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應達到的目的。
一般來說,達到以下目的的理財是比較成功的理財。
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質量。
不同的家庭收入不同。有的人朝九晚五領取固定工資;有的人做生意辦企業獲得利潤收入;有的人投資股票、債券獲得紅利、利息收入;有的人兼職賺取外快;還有的人運氣好抽到了大獎……從來源上大體可將收入分為三類:
第一種,工作收入:包括工資、獎金、外快;第二種,投資收入:包括利息、紅利、租金、差價;第三種,其他收入:包括捐贈、獎勵、偶然所得等。
第一種收入比較穩定但相對較少,變化不大;第三種收入具有偶然性;隻有第二種最具靈活性,隻要掌握了投資方法並能正確地運用就可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一個人理財水平高低、成功與否主要表現在第二種收入的多少上。所以,增加家庭收入,就是通過理財,在現有財富的基礎上,增加或創造財富,而通過投資來增加收入是開源最好的選擇。
正確的理財途徑,必然能夠為人們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使個人或家庭擁有較為寬裕的經濟環境和支付能力,從而改善並提高生活質量,豐富生活內容。
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娛樂等都需要現金支出,很難控製。當然任何人在理財時都不可能隻進不出,隻是在支出的方式和習慣上不同而已。有的人大手大腳;有的人則小心謹慎,能抑製那些不必要的開支和消費。
理財專家將家庭的消費支出劃分為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兩部分。固定支出是指無法減少或控製的支出,如水電費、電話費、交通費、夥食費等;變動支出是指不可預測、難以控製的支出,如零花錢、醫藥費、書報費、在外就餐等。要想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就必須按照理財計劃精打細算。
克勤克儉是我國的傳統美德,這在老一輩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其實,在生活中即使是擁有無數財富的億萬富翁,也是崇尚節儉的。可以說每個人都能成為富翁,但關鍵的是注意節儉。因為隻有節儉,才能積攢下以錢生財的本錢。特別是普通的工薪家庭,收入有限,更要注意節儉,做到能省則省。
使家庭資產結構更合理。
家庭資產一般可分為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兩大類。合理的資產結構,可以分散資產風險、增加收益。要做到資產結構更合理,就必須運用組合投資原則來安排家庭資產。當然,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在組合時也應因人而異。
最常見的組合方式是:
儲蓄占30%。俗話說,理財從儲蓄開始。儲蓄收益雖低,但這卻是一種安全性高、穩定性好的投資方式。
國債30%。國債信譽高,收益也遠高於儲蓄,而且還是免利息稅的。
股票5%。股票雖然收益高,但風險也大,因此可以少量購買作長期投資。
基金5%。
其他30%。
除上述投資品種外,還有如古錢幣、書畫、收藏等,但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應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經濟情況,酌情選擇,應做到量力而行,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儲備養老金。
每個人都會變老,都得麵對退休後的生活。退休後,收入就會減少。
應該怎麽辦呢?按生命周期理論來說,人一生的消費大體是均勻的,因此,收入多時應及時儲蓄,以便將來收入減少時消費水平不會降低。即使退休,也可靠儲蓄生活。為了避免老年生活窘迫和晚年的淒涼,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是很重要的。而且,現在每個家庭都隻有一個孩子,如果將來孩子負擔太重,靠子女養老不現實。因此,在自己還擁有工作能力時就應做好規劃,儲備退休後的生活費用。
理財要從小處做起。
從存一元錢開始。
法國作家雨果說:“貧窮使男人潦倒,使女人墮落,使兒童贏弱。”
怎樣才能擺脫貧窮呢?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早年是這樣做的:他用步行了半個月省下來的一元電車費,在銀行裏開了一個戶頭。
希爾說:“我的心裏非常高興:我也有存款啦!我有了一種踏實感,覺得有了存款就有了希望,有了後盾。半個月後,我又存進了一元錢。就這樣,我持續地每半個月存一次,這些錢都是我不乘電車節省下來的車費。一年下來,我的存折上便有24元了。”
“當時,我正需要一台割草機,而它的價格是60美元,這對於當時每天收入隻有50美分的我而言,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60美元太遙遠了,於是我隻好把目光停留在40美元上。過了半年多的時間後,我終於存夠了40美元。接著又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後終於存到了60美元。”
把大目標分解為若幹個小目標。
一個人,如果想實現一個大目標,不妨將大目標分成若幹個小的目標,分步驟分階段逐個去完成,這樣就能給自己一種心理上的成就感、踏實感,堅定自己的信心。若雙眼隻盯著大目標,會使人產生渺茫、遙遠的感覺,從而引發很多障礙性的因素。
一位作家這樣說道:“每當我和出版商簽約後,麵對著厚厚的稿紙,心裏就緊張,擔心不能按期交稿。但是我轉念一想,隻要我每天寫一二十頁稿紙,那麽不出一個月就能寫完一部書。這樣心情就輕鬆多了。一個月之後,我順利地寫完了書稿。”
存款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要總是盯著一個天文數字般的數額不放,隻要堅持不懈地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日積月累,存下一大筆錢並不是難事。
因此,當你想存錢的時候,不妨記住這樣一條準則:如果你想存1萬元,那麽先以1千元為目標。
一筆筆看似很小的存款,積累起來就成了一筆較大的存款。1千元,又1千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最終就會存下1萬元。
不要輕易動用存款。
你是不是有這種經曆:當你的存款達到一個比較大的額度時,比如你心中設定的那個目標——1萬元,你會覺得它是一塊完美而又寶貴的“玉”。於是,你小心翼翼地嗬護著它,不會讓它有一丁點的損害。這塊“玉”將成為你擁有更多財富的基石。但是,值得特別注意的一點是,當這塊“玉”尚在形成之中時,人們很容易忽視它的魅力,不懂得珍惜,甚至很隨意地拆用它,使其成形艱難。
一個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如果揮金如土,那也等於零。收入並不意味著財富。即使你一年能賺10萬元,但隨即又把它們花完,你仍舊不會富有。
所以,在你的存款還未達到既定目標之前,千萬不要去取用。
準確把握財務狀況。
計算清楚淨資產。在理財之前,首先應弄清楚你有多少財可理——資產是多少,負債是多少?資產扣除負債後剩下來的才是真正屬於你的資產,即淨資產,它的價值稱為淨值。雖然負債也是理財的重要部分,但是對一個淨值為負的人而言,理財可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以理財的第一步,是算清楚淨值,並設法增加資產,減少負債,不斷累積淨值。
要想計算出淨值很容易,你可以對自己的所有資產進行分類,製作一張表格:在表中列出你的全部資產,並算出資產總值。資產可以分為流動性資產、投資性資產和自用資產。流動性資產包括現金(活期儲蓄存款、支票賬戶)、短期性的投資(短期國債或企業債、證券);投資性資產包括長期持有的定期存款、股票、中長期債券、保險單、不動產、藝術收藏品、黃金和外匯等;至於自用資產,一般包括自用住宅、家具、通信工具及交通工具等。然後列出所有負債,也算出負債總值,負債通常可分為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兩類。短期負債如信用卡透支餘額、各種分期付款、消費性的個人借貸等;長期負債如房屋貸款、汽車貸款或其他用於投資或購置個人資產的長期貸款等。資產總值減去負債總值,剩下的就是你的個人資產淨值。
可見,計算淨值並不困難,但你必須了解其中各項內容所代表的意義。
流動性資產。所謂流動性,也就是可以隨時應付緊急支付或投資機會的能力。通常流動性資產越多,代表這種能力越強,但流動性資產的收益率相對較低,流動性資產過多,會影響收入水平。對流動性資產的需求往往因人而異,收支情形不同、工作穩定與否及投資策略直接決定著流動性資產的多少。一般來說,流動性資產的總值應該保持在相當於半年的工作收入。如果你的工作不是很穩定,或者你投資比較大,這項資產的金額就應該更高些。如果工作穩定,而且預期短期內不會有大筆的現金支出,金額就可以低些。
投資性資產。一般是指長期投資,主要是用來積累資金以應付將來較大的財務需要,如子女的教育金或買車,所以,一般短線操作的股票嚴格來說不能算投資性資產。
自用資產。這類資產是為了讓你和家人可以長期消費和享受。自己居住的房屋一般屬於自用資產,而不能歸類於不動產投資。從理財的觀點來說,自住以外的房屋或用於營運的交通工具,是以賺取現金收入或將來的差價利潤而購置的,不應算作自用資產,而應該歸類於投資性不動產。
短期負債。短期負債是指未來一年內必須支付的款項,也包括未來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貸款(如房貸、車貸等)。
長期負債。長期負債主要包括用來做長期投資用(如購置投資性不動產)和用來購置主要的個人資產(如住宅、汽車)。
很多人不願意計算自己的淨資產,認為沒有什麽意義。其實,計算淨資產有很多用途。
清楚自己現在有多少淨資產。也許你會認為自己的資產很多,或者隻是在腦海中大概知道自己有很多淨資產。但如果你坐下來仔細計算一下,你也許會發現其實你的淨資產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多。你應該定期計算一下自己的淨資產,設定一個增長目標。
評估自己的資產。資產負債表可以讓你對如何運用資產有個完整的概念,並告訴你資產中流動性資產、投資性資產和自用資產各占多少比例,是不是平衡。另外,淨值表也可以讓你知道有哪些資產可以很快地變現,投資有沒有分散,或者隻集中於某一兩種投資工具。
分析你的負債情形。把負債置於自己的能力控製之下,是理財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估算相關的稅務。知道自己的資產淨值後,可以較好地規劃自己的節稅方案,減少支出。
通過了解自己的資產淨值,可以更準確地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而做到“進可攻,退可守”,隨時調整理財計劃,修正理財目標,有效運用錢財。
製定家庭具體預算。
一個家庭就仿佛一個企業,是否能夠正常運轉,是否能夠很好地運轉,預算計劃是非常重要的。那麽,家庭預算的目的是什麽呢?通過預算我們可以明白家庭財務狀況,到底每一個月有多少收入、到底每一個月有多少支出等等。這樣的話,整個家庭的財務狀況就顯得非常清晰、明了。
財務狀況就是我們生活消費的“晴雨表”,通過這張表,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的消費是否合理,是否是我們的收入能夠承受的。假設是不能夠承受的消費,就應該及時地作出調整,否則整個家庭的收入就會出現人不敷出的情形。而家庭預算的功能,就是讓我們既努力“開源”,又想方設法地“節流”。這樣的話,我們的財富才會像滾雪球一樣逐漸地累積起來。
既然家庭預算這樣重要,那麽,怎樣才能夠更好地製定家庭預算呢?
在家庭預算中有兩個指標,就是家庭收入與支出。也就是說,所謂的家庭預算就要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在製定家庭預算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收入和支出,而支出能力是建立在收入能力的基礎之上的。你的支出是否是正確的、合理的,也與收入有一定的關係。
那麽,在做家庭預算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哪些具體項目呢?
列出固定收入。
收入是家庭預算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與支出是家庭預算的兩大主要應該考慮的因素,缺一不可。而固定收入又是收入中的主流,所以顯得格外重要。一個家庭財務的主要來源,都離不開固定收入。那麽,固定收入包括哪些呢?
固定收入包括夫妻雙方的工資收入,或者做生意獲得的收入,這些固然是主要收入,但是,一個家庭的固定收入還包括很多東西。比如,存款獲得的利息;又比如,如果你有一套房屋出租,每一個月就可以獲得一筆固定的房租收入等等。當然,固定收入也包括其他很多可以固定獲得利潤的投資工具帶來的收入。總之,所謂固定收入,就是幾乎每一個月都能夠獲得的收入。
列出固定支出。
與固定收入相對應的就是每一個月的固定支出了。而且,一個家庭的整個財務狀況也是由收入和支出構成的,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總是有收入的同時也有支出。那麽,一個家庭的固定支出有哪些呢?
首先,子女的教育是一項數量非常大的固定支出項目。因為,教育已經越來越受到我們的重視,而且子女的教育是每一個父母都必須高度重視的一件事情,或者,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人生中比較重要的事情之一。
現在學費在不斷地上漲,而且學生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所以對金錢的要求非常多。
其次,房租或者房屋貸款是另外一筆非常大的固定支出。現在的住房越來越昂貴,假如你的家庭采取按揭貸款的方式購買住房,那麽,歸還購買房屋的貸款就將是你每一個月的固定支出。
最後,保險費等支出也是一般家庭的固定支出。現在,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生活的質量了,所以,購買保險的人也越來越多。購買保險就好比購買住房一樣,每到一定的時間必須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數量的保險費,這也就成了家庭的固定支出。
列出變動收入。
除了固定收入以外,幾乎每一個家庭都還有一些變動收入。所謂變動收入,就是該收入屬於我們不能確定的收入。比如,我們除了每一個月領取工資以外,在節假日裏還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獎金。而這些獎金是我們平時無法預測和確定的,所以就不算是固定收入,而叫變動收入。
另外,其他一些不穩定性投資所帶來的收入也叫變動收入。比如,我們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根本無法保證每一個月都有收入,而隻有某個時候能夠贏利。所以,就將這種收入歸結為變動收入。
列出變動支出。
在前麵,我羅列了幾種固定支出。但是,實際上我們的生活中絕對不隻有固定支出,還有其他很多臨時的支出,我們將這種支出稱為變動支出。
在變動支出中,包括水電氣等費用,因為這些費用雖然是每一個月都要支出的,但其數額卻是視每個月的實際耗費而定的。所以,這也是變動支出。另外,如果你購買了汽車,其中的維護費用也屬於變動支出。除此以外,我們平時的人際交往和娛樂費用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也是變動支出。
做好收支記錄。
收支記錄是指準確記錄一個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的記錄,它能夠準確而詳細地反映一個家庭的財務狀況,以及收入是否能夠填充支出等等。同時,收支記錄還能夠反映一個家庭的消費水平、消費結構,以及消費是否合理等等。所以,我建議,為了更好地投資理財,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按時(比較合理是以一個月為時間單位)做好收支記錄。
那麽,在作收支記錄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記錄要詳盡。
在作收支記錄的時候,第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記錄要詳盡。在作記錄的時候,一定要將收入和支出分別詳細地記錄下來,最好不要有遺漏。其中,在收入方麵,應該包括所有的固定收入和變動收入;而在支出方麵,也應該包括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等所有支出。隻有這樣詳盡地記錄,收支記錄才是完整的。這樣的收支記錄才能夠真正反映一個家庭的收支情況;同時,收支記錄的功能也才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記錄要準確。
收支記錄的功能就是讓我們明白一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的具體情況,通過對這些情況的觀察和了解,明白自己的消費是否合理,根據情況應該作出怎樣的調整。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做收支記錄的時候,數據一定要準確,而不要隻是記錄一個大概。否則,收支記錄就不能真正發揮作用。
這與做家庭預算是不一樣的,做家庭預算隻需要一個大概數據就可以了,因為,那畢竟隻是一個預算、安排而已。總之,要準確地將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記錄下來。
如果在消費時有發票的話,也可以附在收支記錄後麵,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以後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來核對。
堅持不懈。
做收支記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投資理財,除此以外並沒有其他任何功用。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作為一個家庭來說,認真做收支記錄的還是比較少。因為大家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或者隻是粗略地估算一下就了事了。
所以,我在鼓勵大家認真做好家庭收支記錄的同時,就必須得強調:
做收支記錄就要堅持不懈,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起了就記錄,沒有想起也就算了。那隻會是殘缺的收支記錄。這樣的收支記錄不可能發揮真正的作用,有與沒有是一回事。
小心謹慎。
因為做收支記錄需要詳盡而準確,所以,我們在做收支記錄的時候,就要小心謹慎。爭取將每一筆收入都記錄上,爭取將每一筆支出也不遺漏地記錄下來,而且數據還要準確。這是我們在做收支記錄時對記錄者的要求。切忌大大咧咧地做收支記錄,因為不完整的記錄是不能發揮收支記錄的作用的。
有效地配置資金。
如何在不同的投資項目中決定資金的分配和運用,叫做“資金配置”。
簡單地說,資金配置就是在你的投資項目中做正確組合,以幫助你實現目標。不要過於盲目相信分散投資。假如你用你的退休金投資隻不同的共同基金,這樣做簡直就是瘋了。
但是,不論在任何投資組合中,我們一直都是分散投資這個觀點的支持者。當你在一個籃子裏放進太多雞蛋時,你就承擔了太大的風險。分散投資的意義便在於減少你的風險。
因此,絕不要把你的錢全部放在單一投資項目上——就算它目前炙手可熱。我們不止一次地聽到,有人在某個投資詐騙案中,損失了他一生的積蓄。金錢上的損失就夠讓人難受的了,如果你是因為被騙而損失金錢,這種痛苦卻是讓你終生難以忍受的。此外,你也不必把自己的未來全都押在一係列的高風險投資組合中,至少你可以將這些錢分散在數個不同的投資組合中。
你不必急著這麽做,要走的路還很長。當你的經紀人、電話行銷人員或者在超市遇到的鄰居告訴你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投資機會時,忘了它吧!天下也許有免費的午餐,但是沒有幾個是真正合法又千載難逢到非立即行動的機會!
當你做出投資選擇後,千萬要記住避免過度管理你的金錢。如果你每天或者每周都得檢視一次投資效果,那就太糟糕了。如果將注意力集中在短線操作上,你將很容易受短暫的行情波動影響,轉移資金,因而錯過市場突然大漲的上升段。下定決心,除了每季的報表外,平時絕不要在意戶頭內的金額。如果你在資金配置上謹慎地做出選擇,除了遇到季節性的調整外,你的投資組合應該都能逐年上揚。
另外,在做出投資決定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原則:
第一,量力而行,量人為出。
掌握自己的經濟狀況,在保證了自己及家人的基本生活消費之後(如吃、穿、住、用、行等),要考慮精神上的消費(如子女教育投資等),還要考慮自己及家人的各種保險費用,做到未雨綢繆。最後,如果仍有剩餘獎金以考慮投資在債券、股票或期貨上。
第二,相信自己的判斷。
理財觀念因人而異,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問題的結果也會不同,要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要輕易相信別人或者盲目地“隨大溜”。第三,分散風險,當機立斷。
投資理財最忌諱的就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記住高報酬與高風險是分不開的。一旦做了決定,就要立刻付諸行動,拖延是理財最大的敵人。
第四,努力降低成本。
我們常在手頭緊的時候透支信用卡,而且又不能及時還清透支的錢,結果是月複一月地付利息,導致負債成本過高,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要做到“貨比三家”,隨時都要問清楚各種費用如傭金、行銷、管理費用等,把這些記住,你自己能做的越多,你的成本便越低。
第五,向專家谘詢。
投資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投資之前可以分析一下專家提供的資訊,綜合不同的建議,做出自己的決策。
增加財富的方式其實相當直接、相當簡單:你隻要支出比收入少,不要負債,為了增加財富而儲蓄投資就行了。
如果你能堅持上麵這些基本原則,你在這場遊戲中便已經居於領先地位了。在你能夠自在地完全遵循這些原則前,千萬別再去想些更複雜的策略。當你背負著沉重信用卡賬款時,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研究股票投資,根本就是件不值得的事。如果你試圖集中精力,一次同時應付好幾件事,最後的結果可能會讓你既困擾,又失去信心。
隻有按規律辦事,堅定信心,把自己的理財目標一個一個實現,你才會做到用投資增加財富,運用理財使自己及家人的生活水平提高,還能擴大投資,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隻要你這樣做了,你的整套理財計劃便是最有成效的一個。不妨按照我們所說的從現在開始試著做吧!
尋找好管家。
現在的各種投資理財產品完全可以用“亂花漸欲迷人眼”來形容,保險類、銀行類、債券類、證券類、基金管理類等。那麽應該為自己的資金選擇怎樣的管家呢?
應該從這幾個方麵來考核確定自己資金的去處:
時間不太多的人適合尋找最方便、服務較全麵的管理人。
對於大部分工薪階層而言,方便和全麵是最重要的。由於工作的原因,他們不大可能拿出太多的時間來打理投資,同時,也不會追求過高的利潤回報,隻要求保障的安全性就可以了。比如養老保險、商業保險、銀行儲蓄等類似產品,都屬這一範疇。
選擇這些投資方式,可以通過廣告宣傳或者經紀人的推薦來選擇。但是無論如何,都要睜大自己的雙眼、嚴加判斷,而不能隻相信廣告。
尋找風險同等條件下收益最高的資產管理人。
如果已經決定投資於一個領域,那麽就應該拿出時間尋找在風險同等的情況下,收益高的資產管理人,畢竟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
這裏需要糾正一個傳統的觀念:收益高,風險就高;收益低,風險就低。
很多時候,這可能是有參考價值的理論。比如,股票的收益和風險都大於儲蓄,但是,這句話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風險的高低是和一個市場、一個領域畫等號的,絕對不能和個人收益高低相提並論。換句話說也就是當一個人選擇了一個市場、一個領域後,他所承擔的風險就是這個市場、這個領域給他帶來的風險值。而收益則是能力的體現,不同的管理人收益是不相同的。同樣是基金管理人,帶給投資者的回報率卻相距甚遠。
選擇了同一個領域,同一個市場,意味著大家的風險值就是相同的,而結果不同,就說明他們的管理人或管理團隊能力不相同。因此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就應該充分考察,慎重選擇,遵循優勝劣汰的原則,把那些不盡職的管理人剔除。
求收益的同時要清醒風險同在。
這一點同上麵的一點並不矛盾。我們在選擇一個資金管理人或者管理團隊的時候,參照的隻能是他的曆史業績,而對於將來,誰都不能有100%的把握,常勝將軍是沒有的,誰都有失敗的時候。比如喬治·索羅斯:以對衝的戰法曾經橫跨世界幾大洲,阻英鎊、挑盧布,把阿根廷的財富如同搬家一樣拉走,讓泰國的經濟直接導致亞洲金融危機!他的壯舉在曆史上從沒有出現過,他所涉及的麵積是曆史上蒙古帝國、大英帝國望而卻步的!但他的如意算盤在香港遭到了類似滑鐵盧的遭遇。索羅斯如此,我們又怎能期望永不失手呢?
很多理財產品都標有預期收益率。事實上這些預期收益率並非是理財機構對客戶的收益承諾,這隻是一種基於經驗與行情所做出的一種預測。
理財產品發行機構並不會因為產品到期未能達到預期收益率而給予客戶補償。而金融監管部門也反對各理財機構做出收益保證。所有的投資都具有不可預測性,誰也無法預測風險何時何處出現。因此,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不能把預期收益率當作購買該類產品的絕對理由,預期收益率隻能是購買理財產品的依據之一。在買基金、股票、期貨等流動性較強的產品時更不要被預期收益率所迷惑。
還有一些理財產品,特別是信托產品在產品說明書上往往大張旗鼓注明,我們的關聯公司實力非常大,一旦到期無法實現收益時,關聯公司會代之兌付。對此,投資者必須清醒認識,自己購買的是發行機構的產品,而非其關聯公司的產品,同時關聯公司也存在著經營風險。而且產品發行書稱關聯公司會承擔關聯責任的事實投資者也無法從法律角度得到公證。
有人認為商業銀行發行的家庭理財產品的安全性是絕對可靠的,這是一種錯誤認識。所有金融機構都存在經營風險。商業銀行也存在風險,這種風險包括自身的經營風險,也包括係統性風險。商業銀行的經營因與千千萬萬儲戶利益息息相關,因此政府在處置不良商業銀行時相對謹慎。但這並不意味著商業銀行債權將由政府包辦,有消息稱,金融監管部門將出台針對商業銀行債權處置的專門法規,其中重要一點是對一定額度商業銀行債權將進行打折處理。
理智區分金融業裏的各行業分工。
就目前中國的理財市場而言,銀行有此業務、保險公司有此業務、證券有此業務、信托有此業務、基金管理公司有此業務等,但是,行業不同對投資資金的分配方式、比例、風險度就不同,所以,不同行業的收益率是不相同的。投資人今後在處理這些問題時,要理智區別它們,最好是做什麽事就找什麽行業,畢竟,術業有專攻,還是每個人在自己的行業裏做得遊刃有餘。
退休計劃的實現。
當下,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年輕人處在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精通電腦,適應社會變換的節奏,工作能力較強,因此被稱為現今社會的精英階層,社會地位顯赫,這一代人現在大部分正步入或已是而立之年,其中的很多人也已經成家立業,如何為自己的家庭和未來的生活做出安排規劃,通過什麽樣的理財計劃為退休以後的老年生活做好準備。如何在保持現有生活質量的基礎上,為以後的退休養老作安排,是擺在他們麵前的一個普遍的問題。
下麵我們就結合一個具體例子來講述這一問題。
陳先生便是那種出生於70年代的精英分子之一。他在國內一所知名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一家外資電腦技術公司,一幹就是7年,從一名技術員一直做到現在的項目經理。收入水平也從開始的月薪幾千元到現在月薪過萬,年底還有分紅。他的太太是一個公司的財務會計,月收入3000元。
現在有對兩歲的雙胞胎女兒。
在某一天,陳先生看到了一篇關於中國人口年齡結構比例的文章,對他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篇由美國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同保德信金融集團聯合發布的報告稱“中國這個年輕的國家即將步人老年。”
35年前,中國兒童人口與老年人口的比例是6:1,而以後的35年,這個比例將顛倒過來,老年人口將是兒童人口的兩倍。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轉型。到21世紀30年代,中國將成為比美國現在更年老的國家。然而,即使是在城市,中國也有將近一半的勞動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養老體係的保障。總體而言,3/4的中國職工沒有任何退休保障。大多數人仍然依靠他們的子女來贍養以度過晚年。
陳先生以他職業習慣所養成的邏輯思維去思考這個問題,得到的是可怕的結果。雖然現在陳先生的家庭生活水平較高,但是30年後,社會在經曆過不可預知的變化後,陳先生的家庭還是否能夠達到或超過現在的生活水平呢?於是,陳先生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保證自己在到退休時還能生活得這麽好。陳先生很明確,寄希望於國家的保障是不可能的,隻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自己退休後的處境。
聯想到現在的實際情況,雖然目前陳先生的工作穩定,收入也還算優厚,但是他畢竟屬於替別人打工,並且他所在的電腦技術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如果公司業務出現下滑,他的收入可能就會受到影響。於是陳先生想到了自己創業,然而,要想自己創業就必須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另外,一旦自己創業,陳先生當然要辭去工作,這樣一來雖然精力是有了,可資金從哪裏來?他們的女兒雖然還小,但他和太太已經為女兒的將來做好了規劃,根據這一規劃,女兒必須接受最好的教育。因此,他和太太在這近20年裏要為女兒努力地掙錢,因此以陳先生目前的情況來看,創業時機還不成熟。但是,他們夫妻倆要在老年後過上好日子,不趁早在年輕時做好規劃,未來就真的會變得撲朔迷離了。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能寄希望於兒女的贍養,一方麵他們不想以後給女兒壓力,另一方麵現在他也希望能有自己可以掌握的生活。
隨著個人職業生涯的變數越來越大,陳先生覺得自己的職業越來越缺乏一種安全感,於是經過反複考慮,他最終決定積極地規劃自己未來的生活,特別是老年後的生活,以此來緩解這種不安全感所帶來的生活和精神壓力。
在進行家庭退休生活的規劃之初,陳先生覺得自己應該弄明白希望老年後過上什麽樣的生活,並且要實現這種生活,需要如何來做理財方麵的規劃。
首先,他希望到退休年齡後能有自己舒適的住房,有充足的醫療保健,每個月能有固定的退休金收入。另外還有一部分積蓄來進行旅行或者其他應急用途。那麽陳先生如果要實現這些生活要求,需要如何來進行規劃呢?
現代家庭主要的理財方式除傳統的儲蓄外,還有的置房地產、炒股票、投資保險、收藏等。
對於房產,陳先生現在買了一套大概有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辦理了10年的按揭,月供大概4500元左右;他這套房子是處於一個市區附近的大型成熟小區的房產,所以到年老的時候仍然可以居住。但是陳先生想在月供全部付清後,如果資金足夠,準備再購置一套房產,既可以作為居住的地方,又是重要保值和增值的投資方式,還能有固定租金的收入,是年老後穩固的一個收入來源。當然這個計劃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所以雖然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計劃,但就目前陳先生的家庭情況而言,說起來還有不小的難度。
另外,陳先生已經給自己和家人買了一份全家險,一年要繳保費四千多元。但是為了年老後能獲得更多的生活保障,而且相對其他投資來說保險支付的費用比較小,所以他準備在谘詢保險顧問後再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一份分紅保險,那麽等到他退休後就能在重大疾病方麵有所保障,並能定期有保險年金的收入。這個計劃比較容易實現,因為保險在越年輕的時候買,保費越便宜,所以他準備把這個計劃盡快地實施。
由於陳先生原來就有一定的股票投資經驗,加上他熟悉電腦技術行業,對該行業的公司比較有研究,所以他決定繼續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對一些成長性好的公司進行中線的投資。這部分資金既可以靈活地支取,又有相對比較豐厚的投資收益,所以他會在這方麵多下工夫,作為增加收入來源的重要手段,當然他也會選擇一些優秀的基金,從全球的範圍看,買中了優秀公司的基金產品,經過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運作後會有很好的收益。
最後,陳先生還認為手頭的現金是不能少的,他還考慮將部分的資金買變現快的債券或者放在銀行存定期。
陳先生的例子是年輕朋友在規劃退休理財時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在這裏年輕朋友們一定要切記,在進行退休理財規劃時,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對於年輕朋友來說,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退休理財方式才是最重要的,這將會直接影響到你的退休生活。
合理分散理財風險。
分散理財風險就是增加理財品種,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譬如,如果人們選擇投資股市,不要隻買一隻股,而應將資金分開,同時購買多隻股票。當投資的資金很大時,不要將全部資金投於一個領域,房產、債券、黃金、藝術品收藏都可以試一試。
分散理財的好處在於:各種投資對象基本上不可能齊漲齊跌,即使是齊漲齊跌,其幅度也不會相同。這樣,理財風險會因單一投資之間漲跌的相互作用而被部分抵消,能夠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不確定風險。而且,理財品種越多,風險越低。
分散理財原則。
第一,選擇價格走勢呈反向的投資品種。
投資組合中各投資品種回報率走勢呈反向軌跡,或齊漲齊跌越不明顯,其分散理財風險的效果就越好。如,黃金是風險相對較低的投資品種,但其價格走勢與股價走勢卻不具有正向關聯。一般來說,當股價下跌時,金價一般都會上漲。而當因天災人禍等重大事件導致股價大跌時,金價上漲的幅度會更大,所以黃金是降低風險的良好投資品種。
第二,理財品種不宜過多。
雖然理財品種的增加會降低風險,但理財品種太多,其風險分散效果也會欠佳。
對於投資者來說,不要為了降低投資風險,而盲目地追求理財品種的數量,而應仔細衡量增加理財品種降低風險的效果如何。假如你所投資的對象過多,不僅會增加管理的成本,而且也會降低分散風險的實效。
分散投資方法。
方法一,分散投資領域。
將資金投於不同的領域,債券、房地產、外匯、黃金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方法二,分散投資對象。
同一個投資領域內也可以將資金投向不同的對象。如買股票時不要隻買1隻,可買多隻。而且,在選擇股票時,最好不要集中於少數幾個產業。在投資房地產時,如果資金允許,可買下不同地段的公寓、辦公室、商店等投資品種。
方法三,分散投資地域。
將資金投向不同的地區,尤其是在一個地區因各種原因經濟下滑時,就可以將部分資產轉移至別的地區。
分散投資注意要點。
分散風險固然可以減少糟糕局麵的出現,但是出現最好局麵的可能性也被一同抹殺掉了。充分地分散理財風險後,雖不可能會遇上最壞的情況,但也不一定會遇上最好的情況,而最有可能發生的情形就是不好也不壞,投資回報率非常接近平均數值。
事實上,那些成功的投資人士基本上采取了集中投資的原則,因為很少人既是股票投資專家,又是房地產投資專家。所以,假如你對某項投資很有信心,而且能做到得心應手,完全可以選擇集中投資。但如果你對大部分投資對象都沒有把握,那麽最好還是采取分散投資吧,畢竟你會獲得非常接近平均值的投資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