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老羅做了胃切除手術,出院後在家休養,爸爸就帶著董樂軍去看他。一進門,董樂軍的爸爸放下手中的水果,衝著老羅叫道:“哇!才三天不見,你就開始享福了。”老羅聽罷,臉部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
坐下之後,董樂軍的爸爸再次對老羅開起了玩笑:“我說夥計,你可得悠著點,這病整不好容易過去啊。半年前,我的一個朋友也患了你這種病,因為他沒在意,不到一個月就成了地下工作者。”老羅一聽,滿臉疑惑地問:“什麽地下工作者?”董樂軍的爸爸哈哈大笑起來:“不就是見閻王了嗎!”老羅聽了這話,臉色刷的一下慘白。
片刻之後,董樂軍笑嘻嘻地拉著羅叔叔的手,說:“羅叔叔,你家有好多水果啊,我也想生病了躺在床上,那樣就會有很多好吃的水果。”老羅聽後,心裏很不是滋味。
生活需要歡聲笑語,這幾乎是每個人向往的。這樣看來,開玩笑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說過:“不懂得開玩笑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可是開玩笑也得講究尺度,講究藝術,開好了皆大歡喜,開壞了不僅聽不到笑聲,說不定還會鬧出矛盾。因此,為了讓人心情舒暢,你在開玩笑的時候要多想想,否則好事變壞事,就讓人樂不起來了。
開玩笑千萬不要太過分,否則會給你的人際關係製造麻煩。為此,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開玩笑要看對象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個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有的人外向樂觀,有的人內向敏感,有的人活潑開朗,有的人大度豁達,有的人則謹小慎微。對於不同性格的人,開玩笑就要因人而異。比如,為了調節氣氛,可以多和寬容大度的人開玩笑。但是如果你和內向敏感的人開玩笑,則容易造成誤解。
另外,性別不同,開玩笑的尺度也不一樣。和女同學、女性朋友開玩笑,要適可而止。對於老年人,開玩笑時應更多地注意給予對方尊重。總之,開玩笑時千萬不要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而要讓對方感到輕鬆、愉快。
2.開玩笑要找準時機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別人心情舒暢的時候開玩笑,會讓對方喜上加喜,樂上加樂;或者當對方因小事生氣時,你開一個恰當的玩笑可以把他的壞情緒趕跑;但是當對方遇到了大麻煩時,就不要輕易開玩笑了,比如對方患了重病,你還過分開玩笑,就會有幸災樂禍之嫌。
3.開玩笑要看場合、環境
在圖書館、醫院、寺廟、教堂等要求保持肅靜的場合,不要隨便開玩笑,因為開玩笑會衝淡莊重的氣氛;在一些悲哀的環境中,更是不能開玩笑,否則會引起人們的誤解。開玩笑是要講場合、分環境的,當別人正在專心致誌地學習和工作時,如果你開玩笑,則會影響別人學習和工作。此外,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應盡量不要打趣逗笑。
4.開玩笑要保持內容健康
開玩笑時,一定要注意內容健康,風趣幽默,情調高雅。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忌開庸俗的玩笑。最讓人反感的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拿人家的生理缺陷開玩笑。
同時,還要杜絕低級下流、庸俗無聊的玩笑。開玩笑的內容應帶有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一笑而過之後,學到知識,得到啟發,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從中收到積極的效果。
§§第四章 餐桌禮儀,秀色可餐也不可忘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