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章 《東觀漢記》考證

  一、東漢時期的基本史料

  公元25年至220年,在中國曆史上是東漢王朝的統治時期。這一時期在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史上具有頗為重要的地位。但是史學界對於東漢史的研究相對說來比較薄弱。東漢的曆史舞台似乎不如此前的先秦西漢那樣引人入勝,也不如此後的魏晉南北朝那樣豐富多彩。造成這種印象或許有種種原因,而東漢時期的史料較為缺乏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現在研究東漢史,最基本的史料毫無疑問是南朝劉宋時代範曄編撰的《後漢書》。在前四史中,《後漢書》與《史記》、《漢書》、《三國誌》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點,那就是撰修史書的作者距史書所述的時代相去較遠。範曄開始修《後漢書》在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一說在元嘉元年),上距東漢的滅亡已超過了兩百年。他所依據的材料主要是已有的成書,而不是原始檔案記錄。當時流行的東漢史本來是有很多種的,唐劉知幾《史通》說:“為編年者四族,創紀傳者五家……至宋宣城太守範曄,乃廣集學徒,窮覽舊籍,刪煩補略,作《後漢書》,凡十紀、十誌、八十列傳,合為百篇。會曄以罪被收,其十誌亦未成而死。”[1]

  在上述各家《後漢書》中,最根本的資料當推《東觀漢記》,因為《東觀漢記》是東漢同時代陸續補修而成的,它雖然也不盡屬實錄,但畢竟是當代人編當代史,無疑最為可信。但《東觀漢記》唐時已缺,至宋更無完本,可謂散佚已久。現在通行的是清修《四庫全書》時,重編的所謂《永樂大典》本《東觀漢記》(以下簡稱大典本)。為探求東漢時代的原始史料,應當首先弄清大典本《東觀漢記》的真相,這或許對東漢史的研究不無推動作用吧。

  在各家《後漢書》中,晉人華嶠的《後漢書》專以《東觀漢記》為本,撰寫也較為出色,範曄《後漢書》雖博采眾家之長,而又以華嶠為主。因此,從《東觀漢記》到華嶠《後漢書》,從華嶠《後漢書》到範曄《後漢書》,這一條線索是很明顯的。故宋人羅願《東觀漢記序》說:“後漢成書自劉珍、謝承、薛瑩、司馬彪、華嶠、謝忱、袁崧、劉義慶、肖子顯,凡九家。惟華嶠專述《漢記》。逮範曄總裁眾家而成書,亦以華嶠為主。後之欲考《漢記》者,於範氏之書尤有取焉。”[2](《漢記》指《東觀漢記》,詳下文。)因此可以說,範曄《後漢書》中的材料,實際上大部分是直接或間接取之於《東觀漢記》的。用《東觀漢記》的佚文和《後漢書》相比較,這一點也是十分明顯的。

  範蔚宗文采出眾,史筆可為上乘,《後漢書》中確有不少好文章。他本人甚至自誇說:“精意深旨”,“筆勢縱放”,“天下奇作”,“體大思精”。[3]但是,今天作為曆史資料來說,文筆生動固然很好,但更加重要的卻是提供更多具體的史實。我們的任務是掌握更多的原始資料,運用正確的、科學的觀點來考察曆史,恢複曆史的本來麵目。從這個角度來看,範曄的《後漢書》比起《東觀漢記》來,卻是舍棄了許多可貴的東西。今舉一例,《東觀漢記》曾記載明帝的兒子彭城靖王恭與其子酺的一件事:[4]

  “恭子男丁前妻物故,酺侮慢丁小妻。恭怒,閉酺馬廄。酺亡,夜詣彭城縣欲上書,恭遣從官倉頭曉令歸,數責之,乃自殺也。”

  這一段記載事實明了,其前因後果也很清楚。從中可以看出東漢中期以後,皇室貴族之腐敗以及諸侯王與官府之間的關係,是一條很有價值的史料。範曄在《後漢書》中把這一記載加以縮減,隻存“恭以事怒子酺,酺自殺”九字。僅據這樣簡略而抽象的記述,就不足以說明什麽問題了。

  總之,由於範曄時代較晚,《後漢書》述事又多加刪削,很多珍貴的史料被拋棄了。因此應當進一步挖掘和整理範書之前的各家《後漢書》,尤其應重視原始基本史料《東觀漢記》。清人有兩種《東觀漢記》的輯本,一為姚之駰本,一為大典本。姚之駰輯本誤漏太多,實在算不上合格的輯佚書。大典本編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流傳廣泛。因為四庫館臣當時尚能看到《永樂大典》的大部分,所以他們輯書時,盡量標榜為大典本,以提高其身價。《大典》非一般人所得見,故使人莫敢或疑。但是如果細加考究,不能不使人感到十分驚訝,他們所宣稱的大典本,往往名實不符。因此有必要對《東觀漢記》做一番考證,弄清大典本的真相,進一步恢複《東觀漢記》的本來麵目,搜集大量的佚文,以增加東漢史的研究資料。這就是本文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二、《漢記》的撰寫過程

  東漢時期修撰國史,曆經多次,當時尚無《東觀漢記》之名,所修之史書隻稱《漢記》。據現有資料可考者,前後至少有過七次,現依次說明如下。

  第一次在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卷四二:“(永平)十五年春……帝以所作《光武本紀》示蒼,蒼因上《光武受命中興頌》。”

  《後漢書·班固傳》卷四十:“既而有人上書顯宗,告固私改作國史者,有詔下郡,收固係京兆獄,盡取其家書。先是扶風人蘇郎偽言圖讖事,下獄死。固弟超恐固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馳詣闕上書,得召見,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書。顯宗甚奇之,召詣校書部,除蘭台令史,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共成《世祖本紀》。遷為郎,典校秘書。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奏之。”

  《後漢書·馬嚴傳》卷二四:“顯宗召見,嚴進對閑雅,意甚異之,有詔留仁壽闥,與校書郎杜撫、班固等雜定《建武注紀》。”

  《後漢書·北海靖王興傳》卷十四:“初,臨邑侯複好學,能文章。永平中,每有講學事,輒令複典掌焉。與班固、賈逵共述漢史,傅毅等皆宗事之。”

  《隋書·經籍誌》卷三三:“《東觀漢記》,起《光武注記》至《靈帝》。”

  《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一:“漢氏中興,明帝以班固為蘭台令史,詔撰《光武本紀》及諸列傳載記。”

  按:據上述資料可知此次修撰東漢開國時代史,是由班固撰《漢書》所引起。由於漢明帝讚賞班固的史才,乃令他修本朝初期的曆史。協助班固進行工作的有陳宗、尹敏、孟異、馬嚴、杜撫、劉複、賈逵、傅毅等人。修成的篇章共有《世祖本紀》、功臣列傳及新市、平林、公孫述載記等共二十八篇。惟《世祖本紀》有時亦稱《光武本紀》或《建武注記》,可知當時篇名尚未固定。著作之地點在蘭台與仁壽闥,尚未在東觀。但據《隋書·經籍誌》所載,班固等所撰之二十八篇,後來編入在東觀所修各朝史,統稱《東觀漢記》,則是毫無疑問的。

  第二次在安帝永初中(約公元110年)。《後漢書·張衡傳》卷五九:“永初中,謁者仆射劉珍、校書郎劉騊駼等著作東觀,撰集《漢記》,因定漢家禮儀,上言請衡參論其事,會並卒。”

  《後漢書·李尤傳》卷八十:“安帝時(李尤)為諫議大夫,受詔與謁者仆射劉珍等俱撰《漢記》。”

  《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二:“自是以來,春秋考紀亦以煥炳,而忠臣義士莫之撰勒。於是又召史官謁者仆射劉珍及諫議大夫李尤雜作記、表、名臣、節士、儒林、外戚諸傳,起自建武,訖乎永初。事業垂竟而珍、尤繼卒。”

  《直齋書錄解題·東觀漢記》卷七:“漢謁者仆射劉珍、校書郎劉騊駼等撰。初,班固在顯宗朝嚐撰《世祖本紀》、功臣列傳、載記二十八篇。至永初中,珍、騊駼等著作東觀,撰集《漢記》。”

  按:這是首次在東觀撰修漢史,主其事者為劉珍、李尤、劉騊駼等人,故後代著錄《東觀漢記》,皆以劉珍列撰者之首。所修內容增加了記和表,又新設了名臣、節士、儒林、外戚四傳。

  第三次在安帝永寧元年(公元120年)。《後漢書·劉珍傳》卷八十:“永寧元年,(鄧)太後又詔珍與騊駼作《建武以來名臣傳》。”

  《後漢書·北海靖王興傳》卷十四:“(劉)複子騊駼及從兄平望侯毅,並有才學。永寧中,鄧太後召毅及騊駼入東觀,與謁者仆射劉珍著《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

  按:《劉珍傳》記為永寧元年,而《北海靖王興傳》記為永寧中。永寧為安帝使用的第三個年號,但隻有一年。所以永寧元年和永寧中實為一事。此次撰修參加者為劉珍、劉毅及劉騊駼,所撰為《建武以來名臣傳》,或稱《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但據上引《張衡傳》及《史通》,安帝永初修史之後,劉珍、李尤相繼物故,但此載永寧元年劉珍又著述於東觀,兩者相距約有十年之久。或史有省文,所記未確。《後漢書》本傳載:“順帝立,(李尤)遷樂安相,年八十三卒”,而劉珍“延光四年,拜宗正,明年轉衛尉,卒官”。兩人均活至順帝之時。

  第四次在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二:至元嘉元年,複令太中大夫邊韶、大軍營司馬崔寔、議郎朱穆、曹壽雜作《孝穆崇二皇》及《順烈皇後傳》,又增《外戚傳》入安思等後,《儒林傳》入崔篆諸人。實、壽又與議郎延篤雜作《百官表》,順帝功臣孫程、郭願及鄭眾、蔡倫等傳。凡百十有四篇,號曰《漢記》。

  《後漢書·邊韶傳》卷八十:“桓帝時,為臨潁侯相,征拜太中大夫,著作東觀。”

  《後漢書·崔寔傳》卷五二:“召拜議郎,遷大將軍冀司馬,與邊韶、延篤等著作東觀。”

  《後漢書·延篤傳》卷六四:“桓帝以博士征,拜議郎,與朱穆、邊韶共著作東觀。”

  按:此次修《漢記》,參加者為邊韶、崔寔、朱穆、曹壽、延篤等人,除各傳增入諸人外,又作了《百官表》,總計一百一十四篇,可見是規模較大的一次。

  第五次在元嘉二年(公元152年),在上次撰修《漢記》之次年。《後漢書·伏無忌傳》卷二六:“永和元年,詔無忌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藝術。元嘉中,桓帝複詔無忌與黃景、崔寔等共撰《漢記》。”

  《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二:“複命侍中伏無忌與諫議大夫黃景作《諸王》、《王子》、《功臣》、《恩澤侯》表、《南單於》、《西羌》傳、《地理誌》。

  按:此次撰修史書在元嘉中,元嘉共三年,元嘉中當指元嘉二年,實即元嘉元年修史之補充。所撰以表和誌為主,也包括部分邊遠少數民族傳記。主其事者當為伏無忌,參加者有黃景與崔寔。崔寔為上年參加修史者之一,可能其所撰未成書,故延至次年。[5]

  第六次在靈帝熹平中(約公元174年)。《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二:“熹平中,光祿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楊彪、盧植著作東觀,接續紀傳之可成者,而邕別作《朝會》、《車服》二誌。後坐事徙朔方,上書求還,續成十誌。”

  《後漢書·蔡邕傳》卷六十:“邕前在東觀,與盧植、韓說等撰補《後漢記》,會遭事流離,不及得成,因上書自陳,奏其所著十意,分別首目,連置章左”。“其撰集漢事,未見錄以繼後史。適作《靈紀》及十意,又補諸列傳四十二篇,因李傕之亂,湮沒多不存。”

  《後漢書·盧植傳》卷六四:“歲餘,複征拜議郎,與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楊彪、韓說等並在東觀,校中書《五經》記傳,補續《漢記》。”

  按:靈帝熹平共六年,熹平中當指三年或四年,約為公無174年。此次參加者大都是漢末名士,尤以蔡邕為出力最多。所撰有紀、傳,並有《朝會》、《車服》二誌。蔡邕後又自撰《靈紀》與十意。據李賢注:十意“猶《前書》十誌也”,其中有《律曆意》第一、《禮意》第二、《樂意》第三、《郊祀意》第四、《天文意》第五、《車服意》第六。又,《續漢書·律曆誌》劉昭注引蔡邕《戍邊上章》文,敘其著十意甚詳。蔡邕又補列傳四十二篇。但皆因戰亂而湮沒不存,而且也不是在東觀撰寫的正式史篇,故不列入《漢記》之內。

  第七次在靈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續漢書·律曆誌》:“光和元年中,議郎蔡邕、郎中劉洪補續《律曆誌》,邕能著文,清濁鍾律,洪能為算,述敘三光。”

  《續漢書·律曆記》劉昭注引《袁山鬆書》:“劉洪,字元卓,泰山蒙陰人也。魯王之宗室也。延熹中,以校尉應太史征,拜郎中,遷常山長史,以父憂去官。後為上計掾,拜郎中,檢東觀著作《律曆記》,遷謁者,穀城門候,會稽東部都尉。征還,未至,領山陽太守,卒官。洪善算,當世無偶,作《七曜術》。及在東觀,與蔡邕共述《律曆記》,考驗天官。”

  按:此為最後一次修撰《漢記》。蔡邕、劉洪主其事,隻修了《律曆誌》一篇。劉洪為漢末最有成就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曾注《九章算術》。二人合作之《律曆誌》當有較高水平,惜不傳。

  上述為東觀七次續修同時代史書之梗概,當時無論書名及篇名均未固定。但可以肯定,東漢史書之絕大部分已包括在此七次修撰之中。

  三、《東觀漢記》的異名及體例

  東漢時期並無《東觀漢記》之名,所修國史有時名為《漢記》,已如上述。《後漢書》卷二六《伏無忌傳》、卷五九《張衡傳》、卷六四《盧植傳》、卷八十《李尤傳》均有《漢記》之稱。惟卷六十《蔡邕傳》有《後漢記》的說法,顯然此《後漢記》的“後”字,亦為後人妄加。東漢時人勢無稱本朝為後漢之理。把“東觀”二字加在本書之前,首見於梁劉昭《續漢誌》注,但也不作《東觀漢記》,而作《東觀書》。始稱此書為《東觀漢記》者,當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水經注》引本書共十二條,皆作《東觀漢記》,無一例外。《隋書·經籍誌》著錄為一百四十三卷,書名以《水經注》所定之《東觀漢記》為準,此後乃相沿不改。今存之隋唐宋諸類書,如虞世南《北堂書鈔》、歐陽詢《藝文類聚》、徐堅《初學記》、李昉《太平禦覽》,其引文皆作《東觀漢記》。李善注《文選》亦同。惟李賢注《後漢書》,引文多至上百條,作《東觀記》,但實為《東觀漢記》的略稱。李賢注引班固《漢書》稱為《前書》,引袁宏《後漢記》稱為《袁宏記》,引書皆省其名,故實有此種筆法。李賢注中,偶有幾處稱《東觀漢記》,或稱《東觀》,可能是後人傳抄致誤。

  關於體例,毫無疑問,《東觀漢記》是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書。史通把它列入《漢書》家:“《漢書》家者,其先出於班固……自東漢以後,作者相仍,皆襲其名號,無所變革,惟《東觀》曰“記”,《三國》曰“誌”。然稱謂雖別,而體製皆同。”[6]據上節所引,可知《東觀漢記》有紀,有表,有誌,有載記和列傳,在紀傳體史書中,乃是一部體例比較完備的著作,而載記一詞即為其首創。另外,在各篇之後有“序”,不過《東觀漢記》的“序”不同於一般的序文,也不同於敘傳,而是相當於史書的論讚。按《史通》記載:“《春秋左氏傳》每有發論,假君子以稱之。二傳雲公羊子、穀梁子,《史記》雲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讚”,荀悅曰“論”,《東觀》曰“序”。”[7]

  各書所引《東觀漢記》而標明篇目的概不少見,根據所見篇目,可以證明上述論斷良非虛語。標明篇目的,尤以《北堂書鈔》[8]為最多。現將各書涉及的篇名列舉於下:

  1、《東觀漢記·光武紀》:見《北堂書鈔》卷三一“屠耆獻劍”條引,又見《文選·赭白馬賦》卷十四李善注引。

  2、《東觀漢記·光武帝紀》:見《文選·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卷四六李善注引,又見《文選·後漢書光武紀讚》卷五十李善注引。

  3、《東觀漢記·明帝紀》:見《北堂書鈔》卷六七“尊事三老兄事五更”條引,又見同卷“祝哽在前祝咽在後”條引,又見《後漢書·孝明八王列傳論》卷四十李賢注引。

  4、《東觀漢記·章帝紀》:見《北堂書鈔》卷五二“三世在位為國元老”條引。

  5、《東觀漢記·章帝紀序》:見《太平禦覽》卷九一引。

  6、《東觀漢記·和帝紀》:見《北堂書鈔》卷四八“追封梁竦為褒親湣侯”條引。

  7、《東觀漢記·和帝紀序》:見《太平禦覽》卷九一引。

  8、《東觀漢記·安帝紀》:見《北堂書鈔》卷四八“新野君”條引。

  9、《東觀漢記·順帝紀》:見《北堂書鈔》卷四七“馬賢子同命封侯”條引,又見同書卷四八“藉建追封東鄉侯”條引,又見同書卷六三“謝廉通一經”條引。

  10、《東觀漢記·百官表》:見《北堂書鈔》卷五四“儐讚九賓”條引。

  11、《東觀漢記·律曆誌》:見梁劉昭《後漢書注補誌序》。

  12、《東觀漢記·公孫述載記·平林載記·下江載記》:見《史通·題目》卷四。

  13、《東觀漢記·舂陵宗室傳》;見《北堂書鈔》卷四十八“舂陵下濕減邑內徙”條引。

  14、《東觀漢記·明德馬皇後傳》:見《初學記》卷十“方口美發日角偃月”條引。

  15、《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後傳》:見《北堂書鈔》卷一三〇“罷黃門鼓吹”條引。

  16、《東觀漢記·順烈梁皇後傳》:見《初學記》卷十“方口美發日角偃月”條引。

  17、《東觀漢記·東海恭王傳》:見《北堂書鈔》卷七十“租倍諸王”條引,又見同卷“宮殿設鍾虡”條引。

  18、《東觀漢記·東平王傳》:見《北堂書鈔》卷七十“位在三公上”條引。

  19、《東觀漢記·清河王慶傳》:見《初學記》卷十“入宿北宮因留國邸”條引。

  20、《東觀漢記·中山王傳》:見《北堂書鈔》卷七十“獨留京師”條引。

  21、《東觀漢記·鄧禹傳序》:見高似孫《史略》卷三。

  22、《東觀漢記·吳漢傳序》:見高似孫《史略》卷三。

  23、《東觀漢記·王景傳》:見《北堂書鈔》卷七四“修起蕪廢”條引。

  24、《東觀漢記·梁商傳》:見《初學記》卷十四“朱器畫棺”條引。

  25、《東觀漢記·周澤傳》:見《北堂書鈔》卷三七“周澤收妻自劾”條引。

  26、《東觀漢記·丁琳傳》:見《北堂書鈔》卷四八“掛絰而逃”條引。

  27、《東觀漢記·韋順傳》:見《北堂書鈔》卷七五“柿樹生”條引。

  28、《東觀漢記·袁紹傳》:見《北堂書鈔》卷三四“賓客所歸傾心折節”條引,又見同卷“士無貧賤與之抗禮”條引。

  29、《東觀漢記·梁高傳》:見《北堂書鈔》卷三九“載米乞貧民“條引。

  30、《東觀漢記·段熲傳》:見《後漢書·段熲傳》卷六五李賢注引。

  以上所引各項資料中,有紀、有表、有誌、有載記、有列傳,可大致勾畫出本書原來的具體麵貌。按《東觀漢記》的原有體例,搜輯佚文,才能不失其真。

  四、《東觀漢記》的輯本

  首先著錄《東觀漢記》的是《隋書·經籍誌》,入正史類,為一百四十三卷。《舊唐書·經籍誌》和《新唐書·藝文誌》著錄為一百二十七卷,是唐時已有闕佚。北宋時隻剩四十三卷。明初已無此書,故《文淵閣書目》不載。

  《東觀漢記》現存兩種輯本。首先輯此書的是清康熙時的姚之駰。姚之駰字魯斯,浙江錢唐人,康熙六十年進士,官至禦史。他一生編印過幾部書,以《後漢書補逸》二十四卷、《元明事類鈔》四十卷為最著名。《後漢書補逸》包括所輯八種後漢史書,即《東觀漢記》八卷、謝承《後漢書》四卷、薛瑩《後漢書》一卷、張璠《後漢記》一卷、華嶠《後漢書》一卷、謝忱《後漢書》一卷、袁山鬆《後漢書》一卷、司馬彪《續漢書》四卷。《東觀漢記》占全書卷數三分之一以上,可見姚之駰於此書用力亦最多。他在此書的例言中說:“列朝諸臣略次前後,不盡按紀年而差之。以作史者老韓尚可同傳,而儒林、循吏各歸一部,未嚐沾沾序列也。凡一人事跡隨得隨錄,亦不序其先後,蓋條登縷載,固非列傳體耳。”[9]可見他輯錄此書是極不科學的。人物不分先後,同一卷內的人物也無次序可尋,如卷四樊氏一族,樊準列十四,樊重列二十七,樊梵列二十九,樊宏列四十三。同一個人的事跡,其所收材料也不按年代先後的順序,形同一本爛賬。另一個缺點是姚本全沿明人陋習,不著資料出處,使人無從稽考。但更大的問題是他把大量重要的材料都遺漏了。《東觀漢記》的佚文,類書中以《太平禦覽》為最多,而《太平禦覽》又是眾所周知的輯佚古書的第一座寶山,姚之駰形同未見。《太平禦覽》卷九十引《東觀漢記·光武紀》錄了大部分原文,據此可大致恢複其原貌,姚本竟全付闕如。

  清乾隆時修《四庫全書》,產生了《東觀漢記》的第二個輯本。此本共二十四卷,四庫館臣號稱輯自《永樂大典》。此本除收入《四庫全書》外,又編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續有掃葉山房刊本,桐花館刊本、《四部備要》本等等。實際上,這二十四卷的大典本《東觀漢記》已成為現在的通行本了。

  大典本對姚之駰本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態度。《四庫全書東觀漢記提要》說姚本“掇拾不盡,掛漏殊多”,又說“隨文鈔錄,謬戾百出”,又說“隨意標題,割裂顛倒,不可殫數。”[10]四庫館臣手中有一件法寶,那就是《永樂大典》。所以他們又說:“至《東觀漢記》,核以《永樂大典》所載,較之駰所錄十尚多其五六。蓋秘府珍藏非草茅之士所能睹,亦不能以疏漏咎之駰也。”[11]固然,姚本決非善本,之駰也實在是識見不廣,但這些文學侍從之臣、館閣碩學之士所吹噓的《永樂大典》本,卻更是炫玉售石,欺世人耳目之偽品。對此,史學界前輩餘嘉錫先生曾指出:“案《總目》於此書之下雖注為《永樂大典》本,其時館臣重輯時,係以姚之駰本為主,參之以《大典》所載,然後旁考唐宋諸類書,自《北堂書鈔》至《太平禦覽》以補之。觀《提要》此節,語意自明。若更讀本書校語及佚文,與夫《四庫全書考證》,尤可得其梗概。後人動稱殿本《東觀漢記》輯自《永樂大典》者,皆未細讀本書之過也。”[12]當然,《永樂大典》所包含世所不傳的寶貴史料,是極為豐富的,清修《四庫全書》也確是從中輯錄了許多舉世不傳的珍品,其功自不可泯。但就其中部分號稱大典本的書來說,也頗有誇大不實之處。大典本《東觀漢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為《東觀漢記》原書明初已佚而不存,《永樂大典》所收《東觀漢記》的條文全是轉錄自已有類書。如果明初《東觀漢記》其書尚在,編《永樂大典》時曾加以引用,清修《四庫全書》時再從《大典》中輯出,情形自當別論。今唐宋幾部古類書俱在,要恢複《東觀漢記》,根本沒有必要繞這個彎子去抄《大典》。大典本《東觀漢記》實際上並沒有包括任何一項《永樂大典》獨有而諸書皆無的條文。編《四庫全書》之後,曾留下一部《四庫全書考證》,詳細說明各書編撰輯錄的情況。其書卷三二收有《東觀漢記》的考證,詳載當時輯錄大典本《東觀漢記》的經過,全部共一百四十四條,並無任何一條可以說明《永樂大典》中包含有《東觀漢記》的獨有佚文,而指明《永樂大典》及姚之駰本皆無,從《太平禦覽》補入的倒有十一條之多。有若幹條指明姚本文略,以《永樂大典》相同的條文可增補字句,但這些條文從《太平禦覽》等類書中也可以補足,且較《永樂大典》更為原始,更為準確。可見《永東大典》對輯錄《東觀漢記》並不能帶來什麽新的內容。明初編修《永樂大典》時十分倉促,反把古類書中所收《東觀漢記》的佚文刪落了許多。再加上清代所存的《永樂大典》是明嘉靖四十一年的過錄副本,其中又增加了不少錯字。因此,四庫館臣所輯錄的所謂大典本《東漢漢記》並不是什麽完善之本,仍然是一個誤漏百出的本子。

  當乾隆朝修《四庫全書》時,《永樂大典》僅缺二千四百二十二卷,百分之九十尚存於翰林院敬一亭,後來不斷遺失和遭到破壞,已殘存無幾。長期以來,一般學人無法看到《永樂大典》,故不明事實真象,因而對大典本《東觀漢記》難於提出質疑。一九五九年中華書局影印殘本《永樂大典》共七百二十卷,此書問世才使大家得以見到廬山真麵。雖然影印殘本隻不過是全書的百分之三強,但細加檢尋,不難發現問題。筆者從殘本《永樂大典》中共撿出《東觀漢記》引文十九條,而這十九條引文沒有一條是現存古類書中所沒有的。不僅如此,《永樂大典》抄撮的引文還有不少粗率馬虎而造成的嚴重錯誤。現舉一例於下,《永樂大典》有一條《東觀漢記》引文如下:[13]

  甄宇字子普,普傳子承、周、澤、董、魯、平、叔。叔子軼。並以儒學拜議郎也。

  範曄《後漢書·甄宇傳》與此不同:“甄宇字長文……傳業子普,普傳子承……子孫傳學不絕。”據此可知,甄宇字長文,其子名甄普,孫名甄承。而《永樂大典》引《東觀漢記》,則甄宇即普,承為其子。如果據此校改《後漢書》,那就大錯特錯了。《永樂大典》何以致錯,後來筆者從孔校《北堂書鈔》中,才發現了原委。孔校《北堂書鈔》所據的底本是影抄宋本,《永樂大典》這一條正是錄自同一底本。《北堂書鈔》卷五十六“甄宇以儒學拜”條注引《東觀漢記》:

  甄宇字口口,子晉。晉子丞、周、澤、董、魯、平、叔。叔子軼。並以儒學拜議郎。

  由此可知《永樂大典》錄此條時,隨意去掉空缺二格,以致產生謬誤。《永樂大典》中錯字、別字、遺漏刪削之處比比皆是,大約都是抄手之過,而主其事者亦不暇細檢,故不可盲目依據。

  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一之後,附有一段輯書者的跋語:

  “案姚之駰所輯是書八卷,既多掛漏,且與劉昭《續漢書誌》補注、李賢《後漢書》注所引之文,互有異同。又如《光武紀》中,或稱公,或稱王,或稱世祖,前後參差,今畫一更正。兼考虞世南《北堂書鈔》、歐陽詢《藝文類聚》、徐堅《初學記》諸書所載各條,此略彼詳,取其詳者,詳略相等,從其善者。依年月編次,或年月無考則匯綴於篇內,如論讚之列。”

  這一段話所說的內容,依筆者之見,是大致真實的。大典本《東觀漢記》產生的經過應該就是如此。輯書者先以姚之駰本為基礎,再參考部分類書加以增補,並改進姚本無年月次序的缺點,重新按年月先後排比材料,編成此本。這一段跋語可能是具體做這一項工作的人所寫,他們並未提到《永樂大典》,這至少可以說明《永樂大典》對輯錄《東觀漢記》並不能起什麽決定性的作用。從類書中增加了內容,編排了時代次序,這兩點是大典本較姚本進步的地方。但姚本《光武紀》稱劉秀為公、為王、為世祖,乃是隨文而錄,大典本一律改稱帝則反失其真,這一點倒比姚本不如了。同時,大典本引據類書仍有不少遺漏,特別是所據明陳禹謨本《北堂書鈔》,導致更多的謬誤。關於大典本的缺漏,餘嘉錫先生曾指出:“餘如《編珠》、《開元占經》、《證類本草》、《記纂》、《淵海》、《玉海》等書所引諸佚文,自一二條以至數條,今本亦一字不收。至於後來所出古書,若《稽瑞》、《類林》、《雜說》、《晏公類要》、《史略》之類,為館臣所不及見者,更無論矣。以此推之,其所罣漏,豈可勝言!”[15]

  總之,大典本《東觀漢記》實際上徒有其名,並不能符《永樂大典》本之實,而是一個極不完善、錯漏極多的本子。為發掘東漢一代的原始史料,確有必要對大典本《東觀漢記》進行一番認真的清算,並用較完備的本子來代替它!

  五、大典本《東觀漢記》的佚文

  姚之駰輯本《東觀漢記》共八卷,大典本二十四卷,從卷數上看已多出兩倍,從字數上看,至少多出一倍以上,但仍有許多遺漏。現將一部分重要的、成段的佚文錄之如下,以見一般。

  1、《北堂書鈔》卷三二“徙歸故郡”條引《東觀漢記》:“竇融長子穆,穆子勳,並尚公主。融年老,子孫驕慢,乞骸骨歸第,詔許之。融卒,謁者奏穆父子自謂失勢,帝令將家屬歸本郡。”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有《竇融傳》,佚此文。

  2、《北堂書鈔》卷三四“陰代其政”條引《東觀漢記》:“韓棱為功曹,性直甚畏,太守葛興風病,棱陰代其政,扶持二年。”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九有《韓棱傳》,佚此文。

  3、《北堂書鈔》卷三六“問貴戚放橫”條引《東觀漢記》:“周紆為洛陽令,見吏,問大姓。吏曰:‘南許裏諸李。’紆厲聲曰:‘本問貴戚放橫,若馬、竇等。’”又,同書卷七五“專任刑法”條引《東觀漢記》:“周紆遷齊相,政治嚴酷,專任刑法。”又,同書卷七八“莫敢欺”條引《東觀漢記》:“周紆字文通,遷召陵侯相,廷掾擅行威,殺人斷手足,立寺門。紆便往察視,口眼有稻芒,知廷掾載稾入城,收考具服。自後莫敢欺。”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九有《周紆傳》,上文並佚。

  4、《北堂書鈔》卷三七“周澤收妻自劾”條引《東觀漢記·周澤傳》:“澤敬宗廟,常病在齋舍。妻子憐其老病,窺問所苦。澤大怒,收妻詣獄,因自劾。”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七有《周澤傳》,佚此文。

  5、《北堂書鈔》卷三九“載米乞貧民”條引《東觀漢記·梁高傳》:“饑年穀貴,有餓餒,輒遣倉頭以車載米鹽錢菜,於四城散乞貧民。”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無《梁高傳》。

  6、《北堂書鈔》卷四八“舂陵下濕減邑內徙”條引《東觀漢記·舂陵宗室傳》:“舂陵孝侯仁以舂陵地勢下濕,有山林毒氣,上書求減邑內徙,元帝許之。徙南陽,猶以舂陵為國名。遂與眾弟巨鹿都尉回往家焉。”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無《春陵宗室傳》。

  7、《北堂書鈔》卷六十“徐謁卿奉事三世”條引《東觀漢記》:“徐防字謁卿,舉孝廉,周密慎畏,台閣典職十年,奉事三世,未嚐有過也。”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九有《周防傳》,佚此文。

  8、《北堂書鈔》卷七四“修起蕪廢”條引《東觀漢記·王景傳》:“遷廬江太守,人不知牛耕。東有孫叔敖芍陂,景到,修起蕪廢,教用犁耕,農人墾辟。”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八有《王景傳》,佚此文。

  9、《北堂書鈔》卷七五“柿樹生”條引《東觀漢記·韋順傳》:“轉東平相,賞罰必信。有柿樹生廳,屈從庭中遂茂。順至孝,行感於天地生也。”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無《韋順傳》。

  10、《北堂書鈔》卷七九“得民歡心”條引《東觀漢記》:“第五倫為鄉嗇夫,平徭役,理怨滯,得民之歡心。”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八有《第五倫傳》,佚此文。

  11、《北堂書鈔》卷九六“兼通五經”條引《東觀漢記》:“張霸博覽五經,孫林、劉固等並慕之,市宅其旁以就學也。”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九有《張霸傳》,佚此文。

  12、《北堂書鈔》卷九六“所居成市”條引《東觀漢記》:“張楷字公超,隱居弘農山中,學者隨之,所居成市。後,華陰山南遂有公超市。”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無《張楷傳》

  13、《北堂書鈔》卷九六“臣不為讖”條引《東觀漢記》:“光武帝問郊祀事,鄭興曰:‘臣不為讖。’上曰:‘卿之不學,非之也?’興曰:‘臣於書有所未學,無所非之也。’”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六有《鄭興傳》,佚此文。

  14、《北堂書鈔》卷一二七“車師脫帽乞降”條引《東觀漢記》:“耿秉與竇固出白山,擊車師,後王安得震怖,從數百騎走,出門脫帽,抱馬足乞降。”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八有《耿秉傳》,卷十有《竇固傳》,並佚此文。

  15、《北堂書鈔》卷一三九引《東觀漢記》:“建武二十五年,南單於遣左賢王擊北單於。北單於震怖,卻地千餘裏。十三年,中工官作櫓車成,可駕數牛,嚐送塞上。議者見車巧,相謂曰:‘讖言漢九世當卻夷千裏,寧謂此也?’聖人之文與天券契,及胡隤壞,數月而卑。”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紀》、卷二十二《匈奴南單於傳》並佚此文。

  16、《北堂書鈔》卷一三九引《東觀漢記》:“耿弇討張步,與濟南王費邑合戰,大破之,斬邑首,傳詣行在。所斷賊頭入示巨裏,歸其親屬,外以執為思,內臣怖之。”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八有《耿弇傳》,佚此文。

  17、《北堂書鈔》卷一三九引《東觀漢記》:“銚期為太中大夫,從到洛陽,拜為尉衛。是時隴蜀未降,麻賦往 屯,上輕與期門近出,期當車前叩頭曰:‘臣聞古今之戒,變生不意,誠不願陛下微行數出。’有詔車騎罷還。”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九有《銚期傳》,佚此文。

  18、《北堂書鈔》卷一三九引《東觀漢記》:“更始死後,赤眉轉從南山下,號稱百萬眾,盆子乘王者車,駕三馬,從數百騎,罷歌吹之者廩食,棄其數車道中,侍從者稍落。”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二三有《劉盆子傳》及《赤眉傳》,並佚此文。

  19、《藝文類聚》卷八十《火部》引《東觀漢記》:“初,陰氏世奉管仲之祀於邑,謂之相君子。至子方,以累積恩德,為神所饗。臘日,晨炊於灶,神見,再拜受慶。時有黃羊,因以祠之。自是富殖百萬,田至七百頃。後世子孫常以臘日奉祠灶神以黃羊。”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六有《光烈陰皇後傳》,卷十一有《陰識傳》、《陰興傳》、《陰傅傳》,並佚此文。

  20、《初學記》卷十七《忠部》引《東觀漢記》:“信都反,為王郎所置,王捕係祭彤父及妻子,使為手書呼彤曰:‘降者封爵,不降者滅族。’彤泣報曰:‘事君者不得顧家,彤親所以至今得安於信都者,劉公之恩。公事方爭國,不得複念私也。’”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九有《祭彤傳》,佚此文。

  21、《太平禦覽》卷十一引《東觀漢記》:“曹褒為河內太守,時旱,春至六月無雨,穀貴。百姓頗流離。褒到,省吏職,退去貪殘,屢得澍雨。其秋大熟,百姓給足,流民皆還。”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十八有《曹褒傳》,佚此文。

  22《太平禦覽》卷九一引《東觀漢記·和帝紀序》:“穆宗之嗣世,正身履道,以奉大業,賓禮耆艾,動式舊典。宮無嬪嬙鄭衛之宴,囿無槃樂遊畋之豫。躬履玄德,虛靜自損。是以屢獲豐年,遠近承風雲爾。”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二有《穆宗孝和皇帝紀》,佚此文。

  23、《太平禦覽》卷一五〇引《東觀漢記》:“廣陵思王荊性刻急隱害,善文法,有才能。中元二年,世祖崩,不悲哀,而作飛書與東海王彊,說之,令舉兵為逆亂。彊得荊書,即執其行書者,封上之。以親親隱其事,遣荊止河南宮。”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七有《東海恭王彊傳》及《廣陵思王荊傳》,並佚此文。

  24、《太平禦覽》卷三六三引《東觀漢記》:“詔書令功臣家各自記功狀,不得自增加,以變時事。或自道先祖形貌表相,無益事實。複曰齒長一寸,龍顏虎口,奇毛異骨,形容極變,亦非詔書之所知也。”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一至卷三為帝紀,並佚此文。

  25、《大平禦覽》卷四八一引《東觀漢紀》:“彭寵故舊渤海趙寬,妻子家屬依托寵居。寬仇家趙伯有好奴,以賕寵。寵貪之,為盡殺寬家屬。寵之勃德不仁,貪狼如此。”

  按:大典本《東觀漢記》卷二十三有《彭寵傳》,佚此文。

  上列二十五條都是段落完整並具有相當史料價值的佚文。其意義本文未加分析,讀者可一望而知。至於此外的佚文,不論是成段或成句的,一字或數字可校改今本的,數量極多,此不及備舉,有待今後整理和發掘,隻能另文再加論述了。

  注釋:

  [1]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二。

  [2]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九五。

  [3]範曄《獄中與諸甥侄書》,見《宋書·範曄傳》卷六九。

  [4]範曄《後漢書·彭城靖王恭傳》卷五十注引《東觀漢記》。

  [5]《後漢書·鄧禹傳》卷十六:“(鄧)閶妻耿氏有節操,痛鄧氏誅廢,子忠早卒,乃養河南尹豹子嗣為閶後。耿氏教之書學,遂以通博稱。永壽中,與伏無忌、延篤著書東觀。”可知鄧嗣也參加過桓帝時東觀著史的工作,但各書未載永壽年有著《漢記》的資料,俟當再考。

  [6]《史通·六家》卷一。

  [7]《史通·論讚》卷四。

  [8]《北堂書鈔》為現存較完整的最古類書,但直到明萬曆時始有陳禹謨刻本,陳刻竄亂改易,盡失其真。清修《四庫全書》時,輯《東觀漢記》即用此本參校,故誤入歧途之處不少。後宋元舊抄本出,得諸名家校刊,南海孔廣陶集諸家之成,費力頗勤,於光緒十四年刻印孔校《北堂書鈔》,大致恢複原書本貌,成為通行之本。本文所引即據孔本。

  [9]姚之馬因《後漢書補逸》,康熙五十二年姚氏家刻本。

  [10]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五十。

  [11]《後漢書補逸提要》,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五十。

  [12]餘嘉錫《四庫提要辯證》卷五史部三。

  [13]中華書局影印《永樂大典》卷七三二七郎字條。

  [14]《後漢書·甄宇傳》卷七九。

  [15]《四庫提要辨證》卷五史部三。

  (原載《史學史研究》1985年第4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