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花錢難買健康。”可見健康對人們是多麽重要。
無論做什麽事,隻要身體好,能堅持下去就不怕辦不成。身體也應該是你的一大財富。人生的財富中有形的是金錢,無形的是健康。錢對人很重要,但也不要忽視了健康。二者同樣重要,在培養對金錢的正確觀念以外,還要建立個人健康的正確觀念。
佛經中有一句:“人窮並非懶惰,而是因為病魔折磨。”足見健康是你事業及家庭的基礎,有些人隻顧拚命掙錢,非常節儉,有時連必要的消費都省了,結果積勞成疾,身體變得很糟,需要治療,結果把自己的積蓄全用光了,還借了債,自己的身體也落下了殘疾。真是得不償失。有些人則是過分注重健康,以至於過猶不及,反而造成損害。
生活中不注意身體健康的人很多,有人說:“身體一不舒服便跑醫院檢查,多嬌氣呀!”因此生了病也寧可自己扛著,決不去找醫生。切記身體是本錢,健康最重要,沒有了健康,擁有再多的金錢也得不到快樂。
我們知道,財富可以有有形與無形之分,那麽健康也不例外。有形的健康是指人的身體健康,無形的健康則指的是人的精神方麵的健康。
何謂精神健康?精神健康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比如,避免過度浪費。積極理財、小富由儉、大富由天,等等。
第二,心態要健康。比如,投資股票、期貨本身風險很大,要有輸得起的心態,心態一定要平和。
第三,消費觀念要健康。有些人像葛朗台偏要做“守財奴”,有些人又揮金如土,不知自己有朝一日也會“坐吃山空”。
第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一定不可貪,錢有時並不是萬能的。
一句話,在投資理財活動中,不僅要注意有形的健康,無形的健康也是不容忽視的。
我們發現成功者都非常重視身體的健康,因為好的身體能帶給你精神活力,使你在麵對人生的不同難題時能“化險為夷”,作出最恰當的決定,財富自然就隨之而來。
健康既然如此重要,那麽我們如何做才能獲得健康呢?
健康與個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健身體。在此提出幾點養生之道以供借鑒。
第一,良好的日常飲食習慣。日常生活中飲食應盡量減少攝取糖類食物,醫學調查顯示,高血壓、膽固醇偏高等疾病都與飲食習慣不當有關。
現代忙碌的社會,免不了要交際應酬,一定要注意身體的保健,不要因不正常的飲食習慣而引發慢性疾病,健康要靠自己來保養,不可忽視這一簡單的道理。
第二,少吃加工食品。現代人因工作忙碌,為求快,經常會以罐頭食品或快餐來當正餐,忽略身體所需要的養分,對身體不利,因為人的身體如同車子一樣需要細心照顧,充分的營養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
第三,多吃蔬菜和水果。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有時一忙就會忽略。水果中含有可以輕易轉化為葡萄糖的果糖,加上水果有充足的水分,所以多吃蔬菜水果能補足身體所需要的水分與養分,具有清洗及滋養的雙重效果。
第四,多運動。運動對身體及心理都有好處。可以依年紀及身體的狀況培養不同的運動愛好,年紀輕及體力好者可以從事打球、遊泳等激烈的運動,年紀大及體力較弱者可以散散步或打打太極拳。通過適當的運動,可以讓身體的各種機能活躍起來,也可以改善一個人的體質。
第五,接觸自然。青山與綠水總讓人心曠神怡,有時間為自己安排到戶外去散散步,看看綠樹、聽聽鳥語,多與大自然接觸,對於身心都大有益處。
身體與心理是分不開的,有了好的身體而沒有健康的心理一樣會生病,而且許多疾病都與心理有關,所以要保持身心健康,心情愉快就能樂在其中。如果一個人沒有一顆熱情的心來學習,那麽在工作中他就不會有成就感。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比較容易生病,所以要注意保持心理的健康。
第六,保持樂觀的心。人的個性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心理狀態,同樣麵臨一個難題,樂觀的人會想方設法來麵對它,進而解決它;悲觀的人卻是逃避它讓問題越來越難以解決。同樣的一件事卻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原因就在於人們的態度。
人生應該“笑口常開”,不管發生什麽事都能用微笑的心態來麵對,保持樂觀的心態能化解許多難題。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挫折,不同的應對將會創造不同的人生,人的心態會改變許多事,一念之差便是兩種不同的未來,就看你自己用何種心態去思考了。
樂觀的人不容易生病,反之悲觀的人就比較容易生病,最主要的還是“心態”問題,所以要學會用一顆樂觀的心情來過日子,讓自己快樂地生活。
第七,返璞歸真。不管做什麽事都要有“心境歸零”的心態,讓自己始終保持一顆“簡單的心”與“赤子之心”。一個人如果能時常將自己的心理清理一下,將那些存放在心裏不好的念頭清除掉,你會發現心情變得輕鬆自在了。
心情輕鬆,做事才能得心應手,在工作上或個人的生活上才能以一顆“明白的心”來處理不同的問題,不管昨天成敗與否,都能反觀內心世界,讓自己的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這樣的人生就會充滿樂趣與生機。
從身體健康做起,降低疾病的侵入,再學會豐富個人的內心世界,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樂趣,如此就能有充足的體力努力工作,有愉悅的心情來享受生活,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
時間勝過金錢和財富。
現代人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時間來了”。每日為工作而忙忙碌碌,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就像常怨歎錢不夠用的人一樣,是“時間的窮人”,似乎都有恨不得把24小時變成48小時來過的願望。但老天公平給予每人一樣的時間資源,誰也沒有多占便宜。在相同的“時間資本”下,就看誰運用得巧妙了,有些人是任時間宰割,毫無管理能力,24小時的資源似乎比別人短少了許多,有人卻能“無中生有”,有效運用零碎時間;而有些懂得“搭現代化便車”的人,幹脆利用自動化及各種服務業代勞,“用錢買時間”。“時間即金錢”,尤其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更能深切感受,每天時間分分秒秒的流失雖不像金錢損失到“切膚”的程度,但是,錢財失去尚可複得,時間卻是“千金換不回”的。如果你對老天公平給予每個人24小時的資源無法有效管理,不僅可能和理財投資的時機失之交臂,人生甚至還可能終身一事無成,可見“時間管理”對現代理財人的重要性。想向上帝“借”時間既然不可能,那麽學著自己“管理”時間,把分秒都花在“刀口”上,提高效率,才是根本的途徑。
“忙”、“沒有時間”隻是借口而並非真實,如果聰明才智相仿,而工作時數比別人長,績效(薪水、所得、職位、成就)卻不比別人好,那就該好好檢討,是不是沒有充分發揮時間效率?在心理上必須建立一個觀念,力求“聰明”工作,而不是“辛苦”工作。例如別人6個小時可做到的事,你努力在4個小時之內完成。以追求最高的時間績效為目標,假以時日,時間自然在你掌握中!
時間管理與理財的原理相同,既要“節流”還要懂得“開源”。要“賺”時間的第一步,就是全麵評估時間的使用狀況,找出所謂浪費的零碎時間,第二步就是予以有計劃地整合運用。首先列出一張“時間收支表”,以小時為單位,把每天的行事記錄起來,並且立即找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徹底改善。再來,把每日時間切割成單位的收支表作有計劃的安排,切實去達成每日績效目標。“時間是自己找的”,當你把“省時”養成一種習慣,自然而然就會使每天的24小時達到“收支平衡”的最高境界,而且還可以“遊刃有餘”的處理“閑暇”的時間,去從事較高精神層次的活動呢!
如果你是開車或乘公交車的上班族,平均一天有兩個小時花在交通工具上,一年就有一個月的時間待在車裏。如果把這一個月裏每天花掉的兩個小時集中起來,連續不斷地坐一個月的車,或不眠不休地開一個月的車,就能體會其時間數量的可觀了。
要占時間的優勢,就要積極地“憑空變出”時間來,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讓你輕鬆成為“時間的富人”。
盡量利用零碎時間:坐車或等待的時間拿來閱報、看書、聽空中資訊。利用電視廣告時間處理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家事。不要忽略一點一滴的時間,盡量利用零碎時間處理雜瑣事務。
改變工作順序:例如做飯時,先洗米煮飯、煮湯、再來洗菜、炒菜,等菜上桌的同時,飯、湯也好了。稍稍改變一下工作習慣,能使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益。此種“時間共享”的作業方式可在工作中多方嚐試,而“研究”出最省時的順序。
批量處理,一次完成:購物前列出清單,一次買齊。拜訪客戶時,選擇地點鄰近的一並逐戶拜訪。較無時效性的事務亦以地點為標準,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以節省交通時間。
工作權限劃分清楚,不要凡事一肩挑:學習“拒絕的藝術”,不要浪費時間做別人該做的事,同事間互相幫忙偶爾為之,不要因“能者多勞”。
而做爛好人。辦公室的工作各有分工,家事亦同,家庭成員都該一起分擔,上班族家庭主婦不要一肩挑。例如,先生的書房、車子;小孩的房間、玩具要求他們自己清理,家事也要分工負責,把省下的時間用來自我充實,做個“新時代主婦”。
善加利用付費的代勞服務:銀行的自動轉賬服務可幫你代繳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信用卡費、租稅定存利息轉賬等,多加利用,可省舟車勞頓與排隊等候的時間。
以自動化機器代替人力:辦公室的電話聯絡可用傳真信函、電子郵件取代,一方麵可節省電話追蹤的時間,內容又有憑據,費用亦較省。而且傳真信、電子郵件簡明扼要,比較起電話聯絡須客套寒暄才切入主題,節省許多無謂的“人力”與時間。家庭主婦亦可學習美國婦女利用機器代勞的快速做家事方法。例如使用全自動單缸洗衣機、洗碗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電用品,可比傳統人力節省超過一半的時間,十分可觀。
生活本身比錢更重要。
高財商者懂得:生活本身比錢更重要。
人需要有感情,它使我們真實,感情這個詞表達著行動的動力。真實地看待你的感情,以你喜歡的方式運用你的頭腦和感情,而不是與自己作對。好好體會你的感情,別急於行動。大多數人不懂得不能用他們的感情代替他們的思想,感情是感情,你還必須學會獨立思考。當一個人說“我得去找份工作”,這就很可能是感情代替了思考。害怕沒錢的感覺便產生了找工作的念頭。如果人們害怕沒有錢花,就立刻去找工作,然後掙到了錢,使恐懼感消除。這樣做似乎很對,可一旦這樣理解,他就不會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份工作能長期解決你的經濟問題嗎?答案往往是“不能”,尤其從人的一生來看更是如此。工作隻是試圖用暫時的辦法來解決長期的問題。一定要用心去確定你的思想。確定我們該怎樣思考而不隻是對情感作出反應。不要用因為害怕沒錢付賬而想起工作的方法來解決你的問題。你要花時間去想這樣的問題,更努力地工作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嗎?許多人都害怕對自己說出真相。他們被恐懼所支配,不敢去思考,於是就出門去找工作,因為恐懼在支配著他們。要學會讓感情跟隨你的思想,而不要讓思想跟著你的感情。
我們總是聽到這種話:“每個人都必須去工作”,或是“富人是騙子”,“我要換份工作”,“我應該得到更高的工資”,“你不能任意擺布我”,“我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它很安定”……但,這些說法是極不妥當的,你應該在內心問自己:“我失去了什麽東西嗎?”這樣的話,才會避免你感情用事而留給你仔細思考的時間。
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感情為你的長期利益謀利,別讓你的感情控製了思想。大多數人讓他們的恐懼和貪婪之心來支配自己,這是無知的開始。因為害怕或貪婪,大多數人生活在掙工資、加薪、勞動保護之中,而不問這種感情支配思想的生活之路通向哪裏。這就像一幅畫:驢子在拚命拉車,因為車夫在它鼻子前麵放了個胡蘿卜。車夫知道該把車駛到哪裏,而驢卻隻是在追逐一個幻覺。但第二天驢依舊會去拉車,因為又有胡蘿卜放在了驢子的麵前。強化恐懼和欲望是無知的表現,這就是為什麽很多有錢人常常會擔驚受怕。錢就是胡蘿卜,是幻象。如果驢能看到整幅圖像,它可能會用心想想是否還要去追求胡蘿卜。高財商的人知道錢是虛幻的東西,就像驢子的胡蘿卜一樣。正是由於恐懼和貪婪使無數的人抱著這個幻覺還以為它是真實的。
錢是一種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有關理財的技能。錢來了又去,但如果你了解錢是如何運轉的,你就有了駕馭它的力量,並開始積累財富。光想不幹的原因是絕大部分人接受學校教育後卻沒有掌握錢真正的運轉規律,所以他們終生都在為錢而工作。1923年,美國一些最富有的商人在芝加哥“海岸酒店”舉行了一次會議。他們中有美國最大的獨立鋼鐵企業的領導人查爾斯·施瓦布;世界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主席塞纓爾·英薩爾;最大的煤氣公司領導人霍華德·霍普森;國際火柴公司總裁埃娃·克魯格,國際火柴公司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國際清算銀行總裁利昂·弗雷澤;紐約證交所主席理查德·惠特尼;兩個最大的股票投機商阿瑟·科頓和傑斯·利弗莫爾;美國第29任總統哈定內閣的成員阿爾伯特·富爾。25年後,他們中的9人就這樣去世了:施瓦布在度過5年借債生涯後,身無分文地死去了;英薩爾破產後死於國外;克魯格和科頓也死於破產;霍普森瘋了;惠特尼和富爾則差點進了監獄;弗雷澤和利弗莫爾破產自殺了。
我懷疑是否有人說得清在這些人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事。看看時間,1923年,正是1929年市場大崩潰和大蕭條的前夜,這場大蕭條嚴重地衝擊了這些人和他們的生活。關鍵的一點是:我們今天生活所處的時代比過去更加不安定,我想在未來25年中會有更多的興衰起落,這是那些人曾經麵對過的。我想太多的人仍然過多地關注錢,而不是他們最大的財富——所受的教育。如果人們靈活一些,保持開放的頭腦並不斷學習,他們將在這些變化中一天比一天富有。如果認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恐怕這些人的日子就會不太好過。
雖然他們的收入上升了,但同時他們的支出也上升了。他們得到了大額的工資單,但卻迷惑錢都到哪兒去了。他們不停地為公司老板工作,但等待他們的隻是越來越多的債務和催款單,於是他們再加倍努力工作,再更多地獲取債務,陷於財務緊張的怪圈不能自拔。
他們終生努力工作,隨後這個過程又將在他們的下一代中重複。一位專家指出這就叫“老鼠賽跑”。他指出:一旦人們為支付生活的賬單而整天疲於奔命,就和那些蹬著小鐵籠子不停轉圈的小老鼠一樣了。老鼠的小毛腿蹬得飛快,小鐵籠也轉得飛快,可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他們發現自己依然困在老鼠籠裏。
對錢的無知導致了恐懼和貪婪的產生。比如一個醫生,想多掙些錢來更好地養活家人,就提高了收費,這就使每個人的醫療支出增加,這一切最無情地損害了窮人的利益。所以,窮人的醫療狀況比富人差。由於醫生提高收費,則律師也提高收費;由於律師提高收費,學校老師也想增加收入,這就迫使政府提高稅收。這樣一環套一環,不久,物價就會上漲,人人都覺得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和穩定感。
人們為什麽總是急急忙忙去工作?這事看起來真是無趣,而且他們看上去也不快活,但好像總有些東西迫使他們不斷地急著去工作。
許多人害怕沒有錢,不願麵對沒錢的恐懼,對此,他們不假思索地作出了反應。他們會去掙點小錢,可快樂、欲望、貪婪會接著控製他們,他們會再作出反應,仍然是不假思索。他們感到恐懼,於是去工作,希望錢能消除恐懼,但錢不可能消除恐懼。於是,恐懼追逐著他們,他們隻好又去工作,希望錢能消除恐懼,但還是無法擺脫恐懼。事實上,許多人致富並非出於欲望而是由於恐懼,他們認為錢能消除那種沒有錢、貧困的恐懼,所以,他們積累了很多的錢,可是他們發現恐懼感更加強烈了,他們更加害怕失去錢。有一些人已經很有錢了,但還在拚命工作,甚至有些百萬富翁比他們窮困時還要恐懼。這種恐懼使他們過得很糟糕,他們精神中虛弱貧乏的一麵總是在大聲尖叫:我不想失去房子、車子和錢給我帶來的上等生活。他們甚至擔心一旦沒錢了,朋友們會怎麽說。許多人變得絕望而神經質,盡管他們很富有。
恐懼使他們落人工作的陷阱,掙錢一工作——掙錢,希望有一天能消除恐懼。但每天他們起床時,就會發現恐懼又同他們一起醒來了。恐懼使成千上萬的人徹夜難眠,憂心忡忡。所以,他們又起床去工作了,希望薪水能殺死那該死的恐懼。錢主宰著他們的生活,他們拒絕去分辨真相,錢控製了他們的情感和靈魂。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有恐懼和貪婪之心。先說恐懼感,沒錢的恐懼會刺激他們努力工作,當他們得到報酬時,貪婪或欲望又開始讓他們去想所有錢能買到的東西。於是就形成了-種模式:起床,上班,付賬,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賬……他們的生活就是在無窮盡地為這兩種感覺奔忙:恐懼和貪婪。給他們更多的錢,他們就會以更高的開支重複這種循環。
除了恐懼,世間還存在另一種感情:欲望,有人把它稱為貪婪——希望一些東西更好、更漂亮、更有趣或更令人激動,這是相當正常的。所以,人們總為了實現欲望而最終變成是為錢工作。他們認為錢能買來快樂,可用錢買來的快樂往往是短暫的,所以,他們不久就需要更多的錢來買更多的快樂、更多的開心、更多的舒適和更多的安全。於是,他們工作又工作,以為錢能使他們那被恐懼和欲望折磨著的心靈活動平靜下來,但實際上錢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一定要設法避開由恐懼和欲望組成的陷阱,要按你喜愛的方式控製恐懼和欲望,別讓恐懼和欲望控製你。如果你不先控製恐懼和欲望,即使你有錢,也隻不過是高薪的奴隸而已。
跳出惡性循環的唯一方法是你在理財、投資上具有較高的能力和智慧。首先要能夠學會如何正確的去看待金錢,這樣你才能從容地麵對,才能去掙錢,如果你一直對錢懷著一種戰戰兢兢的心態的話,肯定就變成金錢的奴隸了,這樣在決策的時候就不能夠非常理性了。
在金錢掛帥的旗幟下,很多人似乎已經忘卻了精神的需求。正是這種忘卻,使我們的內心處於嚴重的失衡狀態。為什麽今天的人對物質的需求如此迫切?對財富的積累如此貪婪?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中,沒有明確的目標在指引,沒有崇高的理想在驅動,沒有堅定的信仰在支撐,甚至沒有道德的力量在約束。為了追求物質財富,我們不僅忽略了精神財富,甚至以喪失精神財富為代價。當我們的精神世界成為一片廢墟之時,物質能否填補其間的空白?能否成為我們人生的無悔追求?
失去物質財富,隻會使生活受到暫時的影響;而一旦失去精神財富,不僅會影響到我們一生,更會殃及後代。不難想象,一對精神空虛的父母會給子女什麽樣的教育,一個見利忘義的長者會給後代什麽樣的影響,所以,精神文明建設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將直接影響到我們未來的人生,影響到我們的子孫後代,影響到人類的發展前景。
所以,我們要培養心靈深處的慈悲和愛心,培養生命內在的信仰與智慧。對於人生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才是永遠可以從中受益的源泉。
總之,我們必須對財富有正確的認識。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容地駕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才能成為財富的真正主人。
§§第二章 掌握常用理財方式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