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一種常見的地質現象。岩石圈物質在地球內動力作用下產生構造活動而發生彈性應變,當應變能量超過岩體強度極限時,就會發生破裂或沿原有的破裂麵發生錯動滑移,應變能量以彈性波的形式突然釋放並使地殼震動而發生地震。
構造地震是指由於地球的構造運動引起的地震。構造地震在所有的地震種類中所占比重最大,約為90%以上。我國的絕大部分的地震屬於此類,明代也不例外。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活動引起的地震。主要是因為地下岩漿的衝擊和火山噴發時強烈爆炸,或者因為岩漿大量噴出地表後,地殼內部壓力減小等引起岩層的斷裂錯動而產生地震。此類地震大概占地震總數的7%。
塌陷地震是由於岩層的崩塌陷落引起的地震。一般多發生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區。可溶性岩石長期受到地下水的溶蝕,往往形成許多地下溶洞,隨著溶洞的擴大,當洞頂不能承受上部荷重時,即塌落引起局部地震。此外還可以因礦山采空引起。為數少,震源淺,影響範圍小。此類地震占地震比例很小,大概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