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的時候,陳海和薑喜一起坐車去動物園玩。沒想到公交車上的人很多,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了座位,剛坐下沒幾分鍾,就上來一位老太太和一位老奶奶,陳海馬上站起來,熱情地叫道:“爺爺,奶奶,你們坐我這兒吧!”
陳海原本想著薑喜會和他一起站起來讓座,但是薑喜根本就沒動,現在隻有老奶奶坐下了。陳海用身體碰了他一下,他也不理會,站著的老爺爺看出了薑喜的心思,就說:“不用了,一會就該下車了。”這時旁邊的年輕人起身給老爺爺讓了個座。
……
讓座是一種禮節,然而讓座本身也是要講究禮儀的。如果你不清楚讓座這一行為有更多的含義,即使你真心實意地讓座,也可能讓的讓人不開心,座的不安心。
讓座的禮儀就是讓座的人盡快回避被讓者,無論你是否到站,都應該離對方遠一點,免得對方坐得不自在。被讓者隻需輕輕點頭微笑致謝,無需大張旗鼓三番四次致謝,也免得讓座者覺得不自在。
有些孩子不想讓座,確實是事出有因的,例如生病了,或是上課太累了,再不就是太困了,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強求每一個孩子都讓座。有的孩子不讓座是因為承受不了被讓者感激的目光和話語,一個中學生曾說:“一次我把座位讓給老人,然後站在離老人不遠的地方。老人見過了很多站我還沒下車,就和我攀談了起來,大多是一些讚美之詞,而且聲音很大,讓我覺得有些不自在。老人到站的時候,我還沒有下車,於是老人招呼我過去座,下車時還不停地回頭向我致謝。”
如果你不想被被讓者千恩萬謝,那麽當你把座位讓開之後,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到下車門邊站著,或是盡量離開被讓者的位置。這既是為了自己考慮,更是為了被讓者考慮。
生活中,有些孩子霸道慣了,他們把公交車當成自己的家,在上麵嬉鬧。當身邊占有老幼病殘孕等人的時候,也不懂得禮貌地讓座。而有的孩子讓座的時候趾高氣昂,說:“來,來,來,我把座位讓給你。”這樣的話是很不尊重別人的。
其實,讓座禮儀不僅體現在公共汽車上,在擁擠的飯店餐廳中、在林蔭道的長凳旁、在任何一種等候室裏,你作為晚輩都應該積極為他人讓座。特別是當你身邊有老人年、殘疾人,或是帶著小孩子的人時,更應該通過主動讓座來表達對對方的關心。當你站起身來說“請坐我的位子”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周圍的人都會注意到你對別人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