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別用騷擾短信開玩笑

  愚人節那天,袁先生收到了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發短信者自稱是袁先生的女兒。短信中說:“我的錢包和手機被人偷了,現在沒錢吃飯了,爸爸趕緊送錢來救急。”收到短信後,袁先生又急又怕,趕緊找出300元錢打算給正在外市上學的女兒送去。可就在他穿好衣服準備出發時,女兒正好從外麵回來,而且手機和錢包都沒丟。

  事後,袁先生從女兒那裏了解到,原來是女兒借同學手機給他開了個玩笑。當袁先生問女兒為什麽要開這種玩笑時,女兒還嬉皮笑臉地說:“今天是愚人節,所以愚弄你一下啊。”

  與袁先生女兒一樣,王雨也喜歡用短信開玩笑,為此和好朋友曹鳳鬧僵了,連朋友都沒做成。有一次,王雨給曹鳳發了一條短信,“雖然我一直沒有機會向你表白,但是愛你是千真萬確的,我會在這裏永遠等待你。”

  短信響起的那刻,曹鳳正在和父母吃飯,不巧的是媽媽最先看到那條短信。當場大發雷霆,然後逼問曹鳳是不是在早戀。結果曹鳳找到王雨理論,而王雨隻是淡淡地說:“開個玩笑嘛,還當真呢?”接著他們吵了幾句嘴,最後曹鳳生氣地說:“好,這種玩笑你都敢開,我沒有你這樣的朋友。”

  如今,短信溝通算得上一種不是潮流的潮流。由於短信采用文字形式,可以避免表達時的難以啟齒。因此,用短信開玩笑,調節氣氛,製造歡樂,就成了時下很多孩子比較熱衷的“遊戲”。然而,如果在不正確的時間開了不恰當的玩笑,常常會引起誤會,甚至給人際關係造成致命的傷害。因此,青少年朋友們應該懂得短信禮儀,不要輕易開一些沒有把握的玩笑。

  這是因為給人短信,對方看到的是字,而沒有語音,語調。如果彼此不是很熟悉,也不了解彼此的幽默風格,如果你開玩笑,就很容易引起對方的誤會。很多男孩子為了表示自己的“幽默”和對一個女孩的好感,經常把短信寫的“眉飛色舞”,但對方看了卻是一頭霧水。這樣反而會影響對方對你的態度。

  所以,短信溝通要注意禮儀,千萬不要輕易開玩笑。另外,還要使你的每一條短信都給人友好、尊重,而不是騷擾和愚弄,為此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短信祝福要“禮尚往來”。

  每逢節日,親人之間、同學之間、朋友之間經常會發祝福短信。然而,很多孩子收到祝福短信後就“一看置之”,而不立即回複祝福,甚至幹脆不予回複。常言道:“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當你收到別人的短信時,不管是祝福短信還是別的什麽短信,一定要記得及時回複。就祝福短信而言,一來一往就足夠了,二來二往就多了,三來三往就成了繁文縟節。

  二、發短信一定要署名。

  短信署名既是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也是為了讓自己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節日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收到很多祝福短信。如果萬一你的手機號碼沒有被對方存入手機,你發過去的短信就石沉大海了,對方也會因為不知道你是誰而感到很疑惑。如果是正事,不署名更會耽誤事。

  三、發短信要把握正確的時間。

  同學之間聊天,不要在課堂上發短信。而應該在中午或傍晚,因為這時候大家都放學了。另外,不要在他人工作的時間給他發短信,也不要在十點以後給人發短信,因為很可能會打擾別人休息。

  如果晚上你參加了一個朋友的聚會,聚會結束後你到家了,應該給朋友發個平安短信。如:

  “我順利到家了。謝謝你能邀請我參加今晚如此美好的聚會。”

  “好,我也很高興。你早點休息。晚安!”

  “你也是!晚安”!

  這樣的短信交流不僅讓對方感覺溫暖,也加深朋友間的友情,還會讓別人感覺你周到體貼。隻要稍稍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隻要稍稍考慮一下禮儀,就會讓你更受歡迎,細節上的注重,更能增加你的人格魅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