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理財是一門生活必修課

  培養好的理財習慣。

  先付錢給自己。

  每到發薪時便叮囑自己劃出15%-25%的錢,用於購買投資基金。要記住將付給自己未來的錢列入月度固定支出項目內。

  記下開支情況記錄自己的開支有助於你了解個人或家庭的重要花費,明確生活的底線與目標。了解自己的花費情況是控製不當消費的良好開端。擺正獎勵、樂趣和生活目標的位置。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製定一個能夠明確生活目標的計劃,計劃當然應該包括用於度假旅遊的錢,也應包含休閑娛樂的項目,更應包含儲蓄和投資的錢。總之,在享受當前的同時,別忘了從長計議,為自己的將來存下一大筆錢。

  隻留下一張信用卡。

  如果你持有的信用卡越多,你花錢的機會和欲望也就越大,積攢的透支款也越多。趕快注銷多餘的信用卡和銀行賬戶!

  選擇小些的住房麵積。

  隨著個人住房貸款的盛行,人們對住房麵積和住房“款式”的追求也在不斷擴大。很多年輕人從20多歲起就開始為住房而奮鬥,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將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交給了銀行。個人理財顧問認為,大房子表現出你追求生活表層的虛榮心。一些為閑置的空房間拚命地積攢抵押貸款,為填充空空蕩蕩的房間買回與之配套的家具、電器,生活就是這樣變成了無休無止的一場“苦役”。

  避免盲目購物。

  控製盲目購物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你的購買行為變得複雜起來;如隻帶現金出門,沒有信用卡,沒有陪同購物的夥伴。很多女性並不是在需要購物的時候才去逛街的,對她們而言,逛街是消遣是一種習慣,購物則是一種愛好;買回的東西,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如果是這樣,建議你培養其他消遣方式,如看書、聊天、運動等等。

  降低你的生活需求。

  仔細想想,你有很多需要是完全不必要的。沒有它們,你一樣地生活與工作,或許生活得更輕鬆些。你可以戒掉看雜誌的癮,你可以退出無聊的團體,避免沒有必要的時間與金錢支出;你可以盡量少買或不買需要幹洗的衣服,以降低“維護”的成本;你可以利用上下樓梯、騎車、做家務、慢跑或散步等方式運動,這可以免除健身會所的花費……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

  學會用心愛護你的衣物,努力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這可以幫你省下不少錢來!

  將“意外之財”存起來。

  對於非預期的一筆金錢,如股利、獎金等,個人理財顧問認為,“意外之財”應該用於為退休生活而儲蓄、投資的項目上。

  利息和股利再投資。

  對於購買開放式基金的投資人,個人理財顧問的建議是選擇分紅再投資與後端收費。銀行儲蓄是單利,而將投資分紅自動滾入再投資的話,你便可以享受到複利的效應,除本金生利息外,利息還會滾利。總之當你獲得利息或股利時千萬不要把錢取出來花掉,而要將它們再投資,長期下來,其結果將會非常可觀!

  掌握理財的“黃金定律”。

  尋找理財好幫手。

  一個懂得投資的人,並不一定是一個理財高手。就財富而言,不是有了財富就萬事無憂,對財富的管理同樣重要。對於普通人來說,理財必須自己動手,而且,也沒有必要專門花錢請人幫自己理財。但是,對於那些財富比較豐富的人來說,為了更好地理財和投資,必須聘請專門的理財高手。這些理財高手不但能夠很好地對你的財富進行管理,而且還能夠根據財富的多寡,決定你的投資策略。

  不過,我們必須注意的是,理財高手對你的財富隻是管理,對你的投資也隻是建議,他不是財富的擁有者、投資的決策者。所以,對於你自己的財富,你自己才是最終的擁有者,而對於你即將進行的投資,你才是真正的決策者。也就是說,即使你擁有了理財的高手,對財富負責任的人還是你自己。絕對不能因為過分依賴自己的理財助手,而造成投資方麵的失誤。

  每個月都要固定存錢。

  巨大的財富,是通過逐漸積累而得來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每個月都固定存一筆錢。存款的數目無論多少都可以,不過,最好把目標定在每月固定收入的10%-20%。這樣由少積多,逐漸增加自已的存款數目。

  存錢要有恒心。

  有的人剛開始存錢的時候還雄心勃勃,發誓要努力堅持下去,可是,沒過多久他們的誓言就不知跑到哪裏去了。一看見自己喜愛的東西,就情不自禁地將錢拿去購物,甚至,很多時候他們還將原來的存款取出來消費。如果總是這樣,那麽永遠也存不了多少錢。

  切忌過度透支消費。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透支消費,特別是年輕人。這也是現在的消費時尚。

  但是,任何事情都必須有個度,一旦超過這個度,就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過度的透支消費有很多弊端,比如增加生活壓力,養成無節製消費的壞習慣,以及無端地增加債務等等。而這些情況,都會給你的投資理財帶來麻煩。

  小事別太大方。

  很多人在理財方麵對小事情不太注重,這真是一個誤區。比如,很多人窮大方,早上喜歡睡懶覺,然後就隻有坐出租車上班了。雖然坐一次出租車的費用也不是很高,但是,這確實沒有必要。

  凡是沒有必要浪費的開支,我們都要盡量節約。雖然這都是小事情,但是積少成多,長期這樣,損失還是挺大的。

  買好保險,是人生首當其衝的問題。

  我們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會有災難降臨,而且,災難很可能會給我們的家庭造成巨大的損失,而彌補這種損失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前購買保險。

  子女的學習與生活的安排必不可少。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子女的學習與生活的安排可能是理財的一個重點。子女是我們的未來,他們正處於學習的階段,而且基本上沒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所以,在子女成年或者參加工作之前,安排好他們的學習與生活是家庭理財最重要的方麵之一。

  認真準備退休金。

  人都是要老的,絕大多數人都不得不考慮退休之後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為自己退休之後的生活準備一筆豐厚的資金,解除“後顧之憂”。

  借鑒巨富的經驗很重要。

  有一句金玉良言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將這句話用在投資理財中,意思是說,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他人的經驗確實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借鑒他人的經驗有很多好處,比如:不用自己去努力驗證、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作適當的選擇等等。總之,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有很多優點。所以,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適當而有選擇性、針對性地借鑒他人的經驗,可以給自己帶來很多便利。

  在美國,富翁的概念絕對不僅僅局限於那些華爾街的大亨、體育明星或好萊塢巨星。曾經有人做過調查,結果表明美國的百萬富翁約占全國人口的10%,而在這部分人中,差不多60%都是自己經營的生意人,他們所從事的事業都非常平凡,比如焊工、開幹洗店等。在這些富翁中,大多數人不是靠貸款起家的,80%的人都是靠自己的積累而發財。另外,雖然他們都是百萬富翁,可他們的生活依然儉樸,沒有一絲奢華的跡象,甚至與他們日日相處的鄰居都不知道他們的財產狀況。

  下麵是美國富翁中比較普遍的投資理財觀念和方法。

  “開源”比“節流”更重要。

  在很多人看來,為了更好地理財,在消費上就要精打細算。當然,精打細算並沒有什麽不好。但是,精打細算隻能保證少支出,並不能帶來收入。雖然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經濟上的困難,但卻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開源與節流兩個環節比起來,開源顯得更加重要。

  一家美國投資公司——標準普爾公司曾經作過統計,世界上花錢最厲害的國民是美國人;同樣,美國人所積累的個人平均財富也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這樣的投資理財方式和原則決定了美國經濟的特點是:人民的儲蓄少,投資多,消費高。

  “為什麽中國人這麽節約,也沒節約下來多少財富?美國人浪費了這麽多年,怎麽他們還有東西繼續浪費?”曾經有一位中國學者帶著這樣的疑問請教了美國學者。而美國學者的回答是:“我們的節約與浪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美國人在生活上浪費,但是在生產上節約;而中國人是在生活上節約,在生產上浪費。”通過這樣的回答,我們可以知道,美國人更加注重開源。事實上也應該如此,開源是投資理財的根本,如果沒有滾滾而來的財富,無論你有多高明的理財方法,也不可能讓財富平白無故地增多。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美國人對待財富的觀念——“節流”是建立在“開源”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沒有“開源”,“節流”是沒有多少積極意義的。

  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盡量使投資多元化。

  我曾經聽說一個故事:一個帶著錢去外地做生意的人為了防小偷,將錢分散地放在身上。他在解釋這樣做的目的時說:“一個小偷不可能將我身上的錢全部偷走,當他偷走一個地方的錢後。我還有另外一部分錢可以用。”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投資的時候,也應該嚐試多元化投資,當一項投資失敗以後,我們還有另外的投資可以獲得利潤。

  美國人的投資理財原則是:將一部分錢存人銀行,雖然利息很低,但是比較穩定;再用一部分錢買房子,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另外,還必須拿一部分錢買股票。

  美國的儲蓄利率很低,很多美國人愛花錢,不愛存錢,但是這並不是說他們一點錢也不存;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還是願意將一小部分資金用作儲蓄投資。當然,他們並不滿足於儲蓄投資,美國人把錢主要投在證券和房地產上。這樣一來,他們就將資金分散在各個項目上進行投資。這樣做的好處至少有兩點:首先,可以爭取在各個領域裏獲得利潤;其次,可以盡可能地避免風險。

  製定妥善的投資理財計劃。

  人生必須要有計劃,生活和工作要有計劃,同樣,投資理財也要有妥善的計劃。下麵,我們就分析一下美國的幾位總統的投資理財觀念。富蘭克林證券投資公司的顧問對此作過總結,理財有方的總統如裏根、老布什的共同點大致有如下幾點:一是請專家為自己理財,二是有比較妥善的投資理財計劃。比如說已退休的布什總統,就是公認的投資高手。老布什之所以懂得投資,就因為他有比較妥善的投資計劃。在投資回報率很高的信托基金上,老布什就有巨額投資。同時他還投資房地產生意。此外,他還利用自己的身份到各地去演講,比如,1999年,他在東京的一場演講中就有8萬美元的進賬。雖然這些數目都不是很大,但是,按照他的周密而妥善的投資計劃,長期積蓄起來還是非常了不起的。現在,老布什已經有了一筆數目非常可觀的財富。他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說:“雖然我已經老了,但是,我依然還是有一套妥善的投資計劃,爭取最大限度地獲得豐厚的回報。”

  這些投資經驗也許很片麵,不一定適合我們每一個人。但是,隻要我們認真總結,還是能夠從中獲得某些啟發,對自己的創業有很大的幫助。

  應當相信,隻要我們能夠舉一反三,是能夠從中學習到知識的。

  製定和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雖然,我們明白了要用金錢去賺錢,但是,並非每一個投資項目和方式都適合每一個人。為了更好地投資理財,我們就分析一下投資的策略。

  讀者朋友針對這些分析,可以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確定自己到底該怎樣投資。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是如此。隻有根據自己的能力與興趣,選擇適當的投資方式,才能夠讓金錢為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

  走出理財的常見誤區。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城市家庭有了更多的可任意支配收入。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有了理財意識,然而,“理財”對國內居民而言畢竟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大多數中國百姓對其仍存有誤解,主要表現在以下以幾方麵。

  理財等於投資。

  來到理財中心的客戶,可能首先問理財師的是:“給你100萬元資金,你可以給我多少收益率?”人們總是將理財與投資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但實際上,“投資”和“理財”並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理財關注的是人生規劃,是教你怎樣用好手頭每一分錢的學問,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而投資關注的是如何錢生錢的問題。因此,理財的內容比投資要寬得多,我們不能簡單地將炒股等投資行為等同於理財,而應將理財看做是一個係統,通過這個係統和過程,使人的一生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從而使自己生活無憂。

  理財隨大流,盲目跟風。

  近年的股市的賺錢效應使得中國不少百姓更渴望快速致富,在這潮流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證券公司有許多老人,他們可能把所有的養老金都投資於股市,而不理會風險。隨著理財新品的不斷推出,我們還可以看到類似一哄而上的現象。

  從家庭理財的角度來看,人的一生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在每個階段中,人的收入、支出、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目標各不相同,理財的側重點也應不同。因此,我們需要確定自己階段性的生活與投資目標,時刻審視自己的資產分配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不斷調整資產配置,選擇相應的投資品種與投資比例。

  一般而言,家庭資產應有一個合理的配置。目前對國內百姓而言,家庭資產主要以金融資產和房產為主,金融資產又在存款、保險、基金、債券、股票等產品中進行分配。由於這些投資產品的風險性、收益性不同,因此進行理財時,根據不同的年齡必須考慮投資組合的比例,不宜將所有的資金投入到單一品種內。對投資者而言,年齡越小,風險大的投資產品如股票可以多一點,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風險性投資產品的投資比例應逐漸減少。

  追求短期收益,忽視長期風險。

  近年來,房產投資成為一大熱點,“以房養房”的理財經驗廣為流傳,麵對租金收入超過貸款利息的“利潤”,不少業主為自己的“成功投資”暗自欣喜。然而在購房時,某些投資者並未全麵考慮其投資房產的真正成本與未來存在的不確定風險,隻顧眼前收益。

  其實,眾多的投資者在計算其收益時往往忽視了許多可能存在的成本支出,如各類管理費用、空置成本、裝修費用等。同時,對未來可能存在的一些風險缺乏合理預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經曆了“房產泡沫”的日本和香港公民,或許已經意識到房產投資帶來的巨大風險。因此,建議國內投資者,在投資房產時必須作深入地研究分析,事先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有太高的奢望,也不要期望能長期獲利。

  因為房產投資存在九大風險即:存在租金下降或租不出去的經營風險、金融製度變動造成的借款風險、不能賣掉的流動性風險、通貨膨脹率高於房產收益率的風險、利率變動風險、法律風險、商業風險、環境風險和災害風險。

  追求廣而全的投資理財組合。

  在考慮資產風險時,我們常常會有這種理念,“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然而,在實際運用中,不少投資者存在這種誤區,他們往往將雞蛋放在過多的籃子裏,使得投資追蹤困難,若分析不到位,可能會降低預期收益。

  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不僅學術上頗有建樹,個人理財方麵也非常成功。他曾經提出這樣一種投資理念,就是要把雞蛋集中放在優質的籃子中,這樣可能會使有限的資金產生的收益最大化。具體操作時,建議對於資金量較多的客戶而言,有必要資產分散投資來規避風險,但對於資金不多的投資者而言,把雞蛋放在過多的籃子裏,收益可能不會達到最大化。

  由此可見,理財時要注意:“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籃子裏。”

  投資回報過分“現實化”。

  擁有“閑錢”的“散戶”,是經受不起風險的。正因為如此,這些散戶的投資就有非常現實的回報要求,非常注重具體的投資。往往是越要求“立竿見影”的收益,風險就越高,這形成了一對“矛盾”:越急越賺不了錢;越賺不了錢越急,對賺錢的“門道”越來越糊塗。

  為什麽投資不能過分“現實”呢?

  其一,依據的出處搜集不全麵。

  其二,分析信息的理論不深透。

  其三,市場中的競爭對手在進步。

  其四,客戶群體在變化。

  其五,自身的經營素質不一定高。

  其六,經營結果的處理能力不一定強。

  而多項投資實施之初,投資人往往自信,這與客觀形成了矛盾。如果過分“現實”,則心態浮躁,心態浮躁則“動作變形”,“動作變形”則風險增加,如此,則自取失敗和虧蝕之路。

  投資“理想化”。

  投資人依據過去的經驗,聽人的介紹就采取行動,而對宏觀環境不作分析,對自己所能控製的因素不作考察,這些都是投資“理想化”的表現,要麽“守株待兔”,要麽“緣木求魚”,一旦環境變化,則猝不及防。

  任何一項投資行動的實施,要經曆五個階段:即廣泛地采集信息;對所能控製的因素進行自我檢測;在“自我檢測”的基礎上以縝密地思考為前提;投資項目要與行家進行激烈地辯論,要在可行性與操作程序方麵達成明晰;具體實施項目,要果敢堅毅,付出一百倍乃至千倍的努力。這樣充滿信心地去投資,而不是憑想象采取行動,自然會使成功率大增。

  投資“隨意化”、“多元化”。

  投資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很多有一定閑錢的人,其投資往往較為隨意,見風就是雨,一會兒炒股票,一會兒炒郵票,一會兒又在炒地產,同時又在開餐館,還自稱是投資多元化,“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這豈是投資多元化,純粹是浪費資金。須知“條條蛇都咬人”,上述任何一項投資,要精通,要穩操勝券,即使窮盡畢生的精力,也不可能達到。因此,幾乎可以給出這樣的公式:投資多元化等於失敗。寶安集團、廣東國投等就是失敗的典型例子,何況是一般散戶。

  因此,家庭理財應樹立正確的基本觀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財,應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和基本理財觀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