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67.製造工作中的危機感

  美國的J。M。巴德維克博士指出:“不時提醒你的員工,企業可能會倒閉,他們可能會失去工作。這樣可以激勵他們盡其所能,不至於怠慢企業和工作。”

  實際上,創造工作中的危機感對企業和員工都不無好處。為什麽?太過穩定,一般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績效。工作穩定,長久以來一直是員工的權利。但如果員工認為企業“欠”他們的,沒必要靠努力工作獲得報酬,他們的效率就會降低。

  這不僅對企業造成損失,對個人也許貽害更深。如果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就不會去學習如何應對變化。那麽,當變化不可避免時,就會束手無策,坐以待斃,這恰恰會帶來真正的危險。

  有工作危機感是好事。毫無危機感的企業必須製造適當的危機感來激勵員工的工作,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工作離不開這種危機感。事實確實如此,當員工戰勝他們麵臨的挑戰時,他們就會更加自信,對企業作出更大的貢獻。成為對企業有所貢獻者,是工作穩定的唯一途徑。

  如果員工無論業績多麽差都能高枕無憂,就可能造成一種無所謂的企業文化。任何企業中都可能存在“無所謂文化”,員工無所事事,卻認為企業“欠”著他們的,因為管理層創造了一種“應得權利”的文化。在“無所謂文化”中,員工更注重行動而不是結果。

  員工有這樣的思想和行為,是因為當他們失敗或企業瀕臨倒閉時,不會對他們帶來任何後果。他們不斷闖禍,卻一次又一次蒙混過關。

  要打破員工“無所謂文化”,或調動那些唯恐失去工作的人們的積極性,就得在風險與穩定之間建立適當的平衡點。如果人們覺察不到危機感,就必須創造一種環境,讓他們產生不穩定感,不能讓他們麻木不仁。心理學上的兩個重要發現解釋了這種現象:

  1.隨著焦慮程度的加深,人的業績也會提高。當焦慮度達到一個理想水平時,業績也會隨之達到最高點。不過,如果焦慮程度過高,業績也會下降。

  2.當成功概率達50%時,人們取得成功的動力最大。換句話說,如果人們追求的目標或接手的任務具有挑戰性,但仍有極大可能成功時,人們追求目標或接手任務的動力最大。

  企業的員工一般處於以下幾種狀態之一:

  “無所謂”這種狀態下,人們麵臨的風險極低,凡事都想當然,不管他們表現多麽差,都有安全感;身處恐懼中,風險或焦慮度太高,凡事謹慎,不管他們表現多好,還是沒有安全感;而在風險程度適中狀態下,人們麵臨適當的挑戰而發揮最好,這是唯一真正富有成效的狀態,人們肩負著足夠的風險,珍惜自己的努力所得,而這點恰好使他們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企業要繁榮,員工要發展,努力獲得是每位員工應有的態度。這種環境中,員工和企業創造力噴湧,靈活善變,努力獲得那些真正重要的結果,才會成功。

  要引導人們走出無所謂文化,一定要確保他們明白當今的經濟現狀中潛伏著不盡的威脅:

  客戶可能拂袖而去,企業可能倒閉,員工可能失業。

  而說服那些充滿恐懼的員工獲取安全感的最好途徑,是幫助企業實現最為關鍵的目標。沒有成功,就沒有企業,也就沒有工作。

  不時提醒你的員工,企業可能會倒閉,他們可能會失去工作。這樣可以激勵他們盡其所能,不至於怠慢企業和工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