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清初詩人卓爾堪

  卓爾堪在康熙年間以編《遺民詩》而得名,他自己的詩輯為《近青堂詩》,附刻於《遺民詩》之後。《國朝詩別裁集》、《熙朝雅頌集》、《晚晴移詩匯》、《八旗文經》等,選有卓爾堪的作品;而關於他的生平事跡均語焉不詳。1961年中華書局排印《遺民詩》(書名改為《明遺民詩》),因缺乏史料,對編選者亦未多作說明。近年我在讀書中留意有關卓爾堪的材料,竟有所獲,爰為鉤稽整理,予以介紹。

  卓爾堪字子任,一字鹿墟,別號寶香山人。明初“靖難忠臣”卓敬的九世孫。卓敬為浙江瑞安人,少讀書於寶香山,洪武二十一年中進士。建文時任戶部侍郎,曾密疏徙燕王朱棣於南昌。朱棣奪取帝位後,不肯臣服,遂被殺,並夷三族。後人私諡忠貞。卓敬遇難時,子弟有逃匿在外者。其中某子在宣德間被發覺,因禁網稍寬,得戍遼東廣寧衛,是為廣寧籍卓氏之祖。五傳至卓汝立,於明末遷居江都。卓汝立即卓爾堪曾祖父,《遺民詩》卷七有卓爾堪撰寫的簡介:

  卓汝立,先曾祖,字心齋,廣寧籍,瑞安人,忠貞公六世孫,貢士,官藍田令。時縣大饑,公請賑救,荒民賴全活。後隱居江都。

  爾堪的祖父龍紋、父聞仲,生平不詳。伯父卓煥(字文伯),曾任廣寧指揮使。伯母錢氐,在順治二年清軍破揚州前一日投水死,是揚州著名烈婦,黃宗羲,孔尚任、賈開宗、柴紹炳、李柏、黃逵等人寫有哀詩。爾堪生長於江都,世目為江都人。他曾參與《湖海集》初刻本校閱工作,亦署“江都卓爾堪子任”。吳綺《近青堂詩集序》說,爾堪“乃火傳年兄之猶子”。卓火傳為仁和籍,是卓敬遇難時逃匿在外的又一係子孫,與卓爾堪同宗不同籍。

  爾堪約生於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少孤失學”。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投浙江總督李之芳麾下,參加征討耿精忠之役,任右軍前鋒。摧堅陷陣,親冒矢石,而未獲大用。忽聞母病,飄然謝歸。事功積勞並已授之職,棄若敝屣。他回到揚州後,“家徒四壁,老弱待舉火者三十口,米鹽瑣屑”,“日來聒耳”。但仍廣交文人學士,“往來造訪,日且不給”,“性耽遊覽”,奔走四方,成為一位十分活躍的詩客。他再沒有出仕。朱彝尊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的詩稱“卓處士爾堪”。嘉慶《揚州府誌》將他列入“隱逸”傳。

  《熙朝雅頌集》(旗人詩選)選錄卓爾堪詩十六首,稱他是“權軍”。《八旗文經》、《晚晴移詩匯》相沿以為漢軍旗人。鄧之誠在《清詩紀事初編》裏指出,將卓爾堪“歸之漢軍,可滋笑噱”。鄧之誠的意見是對的。從卓爾堪的經曆看,不可能是旗人。他從軍是應朝廷的懸賞招募,不同於旗人的義務服役;總督李之芳,所部為漢兵(即綠營兵)。不會有旗人。卓爾堪離開軍隊以後,閑居揚州,又不時出遊,也絕異於旗人的生活方式。康熙年間,旗人是不得隨意離旗散處的。

  卓爾堪與名士鄧漢儀、石濤、吳綺、宗定九等人關係密切。與朱彝尊、梅文鼎也有深交。尤可注意的,是與孔尚任、曹寅的交往。

  康熙二十五年,孔尚任隨工部侍郎孫在豐至淮揚,參與疏浚黃河海口。在長達四年時間裏,結識了揚州、南京地區眾多的名流、遺老。卓爾堪於此期間同孔尚任成“莫逆”之交。兩人往來頻繁,“雖風雨寒暑,未嚐不聚”。康熙二十六年,由卓爾堪、王學臣發起,約同孔尚任、杜溶、龔賢、吳綺、石濤、蔣前民等三十多人,集會於秘園,飲酒賦詩,盛況傾動一時。會後,孔尚任慕石濤的詩畫,“欲求一冊”,“不敢徑請”,即托爾堪“婉致之”。在現存《湖海集》裏,僅從題目看,與卓爾堪有關的詩多至十四首,另外還有文和書信多篇。而卓爾堪《近青堂詩》中,涉及孔尚任的詩也有四首,即《東塘國博招同艾山、此度、仙裳、孝威、賓連、東湖、景州、勿齋、彤本、木華、念昔、陳方、師岩、湘芷、義行紅橋修禊》、《同東塘國博、和公、蘭佩、定九、子發、孚嘉、楚士、允式、丹書、鬥南、爾王公、家兄子升送呂旃山北上》、《送東塘國博》(二首)。這幾首詩對了解卓爾堪與孔尚任的交情,對研究孔尚任在淮揚的活動與思想狀況,都很有價值。

  鄧之誠在《清詩紀事初編》中說:“爾堪與梅文鼎交好,其事見《績學齋文集》者可信,見孔尚任《湖海集》者不可信。”這話說得太武斷,又把“績學堂”誤為“績學齋”。孔、梅集子中有關卓爾堪的詩文,都是他們交遊的實錄;而孔尚任與卓爾堪交情更深,在一起的時間更長,卓爾堪還參加了《湖海集》的校閱工作,為何偏不可信?事實上,孔、梅二人詩文集中所反映的卓爾堪的行事及部分家世情況,無任何矛盾抵牾,都是一致的,同其他人的記載也是一致的,不存在取此舍彼的問題。

  曹寅《楝亭集》中,與卓爾堪交遊酬唱的詩有十一首(或稱“卓子任”,或稱“卓鹿墟”)。字裏行間顯露出他們頗為親密。曹寅在《期卓子任不至》一詩中寫道:

  ……晚節計成知息所,少年吟苦傍沙場。眼前蜃氣青紅見,搖筆誰堪和白狼。(集中五琅、海市諸詩特佳)稱道卓爾堪的詩,並欣賞卓爾堪晚年的閑散。楊鍾羲《雪橋詩話三集》卷四記雲:

  曾子清以通政視成政,理織造兼校書局。淮南名士如王竹村、卓鹿墟、鮑遠村、楊掌亭、郭雙村、程蒿亭、周確齋、殷蓼齋、蕭東田、唐飯山、汪木瓶皆與唱和。周汝昌先生在《紅樓夢新證》中引此條時,因不知卓鹿墟即卓爾堪,說“諸人集俱未見”,亦《新證》之又一失也。

  同孔尚任、曹寅一樣,卓爾堪對於堅持氣節的遺民十分仰慕。他與杜溶、杜齊、屈大均、魏禧、張瑤星、龔賢、蔣前民等人,均有交往或唱和。他的《虎丘謁萊陽二薑先生祠》,悼薑蜾、薑垓兄弟;《挽李吞河金吾》,挽李恒婧;感慨淋漓,表現出對遺民逸土的無限崇敬。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對清王朝懷有二心。當時,遺民們已沒有反清的活動與意識。遺民受到人們尊重,主要在於堅貞的氣節和深厚的民族感情。一般正直知識分子都是尊重遺民的。而卓爾堪,由於出身“代傳清白”、重視名節的家庭,思想感情與遺民又更多相通之處。

  卓爾堪經過多年細心訪求,編成《遺民詩》十六卷,共收作者五百零五人,詩二千八百六十七首,並對每位作者的字號、爵裏、行跡作了簡略介紹(有一人未寫介紹)。他意在保存文獻,使眾多斂跡岩穴之誌士,不至泯沒於天下後世,所以選擇時,“人更重於詩,其有以人傳詩者,詩不過數首,雖有微瑕,亦所必錄”。入選者皆易代後未出仕、未應試的遺老,晚節稍有虧蝕即不取。像顧景星,一般都視為遺民,而《遺民詩》不收。顧景星於明亡後隱居蘄州三十多年,康熙十七年被薦舉應博學鴻詞試,雖然是在皇帝和地方官敦促下“就道”,次年抵達北京後又因病沒參加考試,並隨即以病懇求還山;但顧畢竟到了京城,受到康熙皇帝接見,“給檢討俸米”,從而成為“大清征君”。卓爾堪熟悉顧氏,也敬重其人,卻不將其列入“遺民”中,顯示出他甄別的嚴格。

  《遺民詩》保存許多“紀忠紀烈紀事”的詩,表現了民族感情與氣節。乾隆年問查禁書籍時,被列入禁毀書口中。軍機處奏請銷毀的理由是:“詩中詞句狂妄處不可勝數。”這正好證明了它的價值。此書問世不久,朱彝尊即“謂當與《穀音》、《天地間集》並垂”。又在《贈卓處士爾堪》中說:“一代遺民借爾傳。”我們今天看《遺民詩》這部書,內容比《穀音》、《天地間集》遠為宏富,清初遺逸詩人搜羅殆盡,既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又為了解與研究明末清初的曆史、文學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某些遺民,本來沒有集子,或者雖有而已散佚,章賴這部詩選,保存他們的部分作品和簡略曆史。如著名詩人杜卉(字蒼略,號些山,杜溶之弟),據方苞《杜蒼略先生墓誌銘》雲,“所著《些山集》藏於家”。但未見到刻本,稿本亦不傳。現在我們能看到的《些山集輯》,收詩八十八首,其中七十七首是湖北學者王葆心自《遺民詩》輯出。又如曹寅《楝亭集》裏多次出現的姚後陶,在《遣民詩》卷十三有較詳的介紹:

  姚潛,字後陶,原名景明,字仲潛。歙縣人,家於江都。前廷尉諱思孝仲子也。少為博士弟子,甲申後棄舉子業,以詩酒自豪。值其妹家被禍,沒入戚裏為奴,不惜罄毀家貲,走京師,極盡謀慮,贖妹氏及孤甥以歸。中年妻子俱喪,不歎無家,遨遊自適,世稱達者。晚年曹公館於幸舍二十年,年八十有五終,複贈金命其從孫寥懷遠遷其妻方櫬,合葬於京口山中廷尉塚側。有遺稿一卷。由此我們得知姚後陶也是一位遺民,並增加了對曾寅的了解。

  《遺民詩》行世之後,卓爾堪又纂輯《曹陶謝三家詩》十一卷,包括曹子建集二卷、陶靖節集四卷、謝康樂集二卷,以及陳思王傳、曹子建總評、陶淵明傳,陶靖節集總論、謝靈運傳、謝康樂總論等,是三家的作品和資料集。此書有康熙刊本,現藏北京、上海、蘇州圖書館。中華書局《明遺民詩》的“出版說明”,曾提及《曹陶謝三家詩》為卓爾堪與張潮、張師孔合編。經在北京圖書館查看原書,此書係卓爾堪所輯,張潮、張師孔隻是作序和參與校閱者。張師孔的序講得很清楚:

  寶香人既輯《遺民詩》行世,複有曾、陶、謝三家之選。說者謂三家之人品學問才質不必相同,而詩之平奇濃淡淺深疏密之間亦各有其旨歸而不相襲,然則三家烏乎選哉?餘曰此即三家之所以選也,寶香山人亦取其不相同,不相襲者而已。刻既竣,餘為之左右讎校,因識數語於簡端。書內有“卓爾堪子任,張潮山來、張師孔印宣同閱”字樣,這個“閱”應是校閱之意。

  卓爾堪頗有詩才。宗定九、孔尚任稱他“為時髦之冠”,才“百倍於人”。沈德潛也說他“文武並嫻,遠近爭高其行”。加之閱曆廣泛,“閩粵燕秦,霜雪備經車馬;江淮河海,風煙曆飽檣烏。一切東西南北之情,皆歸旅笥;百凡陰陽寒暑之狀,並入奚囊”。所以詩“能獨步一時”。所作《近青堂詩》,收詩一百四十首。五絕、七絕具有江南民歌風味,《采菱曲》、《采蓮曲》、《揚州蹋燈辭》等直是擬民歌之作。七言律流蕩情深,時有警策之句。五言律渾厚樸實,或有意學杜。諸體中最有特色的是樂府和七言歌行。他在學習古樂府方麵下過工夫,許多敘事的樂府詩,寫得深沉古樸而誠摯動人。七言歌行寫得雄秀奔放,搖曳多姿,別有一種風采。總的來看,卓爾堪的詩,應酬之作比較乏味,表現親身經曆和實際感受的則真切感人。如寫應募入伍的《從軍行》:

  門外戒行李,門內辭高堂。上堂仍儒服,未忍換戎裝。阿母方進食,阿弟繞母床。阿妹進脯修,新婦捧壺觴。床下從軍子,一拜淚千行。阿母投著起,兒心沸如湯。佩兒湛盧劍,解兒芙蓉裳。為兒從容言,從軍貴飛揚。國門懸賞格,黃金鑄印章。戰勝食采邑,戰死為國殤。又如他後來在外奔走時寫的《寄弟》:故鄉禾黍爾經菅,客路波濤我獨驚。風雨遲來春草夢,雲山遙孔脊令聲。少年浪擲時堪惜,老大饑驅世所輕。何日水消南畝出,縱教胼胝願躬耕。平淡自然,而情致耐人咀味。曾受到曹寅稱讚的《海市歌》,描繪親眼見到的海市蜃樓景象:……一日浪靜東風微,曆曆島嶼忽異狀。欲離欲合勢動移。劃然樓閣開金碧,龍女鮫人互交易。龍女仙表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鮫人傴僂捧絳綃,失手吹作紅霞飄,聯翩龍女素手招。招落紅霞煙波起,漁舟獨釣煙波裏,珊瑚絲竿鉤赤鯉,搖舟沽酒傍城市。城門初啟環甲兵,前導龍旗後雲旌。威儀赫奕擁巨帥,銜枚不聞嘶馬聲。園林市井原無恙,日中百貨紛經營。天吳海若厭繁華,梵宇連雲僧如麻。玲瓏浮屠高九級,一級千朵青蓮花。幻化窮奇造物忌,天風猛烈吹平地。眼前所見仍東流,群島依然青溟浮。光怪陸離,杏渺變幻,又曆曆在目,恍如真境界,充分顯現出詩人的藝術想象力和寫景狀物的手段。海市蜃樓不是容易看得到的。在我國古典文學領域,像這樣生動描寫海市蜃樓的作品,恐怕再難找到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