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哪裏非常重要。恰當的桌次和座次安排可以顯示賓客的地位,將會為你的赴會和宴請增添禮儀之邦的風采,並取得特定的效果。
在家宴中,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敬酒時自首席按順序逐一敬下。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麵朝大門為尊”。但是方桌和圓桌的座位安排是不同的。
如果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手邊依次為第二、第四、第六位……主客右手邊依次為第三、第五、第七位……直至匯合。
如果是方桌,在有正對大門的座位的情況下,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麵朝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左手邊坐開去為第二、第四、第六、第八位,右手邊為第三、第五、第七位,直至匯合。
宴請時,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有主次尊卑的分別。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條,它們往往會同時發揮作用。
方法一,通常情況下,主人應該麵對正門而坐,並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在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算是陪客。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麵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各桌位次的尊卑,應根據距離主人所在的桌子的遠近而定,以近為上,以遠為下。
方法四,當各桌距離主人所在的桌子遠近相同時,講究以右為尊,即以該桌主人麵向為準,右為尊,左為卑。
另外,每張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數應限在10人以內,最好是雙數。比如,六人、八人、十人。如果人數過多,顯得擁擠,不利於用餐的順利進行。
根據上麵四個位次的排列方法,圓桌位次的具體排列可以分為兩種具體情況。它們都是和主位有關。
第一種情況:每桌一個主位的排列方法。特點是每桌隻有一名主人,主賓在主人的右邊就坐,每桌隻有一個談話中心。
第二種情況:每桌兩個主位的排列方法。特點是主人夫婦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為第一主人,女主人為第二主人,主賓和主賓夫人分別在男女主人右側就坐。每桌從而客觀上形成了兩個談話中心。
如果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尊重,也可將主賓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主人坐在主賓的位子上。
為了便於來賓找準自己的位次就座,招待人員、主人不但要及時加以引導指示,還應在每位來賓應該坐的位子上放上來賓的姓名座位卡。
如果宴請不是那麽正式,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個原則。
原則一右高左低:兩人並排而坐,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
原則二中座為尊:三人並排而坐,坐在中間的人在位次上高於兩側的人。
原則三麵門為上:用餐的時候,按照禮儀慣例,麵對正門而坐的座位是上座,背對正門者是下座。
四是特殊原則:在高檔餐廳裏,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供用餐者欣賞。這時候,哪個座位觀賞角度最好,哪個座位就是上座。在某些中低檔餐館用餐時,通常以靠牆的位置為上座,靠過道的位置為下座。如果你請朋友吃飯,你是買單人,通常你應坐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