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滇西抗戰的特點是與雲南山高穀深、山水相間的地形聯係在一起的,也與滇西公路的戰略地位密切相關。滇西抗戰呈現四個特點:一是戰爭的突發性——緬甸戰場失利的快速轉移。二是給養的特殊性——滇緬公路絞殺戰。三是地形的複雜性——立體作戰與平麵作戰的較量。四是戰爭的全民性——多民族軍民抗戰的壯麗篇章。
關鍵詞:滇西抗戰突發性特殊性複雜性全民性
滇西抗戰的特點是與滇西特殊的地形與地理環境聯係在一起的,也是與滇緬公路擔負的特殊使命聯係在一起的。滇西屬我國的橫斷山區,有大盈江、怒江、瀾滄江三條國際河流,有蒼山、怒山、高黎貢山等大山,山水相間,山高穀深,地勢陡峭,山頂至江邊深達四五千米,隻要控製住幾個重要渡口,就能形成居高臨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這種地形不便於機械化部隊的展開,戰鬥的方式也不同於地道戰、平原作戰、鐵道遊擊戰等特點,而是特殊條件的山地攻堅戰、熱帶叢林戰、犬牙交錯戰、立體氣候戰、城市焦土戰等形式。這也決定了戰鬥的殘酷性、艱巨性和不可預見性。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我滇西軍民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裏,英勇抗擊日軍侵略,以最先將日軍趕出國土、收複失地而載入史冊,取得了滇西抗戰的偉大勝利。
對於滇西抗戰的特點,目前尚未有人係統研究過。本文結合史實談點粗淺的認識,作為引玉之磚。
一、戰爭的突發性——緬甸戰場失利的快速轉移
滇西戰場的形成具有明顯的突發性。抗戰之初包括滇西在內的雲南是全國抗日大後方,中日雙方最高統帥部都未曾想過或計劃在滇西開辟戰場。隨著中國遠征軍在緬甸作戰失利,日軍第五十六師團突然侵入滇西,雲南全省震動,中國工兵總指揮馬崇六下令炸斷滇緬公路咽喉——惠通橋,將日軍機械化部隊擋在了山高穀深、江水湍急的怒江天塹以西。十一集團軍第七十一軍三十六師奉命西上及時在怒江東岸增援江橋守軍,激戰三晝夜,將過江之敵500多人全部殲滅,奠定了敵我隔江對峙的局麵。這場規模不大、意義不小的惠通橋阻擊戰,是滇西戰局的一個轉折點。
麵對日軍入侵,國民黨重慶當局在戰略上判斷失誤。最初認為是大批日軍即將到達,遂下令破壞公路,節節抗擊,沿瀾滄江布防。當時惠通橋至七零七53公裏路麵已組織民工全部破壞,祥雲至孟定公路也大部分破壞。後來又判斷是小股日軍入侵,遂命令七十一軍渡過怒江全線反擊。遭日軍重創後,下令除預備第二師留在騰衝堅持遊擊戰外,其他軍隊全部撤回怒江東岸。在戰爭的關鍵時刻,幸有雲貴監察使李根源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揮師西上,坐鎮保山,向軍事當局聯名致電堅持在怒江設防,得到批準,滇西戰事趨於穩定,敵我雙方沿怒江隔江對峙,滇西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二、給養的特殊性——滇緬公路絞殺戰
滇西戰場的形成具有突發性和倉促性,但它的緣起,則始於滇緬公路的戰略價值。
全國抗戰之初,曾得到蘇聯的援助。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忙於歐戰無暇東顧。隨著戰事吃緊,雲南人民加緊搶修滇緬公路。滇緬公路從昆明,經下關、保山至畹町,進入緬甸後經臘戍連接至仰光。昆明至下關一段,1935年已通車。下關至畹町段,省政府組織滇西人民自1937年底奮力搶修,通過9個多月奮鬥,至1938年9月初通車。從昆明至畹町全長959.4公裏,它的通車被稱之為抗戰史上的一大奇跡。1938年10月日軍攻占廣州後,中國東南沿海已被日本海軍封鎖。此時,中國抗戰取得盟國援助的戰略物資主要依靠滇緬公路運輸。滇緬公路的地位上升為連接緬甸和印度,通向印度洋的國際主幹道,被稱之為抗戰輸血管和運輸生命線。“血線”、“生命線”充分體現了滇緬公路的價值。據統計,由滇緬公路輸入的物資,1939年為27980噸,1940年為61394噸,1941年為132193噸,1945年則為每月5萬噸以上。1942年應英國要求,中國組建遠征軍10萬餘人入緬作戰,一方麵是開辟中緬戰場的需要,另一方麵主要任務還是要保證滇緬公路的暢通。由於遠征軍作戰失利,導致日軍乘隙而入侵占滇西。為了不使滇緬公路被敵人利用,中國軍隊對滇緬公路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並同時破壞了保山飛機場,燒毀了保山飛機場的所有油料及軍用物資。
日軍非常清楚滇緬公路的價值。1940年7月,曾威逼英國在緬甸封鎖滇緬公路三個月,簽訂《封閉滇緬路協定(克萊琪—有田協定)》給中國抗戰帶來了困難。為了阻撓滇緬公路的暢通,日軍曾多次出動飛機,對滇緬公路沿線的重要橋梁、機場、重要城市進行轟炸。根據《保山縣誌稿·大事記五》記載,日軍轟炸保山記錄如下:(1)1939年冬,出動數架飛機轟炸古絲綢路重要橋梁霽虹橋,造成損傷。(2)1940年12月8日,出動飛機6架,轟炸惠通橋,未遂東去。(3)1940年1月3日,出動飛機9架,轟炸功果橋未遂,轟炸保山城,死傷百餘人,毀草房一間。(4)1942年5月4日至5月5日,每天出動飛機54架次,對保山城進行狂轟濫炸,死傷1萬多人。日機同時投放細菌彈,造成保山鼠疫、霍亂疫情流行,2個月內死亡5~6萬人之多。(5)1942年5月20日,出動飛機3架,轟炸保山飛機場,炸死水牛1頭。(6)1942年5月22日,敵機6架,在施甸縣由旺投彈,炸死老婦數人。(7)1942年5月23日,出動飛機18架,轟炸保山城鄉。因人已疏散,死2人。(8)1942年5月24日,敵機14架,轟炸保山東村一帶,死傷農民6人,毀屋3間。(9)1942年6月7日,敵機27架在保山壩區上空巡回盤旋,機槍掃射,死27人。(10)1944年9月7日,日機出動8架,轟炸保山壩化眉村,挾持我方運輸機,造成我方運輸機稻田著陸焚毀。死團長1人,士兵20餘人。後盟方美國飛機自祥雲機場趕來增援,日機逃去。據統計,日軍曾轟炸惠通橋6次,轟炸功果橋(包括昌淦橋)16次。由於我方及時搶修,采取了浮橋渡運法,保持了橋斷路仍通的良好效果,被譽為“炸不斷的滇緬公路”。
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滇緬公路已被日軍切斷。中國隻好開辟“駝峰航線”,將在印度的援華物資通過美軍運輸機翻越喜馬拉雅山運往中國。1944年5月至1945年1月,中國遠征軍展開滇西反攻戰役,將日軍趕出國土。滇西反攻戰役中,16萬大軍駐紮保山,由於滇緬公路已遭破壞,給養就地籌集,軍糧15400噸是保山老百姓拿出來的。運送糧彈的任務也落在了滇西老百姓身上,16萬遠征軍作戰,有30多萬老百姓在運糧運彈。戰爭在怒江兩岸進行,那裏崇山峻嶺,道路崎嶇,有些小道甚至連騾馬都不能通行,完全依靠人力挑運。正是由於滇西人民提供給養,及時送糧運彈,保證了滇西抗戰的勝利。
三、地形的複雜性——立體作戰與平麵作戰的較量
滇西反攻戰中,由於地形的複雜性與氣候的多樣性,中國軍隊不僅要與日軍較量,還要與大自然作鬥爭,戰鬥異常艱苦。
首先,怒江兩岸屬熱帶、亞熱帶氣候,作戰地點山高穀深,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氣候,同時又是瘴癘之區,極容易染上疾病。怒江低穀炎熱難忍,到了山頂白雪皚皚,甚至下起大雪或冰雹,夜間與白天氣溫反差極大,戰士因缺衣少藥,凍死凍傷的不在少數。
其次,中國遠征軍反攻首先必須渡過怒江天險,怒江水流湍急,兩岸懸崖壁立,僅有少數渡口船舟、竹筏勉強可以渡到彼岸,且原先橋梁已炸斷,遠征軍反攻時雨季已來臨,麵對奔騰咆哮的怒江和以逸待勞的日軍,形勢十分嚴峻。幸好美軍提供了一些橡皮舟,使渡江比較順利。二十集團軍渡江僅有一名士兵失足落水溺亡。
再次,怒江西岸為高聳入雲的高黎貢山和鬆山,山勢險峻。前進沒有大道,隻有騾馬都很難通過的羊腸小道,且下雨後泥濘路滑,跌入山澗者有之,掉入江底者也有之,士兵體力消耗極大。
再有,日軍占據怒江西岸已有兩年之久,在各隘口築有永久性、半永久工事,特別是在鬆山修築了非常完善的火力交叉網以及能經受飛機大炮轟炸的防禦工事。鬆山地勢十分險要,是滇緬公路的咽喉,號稱“東方的直布羅陀”。日軍在騰衝也修築了牢固的工事。要收複騰衝和打通滇緬公路,必須攻高黎貢山和克鬆山,遠征軍渡江後首先麵臨的是艱苦的山地攻堅戰,其次是騰衝的城市攻堅戰。戰爭中,日軍以逸待勞,躲在碉堡裏或堅固戰壕裏,居高臨下,配備了足夠的糧食彈藥,架設了水管,打的是平麵阻擊戰。中國遠征軍人在明處,必須仰攻,糧彈全靠人背馬馱,既消耗體力,還要靠頑強的戰鬥意誌,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到了戰鬥的最危難時刻必須靠美國空軍的協助,打的是立體攻堅戰。如鬆山戰役,先是由第七十一軍攻打鬆山,由於日軍工事的完備,遠征軍發動了多次進攻,傷亡過半。後來調第八軍接替,由美國空軍不斷投彈轟炸日軍,炮兵不斷轟擊,震耳欲聾的炸彈聲掩護中國工兵在鬆山主高地下挖了兩條地道,裝了6噸最先進的TNT炸藥爆破,將主陣地炸翻,遠征軍才攻克了鬆山。
除此外中國遠征軍反攻作戰還麵臨複雜多變的陣地攻堅戰和艱巨的城市攻堅戰,前者以龍陵會戰最具有代表性,後者以騰衝城攻堅戰最具典型。參加龍陵會戰的中國遠征軍十一集團軍以及後來參戰的第三十六師、第二零零師等部隊,麵對日軍第五十六師團、第二師團主力,以及第十八、第四十九、第五十三師團各一部,在龍陵縣城及周圍山頭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陣地攻防戰,包圍與反包圍相互交替,陣地得而複失,縣城三易其手,在方圓不到10平方公裏的陣地上,雙方投入部隊達10多萬人,密集度之高,戰況之激烈,拉鋸時間之長,犧牲之慘烈,是整個滇西抗戰中罕見的。中國遠征軍將最後的總預備隊,戰鬥力最強的第二零零師投入戰鬥,美國空軍陳納德的“飛虎隊”全力支援,終於將日軍擊潰。而騰衝攻堅戰在中國八年抗戰史上也是少見的。日軍在城牆、街道、房屋、樹木上布置了堅固而巧妙的工事,號稱“鐵城”。中國遠征軍在空軍炮兵掩護下,將城牆炸塌數處,前赴後繼,艱苦作戰,終於在1944年9月14日攻克該城,全殲守敵。戰後記者報道,整個騰衝城全是瓦片碎土,完整的樹葉一片不存,這是名副其實的焦土抗戰。
滇西反攻戰是典型的平麵作戰與立體作戰的較量。日軍雖工事完備,武士道精神頑強,但由於到處侵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注定其必將遭受可恥的下場。
四、戰爭的全民性——多民族軍民抗戰的壯麗篇章
毛澤東於1938年5月發表《論持久戰》一文,根據中日雙方的四個特點,即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預見抗日戰爭必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階段。精辟地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克服了這一點,就把日本侵略者置於我們數萬萬站起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衝入火陣,我們一聲喚也要把它嚇一大跳,這匹野牛就非燒死不可。滇西抗戰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譜寫了一曲中國八年抗戰史上國民黨正麵戰場不多見的人民群眾大力支持軍隊作戰的壯麗篇章。
滇西抗戰自1942年5月龍陵、騰衝等怒江以西國土淪陷後,呈現出多民族抗戰的特殊戰爭形態,出現了三支抗日基本力量。第一支力量是怒江以東以保山為大本營的中國遠征軍正麵戰場,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第二支力量是深入騰衝等地的敵後抗日遊擊部隊,以預備第二師為代表,得到了敵後人民群眾的支持;第三支力量是以24家土司為代表的多民族抗戰力量。三支力量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對敵,迎來了滇西抗戰的偉大勝利。
在滇西抗戰中,人民群眾表現出了極大的愛國熱情。遠征軍的給養由滇西民眾就地籌集,反攻戰中有30多萬民眾為中國遠征軍送糧送彈。滇緬公路的修築、保山飛機場的建設、輸油管道的架設、史迪威公路的修築等等,無一不是人民群眾的貢獻。所以滇西抗戰的見證人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曾把滇西抗戰勝利的原因歸結為三點:滇西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中國遠征軍官兵的戰鬥意誌、同盟國的大力援助。這是客觀的,也是公正的。
在騰衝等地的敵後抗戰中,湧現出了洪行、孫孝成、楊紹貴、張問德、梁正中、寸仲猷等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他們的貢獻也不會被遺忘。
值得一提的是怒江以西的8.3萬平方公裏的淪陷區人民,他們英勇抗敵的事跡鮮為人知。有30多個民族同遭慘劫,24家土司共赴國難,幾十支民間抗日隊伍和勇士奮力殺敵。他們以最原始的武器與日軍戰鬥,以不同方式組建了蓑衣兵、長刀隊、弩箭隊、水鬼隊等隊伍,他們戰鬥在高山、峽穀、密林、江河之中,采取了竹簽戰、陷阱戰、“蜂蛹戰”等作戰方式,以“零敲牛皮糖”的戰術,不斷打擊日軍,使敵人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為滇西抗戰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譜寫了全民皆兵、全民抗戰的勝利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