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在生活中培養女兒的觀察習慣

  觀察力是女兒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之一。女兒觀察力的發展,對其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發展智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要培養女兒樂於觀察、勤於思考的習慣。

  巴斯德曾經說過: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隻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人的智力活動是從觀察開始的,觀察是智力活動的門戶。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從觀察教堂裏吊燈的搖曳開始,經過實驗研究,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定律。英國發明家瓦特,從燒開的水頂動壺蓋的觀察中琢磨出蒸汽機的基本原理,引發了一場深刻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由此可見,一個觀察力強的人能從一般人認為是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現奇跡。一個觀察力弱的人即使進入寶山,也可能空手而返。

  任何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教育,而教育就是培養人的良好習慣。家庭是女兒的最好課堂,父母是女兒最重要的老師。父母最大的責任就是教育她。而女兒成才需要一個勤於思考的頭腦。做好父母,先從培養女兒的觀察習慣開始。讓女兒成為一個樂於觀察、勤於思考的聰明寶寶。

  細心的父母一定會發現,女兒的觀察力是天生就具有的。比如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女兒,媽媽的穿著會讓女兒羨慕,這些行為都是以觀察為前提。在生活中父母保護女兒觀察事物的興趣,把觀察變成女兒的一種習慣,才能讓觀察帶動思考。

  “觀察”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感知客觀事物的心理過程,需要父母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來培養女兒的好習慣。

  (1)生活中的小事情也能夠激發女兒的觀察興趣。父母可以利用平常生活中的事物去引導女兒觀察。父母對家中的人和物都比較熟悉,可以隨時隨意地創造女兒觀察的情境與機會。這種培養女兒觀察的方法,是最簡單、最容易的,遠比通過書本的說教更能讓女兒印象深刻。

  一天早上,媽媽給女兒馨予洗臉。媽媽在給女兒擦臉時,把自己的臉和她的貼在了一起,問:“你說是媽媽的臉白,還是馨予的臉白?”馨予盯著鏡子裏的兩張臉,說:“媽媽的臉白,馨予的臉黑。”媽媽又問:“那誰的頭發長呢?”“媽媽的頭發長,馨予的頭發短。”媽媽說:“還有呢?”接下來,馨予主動把自己和媽媽媽進行了多方麵的比較,說:“媽媽的眼睛大,馨予的眼睛小;媽媽個子高,馨予個子矮;媽媽的手也比馨予大很多……”

  上麵的例子講了一個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可以讓女兒觀察並得出結論。在女兒一天的生活中,許多平常的活動,都可以被用來提高女兒的觀察意識,當做培養女兒觀察習慣的途徑。如果父母能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培養女兒觀察生活的習慣,對她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2)父母要多帶女兒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大自然是對女兒進行觀察教育的最好資源。父母應該帶領女兒走進大自然。

  季節交替,冬去春來,花開花落。冬天快來的時候,4歲的娟娟一直纏著媽媽問一個問題:“媽媽,樹上的葉子都掉了呢!”媽媽說:“對呀!因為冬天要來了。”媽媽又對她說:“冬天溫度很低。娟娟,冬天來了,還會怎麽樣?”娟娟說:“冬天,要穿大衣,水會結冰,會下雪。”女兒說得並不全麵,但這是她自我體驗和觀察的結果。

  等到春天來臨時,氣溫升高,媽媽每次帶娟娟外出,都要和她一起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媽媽帶她去看哪種花剛長花苞、哪種花正欲開放,哪種花是先長葉子。隻要看到她不曾看到的,娟娟都會以驚喜的口吻告訴媽媽:“我看見地上長出小草了,這個黃色的花開了,哪個樹長葉子了。”有時,媽媽還會跟女兒比賽,看誰發現的變化多。大自然,讓媽媽和娟娟感受驚喜。

  由於能力有限,女兒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樣去獨自廣泛地接觸自然,所以父母必須千方百計地為女兒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豐富她的生活,為她提供聽、看、動、思的機會。父母可以讓女兒在四季的變化中去聆聽、去觀察、去思考自然界奇妙無窮的變化,從而激發她探究自然的熱情,為她進一步了解認識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3)親子之間的遊戲可以培養觀察的習慣。女兒喜歡作遊戲,如果能夠將培養觀察習慣融入到遊戲中,不僅可以讓女兒玩的開心快樂,還可以提高女兒觀察的能力與習慣。比如“找茬”遊戲。相信父母對這個遊戲不會陌生,取出兩張相似的圖片,讓女兒找出它們之間細微不同的地方。如果沒有可用的圖,還可以讓女兒在一大堆玩具中找出相同形狀的玩具,或者進行玩具分類、擺放。其實這種培養女兒觀察能力的玩具,在商店裏有很多,父母可以去為女兒挑上一兩件。

  總之,父母首先要培養女兒的觀察意識,帶著女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觀察活動。事實上,女兒的觀察任務,直接影響觀察的效果。觀察的目的和計劃越明確,女兒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觀察也就越細致、深入,觀察的效果就越好。在觀察過程中,父母還要調動女兒全方麵的感覺器官,有利於女兒全方麵的了解事物。在觀察之後,父母千萬不要忘記向女兒提問。父母的提問可以消除女兒對觀察物產生的疑惑,把思考和觀察結合起來,讓女兒獲得知識,激發觀察的更大熱情。

  最後要提醒父母的就是,要想女兒具有觀察習慣,就要抓住女兒的好奇心。一個人對事物的好奇心越強烈,就越具有探索的眼光。如果一個人對周圍的事物都熟視無睹,就不可能耐心地去觀察,發現新事物。聰明的父母就在於及時抓住了女兒的好奇心,通過實際行動引導女兒去觀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