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節

  第三天,宋揚正上班呢,突然手機響了,宋揚順手接了,卻冒出一個大嗓門:“下來接我!媽的,北京真冷!”

“誰?”宋揚一怔:“老宋!”宋揚急忙跑到窗前往樓下看,北京此時正下著雪,天空中飄飄揚揚的,地上厚厚的白茫茫一片,從八樓上往下看去,穿著灰衣服的老宋在傳達室門口手插在衣服兜裏,微縮著身子跺著腳,他在這蒼茫的天地之間如此渺小卻又如此的偉大。

……

晚上,宋揚請老宋吃自助餐,印象裏,這還是宋揚第一次請老宋。

一推開門,一股熱氣伴著裏麵的人聲吵雜迎麵撲來,宋揚隻顧得摘眼鏡擦水汽了,老宋站那那可震了:好家夥,他哪裏見過這種場麵,近三百種的食物整整齊齊地擺在一起呢!魚螃蟹海鮮牛肉羊肉片豬排骨雞腿鴨翅,這蔬菜那蔬菜的,好多老宋還叫不上名字來,更不用說那些水果了,麵點熟食冷飲……最重要的,還有一堆的酒。有一大操場那麽多的人,吃啊喝的。

“這就你說的隨便吃什麽都行的自助餐?”看得出向來愛熱鬧老宋很高興。帶老宋來吃自助餐,這是宋揚早就有過的想法了,老宋能幹,自然能吃,而且還好吃,今天宋揚可得讓老宋吃個夠!

宋揚點頭:“嗯。隨便吃什麽!酒也隨便地喝。咱爺倆今天不醉不罷休了!”

老宋心花怒放:“這哪是自助餐呢,這有些像以前的大鍋飯,這城裏人可真會享受!”說著搓搓手便進去了。

宋揚交了錢,便開始張羅,老宋端個盤子這樣拿些那樣夾點,一會兒的工夫,兩人就堆了滿滿的一大桌。

爺倆便開吃了,開喝了。並且開聊了。

老宋說:“你姥爺這個人,老實本分,計劃生育卻沒有搞好,五個女兒三個兒子,你說這麽一大口子人怎麽養啊。老頭子沒餓死也有自己的招兒,他還教我呢:這吃大鍋飯的時候啊,盛飯盛菜的時候第一碗一定不要盛滿,要先盛個半碗。”

宋揚問:“怎麽?”

老宋喝口酒接著說:“這半碗吃下去了,咱再滿滿地盛一大碗!別人不懂啊,先是滿滿地盛了一大碗,等他們狼吞虎咽地把這第一碗吃完還想盛,對不起,鍋裏麵已經見底了。”

老宋心裏存不住話,隨即便切入主題:“說到上學這個事上,你別看別人都忙著掙錢你也心急,咱現在不說你姥爺這個招兒好不好。咱就好比幹工作就是吃大鍋飯,你現在放下工作去上學呢是先吃那半碗。看得暫時碗裏麵的飯是少了點,但是你從長遠看你比別人賺了啊。”

“我這個人呢,沒有什麽心眼,想當年在城裏的建築公司,要是做下來的話肯定要比孫四還舒服,可那當時就是差了先盛一個半碗的想法,當時就是想著回家建房子,過日子,回家掙錢,孝敬老人。好了!當年看家裏麵的那一大碗是盛上了:咱家在村裏麵先買的電視,咱家頭些年在村裏可是數一數二的,可是越往後麵卻越沒有出息了,我現在操多少心你又不是不知道。什麽道理呢?飯還是城裏的好吃哪。當時我要是在城市先盛下那半碗飯,別說一碗,現在都不知道我得比村裏的人多吃多少碗呢。”

“我這人不會講道理,我坐火車時就想,估計也就是這麽個理吧,這火車還是和以前那麽穩,桌上放杯火都灑不出來。我的意思就是呢,目前這個情況呢,我說你還應該先來它半碗再吃下一碗。人這一輩子啊,總會有很多機會,要在相關的年紀做相關的事,錯過這個機會和時間了以後可就再也補不上去了。”老宋這一口氣把想說的都給說了。

宋揚總覺得老宋的道理有點說不通,可又找不出哪不對,但讓宋揚驚訝的是,老宋竟然也能跟個領導似的不打底稿一口氣說這麽多。他的確有點動搖了,不過他仍是咬著牙把自己的理由說了一遍,無非就是怕家裏承受不了,壓力太大等等。

老宋又說:“咱家裏現在還說得過去,目前還不指望你掙那些錢,你就是將來在你媽老掉了牙的時候把她給接來看看天安門,讓她過段城市生活就行了。說真的,想當年結婚的時候我說過要領她去看看天安門的,這大半輩子我沒對不起別人,就對不起你媽,現在我也沒有別的想法了,就一樣:能給你當好個後方吧。你隻要去了學校給我使把勁就行。”

……宋揚說什麽呢?想說又什麽也說不出來了。這時候他才感覺原來心裏麵這些日子一直壓著塊大石頭,可是現在它卻讓老宋給搬開了。但是宋揚隨即又難過起來,因為要是聽了老宋的,就等於讓老宋舉著石頭了。

宋揚心裏想,這樣做還是太自私了,老宋小時候吃苦,年輕的時候整天在工地,一幹就是個大汗淋漓的一整天,自己撐起來,和媽蓋起一幢房,如今家裏一直有著這樣和那樣的事讓他不順心,連個休息日都沒有,更別說享受了;農忙更不用說了,一頭紮到地裏,一天從早忙到晚,一輩子還沒有上過10層以上的樓,沒有吃過500塊一桌的飯菜,在村裏什麽娛樂也沒有,最多也就是打打麻將,還是得挑個下雨陰天的,逢年過節的……

宋揚心裏有個最實際的夢想。將來掙著錢了給老宋和母親買一份好保險,有病了能治,還有錢能自在的花。他還想著,將來接他們到城裏住,讓他們早上可以吃塊“幾十年了還一直那麽好吃”的伊利麵包,喝袋新鮮的三元麥香牛奶,然後澆澆花,喂喂鳥,一天裏看看電視,或者到外麵參加一下業餘活動,或者愛做點什麽事就到外麵找點事做,中午和晚上到超市裏麵買些現成的菜和每天都是最新鮮的肉,啪地一聲打開天然氣,再也不用燒那些弄得滿屋子都是煙的鍋灶,晚上了,讓媽跟城裏老大娘們學著扭扭大秧歌,讓老宋背個手滿大街轉轉遛個彎。

可是宋揚怎麽說呢?可是宋揚說什麽呢?宋揚什麽也不說了!宋揚舉起杯紮啤:“爸,我敬你一杯!”

然後咕咚咕咚就給喝下去了。老宋笑眯眯地看著宋揚喝下去了,而且臉不紅氣不喘。老宋說:“敬我一杯?好小子!行了,能喝酒了!好,幹了!”然後他也咕咚咕咚地喝下去。

然後爺倆一通海吃,桌上的螃蟹殼都快堆成小山了,不過老宋每一隻都給吃得幹幹淨淨的,以前沒吃過的東西挨樣嚐了嚐,這酒更是敞開了肚地喝。

宋揚已有些醉了,老宋也已經有了感覺,老宋說:“你小子比老子有出息,呃。比我強。我以前不信鬼神的,這幾年不知道為什麽就有些信了,嗨!反正這事就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甭。那年你爺的墳上真的長出了一棵樹苗的,別人家的墳都沒有。你給我長了臉啦!你考上正兒八經的名牌大學,我臉上有光啊,比你在北京工作時臉上更有光。”

宋揚說:“我這算什麽啊,你在我這時候都有我了,我的事還八字沒撇,我就是機遇好了點而已,想當年人家孟主編瞧得起。再說沒有你哪來的我,我的每一步還不都是老頭子你在搭手扶著?”

“喝酒喝酒”……老宋仰脖又一杯,然後用他粗短結實農民的手擦了一把嘴邊的啤酒沫,又說:“老兒啊,我這人要強,不願意求別人,更沒跟別人賠過什麽不是,不過呢,今兒我可得和你說道說道了。”

“這第一麽,我得謝謝你啊!你幫咱家要回了錢。”老宋說。

“爸……”宋揚打斷他:“你這說什麽呢!”

“這第二呢,我得跟你賠個不是。你16歲那年……”老宋接著說。

宋揚又打斷他:“爸,咱不說那些難過的事了,咱們高興點……”他忍了忍突然間就莫名其妙盈滿了眼眶的淚水,可是一低頭仍然流了下來,滿臉都是。

老宋往空中一揮手:“不,得說,錢是小事,沒了可以掙,咱沒要回來那錢的時候咱不照樣活下來了,可那是一口氣啊,這口氣堵得我好幾年啊,他媽的那個難受!”

……

插曲:迎著三月的風,飛馳吧!

春暖花開,某一天。南京大學。

上午9點,這個小說的作者楊永(注,不是小說裏的“宋揚”)出發了!

楊永今天要去做一件他很久以來就很想做,但是一直卻又沒有做成的事情。它也與這個小說有關。

他上路之前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像往前一樣,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臉,騎上他的愛車到食堂吃早點,他吃了兩個南瓜甜餅,吃了兩個糯米粉蒸糕,喝了杯豆漿。

然後,他就上路了!

——從南京大學出發,從這個城市出發,他要騎自行車去100公裏外的另一個城市。

楊永的媽媽曾經對楊永講過,楊永他爸曾經有一次從煙台市市區一晚上騎到了棲霞市(當時是棲霞縣)鬆山鎮(當時是鬆山鄉)龍村(不變的小村子),然後又從龍村騎回了煙台市。為的是從煙台市帶回一根木料,因為當時老宋準備自己蓋房子了。他從煙台出發的時候沒什麽事,但是讓這次行程變得不簡單的原因是因為在老宋的行進途中,老天為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下起了雪,讓雪花與他在無人的路上做伴。

楊永的媽媽雖然總是在不經意間提起來這件事,但是每次宋揚都可以聽出來她對老宋這一“壯舉”的讚賞,宋揚對此同樣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到了南京後,倒是有個機會擺到了他的麵前:他女朋友家就在馬鞍山,她的父母曾幾次邀請楊永到家裏玩,現在他要去看望他們了。他同時要給他的女朋友一個驚喜:“看!我是騎自行車到你家的”。就像一次無聲的愛情表白。

路上,楊永撿了一根細長的竹竿,約有五米。他就一手扶著車把,一手舉著,有點像堂吉訶德,滿心的昂揚“鬥誌”,向著馬鞍山,一路飛馳!

10點整,他經過古井遺址村,那裏的山很美;

10點20分,經過一個水泥廠,一隻狗趴在窩邊微笑著看著舉著竹竿的楊永騎過;

10點40分,看到一大片稻田。這是這個北方人生平第一次看到正在生長的大米;

11點00整,到達江寧開發區;

11點56分,終於看到了公路上的一個大牌子上麵有:“馬鞍山歡迎您”六個大字;

下了205國道,看到了三匹雕塑馬像,穿過大半個馬鞍山,到達目的地:香樟園小區。

這是楊永的女友從小長大的地方;這裏,有生她養她的尊敬的父母。

楊永找到了他們住的那幢樓,向他們家的那個窗口望了一眼,也許,他們正在家裏吃午飯呢。

但是他沒有進去,對他來說,目的已經達到了。他把竹竿用力地插在了樓前的那片草地裏,竹竿高高地立著,楊永竊竊地有些驕傲和幸福,仿佛這個樓已被他占領,仿佛想當年毛主席“農村包圍城市”的勝利結局。做完這件事情,他又把給女友父親準備的一包水果和一張紙條借放到了他們樓旁看自行車的大爺那兒。

紙條上寫著:“不成功,不入門”。

然後他就笑著騎車回了。

回時不如來時那般順利了,一是有點累了,另外天逐漸黑了下。天黑後他在路上迷過路,誤闖進一片小樹林,又進了一片後來才知道是棉花地的田,雙腳都麻木機械了,隻知道踩啊踩,P股也被車座磨得生疼……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幹擾楊永的好心情,他一直都在快快樂樂地,他一路上一直都在想事情,他想象著女友的父母看到了他的竹竿和紙條後的驚訝,他想象著他的女友得知他這次的“壯舉”後的反應……

自然的,他還想起了他的父親。在他最疲憊的時候。

他想:他的父親那次完全晚上的行程過程是怎麽樣的呢?他又遇到過哪些事情呢?他的動力真的是一根木頭?

——那天,有北方最普通卻也是最張揚的漫天的風雪。

原本楊永信,但是現在他卻無論如何也不信了:老宋絕不可能隻為了一根木頭,能在那個寒冷的晚上,騎著一輛沒有變速器的普通自行車,碾過沒有其他人走過的遍地的雪,從城市和村裏來回一趟!

——楊永的母親說他父親到家後腳已經差不多凍僵了,後來用溫水泡了3遍才緩過來,泡熱了後他就回了。

楊永就邊騎邊想象著那時的情形:兩個月才能回一趟家的父親終於到家了,他咚咚咚地敲門,他年輕美麗、穿著花衣服的妻點亮煤油燈,頭發散散地打開門,看到門口一身寒氣的一個雪人,看到她也許日夜思念的愛人,她頓時一臉的驚訝和一心的驚喜:你?你怎麽回來了!

那片閃爍著的、黃亮亮的煤油燈光給了楊永不盡的啟示:那時自己還未滿周歲,在燙燙的炕上睡得正香,睡得正滿足,當時的老宋最少也會有十言百語的要說,但是他卻輕輕地不吭聲;也許他想笑一笑,但是臉都凍麻了,笑不出來了,進了屋後他的妻為他解下被風吹透了的外衣,他則徑直地走到炕邊,迫不及待地看一看他正在熟睡中的小兒子,隔著被子捏捏他的小手,這可是他的傑作啊,也許他還會用他長滿了胡子的嘴碰碰他的臉蛋。

暖暖的家、深愛的妻、疼愛著的兒子,一切讓他心裏熱乎乎地,或者,還有一點癢癢地……

楊永想大致應該是這樣的。設想與現實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他相信!

什麽是動力?

是啊,什麽是動力?

他和他的父親一直在努力,從未懈怠過。

在他們的努力背後,到底有一種什麽的動力存在?這個問題楊永也一直在想,從寫這篇小說的第一字時就在想,到這篇小說寫到最後一個字時仍在想。

楊永的父親叫楊玉友。

想當年23歲。

脾氣很壞,但是生活很積極。

他是九億農民中最普通的一位。

那天晚上,所有的人都睡得既安靜安詳,連草叢裏麵的蟲子也睡著了。

楊玉友用他粗糙的手摸了摸楊永的頭,他的兒子長大了,他漸漸地老了。

23年了,爺倆,仍在建設祖國的四個現代化的過程中。

——努力奮鬥!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