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因素。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沒有建造居室的能力,隻有選擇自然的洞穴居住。進入新石器時代後,農業的產生為人類的定居創造了條件,生產工具的進步也使人類具備了營造房屋的可能,於是人類結束了“穴居而野處”的時代,開始在固定的地方修建居室,逐漸形成了氏族村落。我國幅員遼闊,南方和北方的自然條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南方炎熱多雨,地麵潮濕;北方則寒冷幹旱,地麵幹燥。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們便因地製宜,建造了適合各自居住的房屋。
人類剛剛開始定居生活時,由於生產工具還很落後,也缺乏營建居室的經驗,隻能用石器、棍棒挖坑作為棲身之地,以躲避風雨和嚴寒的襲擊,這就是最原始的住宅——穴居。這種穴居比舊石器時代的山洞可進步多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表現。當時穴居的形式有兩種:一種穴居為豎穴居室,是在平原或較寬廣的台地建造的,這種居室在許多地區都有發現。如河北磁山遺址和河南裴李崗遺址中有一些口小底大的袋狀窖穴,其口徑為0.6~1.94米,深 0.5~1.28 米,其中常放置有石器、骨器和陶器,地麵有紅燒土的痕跡。河南偃師湯泉溝也發現過這樣的袋形窖穴,穴底也有燒炊的紅燒土麵。這些窯穴很可能是當時人們的住室。這種居室的頂部可能是圓錐形的,古史記載東夷原始居民有穴居為“屋形似塚”,其時間雖晚,但作為居室的一個發展階段,中原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很可能也存在過。
除豎穴居室外,另一種穴居就是產生於黃土高原的橫穴居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窯洞。當地的人們選擇高原的向陽坡,在溝坎斷崖上向裏掘洞,利用黃土的鬆軟和黏性結構,掏成拱形的房子。橫穴居室的特點是易挖,防暑防寒性能好,冬暖夏涼。橫穴的最早實例是在山西石樓岔溝發現的一處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存。這處遺存平麵呈方形,入口處小,室中央有灶。後來又在內蒙古涼城圓子溝發現了一處晚於仰韶文化的龍山文化時期的大型人類村落遺址,其中肩橫穴式的房址28座,每3間為1組,按山坡台地的自然起伏分成五六排,在山坡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頗為講究的是,房內進麵和牆壁都塗抹有平整的白皮麵。
穴居雖然能避風寒、易營造,但空間麵積太小、上下出入不便、且又易被雨水衝灌。隨著個體家庭成員的增多,穴居顯然已經不能適應人們的需要,於是在平原等許多地方出現了半地穴式的建築。這種半地穴房屋的中間,有幾根大的木柱支撐屋頂,周圍有小木柱,小木柱間草索相連,再在外部抹泥,稱為“木骨牆”。以後這種半地穴式的房屋逐漸發展成為真正的地麵建築。但是在黃土高原,那種橫穴居室也就是窯洞式建築在商周時期依然存在,在二裏頭文化的山西東下馮遺址中和陝西西周豐鎬遺址中均有發現。東下馮遺址為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文化遺存。該遺址中的窯洞多就斷崖溝壁構成,麵積在5平方米左右。居室已有圓形、橢圓形和方形多種,內有壁龕和火膛。豐鎬的窯洞則是在地麵挖一口徑5至9米,深約5米、平麵為橢圓形的深坑,再從一壁掏出穴洞。坑底有一條供出入的土坡道,將主室分為兩半。
商周以後,窯洞仍然是當地居民主要的居住形式,隻不過隨著生產工具的進步,它不再是麵積狹小的穴洞,已經變成了真正的居住處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