,下麵各人的賬目,你自己去查,用不著我插手。”

  “是。”朱福年說:“我從明天起就清查各處的賬目,日夜趕辦,有半個月的工夫,一定可以盤清楚。”

  “好的。你經手的總賬,我暫時也不看,等半個月以後再說。這半個月之中,你也不妨自己檢點一下,如果還有疏忽的地方,想法子自己彌補,我將來也不過看幾筆賬。”接著,胡雪岩清清楚楚地說了幾個日子,都是從同興錢莊那份“福記”收支清單中挑出來的,都是有疑問的日子。

  朱福年暗暗心驚,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卻不明白胡雪岩何以了如指掌,莫非他在裕記中已經埋伏了眼線?照此看來,此人高深莫測,真要步步小心才是。到了這一地步,朱福年算是徹底服了胡雪岩。不過,這時的“服”,還是威服,以害怕的成分為多。

  朱福年的疑懼都流露在臉上,胡雪岩便索性開誠布公地說:“福年兄,你我相交的日子還淺,恐怕你還不大曉得我的為人。我一向的宗旨是‘有飯大家吃,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所以,我絕不肯敲碎人家的飯碗。不過做生意跟打仗一樣,總要同心協力,人人肯拚命,才會成功。過去的都不用說了,以後看你自己,你隻要肯盡心盡力,不管心血花在明處還是暗處,說句自負的話,我一定看得到,也一定不會抹煞你的功勞,在你們二少爺麵前會幫你說話。或者,你倒看得起我,將來願意跟我一道來打天下,隻要你們二少爺肯放你,我歡迎之至。”

  就這樣,胡雪岩專門留出時間,讓朱福年暗中檢點賬目,彌補過失,等於有意放他一條生路。最後,則明確告訴朱福年,隻要盡力,他仍然會得到重用。這一下朱福年真就感激不盡,徹底服帖了。

  胡雪岩的這一套做法,實際上是從嵇鶴齡講的一個故事中受到的啟發:蘇州有一家極大的南北貨行,招牌叫“方裕和”。“方裕和”從兩年以前就開始發生貨物失竊走漏的事情,而且丟失的都是魚翅、燕窩、幹貝之類的貴重海貨。方老板不動聲色,明查暗訪,很長時間才弄清,原來是他最信任的一個夥計,也是自己的同宗親戚與漕幫中的人相互勾結,將店中貴重海貨捆綁到店裏出售的火把中偷出去,再運到外埠脫手,難怪他在本城同行、飯店中都沒有查到吃黑貨的蛛絲馬跡。在方老板的逼問之下,這個夥計承認了自己的偷竊行為。按規矩,也是照普通人的做法,自然要請他走路。但方老板卻並不是按普通人的做法,他以為能夠“走私”兩年之久而不被發覺,一定具有相當的本事,再說同夥勾結,鬧出去要開除一大批熟手,還有損信譽,所以決定不僅不要這個夥計“走路”,還加他的薪水,重用了他。這樣一來,那夥計感恩圖報,自然不會再幹那些偷貨走私的事情了。

  這種做法,胡雪岩也認為相當漂亮,但他認為火候還差那麽一點兒。他在聽嵇鶴齡講完這個故事之後對嵇鶴齡說:“照我的做法,隻要暗中查明白了,根本不說破,就升他的職,加他薪水,叫他專管查察偷漏。”胡雪岩的理由是,做賊是不能拆穿的,一拆穿就落下痕跡,無論如何處不長。既然他是個人才,自己又能容留他,就不必拆穿他,隻讓他感恩就行了。胡雪岩對朱福年就是這種做法。

  胡雪岩的做法,確實更加高明也更加有效。俗話說,人怕破臉,樹怕剝皮。人做了壞事,既已被老板揭穿,雖然不給處罰,他也心存感激,但終究會落下痕跡而無法相處。在他本人是怕老板不再信任,滿心愧意侍奉老板,做事必不能放開手腳;而在老板則總要想著避開對方的痛處與他相處,心裏不免留有疙瘩。如此一來,自然無法再做下去。從這個角度看,既然還當他是個人才,同時還有不能請他走路了事的原因,那還不如為他留個麵子,同時又讓他心存感激,這樣既達到堵漏補缺的目的,又等於救下了一個人,於己於人,都善莫大焉。

  因此,事後古應春才佩服地說:“小爺叔,龐二雖有些大少爺的脾氣,有時講話不給人留情麵,到底禦下寬厚,非別人東家好比,可是朱福年還是有二心。隻有遇到小爺叔你,化敵為友,服服帖帖,這就是你的大本事,也就是你的大本錢。”

  當然,這種手段,隻能針對那些真正有本事並且知恥的人,假如對方並不是個人才,或者雖是人才但已心肝全壞無藥可救,那最好還是請他走路的好,因為這樣子去做,弊端很大,對於不明白事理的人來說,它實際上變成對做壞事的人的獎勵了,如不慎重,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第七章 富貴險中求——險中有夷,危中有利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