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躊躇滿誌:銳意進取的少年天子

  “祖宗家法”的弊端,最終讓年輕有為的宋神宗打破了。“安內為先”的治國策略,使趙頊下定決心把國家治理得國富兵強。趙頊的變革圖強,讓破落的趙宋政權看到了一絲轉機。司馬光像趙頊即位的第三天,三司使韓絳奏報:自仁宗朝宋夏戰爭以來,征調財力,動用國庫,“百年之積,唯存空簿”。此時,趙頊才知道自己從先人手中繼承的是怎樣一副攤子。

  恰好20歲正處在血氣方剛、奮發有為的當口,趙頊決心把國家治理得國富兵強。他求治心切,對當時的元老大臣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即位次年,他召見前宰相富弼,問以邊事,富弼對他說:“願二十年口不言兵。”再問治道,回答是“安內為先”。而司馬光所能提供的治國忠告隻有“官人、信賞、必罰”六個字,也似乎有點空泛。對朝廷舊臣,趙頊未免有些失望。

  作為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趙頊即位之時,趙宋王朝的統治已延續了百餘年。宋初製定的許多政策,其弊端已經漸漸顯露出來:官場腐敗盛行,財政危機日趨嚴重,百姓生活困苦,各地農民起義不斷,遼、西夏在邊境虎視眈眈。麵對這種情形,趙頊對太祖、太宗皇帝所製定的“祖宗之法”產生了懷疑。年輕的趙頊有自己的理想,勇於打破傳統,他深信變法是緩解危機的唯一辦法。

  趙頊進行變法並非出於一時衝動,早在少年時代,他就已經心懷壯誌,希望能改變國家的命運。在成長的過程中,趙頊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這直接決定了他當政之後務實、創新的治國理念。

  改革勢在必行。他急於尋找一個有才識、有氣魄,並且能夠全力襄助他改革的大臣作為臂膀。

  在這種情況之下,王安石脫穎而出。趙頊對王安石之名早就如雷貫耳,於是即位之初就召王安石進京,但王安石稱病不至。趙頊詢問宰執,宰相曾公亮力薦王安石有“輔相之才”。龍圖閣直學士韓維言言趙頊“賢者可以義動而不可以計取”,力薦王安石,趙頊沼王安石知江寧府,王安石始出山。

  王安石為地方官多年,親眼看到了當時社會問題的嚴重性。他到京城開封任三司度支判官的第二年春,就曾給當時的皇帝仁宗寫了洋洋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趙頊即位後,在王安石的輔助下,開始了一場兩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大變法,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進行了諸多變革,對趙宋王朝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趙頊求治心切,非常好學,經常向大臣們征詢改革的意見。他立誌要做一個唐太宗那樣的大有作為的明君,以改變真宗、仁宗以來政綱鬆弛不振的局麵。趙頊在第一次召見王安石時就問他治國應當先做什麽。王安石答道:“應當先選擇正確的策略。”趙頊問:“唐太宗何如?”王安石說:“陛下當以堯舜為榜樣,為什麽拿唐太宗做樣子呢?堯舜之道,簡明而不煩瑣,很容易做到而不繁難。但末世學者不知其中道理,認為是高不可攀。”這種議論讓趙頊感到耳目一新。

  熙寧二年(1069年),趙頊起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即副相),並設置“製置三司條例司”作為變法的指導機構,讓陳升之、王安石負責,這就正式揭開了熙寧變法的大幕。經王安石推薦,趙頊又任命呂惠卿為條例司檢詳文字。事無大小,王安石必與呂惠卿共同謀劃,凡有關建議的章奏,皆是呂惠卿執筆。當時人稱王安石為孔子,呂惠卿為顏子。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