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階級是由於利益結合在一起的,外戚專權,是出於對自己家族的利益考慮,既然統治者沒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就隻能任由其他政權分配利益。賈似道獨攬朝政,成了欺君誤國的權臣,造成了趙氏家族不可挽救的局麵。
趙禥本來資質愚鈍,又生性懶惰,他既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也對治理國家不感興趣。
趙禥即位時已經24歲,在他即位之初,賈似道主動要求擔任理宗陵寢的總護山陵使。宋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先皇任命的宰相擔任先皇的總護山陵使後,多不再回到朝廷,就此致仕,以示對先皇的忠心。賈似道此舉意在試探度宗對他的態度,趙禥開始拒絕了賈似道擔任山陵使的要求,意思是要他繼續留任,很快又下詔同意他擔任山陵使,暗示希望賈似道退休。一些在朝老臣,如留夢炎、朱貔孫等,馬上提出趙禥此舉處理失當,要求趙禥另派總護山陵使,但趙禥希望借機擺脫賈似道的控製,因此沒有同意。
理宗下葬後,賈似道立即上表辭職,並且沒有回到京城,而是直接回到台州老家。同時,他暗中指使親信呂文德謊報軍情,說蒙古軍隊大舉圍攻邊境要塞下沱。消息傳到京城,滿朝文武大為驚駭,趙禥和謝太後急忙召賈似道回京,拜他為太師,讓他主持大局。賈似道回到了京城,“下沱之圍”自然也就解了。通過這種手段,賈似道奪回了相位,並且將度宗牢牢地控製在自己的手中。
此後,賈似道又多次采用這種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手段要挾趙禥,以求得更大的權力。鹹淳二年(1266年),賈似道再次上表要求辭職,趙禥百般挽留均無濟於事,情急之下,趙禥竟然不顧君臣之禮,哭著給賈似道下拜,懇請他留下主政。參知政事江萬裏急忙扶起趙禥,說:“自古沒有這樣的君臣之禮,皇帝不可拜,似道不可再言去。”趙禥的舉動,也出乎賈似道的意料,賈似道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便答應留下。出來時,賈似道舉笏向江萬裏致謝:“今天要不是有你在,我就成了千古罪人。”在這番道貌岸然的言辭背後,卻是玩弄皇帝於股掌之間的得意。
與賈似道的陰險奸詐相比,作為一國之君的趙禥懦弱無能,根本不是賈似道的對手,更談不上有能力控製他。此後,賈似道行事更加肆無忌憚,甚至連趙禥的一舉一動都要受他操縱。
鹹淳八年(1272年),趙禥舉行明堂大禮,賈似道為大禮使。典禮結束後,趙禥到景靈宮祭奠,恰好天降大雨,賈似道讓趙禥等雨停後乘輅(大車)回宮。度宗胡貴妃的父親胡顯祖以為道路泥濘,車輅難行,請趙禥效仿寧宗開禧年間的故事,乘逍遙輦(小車)回宮。趙禥說乘輅回宮是賈似道的意見,胡顯祖謊稱已經得到賈似道的批準,趙禥遂答應乘逍遙輦回宮。不一會兒,雨過天晴,而趙禥已經回到宮中。賈似道知道後大怒,“臣為大禮使,陛下的舉動事先卻不知道,乞罷政”,當天就出嘉會門,以示去意已決。接著,又上書胡攪蠻纏,說嘉定年間寧宗舉行明堂大禮時趕上三日大雨,仍然乘輦回宮,開禧中則乘輦回宮,如今不用嘉定例而用開禧例,是把他同開禧年間的權臣韓侂胄相提並論。於是,連上七書,堅決求去,並回到西湖邊的宅第居住。
趙禥無奈,隻得將胡顯祖免職,發配到饒州,將貴妃胡氏送到妙淨寺削發為尼。其他相關人等也都受到嚴厲處罰:閣門吏曹垓被處以黥斷大刑,其子大中也在閻門任職,被降謫至江陰;禮部侍郎陳伯大、張誌立停職待罪。賈似道這才回到朝廷任職。
賈似道大權在握,遂開始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凡是與他意見不合之人,輕則受到斥責,重則遭到摒棄,終身不用。執政江萬裏、台諫陳文龍等,都因為忤逆賈似道而遭到貶斥,狀元出身的文天祥則在37歲的時候,就被迫辭職回家閑居。賈似道曾召集百官議事,席間厲聲說:“各位如果不是由我拔擢,怎麽能達此地位!”百官默然,無人敢出一語。隻有權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李伯玉抗聲道:“伯玉殿試第二名,你不拔擢,伯玉也可以至此。”賈似道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敢挑戰他的權威,自知失言,非常難堪,其內心的憤怒可想而知。此後不久,李伯玉就出知隆興府,他隻因為說了一句實話而得罪了賈似道,就斷送了本來前景光明的仕途。一些無恥之人,則靠逢迎賈似道得到升官,趙潛等人爭相向賈似道貢獻珠寶,而陳奕竟然以兄禮對待賈似道的玉工陳振民,力求遷官。
賈似道雖然深居簡出,很少在政事堂辦公,但朝廷的大事小事,都必須報知賈似道,沒有他的批準則不敢施行。文吏每日抱著文書至賈府,等待賈似道裁處,其他宰執隻是充數簽名而已,沒有任何權力。賈似道將這類事統統交給門客廖瑩中、堂吏翁應龍辦理,自己則每日於葛嶺私第遊樂。賈似道原本就是一個浪蕩公子,當政以後,更是變本加厲。度宗趙禥允許他十日一朝,而賈似道有時甚至累月不朝,卻五日一入西湖宴遊,時人戲稱“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賈似道酷愛鬥蟋蟀,經常與妻妾們趴在地上鬥蟋蟀。一次,一位平日玩伴恰好趕來,開玩笑說:“這就是軍國重事嗎?”賈似道也因此得了個“蟋蟀宰相”的罵名。他在葛嶺私第蓋起樓閣亭榭,把不少有美色的宮女、娼妓、尼姑聚集到這裏,日夜淫樂。
賈似道本人可謂“不學有術”,他沒有讀過什麽書,平日侍講的時候,趙禥問他一些經史中的疑問之處或古代人名,他都回答不出來,幸虧江萬裏在旁為其解圍,連資質駑鈍的趙禥都向後妃們嘲笑賈似道是草包。但在玩弄權術、排斥異己方麵,賈似道卻是無師自通。他為政三朝,其專擅程度遠遠超過秦檜、韓侂胄、史彌遠等人,帶來的危害也遠遠超過三人。國家危急時刻,他縱情聲色,將國家命運置之不顧,直接導致了南宋王朝的土崩瓦解。
賈似道大權獨攬,對趙禥則專事欺瞞,他禁止有人在趙禥麵前提及邊事,否則輒加罷斥。襄陽、樊城被圍困三年後,度宗才從一個宮女那得到消息,他憂愁地對賈似道說:“襄樊已經被圍三年了,怎麽辦呢?”賈似道哄騙趙禥說:“襄樊之圍早就解了,陛下從何得知?”趙禥回答是聽一位宮女說的。賈似道查到這名宮女,便找個借口將她處死了。此後,沒有人敢再向趙禥提及邊事。
寧波保國寺大殿加圖:《二十四史》p462的S1703 趙禥對賈似道的專權也並非沒有意見,即位之初,他就任命賈似道為理宗陵寢總護山陵使,暗示賈似道致仕。他曾對李伯玉感歎賈似道專橫跋扈,君臣相對大哭。趙禥想提拔李伯玉為執政,但李伯玉不久就去世了。荊湖地區一直為賈似道的親信呂氏集團控製,京湖製置使呂文德死後,朝廷並未從這一集團內部選擇繼任者,卻派與呂氏集團毫無關係,對賈似道也並不依附的李庭芝接替呂文德管理這一地區,當時有削弱賈似道勢力的含義在內,但李庭芝到任後,很快就被呂氏集團架空了。此時,賈似道權傾朝野,羽翼已豐,懦弱無能的趙禥又怎麽是他的對手?無奈之下,隻好每日沉溺於酒色之中了。
自趙禥登基以來,蒙古兵的進攻日甚一日。襄陽被長期圍困後岌岌可危。鹹淳九年(1273),蒙古攻打襄陽日緊,同時,有窺視下遊的動向,南宋處於存亡之關頭。賈似道為平民憤,故作姿態,要求上前線指揮救襄陽,暗地裏卻指使人上書,讓趙禥留住他保衛京城。趙禥怕賈似道走了,自己失去主心骨,便下詔留他,另派高達前去。可是,賈似道素來嫉妒高達,怕他功高而危及自己的地位,便千方百計阻止派高達上前線。為此,賈似道的走狗呂文煥三天兩頭向臨安報捷。就在度宗高高興興、以為天下太平時,呂文煥卻將襄陽拱手授敵,蒙古兵勢如破竹,順江而下,此時,南宋已不可挽救了。
鹹淳十年(1274年)七月,度宗逝世,終年35歲,第二年正月,安葬於紹興府會稽縣永紹陵,他是南宋最後一個有葬身之地的皇帝。公元1276年,即在趙禥死後兩年,宋廷便投降了元朝。趙(1271—1323),公元1274—1276年在位,史稱宋恭帝。
趙昰(1269—1278),公元1276—1278年在位,史稱宋端宗。
趙昺(1272—1279),公元1278—1279年在位,史稱宋末帝。
經過理宗、度宗兩朝的腐敗統治,南宋已經是日落西山,氣息奄奄。公元1274年,宋恭帝登基的時候,元軍已經攻克襄樊,一路勢如破竹,沿長江而下。此時,南宋軍國大權依然掌握在奸臣賈似道之手,魯港之戰,宋軍大敗,不久,臨安被圍,恭帝降。張世傑和陸秀夫等人輔佐端宗和末帝在東南沿海一帶展開的鬥爭隻是苟延殘喘,無力回天。1279年12月崖門海戰,宋軍全軍覆沒,陸秀夫懷抱末帝趙昺從容投海,南宋亡。南宋末代三帝均年幼即位,加在一起,在位時間也隻有5年,這一時期的南宋,已是名存實亡了。
§§第十四章 破國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