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日誌”
學會自己上下樓了
昨天,帶畔畔到動物園玩的時候,我看見和畔畔同齡的小朋友,都能自如地上下樓梯,畔畔還要大人牽才敢上,這時我開始有意識地來鍛煉寶寶自己上樓梯了。
其實,畔畔完全可以自己上,隻是記得有一次傍晚的時候,上樓梯磕了一下,嚇得他現在膽小了,說什麽也不自己上了,一定要大人牽著或者扶著欄杆才上。
到了動物園,我看到有一座小拱橋有台階,就特意讓寶寶鍛煉自己爬樓梯。
“畔畔,媽媽站到橋中間去等你了。”說完我就快步地走上拱橋,站在橋中間並鼓勵畔畔說:“寶寶,來,上來。”
“媽媽牽。”畔畔不願意,他害怕地看著我。
“媽媽不牽!你看,小妹妹都自己上來了。寶寶自己上。”我指著剛從下邊上來的一個小妹妹對畔畔說。
畔畔看了看小妹妹,也嚐試自己上,一隻腳已經踩上台階,另一隻腳就是不敢抬,仍然求助我:“媽媽牽。”看樣子是快哭出來了。
“寶寶可以自己上來,沒關係的!寶寶可以的!”我在一個勁兒地給他打氣加油。
寶寶嚐試了幾次,仍然不敢。這時旁邊來了一個小哥哥,自己在那上上下下,不亦樂乎!
“你看哥哥和妹妹都行,媽媽相信你也一定行,寶寶也自己上,好不好?”我繼續鼓勵他。
畔畔終於又開始邁步了。
“一、二!寶寶終於自己上了第一個台階!寶寶真棒!再上!”我驚喜地看著他,寶寶又上了第二個台階!第三個台階!
我抱著寶寶鼓勵:“寶寶真棒!可以自己上樓梯了!來!寶寶自己下來!好不好!”
“好!”
然後,畔畔一步一步,真的穩穩地下來了!就這樣,畔畔一個上午就在三個台階上,上上下下開心地玩著!寶寶又有了進步,我非常開心!
“反麵教材”
有一天帶著畔畔到商場購物,在商場門口遇到一個媽媽帶著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因為都帶有小孩,所以有共同語言聊了起來。
“這孩子極愛走路,帶他上街,一路上他都要求自己走,不讓抱。”她告訴我。
很快我們一起進了商場,人太多,媽媽抱著他乘電梯上樓。孩子大哭大鬧,非讓媽媽抱他下來。
“你真煩人,下次不帶你出來了。”媽媽無奈地又把他抱下樓,他掛著淚珠跑到樓梯口,不乘電梯,而是從樓梯一步一步重新上了樓。
我和畔畔站在上麵的電梯口等他們,因為我覺得這個孩子身體協調能力很強。
媽媽為此大惑不解:“以前他不是這樣,總讓我們抱,可最近特別喜歡走路,走又走不穩,而且是路越長越高興,我真的不想帶他出門。”
“你的寶寶喜歡走是好事哦,身體協調性很強,你就讓他自己慢慢走唄,他已經愛上走路了!”
寶寶不走,媽媽愁;寶寶走多了,媽媽還愁,真不知道怎樣,媽媽才不會發愁呢?寶寶有他們自己的想法與要求,不能一直隻希望寶寶在自己的控製範圍內活動,就放開手,讓他們進行協調發展吧。
“榜樣力量”
邁出第一步!
孩子的第一步總是相當重要!讓他們自己上、下樓梯也需要一些時間和技巧。
上下樓梯會讓孩子感到疲倦而無味,但倘若這時父母用一些有趣的方法,不僅能讓孩子喜歡上爬樓梯,而且孩子吵鬧著要父母抱自己上樓梯的情況,也將會大大減少。
父母還可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到樓梯的台階上,引起他拿玩具的欲望,或者爸爸站在樓梯上,向孩子拍手,喊孩子的名字,媽媽扶著孩子慢慢爬上樓梯。
而且,父母可帶領孩子一級台階一級台階、一層一層地數數樓梯的階數,在攀爬樓梯的過程中,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不知不覺也會有所提高。
“育兒理論”
獨立上下,不忘保護!
應該讓上樓梯成為寶寶喜愛的活動。上樓梯不僅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力量、身體的平衡能力,而且需要勇氣和膽量。
一歲以後的孩子已開始獨立行走,獨立性和主動性有了提高。讓孩子爬樓梯,可增強孩子腿部力量,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協調及獨立行走能力。為孩子以後的跑跳打下基礎。
剛開始時,可拉著他的手練習爬樓梯。開始孩子跨腳很費力,身體不平衡,父母可雙手扶著孩子的腋下,用較多的助力,幫助他兩腳交替邁上樓梯,以後可逐漸減少父母的助力,鍛煉孩子用自己的力量上樓梯。
若有可能,應選擇較矮的台階,或用兩個相差5~10厘米的紙箱裏麵裝上書或其他硬物靠在牆上讓孩子練習。當他能牽著父母的手兩步上一個台階後,你就要讓他練習獨自扶牆或欄杆上樓梯。你可以用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平台上,讓他站在隻需邁一個台階就可以上平台夠取玩具的樓梯上,你在一側保護;等他掌握了這個技能後,再讓他上兩個、三個台階以上才能夠取玩具;然後再用較高的平常樓梯,台階約5到6厘米來練習。
下樓梯也是如此,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掌握不好身體的平衡,隻是拉著他體會高和低的感覺,訓練一開始可扶著孩子練習,使他掌握深淺,以後教他練習自己扶著欄杆邁下階梯,下樓梯一般較危險,孩子不好掌握,父母要慎重的教孩子練習。
“舉一反三”
1.如果居住地附近有街心公園,可以帶孩子經常練習自己扶欄杆上滑梯。大人幫助孩子坐好,雙手扶住兩側的小欄,慢慢滑下,這樣來鍛煉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
2.讓孩子麵向椅子,雙手放在椅凳上,協助孩子把一側膝蓋提起放到椅凳上,並將他向上托,協助孩子轉身坐下,當孩子技術熟練後,可減少協助,可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
3.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他不能輕易夠著的地方,鼓勵他自己想辦法去取,孩子很願意做些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他會想盡一切辦法登高取玩具。首先,他會去找小凳子,自己扶著凳子爬到桌子上,然後取下玩具。這種方法對鍛煉孩子的體質很有好處,但大人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