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改變人的一生。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聖經》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各一錠銀子,並讓他們在自己遠行期間去做生意。國王回來後把三個仆人召集到一起,發現第一個仆人已經賺了十錠銀子,第二個仆人賺了五錠銀子,而第三個仆人因為怕虧本什麽生意也不敢做,最終還是那一錠銀子。
於是,國王獎勵了第一個仆人十座城邑,獎勵了第二個仆人五座城邑,第三個仆人以為國王會獎給他一座城邑,可國王不但沒有獎勵他,反而下令將他的一錠銀子沒收後獎賞給了第一個仆人。國王降旨說:“少的就讓他更少,多的就讓他更多。”
這個理論後來被經濟學家運用,命名為“馬太效應”。
仔細留意一下,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也存在“馬太效應”。
李明和王方大學畢業後一同分到了某電腦公司做程序開發員,兩人學曆一樣,收入相同,但兩個人的理財觀念卻大相徑庭:李明的理財思路比較靈活,前些年股市紅火,李明利用懂電腦的優勢,購買了分析軟件,天天K線D線的研究,並把平常積攢的3萬元錢全部投入了股市。一年多下來,他的股票市值就升到了6萬元。
後來,他見股指漲幅太大,各種技術數據也顯示風險的降臨,便果斷平倉。這時,單位附近正好開發了一條商業街,由於當時股市紅火,所以購房者寥寥無幾,最後房產商不得不將現房降價銷售,李明便用這6萬元買了一套沿街商業房。
三年時間下來,他的沿街房已經升值到了30萬元。
而王方在理財方麵則十分保守,剛畢業那兩年他的積蓄和李明不相上下。但為了穩妥起見,他一直把積蓄存入銀行,滿足於每年坐收利息。可他沒有考慮貨幣的貶值因素,如今銀行定期1年期整存整取儲蓄的年利率為4.14%,扣除5%利息稅,實際存款利率不到4%,如果以年均CPI(消費者物價指數)7%計算,1年期存款的實際利率為負3%,也就是說王方的積蓄在不斷“負增長”。所以直到現在,王方在單位仍然屬於“窮人”負利率這隻“看不見的手”,讓不善理財者盡嚐通脹帶來的苦果——辛辛苦苦積攢的家財不但沒有增值反而貶了值。而對那些善於理財者,它則讓他們盡享負利率帶來的“房產升值”等理財果實,從而使自己的錢像滾雪球一樣實現快速增值。
如果“窮人”不改變理財思路,繼續保守理財的話,那還是會應驗那句經典之言:“讓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吧!”
當下,家庭理財離我們越來越近。30年前,人們對金錢的概念僅僅就是維持生計,用來買米、買油、上學、看病而已,而且手中的錢不是很多,投資渠道也相當有限,於是精打細算後剩餘的錢,不是選擇在銀行儲蓄就是壓在床墊下。而到了今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家庭財富的不斷增長,再重新關注一下身邊的人,從企業家、身邊的朋友到普通的老百姓,不難發現人們對金錢的認識已經今非昔比,都開始學著“打理”它了。
朋友,你是不是經常感歎錢不夠花呢?
這其實是不善於理財的結果。
在當今社會,一個人想要安度一生,就需要知道簡便理財的方法,也需要知道快速積累財富的途徑,並運用正確的理財來化解疑慮,作好財務管理。
理財的關鍵在於善用錢財。
吸煙有害健康,這幾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包括吸煙的煙民。吸煙使一個人在一生中能燒掉多少錢呢?相信很少有人認真地計算過。雖然一包煙不過幾元錢,但日積月累、日久天長,這個數字就會讓人吃驚,對家庭和社會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我們可以算一筆賬:一個人一天吸一包煙,每包按3元計算,那麽一個月就是90元,一年就是1080元。假設他從20歲開始吸煙,再設定他能活到60歲,煙齡為40年,那麽他一生要吸掉43200元;如果他的壽命為70歲,煙齡50年,那麽他一生要吸掉54000元。如果他將吸煙的錢存入銀行,選擇零存整取的方式,那麽數額比這還要大。5萬多元錢,對很多人來說不是個小數目,如果能合理地利用這些錢,做出一番事業是完全可能的。因此理財就是要善用錢財,將錢的價值最大化。
如今,理財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因為越善於理財的人,生活越富裕輕鬆。
其實,理財並非是今天才有的事,它無時無處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拿到第一份工資,在你繳納每月的水電費,在你準備買一部新款手機時,理財便已經開始了。但真正的理財絕不限於此。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你未來的生活質量。然而,許多人常常忽視理財,究其原因,有的人認為自己沒有多少錢,談不上理財;有的人認為自己現在生活得很好,不需要理財;有的人認為在金融項目繁雜的今天,投資並非是容易之事,資產貶值隨時可能發生;有的人認為工作太忙,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個人財務;有的人認為理財通常是對疾病、失業、風險而言的,這些是生活忌諱,不吉利;有的人認為理財需要請教專家,十分麻煩……這些都是跟不上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的表現,是一種經濟思想落伍。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如果能夠做到科學地理財,就能事半功倍,輕鬆享受人生。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上班族,資金不富餘,財產不殷實。基於這些,我們比富人更需要理財,因為資金的減少對富人來說影響不大,而對於窮人來說則關係重大。
人們常常對理財產生誤解,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賺錢。這種狹隘的理財觀念並不能達到理財的最終目的。理財的關鍵在於善用錢財,使個人及家庭的財務狀況達到最佳狀態,從而提高生活品質。學業順利、婚姻美滿、晚年悠閑,這一個個生活目標構築著完美的人生旅程。在實現這些生活目標的時候,金錢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充當著主角。如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錢,如何抓住每一個投資機會,便是理財的關鍵所在。成功的理財可以增加收入、減少浪費,可以改善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享受寬裕的生活,可以儲備未來的養老所需。所以,從今天開始讓理財與你同行吧!
理財不是一夜暴富。
2007年股市風生水起,基金熱火朝天,股民出入證券公司、基民進出銀行,一時間熱鬧非凡。不少股民進入股市,踏準了大勢,分享了中國股市發展帶來的喜悅。由此,資本市場的獲利也帶來了消費的升級。
在個人理財的範疇裏麵,提倡“終身理財”的理念。據國外經濟學家統計,很多中彩票一夜暴富的人在10年內將回到原本的生活。究其原因,是那些人對財富的過度向往,導致不理性的理財觀。因此,理財專家給出了一些理性的理財建議,下麵我們介紹給大家。
謀定而後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和智商在120以上的可以談物理,和智商在100左右的可以談文學,而和智商低於80的人則隻能談股票了。”這句話可能有一定的片麵性,但也揭示出現在部分股民或者說是投機者的心態,那就是跟風投資。很多成功人士說自己是做一行愛一行,不熟不做,投資也一樣。這條原則不是讓你什麽都不做,不投資,隻是提醒投資者在行動前熟悉自己投資的品種。股票投資,你總要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麵情況;基金投資,你總要清楚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業績。謀定而後動,就是讓投資者在投資前做好準備功課。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有一條是:在別人瘋狂時冷靜,在別人冷靜時瘋狂。投資市場綜合來看都是少數人盈利,多數人虧錢。因為能夠戰勝市場、戰勝人類趨利的秉性、能冷靜思考的人畢竟是少數。
很多新股民有一個共通點——勇於追漲,即在別人瘋狂的時候自己也瘋狂了起來,仿佛風險隻在熊市中存在。成熟的股民總結,經過熊市的人更懂得風險無處不在。
平衡風險。
古人說:“知道目標是行程的一半。”這句話非常適用於個人理財領域。一些人為了存折上的數字增加而歡欣鼓舞,像老葛朗台一樣斂財;而又有一部分人獲得收益後就大肆揮霍,仿佛理財收入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這些都是沒有目標的理財觀。成功的個人理財要建立一個周密細致的目標,並根據理財目標去平衡風險,部署投資計劃,付諸行動,最終達到目標。
此外,有了生活目標,人們在投資時才能更加理性,更加謹慎。因為有了目標,投資者將會意識到此時做的決定將和日後的生活息息相關。
充分投資。
理財不是一夜暴富。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更應該著眼於長期增值,抵禦生活風險,保護和改善未來的生活水平,達成多年後養老、子女教育等長期財務目標,所以要保持平常心。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長期投資,分享收益,規避風險”是每個人都應該保持的心態。
另外,投資的範圍可能很廣,股票、基金、保險、黃金等等,但是最終不要忘了一項最根本的投資——投資自己。自我增值,是終身理財的第一步。
人對於財富的向往是無窮盡的,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品質。在籌劃好基本的生活需求後,積極投資,充分投資,將理財納入到生活的步伐中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現代人理財新思維。
能賺錢不如會花錢。
會花錢指的是花錢有道,不但把賺的錢花出去了,甚至還能錢生錢,在花錢的同時賺回更多的錢。例如,花10元錢,換來了10元的貨不算會理財,花了10元錢,得到了12元、甚至更高價值的商品,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因此,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說,會花錢就等於賺錢。
把會花錢同賺錢等同起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它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花費之前多思量,憑一時衝動或心血來潮花錢,其結果常常是換來了一時的快感或滿足,並沒有得到更多的事後利益。
最會花錢的人是手裏沒有屬於自己的錢,也一樣能賺大錢。就像理財顧問懂得花別人的錢,同時也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更多的價值利益,而會花錢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和朋友們一起分享那份物超所值帶來的喜悅。
錢裝進口袋不如裝進腦袋。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當今是一個知識、信息的時代,在這個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不但需要財富,更需要的是積累財富的能力。
一夜間暴富,卻由於理財不當,花錢如流水,而後依然清貧如洗的例子我們已經見怪不怪;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雖然都是高薪,卻月月人不敷出,依然需要借債的例子也不少。由此可見,隻把錢裝到口袋裏,就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的做法,不是明智之舉;而把賺錢的能力放到腦袋裏,則能真正讓錢紮根、發芽,甚至成為常青樹。
省著花錢不如把錢用在“刀刃”上。
傳統觀念告訴我們,節儉是一種美德,它是發家致富的前提條件之一。但是,凡事都有個“度”,在不該節約的時候強行節約,其結果不但不能達到節約的目的,反而會使我們遭受更多的損失,這種損失就是人們常講的“效用損失”。
花錢先講“效用”。效用就是物品的有用性,即使用價值,就是能夠滿足消費者生活中的某種需要。我們在享用某種消費品時,卻未能得到本應得到的全部效用,這時,我們便遭遇了“效用損失”。例如,為了聽音樂買了台錄音機,可為了節約,買了兩三盤帶子後不再買新帶,這樣,過幾個月後帶子都聽膩了,便不再開錄音機,那幾百塊買錄音機的錢不就白花了嗎?
總之,在可能的條件下盡量節約,這一條原則永遠也不過時,但是這並不等於花錢越省就越好,如果為了節約而使自己受到效用損失,那就得不償失了。
辛苦工作掙錢不如讓錢生錢。
從科學理財的觀念看,靠高收入和攢錢來實現富裕的思路並非是賺錢的唯一之路。尤其是憑借攢錢這一方法,不僅多數人無法獲得最終的財務自由,而且還會導致錯誤的理財觀念。
窮人和富人表麵的差別是錢多錢少,但本質的差別是對待理財的科學態度。形象地說,在富人手裏,錢是雞,錢會生錢;在窮人手裏,錢是蛋,用一毛就少一毛。因此,不僅要通過辛苦工作來掙錢,還要注意讓手中積攢的錢活起來,使其成為賺錢的資本,這樣才能讓窮人變富,富人更富。
給子女攢錢不如在早教上花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子女錢不如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孩子自身能力才是他們未來的最大保障。即使父母為孩子攢下“金山銀山”,但是如果孩子沒有樹立起一個正確的理財觀念,花費沒有節製,又不會讓“錢生錢”,“金山銀山”也會被吃空。因此,提高孩子的理財能力是讓孩子積累財富的最好方法。提高孩子能力的主要途徑是加強孩子的早期教育,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使得孩子從小成為一個有理財意識的人。
一味花錢不如讓金錢為“我”工作。
會不會花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生活的富足程度。如果把錢無計劃、不節製地消費掉,你就選擇了貧困;如果把錢用在長期回報的項目上,你就會進人中產階層;如果把錢投資於你的頭腦,學習如何獲取資產,財富將成為你的目標和你的未來。
因此,應該讓金錢為“我”而工作,而不是我為金錢而工作,成為金錢的奴隸,這才是正確的理財觀念。
借人大錢不如送人小錢。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這年頭,借債人是黃世仁,債主反倒成了楊白勞”,這句話雖然不全對,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人在借給別人錢時,往往會陷入兩難的境地,尤其是對於還款把握不大的借款人,不借會得罪人,借了又怕不能收回借款。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采取一個折中的力、法,送小錢,大錢不借,舍卒保車,還讓對方領情,豈不是兩全其美?
找地方乘涼不如先栽樹。
先栽樹後乘涼,理財也是如此。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理財需要先有財,才能理。因此,首先要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常見的資本積累方式有工作積蓄、投資等;等到有了一定的原始積累之後,就可以通過投資去獲得穩定的現金收益。隻有以穩定的現金流為目的進行的投資,才能讓人們在投資領域擁有持續的賺錢能力,才能規避投機行為所帶來的風險,既有穩定收益,又能規避風險,這樣才能讓人安心退休。
買醫療保險不如提前買健康。
有人曾經把健康、事業、家庭、地位作過如下的比喻:健康好比數字1,事業、家庭、地位、錢財是0,有了1,後麵的。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沒有1,則一切皆無。“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它是積累財富的根基,如果根基倒了,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具備再高的天賦,也是徒勞。
而且,一旦生病,花錢是免不了的,特別是大病,恐怕掙再多的錢都要搭進去了。因此,隻有身體健康了,既保證了擁有足夠的精力去掙錢,也避免了由於生病而花大量的“冤枉”錢。當前人們健康觀念逐步轉變,健身越來越熱,這些前期的健康投入增強了體質,減少了生病住院的機會,實際上也是一種科學理財。
有錢沒錢都需要理財。
有錢的時候需要理財。
有道是“窮不紮根,富不過三代。”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難題,不管你是富人還是窮人。沒錢時會有很多尷尬,有錢人同樣有經濟緊張甚至破產的時候。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敗家子”:他們或者在賭桌上把全部家產一夜之間輸得精光,或者無所事事、好吃懶做、貪戀女色、揮金如土,最後淪為乞丐。這些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反映出不善理財的後果就是坐吃山空、先富後貧。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與家庭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消費都呈上升趨勢。對那些有錢人來說,理財尤為重要。因為有錢是相對的。也許10年前你算得上一個比較有錢的人。但如果10年後你的金錢或財富仍保持在原有水平,甚至有所消耗,那麽,你也許已是相對的窮人了。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你也許是有錢人,但是,如果你買了房、買了車,每月必須到銀行交按揭款,你就不一定那麽寬裕了。所以,不要以為有錢就不需要理財、投資,就可以放心享受了。明白這一點之後,人們對那些百萬富翁、億萬富翁仍積極投資的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有錢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優勢,一種擁有做事業有資本的優勢。
理財對有錢人來說首要的是保本——繼續保持有錢的優勢。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理財將自己的財富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使事業不斷地發展,成就更偉大的人生。因為有錢,有錢人比窮人更加容易獲取財富。有錢的時候去理財,遠比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被迫去理財要好得多。
工作穩定、收入豐厚的人同樣需要理財。一個人收入穩定,就意味著他發大財的可能性較少。安逸的生活會慢慢地磨掉他的鬥誌。那些生活大起大落的人,有不少致富的機會,一些人是在“下海”以後才獲得這種機會的。當一個人不滿足現有生活時,通過科學的理財可以改變現狀,可以致富。
即使你對當老板沒有興趣,比較滿足於現狀,敬業樂業,你也可以通過理財使你的財富得到增加,使你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這樣,你就可能實現自己買房、買車等看似不可能的願望。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你現在的工作很穩定,但是,你能保證這一切永遠不會變嗎?你能肯定將來的工作崗位永遠沒有人事上和製度上的變動嗎?你能保證自己的工作永遠是鐵飯碗嗎?隻有早一步投資、理財,才能使自己的生活真正的無憂。所以,即使你目前的工作看起來像金飯碗,也一樣要為自己的未來打算,為自己未來的安定提早設計一套投資、理財方案。
缺錢的時候也需要理財。
在現實生活中,大概有80%的人都出生在普通家庭,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卻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一部分人通過投資、理財,經濟狀況日漸好轉,過上了比較富裕的日子;另一部分人卻生活依舊,依然在貧困線上掙紮,終日為一日三餐而發愁,更不用說什麽個人發展了。是否善於投資、理財,對沒錢人來說,其結果截然不同。
生活中缺錢的人大致可以歸為兩類:一類是安於現狀,坐等機會,不思進取者,其結果當然是永遠沒有錢。另一類是設法去理財、投資的人。
投資隻有兩種結果:失敗或成功。如果投資失敗,就會雪上加霜,這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反正是沒錢,隻不過比以前更窮一點罷了。如果投資成功,把蛋糕逐漸做大,就可以告別窮人的生活。按概率來講,在投資的結果中,成功的機會至少有一半。而不投資,其成功機會為零。可見,投資總比不投資好。
收入相對不穩定的人也需要投資。收入不穩定生活就有風險,一旦某一段時間收入中斷,生活就會陷入困境,生活質量時高時低,沒有保障。
這種不穩定的狀況本身就是一種風險。要想使自己能保持穩定的生活質量,就應該居安思危,及早作出投資、理財的安排。趁現在還有收入時,或者加大儲蓄,或者購買債券,或者投資於兌現性較強的項目,擴大進財渠道,穩固經濟基礎,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香港富豪曾憲梓的致富曆程可以充分說明投資對缺錢者的重要性。曾憲梓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從小過著艱苦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他才有條件重新走進校園,考進中山大學,畢業後分配在廣州工作。後來為解決家產糾紛,他前往泰國,協助兄長打理生意。在那裏工作了兩年,不願再過寄人籬下生活的曾憲梓終於帶著家人前往香港定居。為了維持生計,他東拚西湊,籌集資金,開辦了一家非常簡陋的領帶加工廠。憑著一把剪刀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曾憲梓生產的“金利來”領帶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一舉成名,並迅速地占據了香港市場。20世紀80年代,“金利來”又以排山倒海之勢進軍大陸。最後,“金利來”走向國際,成為國際知名品牌,曾憲梓也被人稱為“領帶大王”。如果曾憲梓當年不是積極設法去投資,那麽他一定不會有今天這樣輝煌的成就。
越早理財收益就越好。
早理財,早致富。
個人理財的最大障礙是抱有“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僥幸心理。許多人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來理財,總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雖然年紀一直在增長,而財富卻不見怎麽增加,隻眼睜睜看著別人的財富逐漸增長,終於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此時才想理財,卻為時已晚!
有股票“投資之神”之稱的沃倫·巴菲特11歲時便開始投資股票。
現擁有近400億美元的巴菲特,其財富基本上都是從股市賺來的,他認為投資的不二法門,是在價錢好的時候,買人好的公司的股票且長期持有,隻要這些公司持續保持良好的業績,就不要把他們的股票賣出。
巴菲特在11歲時,把自己和姐姐積攢的零花錢都投入股市,一開始便賠了,姐姐很不高興,甚至罵他無知,讓他盡快把錢拿回來,但他堅持要放著三四年才會賺錢,無奈姐姐隻好把自己的股票賣掉,而他則繼續持有,最後事實驗證了他的想法。
20歲時,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大學期間,跟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都隻會遊玩,或是閱讀一些休閑的書籍,而巴菲特卻喜歡研究金融學,經常到圖書館翻閱各種保險業的統計資料。他當時的本錢很少,所以買入的股票總是放得過早,轉購別的股票,雖然沒有資金優勢,但是他的錢還是越賺越多。
畢業後,他如願以償到葛萊姆教授的顧問公司工作,不久後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巴菲特成立了自己的顧問公司,公司發展得很順利,但他最終將公司解散,退還合夥人的錢,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投資上。
他是美國有史以來真正的股市大亨,多年穩坐美國首富的位置,與其他富豪相比,如比爾·蓋茨、戴爾等都靠經營企業致富,隻有巴菲特是靠投資股票而致富,隻要美國的經濟持續成長,他的財富就會與日俱增。
從現在開始理財。
從現在開始,馬上開始理財吧!越早開始理財,便越早成功致富,越早改善你的財務狀況。投資理財開始得越早,利上滾利的時間越長;時間越充裕,所需投入的資金越少,理財就會很輕鬆。起步晚,所投入的金額就得多,才能達到同樣目標。
可以說,年輕就是投資致富的本錢,越是年輕的人,越有資格做以小錢賺大錢的夢!如果等到中年以後才開始投資理財,所需投入的資金,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得起的。
正確的觀念是:投資理財是年輕人的工作,而老年後的工作是如何合理利用財富。但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往往隻注重眼前的浮華享受,有錢就買一輛跑車、一套高級音響或外出旅遊,總認為年輕時就應該盡情享樂,年老時再去考慮理財。
這樣的人注定一生庸碌。現實社會中,因年輕時隻知道享受,而導致年老時貧窮的例子數不勝數。關鍵在於他們忽視年輕時開始理財的重要性,等到開始覺悟時,卻為時已晚。
時間是年輕人理財最重要的本錢,而年輕是最適當的冒險時機,因為這時候沒有什麽家庭負擔,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年輕時應勇於冒險,因為失敗的成本很低,摔倒了可以再爬起來。而且年輕時資金有限,賠也賠不了多少錢,卻可以學到寶貴的理財經驗。更重要的是,年輕人擁有足夠的時間,能讓複利發揮作用。
一個人在50歲以前,在投資理財方麵不應該采取“保守至上”的原則。學習理財的時機是愈早愈好。正確的理財判斷力來自於經驗,而經驗是在不斷的失敗中得出來的,培養正確的理財判斷力必須先經過一些錯誤的判斷。因此,為什麽不趁年輕錢不多時,多加曆練,到了錢多時,便能發揮出理財精準的判斷力。
年輕人不要隻想花錢,應該懂得儲蓄的重要性,先存點錢,到有數千元或上萬元,就應該考慮長期報酬率高的投資,即使這類投資帶有風險。
有的人也許會覺得自己現在青春不再,上有老下有小,不高的收入除了養家根本沒有錢用於投資理財。的確,年紀大者沒有長期的複利時間,但沒有什麽可氣餒的,金錢可以換來時間,你還有機會迎頭趕上,隻要行動,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果你已是50多歲了,那麽你可以幫助你的子女致富,教給他們理財的基本觀念。與其給下一代物質與金錢,不如教給他們以錢賺錢的理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