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滇西抗日戰場的形成與演變

  摘要:滇西抗日戰場是隨著中國抗日戰爭形勢的變化而形成的。為了保衛滇緬公路,中國遠征軍十萬人開赴緬甸作戰。在緬甸戰場,由於英軍撤退而導致遠征軍作戰失利,日軍乘隙侵入滇西地區。惠通橋被炸及怒江激戰扭轉了日軍長驅直入的戰局,形成了敵我沿怒江對峙局麵。李根源怒江設防建議得到國民政府軍委會批準,中國遠征軍積極準備反攻以雪前恥。緬北戰役打響後,中國遠征軍為配合滇緬戰場開展了滇西大反攻,滇西逐漸成為抗日主戰場。

關鍵詞:滇西戰場形成演變滇緬公路中國遠征軍中美英關係

一、滇緬戰場中的中美英關係

滇西戰場的形成與演變,是與滇緬戰場中的中美英關係有機聯係在一起的。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後,德日意法西斯成為全球26國民主陣線的共同敵人,蘇美中英成為抗擊法西斯的四個主力大國。由於美英實行了先歐後亞戰略,在滇緬戰場上如何使用兵力,相互配合就成了重要問題。蘇聯是抗擊法西斯的大國,其重點也在歐洲戰場上,加上地緣因素,不可能分散兵力而在中緬戰場用兵。中緬戰場的實質在於中美英三國如何合作,共同抗擊日寇,其焦點也就在確保滇緬公路暢通上。因為日本封鎖中國沿海後,滇緬公路成了中國通向印度洋,取得盟國援華戰略物資,確保抗戰堅持到最後勝利的運輸生命線和國際交通主幹道。

(一)中美英三國在滇緬戰場有著合作的共同目標

從中國方麵來說,保衛緬甸可以保障滇緬公路的暢通,確保抗戰大後方的安全。從英國方麵來說,保衛緬甸就是保衛英屬印度殖民地。美國認為如果唯一的援華物資國際通道滇緬公路被切斷,中國的抗戰將不能支撐下去,日本就可以從中國抽調大量軍隊來對付美國。中美英三國為了共同的利益——保衛緬甸,打敗日本法西斯勢力,三國加強了合作。1940年10月17日,英國重新開放滇緬公路。1940年12月中英雙方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1940年1月,英國邀請“中國緬印馬軍事考察團”前往緬甸,同年6月中國提出《中英緬共同防禦意見書》。在美國的推動下,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慶召開東亞軍事聯合會議,重點討論了緬甸戰場的聯合作戰,並通過了《遠東聯合行動初步計劃》。這樣,在緬甸戰役中美英的合作框架基本形成。

(二)中美英三國的合作情況

中美英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希望把對方利益減少到最低程度,以至於三國相互猜忌,最終導致緬甸保衛戰失敗,滇緬反攻計劃也是一拖再拖。英國認為守衛緬甸更多的是為中國看護西南大門,沒有必要為此消耗實力,而應該把軍隊撤退到印度。同時也擔心中國軍隊在緬甸取得勝利後,會提高中國在緬甸的政治影響,而影響到大英帝國的威信和統治根基,甚至擔心中國會在緬甸待著不走,“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樣會對大英帝國非常不利。因此英國采取了一種“棄緬保印”策略,寧願在緬甸戰役中敗給日本,也不願看到中國取得完全勝利。於是英國在進退兩難的情形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損害中國利益。其一是,1940年7-10月,英國迫於日本壓力,封鎖滇緬公路三個月之久,給中國抗戰帶來了困難。其二是,在緬甸戰役中,英軍多次在不通知盟國情況下單方麵撤退,如彬文那會戰、曼德勒會戰皆是如此。這種以鄰為壑、經常謊報軍情的做法,導致了中國遠征軍在會戰中徹底失敗。其三,在滇緬反攻聯合作戰方案上,英國屢次單方麵背叛協議,致使滇緬反攻計劃議而不決,決而不行。1942年7月18日,美國史迪威將軍向中國政府提出反攻緬甸的備忘錄,中國政府表示同意,但是希望英國海空軍占領安達曼群島和控製孟加拉灣,印緬英軍總司令韋維爾與史迪威達成協議並答應英軍參戰。但是11月17日英國態度發生了變化,表示不能提供海空支援,這樣盟國反攻緬甸計劃夭折。在1943年5月的中美英華盛頓“三叉戟”會議上,盟國討論反攻緬甸時,英國認為“實屬毫無必要”,反而主張繞過緬甸進攻馬來亞和蘇門答臘,這樣英國就可以從海上搶先到達香港,繼續維護其在中國的殖民利益。在1943年11月23日的開羅會議上,在中美等盟國的壓力下,英國勉強同意蒙巴頓提出的收複緬甸的“海盜計劃”,但是一周後反攻計劃又起風波。在1943年12月1日的德黑蘭會議上蘇聯答應對日作戰,英國又找到了新的借口,反攻緬甸計劃再次擱淺。直到1944年3月7日,日本向印度英帕爾發動進攻,英軍才被迫同日軍作戰,重返緬甸戰場。

美國的策略是,以援華物資為籌碼,向蔣介石施加壓力,利用中國人口大國優勢,抵抗日軍,為美國先歐後亞戰略服務。中美兩國矛盾主要表現在美國援華物資的數量及分配問題上。一方麵,美國為了使中國能夠繼續堅持抗戰,於1941年4月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價值4510萬美元的租借物資。但是,1941年美國向中國提供的租借物資僅占美國全部租借物資的17%。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許多物資在來華途中被轉運到別的戰場,1942年美國援華物資隻有1419噸,而在印度積存物資就達45萬噸。軍火分配由史迪威監管,沒有中國代表參加,軍火分配委員會經常將援華物資轉撥他處。相對而言,美國援蘇、援英物資都由蘇英自由支配,這種狀況使中國政府更加懷疑美國援華的誠意。

中國軍隊入緬作戰的主要目的是保衛滇緬公路,使盟國援華物資運到中國,以便持久抗戰。應當說,國民政府對緬甸戰場非常重視,派了10萬精銳部隊組成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其第五軍是精銳之師,第二零零師是國民政府的機械化部隊,作戰能力很強。由於英軍一再拖延中國軍隊入緬時間,使中國軍隊多次喪失良機,入緬作戰自始至終呈被動態勢。英國為了自身利益,堅持中國軍隊隻能在中緬邊境布防,直到仰光告急,才要求中國軍隊入緬作戰,便於掩護英軍撤退。杜聿明將軍回憶說,英國人的國策是,遠東殖民地寧願丟給敵人也不願讓給友邦。中國軍隊到達東瓜前線時,英軍已將仰光丟失,使中國軍隊參加緬甸保衛戰的重要價值大打折扣。英國人拒絕中英軍隊雙方互派聯絡官,互通信息,使中國軍隊懷疑英國的合作誠意。盡管中國軍隊取得了以少勝多仁安羌大捷戰役的勝利,但為了避免利益損失最大化,中國也采取了保存實力的策略。蔣介石一再告誡史迪威,遠征軍第五軍、第六軍是精銳部隊,在不了解英軍戰略情況下,不能輕易為英國人冒險,隻有英國人戰鬥才能指望中國人戰鬥,如果英國人撤退,中國軍隊也要撤退。這也是史迪威不能有效調動中國軍隊的原因所在。

(三)中美英三方雖有分歧,但合作是主流

中美英三方雖有分歧,但為了打敗共同敵人——日本法西斯,經過多次磨合、談判,最後還是站在了反法西斯民主陣線上。中美英矛盾的深層次原因是中美英各國國際戰略的分歧。中國戰略目標是極力爭取英美等同盟國將主要力量放在亞太戰場上,打通緬甸國際交通線,以中國大陸為基地打敗日本侵略者,以此為機遇確立中國大國地位。而英美實行“先歐後亞”戰略,對中國戰場並未給予中國所希望的重視,使中國大失所望。美英隻是希望通過對中國的有限援助,依靠中國的人力、物力來消耗日本的實力,減輕英美在歐洲戰場的壓力,使英美絕對收益最大化。同時又擔心過分忽略中國的利益要求,會導致中國脫離反法西斯陣營,他們認為:“在歐洲戰場,從地理位置和人力方麵看,俄國處於最有利地位來和德國周旋,在太平洋,中國對日本有類似的關係,我們的根本政策應為向俄國和中國的人力資源提供必要的武器使他們能夠作戰。”因此,美英不得不滿足中國的部分利益要求。中國政府對英美分配軍火不讓中國代表參加,對英美更加不信任,緬甸失守後中國堅持在沒有英美軍隊的聯合作戰的條件下,中國軍隊不會單方麵發動進攻。在認識中國國際地位上,英美也是有分歧的。美國希望扶持中國成為世界性大國,使中國在戰後成為抗衡蘇聯的戰略先鋒。而英國則對美國的做法大為不滿,認為美國想借助中國的力量,插手東南亞,分裂大英帝國。這也是為什麽美國支持緬甸戰役反攻相對積極,而英國則消極拖延的重要原因。

盡管中美英三國在滇緬戰場缺乏相互信任,但三國之間畢竟是一種“有限對立關係”,共同目標是打敗日本法西斯勢力,使三國各自利益達成了一種動態均衡關係。由於存在著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礎,經過多次相互溝通和成功談判,中美英三國終於在1944年滇緬反攻戰役中再次攜手合作,共同打敗了日本法西斯。

二、滇西戰場的形成

從戰略上看,滇西戰場並不是中日交戰雙方戰前的初衷,而是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盟軍開辟緬甸戰場,戰局的不斷變化而形成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於1942年初侵入緬甸南部,緬甸戰場開始形成。當時日本和盟國都沒有對中國雲南西部能否成為戰場做過分析。日本侵入緬甸,直接威脅滇緬公路安全。滇緬公路是當時中國唯一通向印度洋,與盟國保持聯係,取得盟國援華戰略物資的國際主幹道,有抗戰輸血管之稱,是國際交通重要運輸線。日本入侵緬甸,對中國形成巨大威脅。能否保住緬甸,事關重大。中國遠征軍應英國請求入緬對日作戰,也僅限於緬甸北部、中部範圍。日本開辟緬甸戰場初期,也沒有劃定緬甸戰區的具體範圍,隻是要占領緬甸戰略要點,加大對華壓力,而不是占領中國雲南省。

(一)滇緬公路作為抗戰輸血管,確保它的暢通與安全是滇西戰場形成的前提

1938年10月,武漢,廣州被日本人占領後,中國沿海各主要港口都被日軍占領和封鎖。1940年9月,法國在歐洲戰場失敗,屈從於日本的壓力,關閉了滇越鐵路。1940年7月至10月,英國迫於日本壓力,曾封鎖滇緬公路三個月,外援物資無法運進中國,這給中國抗戰帶來了巨大困難。1940年10月滇緬公路重新開放,中國抗戰形勢得以緩解。為確保滇緬公路暢通,中國組建中國遠征軍,共三個軍10萬人,應英國請求開赴緬甸與英軍聯合對日作戰。

(二)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失敗,日軍侵入國境,惠通橋炸斷,怒江以西國土淪陷,中國沿怒江設防,是滇西戰場形成的開始和重要轉折點

隨著盟軍在緬甸的潰敗,日軍把緬甸戰場的範圍迅速擴大。1942年4月29日,侵緬日軍第十五軍下達了向怒江一線攻擊並縮小包圍圈的作戰指導令。而日本大本營表示支持第十五軍的行動。日軍第五十六師團組織了快速部隊,迅速越過中緬邊境侵入雲南西部地區,戰火燒到了中國境內,直接威脅中國大西南安全。由於中國遠征軍及盟軍在緬甸潰敗,雲南西部又沒有建立過戰時國防防禦體係,雲南西部沒有師級以上正規軍駐紮,隻有一些地方部隊和工兵,形勢十分嚴峻。中國軍隊必須尋找一個恰當的地方遏製日軍的進攻,否則隻需十天左右日軍就可以直逼昆明。地理環境的重要性在戰爭中的地位凸現出來,怒江天險成為最佳防線。當時中國當局有兩套方案,多數人主張沿瀾滄江設防,而雲貴監察使李根源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聯名電呈軍事當局,堅決主張在怒江設防抗擊日軍。從地形上看,怒江比瀾滄江更易守難攻。李根源的主張被軍事當局采納,國民政府迅速組織援軍從昆明乘車沿滇緬公路西上禦敵,爭取戰爭主動權。

1942年5月4日,日軍五十六師團快速部隊已控製了怒江西岸,易裝混入難民之中,向怒江惠通橋逼進。中國工兵總指揮馬崇六果斷下令炸橋,日軍主力被擋在了怒江天險以西,為奠定敵我雙方隔江對峙的局麵邁出了至關重要一步。不甘心失敗的日軍迅速組織部隊用橡皮艇橫渡怒江,500多人已達怒江東岸,中國守橋工兵和中央憲兵100多人憑借居高臨下的地形英勇抗擊,傷亡殆盡。在千鈞一發之際,中國援軍十一集團軍七十一軍三十六師一零六團及時趕到戰場,與日軍展開了激烈戰鬥。不久,一零七團和一零八團也迅速投入戰鬥,經三晝夜苦戰將怒江東岸之敵全部殲滅,日軍退回怒江以西設防。至此,滇西戰場隨戰爭形勢的演變而初步形成,中日軍隊雙方以怒江為防線形成對峙局麵,滇西戰場進入相持階段。

三、滇西戰場的演變

(一)中日雙方軍隊企圖打破怒江對峙狀態的努力均告失敗,是導致滇西戰場進入相持階段長達兩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滇西戰場的初步形成具有明顯的倉促性和突然性,也必然導致戰爭局麵會有一個演變過程。中日雙方沿怒江為界隔江對峙,對立雙方都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都有試圖打破僵局而把戰爭引入新階段的計劃和行動。當怒江以西國土淪陷後,宋希濂率十一集團軍奉命渡江反攻。1942年5月23日,宋希濂命預備第二師渡江進攻騰衝,命令第三十六師一部、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各一部先後渡江進攻鬆山、龍陵。由於對敵情判斷失誤,反攻準備不足,日軍不斷派援兵增援怒江西岸,中國渡江部隊嚴重受挫,蔣介石隻好於5月31日下令,預備第二師留在怒江以西開展遊擊戰爭,其餘部隊全部撤回東岸,嚴密控製各渡口,工作重點轉到加強防禦、整訓部隊和準備反攻工作上:在大理設立幹訓團,培訓軍政幹部,中美英三國在印度藍姆伽設立軍事學校,培訓中高級軍事幹部,在印度成立中國駐印軍,加緊訓練。

對於日軍而言,由於戰線過長,兵力嚴重不足,駐在滇西的部隊僅有第五十六師團和十八師團一部。日本大本營雖然想擴大戰果,確立積極向重慶進攻的姿態,迅速毀滅中國反攻基地保山,粉碎中國軍隊反攻意圖,但由於渡江器材缺乏,兵力不足,後勤缺乏保障等原因,隻好放棄渡江方案,把工作重點放在對付怒江以西的中國遊擊部隊,加強地方治安,扶持偽政權,搶修怒江渡口防禦工事上。

雙方努力打破僵局均告失敗,於是中日雙方不得不接受隔江對峙的現實,而怒江天塹客觀上提供了對峙的場地。這兩種因素是導致滇西戰場進入相持階段,並長達兩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二)滇緬公路被切斷,“駝峰航線”運輸不能滿足中國抗戰需求,是導致必須重新打通滇緬公路,展開滇西反攻的重要因素

滇西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滇緬公路已被切斷,中國抗戰空前困難。在中國政府多次要求下,美國政府開辟了西起印度阿薩姆邦,飛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東至中國雲南、四川的空中運輸航線,被稱之為“駝峰航線”。但這條航線由於複雜的地形和氣候等因素,危險係數極大,被稱之為死亡之穀,加上耗油量大,運輸成本極高,遠遠不能滿足中國大陸抗戰需要。客觀形勢要求中國必須盡快打通滇緬公路,開展滇西大反攻。但由於盟國在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戰況吃緊,英國在盟國會議上多次采取拖延戰術,使滇西戰場相持階段長達兩年之久。

(三)隨著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形勢好轉,盟國對滇西戰場的認識由分歧逐步走向一致,中印緬戰場聯合戰役打響,滇西大反攻的時機來臨,滇西戰場成為中緬戰場的主戰場

滇西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盟國對包括滇西戰場在內的中緬戰場地位及反攻問題認識上,有共識也有嚴重分歧。美國和英國仍把重點放在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而中國則處於對付兩大戰場的局麵即中國戰區和中印緬戰區,壓力更大。盟國各國間就中緬戰場的反攻問題進行了馬拉鬆式的協商討論。一直到1943年,在卡薩布蘭卡會議、魁北克會議、開羅會議上,盟國對中緬戰場的反攻問題進行磋商,才最後達成收複緬甸的共識。

1943年,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取得了偉大勝利,並局部轉入反攻,大大減輕了美英在歐洲戰場的壓力。滇西戰場中國軍隊的反攻準備也隨著盟國之間意見逐步趨向一致而日益加強。隨著美軍在中途島戰役的勝利,日軍已開始走向窮途末路。1943年10月,中美聯軍開始了緬北反攻戰役,中緬戰場反攻序幕就此拉開。到1944年春,阿恰布、英帕爾等戰役也先後打響。為了配合中緬印戰場,滇西遠征舉行大反攻的時機已經成熟。至194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從怒江東岸開始了大反攻。客觀地說,1944年5月至7月,滇西戰場中國遠征軍共16萬大軍,對付日軍第五十六師團和十八師團的一個大隊,日軍隻有2萬人,遠征軍反攻初期比較順利,滇西戰場隻是起到了配合緬北戰場的作用。至1944年7月,日本方麵對中緬戰場戰略部署重新作了調整,製訂了“斷作戰”計劃,把在中緬戰區的主力部隊投入“斷作戰”(中國方麵稱之為“龍陵會戰”)。日軍投入部隊有第二師團、第五十三師團之一部。日軍把有限的機動部隊投入了滇西戰場,給中國遠征軍反攻作戰造成了較大困難,導致“龍陵會戰”形成曠日持久的拉鋸式的陣地攻防戰,中國遠征軍攻克龍陵縣城得而複失,三易其手,中國隻好將最後的總預備隊第八軍和第五軍的二零零師也投入了反攻作戰。1944年7月至10月,滇西戰場成為滇緬戰場的主戰場。在龍陵鬆山,不到10平方公裏的幾個山頭陣地上,中日雙方投入兵力達10萬人之多,中國炮兵、美國空軍也全力配合陸軍作戰,戰鬥之激烈,犧牲之慘烈,密度之集中十分罕見,鬆山戰役號稱東方直布羅陀戰役而威名遠揚。

此後,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在盟軍支援下,經過浴血奮戰,付出了重大犧牲的代價,先後全殲了日軍精銳的第十八師團和第五十六師團,重創日軍第二師團和第三十三師團,並殲滅日軍第四十九師團和五十三師團各一部,斃傷日軍10餘萬人,不僅打通了滇緬國際交通線,使抗戰作戰物資重新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有力地支援了全國抗日戰爭,同時通過與美英盟軍協同作戰,牽製並消滅了大批日軍駐緬甸方麵的預備隊,為收複緬甸和配合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