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豪傑本色:順應天意,沛縣起義

  “豪傑”對於任何一個英雄來說,都是其本色,不在於地位的高低,陳勝、吳廣都出自貧苦農民家庭,卻發動了名垂史冊的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秦始皇去世之前,已是民怨沸騰,反者四起。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發動起義,拉開了秦末農民戰爭的序幕。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出生於一個地位極為低下的貧苦農民家庭。吳廣,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一名貧苦農民。

  蕭何像陳勝、吳廣都在被征發之列,他們走到蘄縣(今安徽宿縣南)大澤鄉(今宿縣東南)時,遇到滂沱大雨,延誤了到達漁陽的期限。按照秦代法律的規定,誤期就要處斬。死亡威脅著每一個人,暴虐的統治,激起了九百名貧苦農民莫大的義憤。陳涉大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率領民眾揭竽而起。陳勝在攻下陳(今河南淮陽)後稱“王”,建立了“張楚”政權。

  隨後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各地紛紛懲治縣令。在這種情況下,沛縣縣令想主動投降起義軍來保全自己的性命。縣令便找到沛縣主吏蕭何、獄掾曹參來商議。蕭何便建議說:“你現在是秦朝的官吏,領著沛中子弟起兵,恐怕會不大合適吧。最好還是把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召回來,至少能有幾百人,這樣大家就不會不聽話了。”

  蕭何、曹參都是沛豐人,和劉邦是老鄉,因此互相認識得也比較早。當劉邦還是一個市井之徒時,蕭何已在沛縣做吏掾,曹參則為獄掾。劉邦做了亭長之後,有不明白的就去問他們。

  縣令點頭表示同意,便讓樊噲去找劉邦。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賣肉為業。他和劉邦是同鄉,兩人又是連襟關係,交往甚密。這時,聚集在劉邦手下的人已經有好幾百了。樊噲見劉邦後,便把詳情告訴了劉邦。劉邦二話沒說便啟程和他一起回到沛城。但劉邦還沒到沛城,縣令就開始反悔了,打算先殺掉蕭何、曹參。蕭何、曹參聞訊後,急忙越城逃到劉邦處。等劉邦的隊伍趕到沛縣城下時,城門早已緊閉。劉邦寫了一封信射到城裏,號召沛城父老殺掉縣令,響應各路義軍。城中人民對縣令的出爾反爾非常憎恨,再加上他平日欺壓百姓,於是便決定與朝廷對抗,投靠劉邦。他們合力殺了縣令,開門迎接劉邦入城,並推舉他為縣令。但劉邦一再推托,眾人不好強求,便立他為沛公。也就是說,劉邦還是沛縣的起義首領,隻不過是換了個稱呼而已。劉邦在沛縣衙門中,設壇祭祀,並宣稱自己是赤帝之子而樹起紅色大旗,正式宣布起兵反秦。接著,蕭何、曹參和樊噲等人分頭去招兵買馬,沛中子弟踴躍參加,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兩三千人。沛公率領這支起義隊伍,從此匯入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洪流。

  沛縣父老推戴劉邦為沛公,他雖然表麵上不願意,內心卻非常高興。劉邦心裏很清楚,誰也不敢作首領,因此,他表麵上的故意推讓是在表明他帶頭起義不是為了封侯稱王,不是出於私心,而是在父老子弟們的再三推舉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目的是救民於水火;同時也是為著起義後能有效地管束部下:既然是眾人推舉,眾人就應服從他的管束和指揮。這點足見劉邦的大智慧。劉邦與其他首領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不是為著自己封侯封王,而是想最終奪取皇帝寶座改變家族的命運與利益,建立劉氏的天下。從此劉邦開始了他人生征途中的第一步。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