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四章 城市是文明的見證

  有多高的山,就有多深的水,這就是文明的兩麵。人在世界不是上刀山,就是下火海,這或許就是人類最真實的處境。從某方麵講文明構成的是雲、是霧、是輕,甚至是輕中的輕,但不文明似乎便是殘忍、凶猛,便是各種屠殺、砍殺形成的一條血河,一種我們隻有喝過海水才能品嚐到的滋味。很多時候我們說戰爭是魔鬼,但它其實也是生命和人性,是我們所說的存在的基本演進。我們都在性中,也都在道上,而有時我們已經在辨別和辨認著什麽,並這麽感受著生命的不同形態和彰顯,並這麽一點點行走在現實的編程和序列裏,從而形成一種遊曆,形成一種看似無序的序列,從而形成通暢,形成更顯氣流和氣息的變化和變幻。有時戰爭便是氣流不通的情形,便是由此形成的冷熱隔離,而長期隔離的結果,就可能讓有些東西形成抵觸、形成兩種力的對抗,最後使其在某些地方爆裂。文明就是多種氣流的混雜,是一種自然的平衡、混沌,又仿佛什麽都有什麽都沒有的存在情形。而戰爭往往不是這樣的,它就是一種錯亂,或者說是一種由於錯亂形成的更大錯亂,從而讓有些東西僵死,讓有些東西呈現出死寂,而又讓某些東西過分活躍,繼而可能更多的戰爭便在醞釀,假如處理好了會形成慢慢消化、消解的情況,可是,如果一旦某種平衡被打破,那麽就可能形成大規模的塌陷,形成一連串的倒塌與連綿不絕的戰爭場景。一句話,可能有天塌,那麽就可能有地陷,有我們所說的各種動蕩。

我們說城市是一個迷宮,有時可能是迷宮的迷宮,事實上,它可能並不僅僅在城市的外形,而更有可能在城市帶給人的龐雜的人文環境,這樣我們在某些時候便有了對此看似知的不知,有了看似自由的某種限製。這樣除了公共空間,那些私人的領地,那些我們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可能就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謎。因而一個城市假如發生了事,那麽我們就可能看到各色人物都開始出來,開始了我們看得到又似乎看不到的存在遊蕩,這樣似乎四處都是我們想讀懂又讀不懂的眼神。有時這就形成了各種勢力形成的一種亂象,一種僵持,與忽然間的混戰。

有時人類文明就是這麽一點點往前演進的,而每一次大的演進似乎既是時間的,又是空間的,好的時候它可能是上下通暢的,而不好的時候我們便感到有各種應力的出現,有由此形成的扭曲和變形之感。誠然,我們說世界好的時候我們似乎每個人都能感到,但不好的時候我們似乎也都能覺察到。有時戰爭就同地震,往往是氣流不能正常流動和穿行,而是猶如被封閉到了一個容器裏,這種通暢的不通暢,便讓有些東西內部首先發生問題,從而形成我們所說的搖晃,形成由內而外的剝落,最後感覺似乎一切都往下掉,然後大家都開始了各自的逃離和逃命最後加之內外力形成的一種剪切,便讓一場災難不可避免地爆發。存在很多時候就是明察秋毫,就是我們在某些時候看上去的經意和不經意,並這麽形成一種感覺中的感覺,並這麽形成某些時候我們對此的隱藏和潛藏。

世界會發生什麽,我們其實並不知道,也許正是這樣的不知道,我們才有了各自不同的呈現,有了某些人的撤離,同時有了某些人的入場。也許正是由於這點,某些時候掉下去的是灰,而砸下去的卻是天崩地裂,是一切在很多人看去都沒有跡象的情景。這正猶如我們所說太陽可能還是以前的太陽,但眼前的一切卻已麵目全非,卻已成了我們當初的出發地。

也許用有人的話,時間就是讓一切真相,又同時沒有真相的一種奇妙存在。我想我爺是怎麽死的隻有時間知道,但同時時間又將這一切模糊了,讓這一切成了他後代的遷徙圖。假如我爺當初不是從西安失蹤了,假如我老爺當初也沒有絲毫要尋找的意思,兒子丟了就同丟了隻雞,難受和失落一會兒就沒事了,就過去了,再假如……其實世界沒有那麽多假如,假如永遠和現實存在距離,或許正是這樣的距離,人類存在才一直往前,一直那麽刺激而連續,那麽血腥而又生命不斷。城市就是不斷被掩埋、摧毀、又再建的地方。因此,坐在一座老城就同坐在了故事和傳說裏,坐在了曆史的煙塵裏。

電話可能是從另一個地方打來的,接電話的人說,我現在正在西安的城牆上。然而,100年前這裏發生了什麽?1000年前這裏是什麽情景?2000年前呢?我看到一個小孩看著我在笑,就仿佛看到城磚上被誰刻上了個怪物的圖案。恍惚我躺在一個文明和曆史共同築成的洞穴裏。

外麵下著雨,雨很大,我看到一把又一把傘的移動,一輛又一輛汽車就像水裏的魚,又恍惚是河道裏的船。我想說時光的下麵還有時光,時光的上麵也如此。每個人都在他時代的河床上,並那麽時代著,並那麽形成某種光彩和光景。我們看不到明天的世界,我們能看到的是昨天,甚至昨天的昨天,抑或由它形成的更遠。城市往前看永遠處在水裏,處在時光的時光中,往後看它似乎又到了空中,到了世界的另一個地方。這樣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其實每個人都在不同的時間裏,都在時間和時間形成的內在裏,並這麽隨地球這個星體懸浮在宇宙。這樣地球便成了這樣一種東西,一種近乎我們逃離的無法逃離。雨中的一切都很靜,雨中的一切都構成了流動,構成了侵蝕形成的侵蝕相互。這樣我能想到墓地的樣子,也能想到城市和城市在空間中的空間感。遠是一種近,近又是一種遠,這讓我們時時猶如處在夢裏,又讓我們恍惚就這麽參與了各種演化。

虛娃說,人要能看清什麽就成神了,就成了石頭、瓦片和磚塊了,我不相信這些,我更喜歡讓自己在夢裏,在各個本身在的地方。你爹一直都想當鳥飛在空中,和你爺一樣,我就想不通鳥有什麽好,鳥難道就真的不死,就真的成了想吃什麽就能吃什麽的存在?有些話我不想對你說。虛娃說,有時其實聲音便是世界存在的全部,是生命形成的生命動靜,並那麽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存在節點,並那麽形成了動靜中的動靜。沒有什麽不是動靜的,不是生命的。雨是一種景象,光是一種景象,空氣又是一種景象,事實上,這一切都是生命和生命時間的不同變體,是死與活形成的一種現實自然,一種有什麽又沒有什麽的存在。

一個女人撒尿的聲音,有時可能就將這個世界包含了進去。簾子以另一種方式,讓有些東西在動,讓變化形成了各種想象之花。想象是一個神秘的世界,而有些時候可能正是這樣的一種神秘,讓世界似乎從來都像在天空,又像在陸地,又同時像在大海中。

落下的另一落下,讓我們潛入,又讓我們始終都像在燃燒的空中。有時這是一種超越,有時這又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和時光的多麵,仿佛這時你才會發現大地上其實充滿眼睛,充滿了各種生命的形態。

我拿著一本書在看,恍惚就如同回到了從前,回到了一個城市,一段曆史怎麽那麽像莊稼那麽慢慢在時光裏生長和演化?我看到有人在土地裏撿拾著瓦片,撿拾著不知什麽時候埋在那裏的瓷片,這是很有感覺的,這似乎又是沒有感覺的,仿佛這就是時光形成的演化,而正是這種演化讓我們下沉,讓我們潛入,讓我們仿佛一直都在時光本身形成的時光演化裏。

有時景象構成的是沒有景象,就像我們僅僅那麽在做著某件事。從另一種角度,其實真正變化的隻是生命的存在方式,形成滋生,形成近似我們所說的生長,然後,那麽呈現,那麽被更大的背景形成各自的紋路、線路和脈絡。這樣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在現實中,又恍惚在空中,並那麽形成了事物和萬物,形成了隨時光的不同時光景象。曆史的自然就是人類的不自然,就是人類各種文明形成的變化交錯、交融,形成的呼與吸的存在境況。或者說,我們都在不同的呼吸中,正是這樣的呼吸不同,讓我們最後有了各自的適應和安頓,有了各自的生命和生活場景。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