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日誌”
我錯了
我和老公平時在家說話都很注意,因為我們堅信自己的語言能感染寶寶,我們一定要給寶寶做個好榜樣。
一天,我和老公陪著畔畔在家看動畫片。我們經常一家三口一起看寶寶愛看的電視,因為這樣我們才知道他愛看什麽節目,而且他也會給我們講他看懂了的內容。
“媽媽,我覺得這個小貓就是個憨包,老是被小老鼠捉弄後自己還不知道,還得意得很。”畔畔眼不離電視地給我們講解。
我和老公同時看著對方,都在想:寶寶怎麽會用這個詞來形容小貓呢?
“畔畔你剛才說小貓是什麽?”老公輕聲地問畔畔。
“是個憨包,就像我們班上的洋洋說軒軒是一樣的。”畔畔不以為然地回答老公。
老公也沒生氣,繼續問他:“那你能告訴爸爸剛才說的那個詞是什麽意思嗎?”
畔畔眼睛移開了電視,摸著頭想了想,然後搖搖頭:“不知道,可能是不好的意思,因為洋洋每次都是生氣的時候才這樣說軒軒。”
“那爸爸告訴你好嗎?”老公挪過來挨著畔畔坐下了,“意思就是說別人是個笨蛋,沒出息的家夥,那如果別人用這個詞來說畔畔,畔畔會高興嗎?”
“我肯定會不高興的。”畔畔認真地說。
“那你用這個詞來說別人,別人能高興嗎?也一定不會高興的是不是。”老公邊給畔畔打比方,邊講著道理,“爸爸相信畔畔用這個詞,是因為畔畔不知道這個詞說出來會傷害別人,現在知道了以後就不會再這樣對別人了,對不對?”
“爸爸,對不起,我以後不會這樣說別人了。”畔畔向爸爸承認了錯誤。
“沒關係,知錯就改還是爸爸媽媽的好寶寶。”
“反麵教材”
今年黃金周按原計劃帶著畔畔坐火車去泰山,對從沒坐過火車的畔畔來說,這太新鮮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上來兩個大人帶著他們一個兩歲左右的寶寶,就坐在我們對麵的下鋪,後來聊天才知道他們是鄉下來的,這次是爺爺和孩子的二叔帶著寶寶到城裏走親戚。
在這一天中,兩個大人給孩子吃了兩頓泡麵,吃完了也是沒規律地讓他睡覺。
到了晚上9點,我給畔畔講完故事就睡下了。
沒過多久火車關燈了,那爺爺把小孩抱到鋪上讓小孩睡覺,那個小孩可就不願意了,因為白天睡的時間太長,晚上睡不著,一著鋪就哭。
開始那爺爺還有耐心地哄哄他,可不見成效,爺爺也就火了:“你這個XX的小XX,你到底要幹嘛呀!再哭XX捧死你。”邊說邊往小寶寶的P股使勁打。
孩子挨了打,哭得更厲害了。
“媽媽,那爺爺為什麽要打他的寶寶。”畔畔也坐了起來悄悄地問我。
我給他說著悄悄話:“因為弟弟不睡覺,爺爺生氣了。”
“那爺爺為什麽要說髒話,那樣會傷害弟弟的,我的爺爺就不說髒話。”畔畔很有理地說。
“那我們不要向那爺爺學習好嗎?快睡吧,明天醒來我們就能到泰山了。”畔畔很聽話地躺下了。
“榜樣力量”
注意自身的語言,並及時糾正孩子的用語!
如果你的孩子處於那種喜歡說“髒話”的年齡,那他也是正處於迷戀自己身體功能的階段。當孩子和朋友們經常在一起討論那些不文明用語時,你應該告訴孩子,父母和幼兒園的老師都不會喜歡他這樣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家長們不可以隨意說髒話,讓孩子在無意中學到這些毛病。一個良好的語言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以身作則。
人們會經常聽到諸如:“該死的”以及“這是什麽事啊”這樣的咆哮,那麽如果你的孩子也拿這樣的詞來發泄心中憤怒時,你必須向他指出:這樣的話是令人很不愉快的,並且建議他去選擇不同的、中性的話來表達他的意思。同時,你也要注意了,這是不是也是你發泄心中鬱悶的方式呢?在不小心中,被孩子們學到了!
“育兒理論”
淨化孩子的語言環境。
說“髒話”的孩子一般都是學舌。他們所汲取的那些“髒話”都是大人們的“傑作”,孩子其實並不理解那些“髒話”的意思。在理解其真正含義之前,小孩子要花很長時間才會注意到這些詞匯。
不論他們說了些什麽,不管他們是如何學到這些“髒話”的,使用那些被禁止的語言在孩子的心裏總呈現出神秘的色彩;我們還注意到孩子們有時會突然無意識地從嘴裏冒出具有侮辱性的話。當你聽到這些傷及某個特殊群體的話時,你應該對孩子說:“你知道那是什麽意思嗎?”通常他們都是不知道的。當你告訴他:這類的話會傷害一個朋友甚至一個親戚時,大多數孩子是不會再說的。
髒話的養成,對孩子與他各類人、朋友的溝通會造成很大的障礙,甚至招人厭惡。因此我們要及早淨化孩子的語言,促成健康、良性的溝通。
“舉一反三”
1.當孩子無意地說一句髒話或模仿反麵角色的怪樣時,我們如果大驚小怪,或覺得逗趣,哈哈大笑,然後在笑聲中嚴厲製止,這會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出於“探究反射”的本能,孩子便會再次重複,無意中強化了他講髒話或做怪樣的行為,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說髒話的時候,應該給他來個冷處理,讓他覺得引不起父母的重視,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就給忘了。
2.幼兒期是語言、動作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幼兒的語言和動作主要是通過模仿獲得的。幼兒知識經驗少,分辨是非、好壞的能力差。當聽到別人說髒話時,他們並不理解那些髒話的意思,隻是覺得新鮮、好玩,因而便模仿起來。父母應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平時盡量不要說髒話,以免成了兒童的壞榜樣。
3.孩子說髒話如果是故意令他人震驚、憤怒,或者隻是出氣的管道,父母不妨裝聾作啞,暫時不予理會,或者裝作聽不懂;當兒童遭遇某些挫折,父母應適時地給予安慰,代替用說髒話的方式發泄情緒,有時必須明確指出說髒話令人生厭,請他站在別人的立場,體會他人聽到髒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