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美不僅僅在於外表,更在於文化修養。如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女人要知書達理、溫文爾雅。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女兒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熏染,注重她的道德修養、人文精神、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養,同時讓她擁有純淨的心靈,長大後變成一個韻味十足的女人。國內有一所大學為了倡導女生向傳統文化靠攏,更是別出心裁的辦了一個“淑女班”。這種做法的意義暫且不討論,但這種現象充分說明了,現代女孩子傳統韻味的欠缺。
美德是女兒擁有的一件最好的禮物。美德是指高尚的道德行為和優良的道德品質。一個缺少美德的人是不被別人和社會接受的。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為受人喜愛的女孩,就要讓她擁有美德。
父母通常都能夠明白美德的重要性,也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是一個有道德的好人。但在現實生活中,麵對升學壓力,父母選擇當前最關心、最重要的教育內容時,不約而同地把熱點目標指向了學習。
擁有美德是做人的基礎。知識與美德是不成正比的。知識掌握得多,有助於提高道德認識,但道德是需要實踐的,必須進行情感培養、意誌培養和行為訓練,否則就會知行脫節,說一套,做一套。假設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沒有美德,心理上不對自己有任何的行為約束。這樣的人對社會是最危險的。不管父母多麽的望女成鳳,都不要讓女兒光顧著學習。父母都有望女成鳳的心情,但是女兒“成人”比“成鳳”更重要。
父母把對女兒美德的培養疏忽了,產生了一種偏差。父母認為:美德教育可以慢慢來,隻要不出什麽大毛病就行,多抓學習才是最實際、最實惠的。有的父母還認為:女兒還小,慢慢長大了就懂事、懂禮貌、懂得關心人、有好習慣了。殊不知,恰恰是父母放鬆了對女兒的教育,會使女兒養成一些不良品質、不良習慣,再改就很難了。
培養女兒的美德要趁早。柏拉圖在《理想國》裏有過精彩的論述:年輕時形成的觀念是很難消除和改變的。因此,年輕人成長時首次聽到的故事應該是美德的典範……這樣,我們的年輕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長,沐浴著陽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一切美好的東西,辛勤工作的本性,像來自純淨之地的和煦春風,吹進了人們的心扉,不知不覺地,從幼年時候起,孩子的心靈就與一切美好的事物拉近了,對它們有了天然的親近之感。沒有哪種訓練能比這更高貴了。
父母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則,不要讓自己的不良行為影響了女兒。父母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信守諾言,樂於助人,這些行為是對女兒最好的“啟蒙教育”。父母良好的人格素質,會讓女兒在愛的熏陶下逐步發展成熟。如果父母自己總是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還有什麽資格教育自己女兒做一個文明的人呢!父母的不良行為威脅著自己在女兒心中的權威形象。父母是女兒的鏡子,也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父母還可以尋找一些成功人士作為女兒學習的榜樣,尤其是女兒敬佩的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女兒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成人嚴肅的道德感,漸漸培養和形成自己嚴肅的道德感。美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導的。父母過多的說教,不僅讓女兒感到厭煩、呆板,而且女兒未必能夠理解父母的好意。
過分溺愛導致啟蒙教育失調,它是女兒擁有美德的最大障礙。現代家庭普遍存在嬌縱、護短、偏愛等不良教育因素,父母在疼愛女兒的同時,不注重培養女兒的勞動觀念、吃苦精神和獨立生活能力,讓她們變得無力氣、無關心、無責任、無感動。
奶奶六十大壽,孫女非要吃一塊生日蛋糕,媽媽不允許,孫女犯起了橫:“不讓我先吃,你們也別想吃!”一巴掌把生日蛋糕打翻在地。奶奶傷心的說:“我愛了你12年,你愛我一天也不行嗎?”
小女生有今天的行為,讓我們不難想到她平日裏,一定是嬌生慣養,霸道,事事不讓人;粗野成性,隨便打人,罵人,愛說髒話。但她肯定不是天生就是這副樣子,這都是父母“培養”造成的結果。
父母給予女兒的愛是無私的,但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看,父母一定要對女兒有所求,這是培養女兒的好方法。女兒在享受父母之愛的同時,也要學會用自己的愛回報父母。父母要從小培養女兒孝敬父母、關愛家人的品格。比如大人們可以提醒女兒來關心自己,讓女兒體會到付出的快樂。父母工作一天已經很累了,可以要求女兒來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果女兒表示拒絕,父母應該表現出不高興,不能隨著她的性子。當然女兒答應做事情時,父母也一定要去鼓勵,比如誇誇她,抱抱她。
娜娜被邀請去參加小夥伴的生日聚會,回來後有些悶悶不樂。
媽媽問娜娜:“今天玩的高興嗎?”娜娜點點頭。
媽媽問:“那為什麽你有些不高興呢?”
娜娜有些嫉妒地說:“娜娜的生日是在大酒店裏過的,而且收到了各式各樣的禮物。我就沒有過過那樣的生日。”
媽媽笑了笑說:“娜娜過的生日確實沒有她的那樣熱鬧,但是媽媽始終記得你的生日。娜娜,你知道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想過給媽媽過生日嗎?”
娜娜看了看媽媽,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於是,媽媽把話題一轉,說“你從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到今天的小女生,裏麵包含了多少父母的心血和汗水?你也要學會感恩,學會孝敬爸爸媽媽,體貼爸爸媽媽!你關心我們,讓我們感覺到你的愛,我們會很快樂的,因為我們有一個知道心疼人的好女兒。”
今天的小公主最大限度的享受著父母的愛,但父母卻忽視了對女兒的教育。因此,這份愛也常常是一種單項傳遞,而不是相互關愛。當女生能夠把別人給她的關愛轉化為對大家的關愛時,才是真正擁有了愛,才能夠知道孝敬長輩。
父母要想讓女兒擁有美德,父母要善於解決女兒在生活中遇到的衝突。女兒與別人在一起玩時,免不了會有衝突。當發生衝突時,爸爸媽媽常常感到為難:即便錯在別的孩子,如果去批評他,也顯得自己“護犢子”;如果不論青紅皂白,總批評自己的女兒,又會委屈她。其實,隻要父母變換一下思考問題的角色,就可以把衝突變成女兒學習為人處世的絕好機會,讓她通過解決衝突獲得成長,知道什麽是真善美。
一個受大家喜愛的女生,內心必然充滿了博愛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女生再把這些運用到社會上去,才能夠與人為善,才能夠找到自己的真愛,才能使人感到幸福、愉快、輕鬆,才能夠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