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章 保山“五四”被炸述評

  摘要:介紹了保山“五四”遭受日本飛機轟炸慘狀,以及惠通橋、功果橋等被炸情況,分析了造成慘狀的原因。

關鍵詞:“五四”被炸慘狀原因李根源

1942年5月4日中午,日本從緬甸方向出動轟炸機54架,分兩批對保山城進行了狂轟濫炸,保山被炸死炸傷1萬餘人,占保山城人口的一半。保山城內血流成河,房屋毀壞數千間,日寇在保山犯下了滔天罪行。5月5日中午1點左右,日寇出動了同樣數量的飛機再次對保山城轟炸。因市民已向郊區四處躲避,無人員傷亡,但房屋損失慘重。此後,每日出動數量不等的飛機對保山城反複轟炸,因人員四處逃散,城內屍體無人掩埋,正值夏季,氣候炎熱,造成濁氣熏天,加上日機投放細菌彈,造成保山鼠疫霍亂流行,數月內保山死亡人數達五六萬人。保山城變成一片廢墟,狀況慘不忍睹,日本軍國主義在保山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難書。

一、日機轟炸保山橋梁、村鎮簡況

1940年7月,日寇與英國簽訂《封閉滇緬路協定》,造成滇緬公路曾關閉三個月,給中國抗戰帶來困難。1940年9月26日,日寇在越南海防登陸,稍後滇越鐵路被切斷。滇緬公路成為我國唯一連接海外,取得援華戰略物資的國際運輸大動脈,被稱之為“抗戰輸血管”和“血線”。日寇為了完成對中國最後的戰略包圍,對滇緬公路沿線重要城鎮和橋梁進行了持久轟炸,封鎖絞殺,企圖造成滇緬公路癱瘓,迫使中國投降。

1939年冬,日本出動飛機數架首次轟炸保山重要橋梁霽虹橋,造成橋麵損傷。據不完全記載,從1940年10月20日至1941年2月27日,日本飛機飛臨功果橋、惠通橋上空偵察、襲擊、轟炸達22次,先後出動飛機392架次。1941年1月23日,炸毀了功果橋。1942年5月4日至5月5日,日軍出動飛機108架次對保山城進行猛烈轟炸,死傷1萬多人,史稱“五四”被炸。1942年5月9日,敵機出動6架,轟炸保山壩區。1942年5月20日,敵機出動3架,轟炸保山飛機場。1942年5月23日,敵機18架轟炸保山壩區。1942年5月24日,敵機14架轟炸保山東部一帶村莊。1942年6月7日,敵機27架再次轟炸保山壩區,並在上空巡回盤旋,機槍掃射,打死打傷保山農民27人。1942年9月7日,敵機8架轟炸保山化眉村。惠通橋和功果橋是日機轟炸重點,日機轟炸惠通橋6次,功果橋16次。由於我方及時搶修,采取了浮橋渡運法,保持了橋斷路仍通的良好效果,被譽為“炸不斷的滇緬公路”。1942年下半年,美國飛機駐紮保山飛機場,空中實力得到加強,開始掌握製空權,日本飛機轟炸保山的情況得到了有效遏製。日軍不敢再來侵擾。

二、保山城區被炸慘狀

1942年4月,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臘戍危急。大批華僑返國,大量難民及車輛齊集保山城。5月3日,保山城大小旅社皆已客滿,不少人風餐露宿於滇緬公路兩旁,保山城南關北關公路兩旁甚至田埂均有人露宿。各種車輛充斥於公路上,十分擁擠,連人行都幾乎不能通過。傍晚來臨,霓虹燈閃耀,市區一片輝煌,街道擁擠,夜市交易繁盛。保山大戲院人滿為患。主街道保岫路和正陽南路一片繁華景象,酒綠燈紅,座客盈滿,茶社咖啡店,喧鬧異常,熙熙攘攘。

5月4日為保山的街子天,又值“五四”青年節,陽光明媚,保山省立中學、縣立中學等在保岫公園組織運動會。上萬名難民擁擠在保山街道及城外公路上,農民進城趕街的人很多,保山城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所有街道皆擠滿了人。早晨7點,上空隱隱有偵察飛機聲。保山民眾聽飛機聲已經數年,習慣如常。有消息說美國飛機近期將到達保山飛機場幫助抗戰,加上政府未放警報,百姓更不介意。早餐後,市麵照常營業,一片繁華擁擠景象。學生紛紛整隊,參加運動會。中午1點27分左右,忽聞正南方向有大批飛機聲。民眾奔走相告說,美國大批飛機到了。大家共相仰望,大有先睹為快之感。稍後,銀色之鐵鳥已出現於正南天空,分三大隊,每隊九架,以循環人字形狀,向市區飛臨。民眾始覺有異,潛藏無地,疏散不及。下巷街一楊姓店鋪主人判斷敵機來臨,大喊“敵機來了,趕快爬下”。隨後將大門打開一扇,以防震傾,掩一扇以避破片,並側臥於掩蔽一扇之大門下。不久轟炸聲大作,震耳欲聾,房屋岌岌左右傾斜,灰塵蔽目,黑煙衝鼻,不辨方向。十分鍾後,隻見火光衝天,死屍縱橫,到處皆有呻吟之聲,混雜而不可辨。半小時後,轟炸之聲又大作,第二批敵機27架,飛臨市空,四處狂轟濫炸。日機投完彈後,又進行低空掃射,並投入燃燒彈。整個城區房倒屋塌,烈焰熊熊,血肉橫飛,被燒焦屍體到處可見,上下水河一帶鮮血染紅,血流成河。當天除保山城東北角外,有90多處區域被炸,所有繁華街道、機關、學校、文化設施無一幸免。省立中學校舍被炸毀,校長段寶光及三十名學生遇難。所幸多數同學由教官安泰東率領前往公園參加運動會,行至途中,分開散去,逃過一劫,縣立中學校舍十之四五被炸,學生死傷數十人。縣立女中校舍在馬裏街,中硫黃彈,校舍全毀。學生死亡數字不詳。華僑中學受害最慘,校舍暫借西門外騰衝會館,敵機轟炸,恰逢同學排列操場,誤會為美國飛機,拍手歡呼,一百多學生當即殉難。保岫公園運動場,學生有百餘人,觀眾數百人,在炸彈轟炸及機槍掃射下,生還者寥寥無幾。

5月5日正午12時,敵機54架分兩批,繼續對保山城區進行轟炸,房屋幾乎摧毀殆盡,因人員早已自動疏散,除房屋損壞外,所幸無人員傷亡。但敵機以五百磅重量的炸彈及燃燒彈再度摧毀保山城,威力不減“五四”。1942年5月4日,5月5日,日機除轟炸保山城區外,還對保山壩幾十個村莊,以及施甸由旺、姚關等地進行了轟炸。

“五四”被炸,保山城區死亡1萬多人,房屋被炸毀3200間。“五五”重炸,保山房屋毀壞殆盡。兩次被炸,滇西重鎮保山頃刻間變成廢墟。城中到處是烏鴉和野狗,昔日繁華的城市頓成死城。由於日機投放了大量細菌彈,幾天後保山發生霍亂,並波及整個滇西,全省死亡數十萬人,僅保山死亡人數就達6萬多。根據抗戰後期任保山縣縣長的孟立人所撰《保山戰時縣政》稱,保山“五四”被炸,“死亡人數有主掩埋經查明者有2800餘人,無全屍,而為地方派人掩埋者6000餘人。全家人口房屋完全炸死焚毀者,有之;其為牆壁壓倒未掘出者亦有之。房屋全毀者1967間,未毀者349間,震壞者715間”。繁華城市,頓成一片廢墟。

保山“五四”被炸後,雲南監察使李根源親自來到保山,協助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處理善後工作,命令地方政府組織人力掩埋屍體,注射疫苗,防止霍亂蔓延,籌集賑款45萬元,對“五四”被炸玩忽職守的官吏及縱火搶劫的“熄烽”部隊將領進行懲處。李根源發表《為保山慘變乞賑通電》,向重慶國民政府報告了保山“五四”被炸情況及善後處理工作情況。請求國民政府對保山慘變給予切實救濟,使死者得以安息,使生者得以減輕負擔,協助政府奮力殺敵。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所有屍體得以安埋,街道得以重新清理,霍亂得到有效控製,四處躲避的市民重新返回城裏,商人開市,工人開工,學生複課,死氣沉沉的保山城逐漸出現生機,為日後保山作為滇西大反攻的基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五四”被炸慘變原因透析

保山“五四”被炸是保山自古以來最慘痛的浩劫和慘變。保山人民不僅遭受了日本飛機的轟炸,造成許多人家破人亡,房屋焚毀,無家可歸,許多華僑在此喪生,更有甚者,作為守護地方的“熄烽部隊”趁火打劫,搶劫商店和國庫銀行,造成巨額損失。一座繁華的保山城化為廢墟,變為死城,真可謂是禍不單行,雪上加霜。造成保山如此慘變的原因,筆者認為有幾個方麵。

第一,日本法西斯慘無人道,罪惡累累。日本從近代“明治維新”以來,就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以侵略戰爭為手段,製定了稱霸亞洲的“國策”。“欲先征服亞洲,必先征服支那,欲先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他們不僅製造了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使南京30萬軍民慘遭毒手,還在中國各個城市製造了血案,無數同胞慘遭殺害。轟炸保山隻是日本軍國主義陰謀的一個小環節,他們的野心不僅僅是侵占滇西,更想沿滇緬公路直逼昆明,攻占重慶,徹底滅亡中國。幸好我滇西軍民及時炸斷惠通橋,進行了英勇的惠通橋阻擊戰,使日寇陰謀未能得逞,但我怒江以西的國土全部淪陷。日寇在我怒江以西國土燒殺搶掠,橫行兩年之久。

第二,國民黨政府製度腐敗,地方官吏玩忽職守。首先,中國遠征軍在緬甸作戰失敗,滇西防務十分空虛,連個師級單位都沒有,使日軍乘隙而入,致使隻有292名的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占領了騰衝縣城。其次,保山駐軍為第六混成旅旅長龍奎垣,又稱“熄烽”部隊,負責漾濞至畹町防務。正當滇緬公路貨物運輸極盛時期,其忙於設卡收費,部隊毫無紀律,致使滇緬公路各種車輛人員阻塞於道,行駛十分緩慢,未能進行有效疏通,無數難民在公路上走走停停,被日軍飛機肆意轟炸。

第三,保山縣縣長劉言昌玩忽職守,貽誤蒼生。保山被炸後民眾有人稱,縣府司警報部門平時玩忽職守已成習慣。“五四”當天已得到情報,因縣府在開會,故停而不宣。有的宣稱,情報頻來,但司警報者均不在職。而在“五四”之前幾天,保山城市民都在傳告近期將有大批美國飛機進駐保山飛機場,幫助中國抗戰。故日機飛臨保山上空時還誤認為美機,待發現是日機後為時已晚。

最後,保山被炸後,地方軍政當局,不但沒有組織滅火及疏散民眾,反而在5月5日夜揚言敵人過江,先後逃遁,致使城鄉情形極為混亂,機關人員紛紛逃跑。兵匪趁火打劫,商店物資被搶劫一空。因車多阻塞,欲速反不達,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損失更為慘重。

保山“五四”被炸史告訴人們兩個道理,一是落後就要挨打,必須提高綜合國力,發展生產力;二是必須改變落後製度,推翻腐敗政權。今天的人們,須勿忘國恥,忘記曆史就意味著背叛。決不能再讓曆史悲劇重演。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