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平原君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複位,封於東武城。
平原君家樓臨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門,請曰:“臣聞君之喜士,士不遠千裏而至躄者,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臣不幸有罷癃之病,而君之後宮臨而笑臣,臣願得笑臣者頭。”平原君笑應曰:“諾。”者去,平原君笑曰:“觀此豎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殺吾美人,不亦甚乎!”終不殺。居歲餘,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平原君怪之,曰:“勝所以待諸君者未嚐敢失禮,而去者何多也?”門下一人前對曰:“以君之不殺笑躄者,以君為愛色而賤士,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乃斬笑躄者美人頭,自造門進躄者,因謝焉。其後門下乃複稍稍來。是時齊有孟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爭相傾以待士。
“譯文”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眾公子之中趙勝最為賢能,他又喜歡延攬賓客,投奔他的賓客大概有幾千人。平原君曾擔任趙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一生當中,三次離開相位,又三次恢複相位,他被封在東武城。
平原君家有高樓,能俯視到周圍的平民。附近的住戶之中有位跛子。有一天,這跛子一瘸一拐地去井邊打水。平原君家樓上住著個美女,從高處看到這景象就大聲譏笑跛子。第二天,跛子來到平原君家門口,要求說:“我聽說您很愛才,才士不遠千裏依附您,是因為您能夠尊崇他們,而不以妻妾為重。我不幸腳有殘疾,而您後宮有位美人在樓上看見我這副模樣就大聲地笑我,我希望得到那笑我的人的頭。”平原君聽完後,笑著答應:“好的。”等跛子走了,平原君又笑著說:“看這小子,因為一笑,竟想殺掉我的美人,真是太過分了!”結果,平原君沒有殺死那位美人。過了一年多,平原君門下的賓客和食客,有一半以上的人陸續離他而去。平原君感到奇怪,就說:“我趙勝對待門下賓客,自認從未有過失禮的地方,可是,為什麽有這麽多人要離開我呢?”他的一個門客向他進言說:“這是因為您沒殺掉那位譏笑跛子的美人,大家認為您隻愛美人,而輕視士人。所以,門下士人就漸漸離開您了。”於是平原君立刻砍下那譏笑跛子的美人的頭,親自登門送給跛子,並且再三請求跛子原諒。從此以後,他門下賓客又陸續地回來。當時,齊國有孟嚐君,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他們都爭相競賽,看誰最能禮賢下士。
“原文”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讚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譯文”
趙惠文王九年,秦兵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王就派遣平原君為使者到楚國請求救兵,希望與楚國聯兵抗秦。平原君決定邀集二十個有勇有謀的門客一同前往。平原君對賓客說:“如果能通過和談完成任務,那最好不過。要是不能用和平的方式完成任務,就要在華麗宏大的議事廳裏歃血盟誓,完成合縱盟約之後才回來。我不想對外招攬賢士,在我的門客中挑二十個人就可以了。”挑來挑去,找到了十九個人,還少一人。就在這時,門下有個食客,叫毛遂,走到平原君麵前,自我推薦說:“我毛遂聽說您將去和楚國訂立合縱盟約,準備召集您門下賓客二十人前往,不從外找,現在還缺一個人,希望您允許我補這個缺,以便促成此行。”平原君問:“您待在我門下多久了?”毛遂回答說:“已有三年了!”平原君聽了,很激動地說:“一個賢能的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鐵錐放在袋子裏麵,尖銳的地方立即會顯露出來。現在您待在我門下已經三年了,食客之中,沒有一個稱讚您,我也從沒聽過您的賢名,可見您沒什麽才能,您不能補這個缺,還是留下來算了。”毛遂回答說:“今天,我是來求您試著把我放進袋子裏麵的呀。要是我早就被放在袋子裏麵,早就能脫穎而出了,不隻是鐵錐尖能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答應了他,讓他同行。其他十九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暗笑毛遂。
“原文”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曆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裏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裏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槃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譯文”
等毛遂到了楚國,和其他十九個門客商討勸楚合縱的事,那十九人沒有不佩服毛遂的。平原君和楚一商量聯合抗秦的事,一再說明合縱與否對楚和其他各諸侯國的影響,可是,從早上談到中午仍然沒有結果,十九個人都慫恿毛遂說:“您上去說說看。”於是毛遂左手提劍,右手握住劍把,急速地拾階而上,對平原君說道:“有關合縱的利害關係,三兩句話就能說清,今天,從早上談到中午還沒結果,到底是怎麽回事?”楚王問平原君,說:“那位客人是來做什麽的?”平原君回答說:“他是我的門客。”楚王立刻嗬叱道:“還不快給我下去!我在同你主人說話,你算什麽東西!”毛遂按著劍一個箭步走到楚王前麵,說:“大王您之所以嗬叱我毛遂,是仗恃楚國強大的威勢。現在,我與大王相距不過十步,十步之內,您再也沒法仗恃楚國強大的威勢了,您的生命就操在我毛遂的手中。我的主人在您的前麵,您怎麽可以這樣嗬叱我?
我聽說:商湯憑著方圓七十裏的封地,統治了天下;周文王憑著百裏的土地,號令諸侯。難道是他們兵力雄厚嗎?
實在是他們能夠依據已有的情勢,振作他們的威武罷了。目前,楚國擁有五千裏的土地,加上百萬雄師,這是稱霸天下的資本啊!
以楚國這麽雄厚的實力,天下的諸侯是沒法抵擋得了的。白起,隻是個無名小卒,然而,他率領幾萬人的部隊,出兵來跟楚國作戰,一戰就攻下鄢、郢都兩地,再戰,焚毀了楚國的夷陵;三戰,汙辱了大王的祖先。楚國受到這樣的恥辱,真是百世不解的深仇大怨,連趙國都替楚國感到羞恥,您身為楚國嗣君,怎麽連點羞恥之心都沒有呢?
合縱這件事,完全是為了楚國,而不是為了趙國。在我主人麵前,您怎麽可以這樣嗬叱我?”楚王聽完,臉色乍變,和悅地說:“是!是!正如先生所說的,我願以整個楚國跟趙國訂立合縱盟約聯合抗秦!”毛遂連忙說:“合縱的事,決定了嗎?”楚王說:“對,就這樣定了!”於是毛遂吩咐楚王的侍臣說:“快把盟誓用的血拿來!”毛遂捧著銅盤,跪著獻給楚王,說:“大王您應先歃血來表示合縱的誠意,其次,是我的主人,我最後。”於是在楚國殿堂上完成了合縱的事。毛遂左手拿著一盤血,右手招呼十九人,說:“你們也互相歃血在這堂下。你們這幫碌碌無為的平庸之士都是坐享其成。”
“原文”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複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複相士。”遂以為上客。
“譯文”
平原君與楚國訂立了合縱盟約,就火速回國,到了趙國,感慨地說:“我再也不敢以貌取人了!打我以相貌取才以來,多則千人,少則幾百人,一直以為不曾漏過天下一個人才,今天,對於毛先生卻看走了眼。毛先生一到楚國,使趙國的威望,比九鼎、大呂還要貴重。毛先生憑著三寸不爛金舌,真勝過百萬大軍。我再也不敢以貌取人了!”於是,拜毛遂為上客。
“原文”
平原君既返趙,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魏信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皆未至。秦急圍邯鄲,邯鄲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曰:“君不憂趙亡邪?”平原君曰:“趙亡則勝為虜,何為不憂乎?”李同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物鍾磬自若。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使趙得全,君何患無有?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耳。”於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裏。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複存。李同戰死,封其父為李侯。
“譯文”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楚王派春申君為將去解邯鄲之圍,魏國信陵君也假托魏安釐王的命令,取得晉鄙的兵權,前來救趙國,救兵未至,秦兵把邯鄲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邯鄲城情勢危急,將要投降,平原君非常焦慮。這時邯鄲傳舍職員的兒子李同來遊說平原君,說:“秦攻取趙您不擔心嗎?”平原君說:“趙國滅亡了,我就成為俘虜,誰說我不擔心呢?”李同說:“目前,邯鄲城裏老百姓薪斷糧絕,已到拆下死人枯骨頭當柴燒,互相交換兒女烹食的地步,情況萬分的危急。但是,您後宮裏成百的美人、婢妾卻都穿著華麗的服飾,享用吃不完的美味。而老百姓穿的是補丁摞補丁的粗服,每餐連糟糠都吃不飽。百姓窮困,兵器也用完了,有的便削尖木頭當矛矢,但是,您家的器物、鍾磬依然完整。假使秦國把趙國給消滅了,您還能擁有這些東西嗎?要是趙國能夠保全,您又何愁沒有這些東西呢?現在隻要您能命令您夫人以下的人,編在軍隊裏麵,分擔一些工作,傾盡您的家產犒賞兵士,兵士處在這樣危急困苦的時候,一定會對您感激涕零奮勇殺敵。”於是平原君就按照他的建議去做,得到敢死的兵士三千人,李同便跟這三千人奔赴前線,和秦國的部隊拚命,秦國軍隊因此被逼退了三十裏。恰好,楚國春申君和魏國信陵君的救兵都趕來了,秦兵潰散而去,保住了邯鄲城。李同殉難了,趙王就封李同的父親為李侯。
“原文”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為平原君請封。公孫龍聞之,夜駕見平原君曰:“龍聞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為君請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龍曰:“此甚不可。且王舉君而相趙者,非以君之智能為趙國無有也。割東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為有功也,而以國人無勳,乃以君為親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辭無能,割地不言無功者,亦自以為親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鄲而請封,是親戚受城而國人計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事不成,以虛名德君。君必勿聽也。”平原君遂不聽虞卿。
“譯文”
虞卿因為信陵君保存了邯鄲城,想借此幫平原君向趙王請功,讓趙王給平原君加官進爵,增加封邑。公孫龍聽到這消息,連夜乘車趕來拜見平原君,說:“我聽說虞卿想憑借信陵君保全邯鄲城的功勞,替您請功,有這回事嗎?”平原君答道:“是的。”公孫龍說:“我以為您最好不要答應這事。趙王提拔您擔任宰相,並不意味著您的智慧和才能在趙無人能及。趙王之所以把東武城封給您,也不意味著您對國家有什麽功勞,更不關民眾什麽事,隻不過因為您是皇室成員。您接受並不以自己無能而推辭,接受了封邑,也不說自己無功,之所以如此,正因為您是趙王親戚啊。現在,信陵君保全了邯鄲城,又有人為您請求封賞,這是既憑著您是王親國戚而接受城邑,又以普通人的身份來為你計較報償。我認為這很好!再說虞卿腳踏兩條船,事情成功的話,他會向您索取好處;事情不成功的話,他也可以用建議加封、未得實現的虛名來博取您的好感。您千萬不要聽他的!”平原君終於沒聽從虞卿的建議。
“原文”
平原君以趙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孫代。後竟與趙俱亡。
平原君厚待公孫龍。公孫龍善為堅白之辯,及鄒衍過趙言至道,乃絀公孫龍。
“譯文”
平原君在趙孝成王十五年去世。他的子孫世世代代承襲封爵,直到趙國滅亡,家族的襲封才結束。
平原君生前很優待公孫龍。公孫善於堅白的辯證。等到鄒衍到趙遊說,談論至道後,平原君才不看重公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