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海明威:不要命的硬漢子

  海明威出生在一個醫生的家庭裏,從小就熱衷於戶外運動,也喜好音樂和繪畫。在學生時代裏,他是標準的美國男孩,不僅學習成績好,遊泳、足球、射擊全都在行,還偷偷跑到當地體育館去學拳擊。學校裏組織樂隊,他去拉大提琴;學校裏辦了一張報紙《吊架》,他去當編輯;學校了出了一份文學雜誌《書板》,他去投稿,又是寫短篇小說,又是寫詩。當然,他也有不安分的時候,有一次他到禁獵區打鷺鳥,這可是違法的事情,他害怕受到法律製裁,就躲藏了起來。

就在他畢業前的兩個月,美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當初練拳擊時,意外傷到了左眼,視力下降,不適合上戰場打仗。他又不想讀大學,就到堪薩斯市的《星報》當了一名見習記者。這家報紙是美國當時最好的報紙之一,它對文章的要求就是“用短句子”,“頭一段要短。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正麵說,不要反麵說。”海明威日後在創作上能形成簡潔的文體,與這段時間的訓練大有關係。

海明威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那邊世界大戰打得如火如荼,他在這裏怎麽能安下心來寫他的稿子呢?1918年,還不到19歲的海明威終於耐不住後方的寂寞,跑到歐洲前線,誌願到意大利當了一名紅十字會車隊的司機。一個星期後的一天的下半夜,海明威正在為意大利士兵分發巧克力候,突然飛來一發迫擊炮彈,把他身邊的一個士兵打死了,還有一個士兵受了重傷。他拖著那個傷兵往後撤,被敵人的機關槍打中了膝部,他的左膝蓋被打碎了,身上中了200多片碎彈片。他在米蘭的醫院裏住了三個月,動了十幾次手術,大多數彈片都取了出來,還有少數彈片至死都留在他的身上。

這次冒險給海明威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失眠,很多年後,他還是晚上不開燈就無法成眠。這種失眠的痛苦也被他寫進自己的作品中。《太陽照樣升起》中的傑克·柏尼斯,《永別了,武器》中的弗瑞德裏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賭徒、修女和無線電》中的弗萊才先生,《乞力馬紮羅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潔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侍者,都是失眠症患者,都害怕黑夜。

海明威出院後,帶著一身傷疤和一枚紅色英勇勳章回到了家鄉,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但是海明威的母親卻對這個兒子很不滿意,因為他整天就知道寫呀寫呀,根本沒有想到出去掙口飯吃。就在他剛過完21歲生日時,他母親給他發出最後通牒:要麽找一個固定的工作,要麽搬出去。既然如此,海明威隻有搬出去,幹起了他的記者本行,同時寫一些小說、詩歌,但一直沒有找到願意出版他這些東西的出版商。

1920年冬天,海明威認識了他在文學界裏的第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在他的引薦下,海明威在巴黎見到了美國女作家葛屈露德·斯泰因。斯泰因很喜歡這個年輕人,她鼓勵他當作家,同時勸他完全放棄新聞記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練一些。

1922年,海明威以駐歐記者的身份去參加洛桑和平會議,他事先和妻子哈德萊約定,讓她到巴黎裏昂車站與他會合。哈德萊把他的手稿全都裝在一個手提箱裏,隻有少部分送到郵局郵寄,然後帶著它來到車站,進入車廂。她放下手提箱離開了一會兒,回來後發現手提箱不見了。這個意外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幾乎把海明威震垮了,後來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這樣說:這件事使他痛苦萬分,他“恨不得去做一個外科手術,免得去想它”。

海明威沒有辦法,隻好重起爐灶。也許是因禍得福,這一次他大獲成功,很多刊物都發表了他的作品。海明威深受鼓舞,一心撲在創作上。1926年,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

由斯克利布納公司出版,銷路不錯,也博得了好評,不到30歲的海明威成了美國文壇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海明威再接再厲,又在1828年完成了《永別了,武器》。這是海明威根據自己的參戰經曆寫成的,它以年輕的美國中尉弗雷德裏克·亨利與戰地醫院漂亮的英國護士凱瑟琳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最大程度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青年一代的彷徨和惘然若失的情緒,因此出版後很快風靡英語世界,再版幾十次,又被譯成幾十種語言發行。

創作上的成功徹底改變了他的經濟狀況,再也用不著去賣力寫作了,他又恢複了本來麵目。他父親是個釣魚和打獵的能手,海明威三歲時,父親給他的生日禮物就是一根漁竿。父親的所有愛好都讓海明威繼承下來,而且被他發揚光大。他到懷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鴨,打麋子,登上定製的“皮拉爾”號遊艇到基維斯島和別米尼島外捕魚,到非洲獵大動物。他曾親手捕過兩條500磅以上的大魚。在他家的牆上懸掛著的栩栩如生的鹿頭和大魚標本,這些都是海明威的收獲。1933年,他又前往非洲打獵,事後寫了一本《非洲的青山》,描寫這次狩獵旅行。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海明威以戰地記者的身份來到前線,站在共和國政府一方報道了這場內戰,還以此為背景寫了一部小說《喪鍾為誰而鳴》。從西班牙歸來後,他發現家裏多了個遊泳池。海明威早就想修一個遊泳池,但一直沒有修成。趁海明威不在家之機,他的第二任妻子帕琳想給他一個驚喜,就親自監工,花了兩萬美元修成這個遊泳池,而當初帕琳的叔叔買下整個庭院才花了8000美元。海明威聽了如此高的花費後哭笑不得,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分硬幣,用半開玩笑的口吻對帕琳說:“拿去吧,這是我的最後一分錢!”這枚硬幣至今還嵌在遊泳池旁邊的水泥地上,成為永久的紀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又變得格外興奮起來。為了對付日益猖獗的德國潛艇,他改裝了“皮拉爾”號遊艇,配備上政府出錢安裝的通訊與爆破設施,親自駕駛著它到海上巡邏。一旦遇上德國潛艇,他就準備用手榴彈和燃燒彈對付它。盡管他沒能如願以償,還是受到了表彰。

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海明威隨同美軍第一軍第四步兵師一起行動,參加解放巴黎的戰鬥和凸地戰役。根據日內瓦會議的規定,戰地記者不得參與戰鬥,而海明威的行動更像一個戰士,不大像記者。他不僅充當哨兵負責巡邏與查問,還拿起短武器,回擊反撲的德軍。戰鬥結束後,有些記者控告海明威違反規定,經過簡短的審問後,海明威沒有獲罪,後來還得了一枚銅質星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明威在古巴定居下來,他的創作進入低潮,就在有人猜測海明威寫不出什麽東西來的時候,他於1952年寫出了他最優秀的作品《老人與海》。

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說:“這是我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了。”它出版後僅48個小時就銷量驚人,當年還獲得了普利策文學獎。這部小說具有象征性的寓意。主人公桑提亞哥在海上拚鬥了兩天兩夜,最後僅僅贏得了一具空空的魚架。然而他雖敗猶榮,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人生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這句話其實就是海明威的自白,也是他精神的一種標誌,他筆下的人物和他自己一樣,常常充當了“硬漢”的角色,盡管孤獨卻決不服輸。

海明威過了一段安穩的日子後,他那顆不甘寂寞的靈魂又躁動起來。1953年歲末,他帶著第四任妻子瑪麗前往非洲,再次見到了他當年的旅伴、白人獵手帕西瓦爾。

他們一起來到東非大草原上,海明威一拿起獵槍,似乎就重新煥發了青春。他打飛鳥,打羚羊,打斑馬,在賽倫格河邊,他還親手射殺了一頭雄獅。

就在海明威樂不可支的時候,厄運悄悄降臨了。1954年1月,海明威夫婦搭乘一架小型單引擎飛機前往烏幹達。飛機經過尼羅河的源頭默奇遜大瀑布時,海明威一時心血來潮,便讓駕駛員降低高度,他要近距離觀賞這雄偉壯觀的景色。就在飛機逐漸接近震耳欲聾的瀑布時,一大群朱鷺突然從飛機前麵掠過,駕駛員慌忙躲避,飛機失去了平衡,墜落到一片原始叢林中。海明威的頭部受了傷,瑪麗的身上也擦傷了幾處。

夜幕降臨了,原始叢林中充滿了恐怖。河岸上有幾條鱷魚在虎視眈眈地盯著他們,一頭大象在他們周圍徘徊了兩個多小時,好幾回走到離他們僅有十幾米遠的地方。他們膽戰心驚地過了一晚上,好容易挨到第二天天亮,一條汽輪從這裏經過,他們才得救了。

幾天後,海明威又租了一架輕型飛機前往烏幹達。

飛機剛剛淩空而起,就一頭栽到地麵上,“轟”的一聲爆炸了,頓時烈焰熊熊,濃煙滾滾。在場的幾位記者立刻搶發新聞,當天世界各大報紙幾乎都以頭版顯要位置報道了海明威遇難的消息。就在各界人士紛紛對海明威之死發表談話或評論時,他們沒有料到,海明威並沒有死,他在濃煙中摸索到被堵住的客艙門,奮力用肩和頭部撞開門逃生了。躺在病床上,他還興致勃勃地閱讀著各報上刊載的有關自己的訃告和報道,然後把它們剪下來,存入兩本精美的剪貼簿裏。

多年以來,海明威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呼聲很高的候選人,當海明威兩次死裏逃生的消息傳來後,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們認為應該立即給他授獎,以免他再遭不測,因為諾貝爾獎隻授予給活著的文學家。1954年,瑞典科學院常務秘書奧斯特林博士宣布海明威為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說:

“勇氣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題……是使人敢於經受考驗的支柱。勇氣能使人堅強起來,迎戰看來嚴酷的現實,並敢於喝退大難臨頭時的死神。”

經曆過兩次飛機失事後,海明威的皮膚、頭部和內髒器官多處傷勢嚴重,他已經無法像年輕時那樣很快恢複痊愈了,因此沒法前往瑞典出席授獎儀式。美國駐瑞典大使代他受獎,並代讀了他的書麵發言。這份書麵發言如同海明威的小說一樣簡潔而耐人尋味:“寫作,在最成功的時候,是一種孤寂的生涯……對於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每一本書都應該成為他繼續探索那些尚未到達的新起點。他應該永遠嚐試去做那些從來沒有人做過或者他人沒有做成的事,這樣他就會幸運地獲得成功。”諾貝爾文學獎給海明威帶來莫大的榮耀,記者們紛紛前來采訪他,他家變得門庭若市。有一位記者向他問道:“您那簡潔文風的秘訣在哪裏?”

海明威回答:“站著寫。”

的確,站著寫作是海明威的習慣。從每天早晨6點半起,他就聚精會神地站著寫作,一直寫到中午12點半,偶爾會延長兩個小時。他曾對別人說:“我站著寫,而且隻用一隻腳站著。采取這樣的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迫使我盡可能簡短地表達我的思想。等到我要校閱我所寫的東西時,我就坐在安樂椅上,這個舒服的姿勢容許我刪去一切在我看來是多餘的東西。”

海明威還喜歡用鉛筆寫作,這樣便於修改。有人說他寫作時一天用去20支鉛筆,實際上沒有這麽多,他寫得最順手時一天隻用了七支鉛筆。每天開始寫作前,他總是要把前一天寫的東西讀一遍,看到不順眼的地方就改。全書寫完後他還要從頭到尾改一遍,草稿請人家打字謄清後再改一遍,最後清樣出來又改一遍。他認為要想寫好一本書,這樣三次大的修改是必要條件。他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初稿寫了六個月,修改花了五個月,清樣出來後還在改,最後一頁一共改了39次才讓他滿意。《喪鍾為誰而鳴》的創作花了17個月,脫稿後天天都在修改,清樣出來後,他連續修改了96個小時,沒有離開過房間。

海明威到了晚年,所有的病痛都找上門來,消瘦症、皮膚病、酒精中毒、視力衰退、糖尿病、血色沉著、肝炎、腎炎、高血壓、精神疾病,電震療法還造成了他的記憶力衰退,連話都說不清楚了,一些常見的動植物名稱也記不起來,急得他直流眼淚。海明威完全喪失了寫作能力,這對一個視寫作為第二生命的作家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

他非常同意德國哲學家尼采的信條:“死在適時!一個人完成了生的使命也就要死得光榮。”如果他再也不能有尊嚴地活著,別人再也不把他當成海明威看待,他寧願選擇死。海明威的父親是自殺而死的,當時他得了糖尿病,還有經濟困難的原因,他曾詛咒過父親是懦夫,但他還是選擇了這條路,他認為這是一個硬漢的歸宿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穿上他平日心愛的猩紅色“皇帝”睡袍,輕手輕腳地走下樓來。就在昨天晚上,妻子瑪麗陪他從醫院返回愛達荷州的寓所,臨睡前給他唱了一首古老的意大利歌曲《人人誇我是金發女郎》。他打定主意不去喚醒正在熟睡的瑪麗。他走進地下室,舉起他平生最喜愛的那支鑲銀雙筒獵槍,把槍口插進嘴裏,同時扳動了兩個扳機……

文學家逸聞

還欠八毛

有一次,一家服飾公司給海明威送去一條領帶,並附了一封短信,上邊這樣寫道:“我公司生產的領帶,深受顧客歡迎。現奉上樣品一條,請您試用,並望寄回成本費兩元。”

過了幾天,這家公司收到了海明威的回信,附小說一冊,信中這樣寫道:“我的小說深受讀者歡迎,現奉上一冊,請你們一讀。此書定價兩元八毛,也就是說,你們還欠我八毛錢。”

文學小常識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

20世紀20年代初,僑居巴黎的美國作家格·斯泰因對海明威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第一部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的題詞。從此,“迷惘的一代”便成為這批雖無綱領和組織但有相同的創作傾向的作家的稱謂。屬於這個流派的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納、帕索斯、肯明斯等人,他們通過創作來描述戰爭對他們的殘害,表現出一種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緒。

  §§第十章 印度文學朝聖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