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仁慈帝王惠帝朱允炆

  1.為防兒子內訌,皇孫繼位

  為爭皇位,朱元璋的兒子們有可能內訌。皇孫繼位後,朱元璋的兒子們是不會內訌了,那又會幹什麽呢?

  方孝孺像明王朝建立後,朱標被冊立為太子。朱元璋特地在宮中建大本堂,征集四方名儒教育太子。另外又挑選了一批有德行的端人正士,充作太子賓客。這位皇儲終於被培養成為一個忠厚仁柔的“儒生型人物”。

  朱標過於仁柔了,朱元璋擔心在他百年之後,朱標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駕馭這批功高不馴的功臣們。於是費盡心機,把出生入死的戰友們逐一斬盡,一心一意想留給長子一根無刺的權杖。

  若是用守成之君的標準來衡量,朱標的性格算不上有多大的缺點。相反,在一味推行猛進政治的帝王之後出現一位仁柔的君主,對社會無疑會起一種緩衝作用。

  朱元璋對太子的所做所為還是非常滿意的,因為太子有太平君主的一切優點。他身為長兄,對諸弟頗為關懷愛護,深孚眾望;處理政事明睿審慎,有條不紊……可是,偏偏天不作美。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春,太子在出巡西北回京後,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塵寰,年僅38歲。

  65歲的老皇帝傷心之至,須發在短時間內全白了,這不僅是喪子之痛,更是立儲失敗之痛。悲痛之餘,朱元璋不得不提起精神來重新考慮立新儲的問題。在此期間,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有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谘詢的時候,大臣劉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麽將皇二子、皇三子立於何地?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這三個兒子分別被封為了秦王、晉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於爭儲而出現內訌的話,那後果將非常嚴重。因此朱元璋隻得將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朱標長子早逝)。

  朱元璋擔心朱允炆應付不了局麵,隻好再一次斬除荊棘,傅友德、馮勝這幾個僅存的元勳宿將也因此被殺了。棘杖上的刺的確被斬除殆盡了,但是一種新的荊棘卻在慢慢地生長。舊棘剛盡,新刺甫生。這新的利刺便是藩王。

  諸藩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設置官署,地位極高,公侯大臣進見親王都要俯首拜謁,每個王府都設有親王護衛軍,數量從3000人到19000人不等,封在長城線上的親王更不在此限。當遇到急事時,地方守鎮兵也要歸親王指揮。親王還是地方守軍的監視人,是皇帝在地方的軍權代表。一旦地方有變,護衛軍可以單獨應戰。即使京師危急,也可以起兵勤王,達到屏藩皇室、翼衛朝廷的目的。朱元璋以為軍權托付給親子,就萬無一失了。

  朱元璋對子孫們實行了最大可能的皇族教育,諸子成年後,大多精明能幹。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來,元勳宿將被誅殺殆盡,麵對北方蒙古的軍事威脅,邊塞各王的軍事地位日趨重要,除去軍中要事須向朱元璋報告外,晉王朱、燕王朱棣被授命全權處理北方日常軍務。秦王與晉王、燕王等多次率軍北征,其他小王也領兵隨兄長們巡邊,校獵沙場。頻繁的征戰不僅鍛煉了諸王,也促進了他們同軍隊的聯係,大大加強了諸王的軍事實力。軍功、實力以及皇子的身份,使諸王成為能與朝廷相抗衡的隱患。

  朱元璋對藩王問題並非一無覺察。諸王不法,他即嚴厲責罰。一次,有人告發晉王謀異,朱元璋聞後大怒,令太子朱標將其從北方王府帶回京師,痛加訓誡,直到晉王答應改過,才許回藩。對北方諸王的動向,朱元璋也頗為注意。傳說,他曾派劉基次子以穀王府長史的身份巡行提調北方六王府事,暗中偵探諸王的一言一行。

  但是,終其一生,藩王問題一直沒有引起過他的足夠重視。相反,洪武帝對封藩之舉還一直自鳴得意。他曾向皇孫朱允炆表露過:“我把邊防防敵之事交給諸王,可使邊境安定,你就可以做一個太平皇帝了。”

  “敵虜不靖,可用諸王抵禦,諸王要是不安封國,朝廷又拿什麽去防禦呢?”朱允炆這位青年皇儲倒是感到了藩王之憂,擁兵在外的諸王是他的長輩叔父,他的身份不是太子而是太孫。他將他的憂慮曾向朱元璋全盤托出。皇孫的問話使朱元璋無言以對,他沉默良久,方才反問:“你的意思如何?”“先用德化懷柔他們,用禮製限製他們,不行就削奪他們的封地,實在不行就廢置他們,再不行就舉兵討伐!”朱允炆提出了一個四部曲方案。可以看出,這位皇儲對藩王之事有過長期的思考。“是的,除此也別無良策了。”朱元璋也隻能同意孫子的辦法了。

  可是,在朱元璋心中,各藩王的不安分隻不過是一種假設而已。他沒有想到自己健在時,諸王懾於自己的英烈,自然不敢有不誠之舉。但是,自己百年之後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1歲的朱元璋駕崩,21歲的朱允炆即位,之後他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對付各地的叔叔們了。

  2.建文新政解嚴霜

  朱元璋屠殺功臣的“威”與建文帝朱允炆平反冤獄的“恩”結合起來之後,朱氏家族的統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洪武年間,經過太祖朱元璋的整治,當時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得到了恢複和發展,吏治較以前也大為清明。然而他生性“雄猜好殺”,屢次興起大獄,動輒殺戮,政治氣氛異常凝重,文武大臣人人自危。建文帝對局勢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繼位伊始,就著手改革,改變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都創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

  太祖朱元璋用武力奪得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右武的局麵。洪武時,南京貢院軍事衙門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從一品,而六部尚書卻隻有正二品。《大明律》中明文規定文官不許封公侯,因此朱元璋的主要謀士劉基僅僅得封“誠意伯”,而武將得封公侯者甚多,稱王者也不少。在這種局麵下,文官在議論朝政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建文帝有意結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風,大力加強文官在國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大寶之時,他自己確定新年號為“建文”,與其祖父“洪武”剛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中可見建文帝治國方略的改變。他繼位後,立即將六部尚書升為正一品,大開科舉考試,並下詔要求薦舉優通文學之士,授之官職。

  建文帝身邊幾個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也是飽讀詩書的才子:兵部尚書齊泰,洪武十七年(1384年)應天府鄉試第一,次年進士;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洪武十八年(1385年)會試第一,與齊泰同榜;翰林侍講方孝孺是建文帝身邊的主要謀士,幼時就以聰敏機警著稱,後師從當代名儒宋濂,詩文為時人所推崇。正是因為建文帝所依賴的大臣多為這樣的文人,所以人稱新朝廷為“秀才朝廷”。

  在這種情況下,文人獲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再也不用擔心像洪武朝那樣動輒一言獲罪的情況發生了,因此他們膽量也大了,對朝政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建文帝忠心耿耿,這也是後來大批文臣甘願為建文帝殉難的原因。

  在刑獄方麵,建國之初,太祖朱元璋以剛猛治國,亂世用重典,法外用刑情況相當嚴重。他認為:“法嚴則人知懼,懼則犯者少,故能保全民命。法寬則人慢,慢則犯者眾,民命反不能保。”因而,屢興大獄,殺的人很多;還使用了許多恐怖的刑罰,如抽筋、剝皮、閹割、淩遲等,因此有獲罪的大臣跪求“臣罪當誅,謝主隆恩”。比較起來,能被砍頭也成了幸運的事。

  建文帝即位僅一個多月,就下詔全國行寬政、平反冤獄。洪武時期的一些冤假錯案得到了糾正,一批無辜的官吏得以恢複自由,被發配遠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鄉。據記載,建文朝監獄裏的罪犯比洪武朝減少了三分之二之多。建文帝的這些措施實際上是對太祖朱元璋嚴刑峻法的一種調整,也反映了建文帝與太祖執政風格的迥異。

  在賦稅方麵,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建文帝下令減輕江浙地區的田賦。明初以來,江浙地區的田賦明顯比其他地方嚴重,這是朱元璋因為憎恨江浙地區的縉紳當年依附張士誠而采取的懲治措施。另外,朱元璋還特意規定江浙人不許擔任戶部的職位,目的是防止江浙人偏袒家鄉。建文帝則認為江浙重賦隻可用懲一時,不應該形成定製,不光田賦要減輕,江浙人自然也可以擔任戶部的官職。他還針對寺廟侵占民田的情況,下令僧道每人占田不得超過5畝,多餘的要退回分給農民。

  建文的新政策給社會帶來了一定好處,因此有“四載寬政解嚴霜”之譽。他的“仁聲義聞”甚至遠播西域、朝鮮。中原地區關於建文帝的傳說更多:“父老嚐言,建文四年之中,值太祖朝紀法修明之後,朝廷又一切以惇大行之,治化幾等於三代。時士大夫崇尚禮義,百姓樂利而重犯法。家給人足,外戶不闔,有得遺鈔於地置屋簷而去者。及燕師至日,哭聲震天,而諸臣或死或遁,幾空朝署。蓋自古不幸失國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

  3.叔侄相爭,下落不明

  燕王朱棣與建文帝朱允炆之爭是朱氏家族的內部紛爭,既改不了“朝”,也換不了“代”,更改不了“姓”。大明江山仍然是朱氏家族的江山。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將諸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他們各自擁有數量不等的護衛甲士,尤其是北邊的幾個藩王,手握重兵,勢力更加強大。朱允炆繼位後,他深感諸藩王對自己的嚴重威脅,即位不久便開始削藩。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毅然起兵,與建文帝展開了長達三年之久的爭奪皇位的戰爭,最終以燕王勝利而結束。史稱這場戰爭為“靖難之役”,這次事變為“靖難之變”。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七日,朱棣聚集將士誓師,公開打出了奉天靖難、清除君側的旗號,曆時三年的“靖難之役”就這樣爆發了。這時,離明太祖朱元璋離開人世才剛剛15個月。靖難口頭上的對象是建文帝身邊以齊泰、黃子澄為代表主張削藩的大臣,即所謂“君側”。但雙方心裏都清楚,無非是奪位與保位之爭。

  戰爭初期,燕軍在軍事、政治、經濟上均處於劣勢,故其戰略為:鞏固北平根據地,利用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迅速變被動為主動,求得各個擊破。七月五日,朱棣擊敗朱允炆部署在北平的軍隊以後,連克通州(今北京通縣)、薊州(今天津薊縣)、遵化、密雲、居庸關、懷來、開平(今河北赤城獨石口)、龍門(今河北赤城龍關)等地,從而鞏固了北平根據地,為南下進攻打下了基礎。而此時,朱允炆憑借其軍事、政治、經濟上的優勢,集中強大兵力,分進合擊,想迅速將燕軍包圍在北平地區並殲滅之。七月二十四日,以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甯忠為左右副將軍,率師北伐。八月十二日,耿炳文率軍30萬人進駐真定(今河北正定),都督徐凱領兵10萬人紮營河間(今屬河北),都督潘忠駐莫州(今河北任丘),都督楊鬆率軍9000人為先鋒扼雄縣。朱棣乘北伐軍部署未定,率軍主動出擊。八月十五日夜,攻破雄縣,楊鬆全軍覆沒。

  二十五日,燕軍直搗真定,敗耿炳文軍於滹沱河,斬首3萬餘級,餘眾入城堅守,燕軍攻城3日不克,棄圍北還。八月底,朱允炆以曹國公李景隆代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50萬人進駐河間,再圖北伐,並令江陰侯吳高等圍攻水平(今河北盧龍)。九月五日,朱棣隻留下少數兵力防守北平,自率主力往援水平。吳高不戰而走,燕師連下水平、山海關,進取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李景隆趁虛率師圍攻北平,不料遭到守城燕師的頑強抵抗。十一月四日,朱棣回師北平,與留守部隊配合作戰,內外夾擊,大敗李景隆軍於鄭村壩(今北京東20裏),斃傷十餘萬人。李景隆退還德州。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初一,李景隆率軍60萬人從德州分兵兩路,大舉北伐。朱棣率軍10萬人迎戰。兩軍會戰於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境內)。經過數日激戰,李軍大敗,燕師乘勝攻克德州。李景隆退守濟南。燕師跟蹤追擊,進圍濟南,遭到山東參政鐵鉉與都督盛庸的頑強抵禦,圍城3個月而不下,且後方又受到北伐軍的威脅,遂撤圍還師北平。九月,朱允炆以盛庸代李景隆為大將軍,都督平安、吳傑為左右副將軍,再舉北伐。盛庸屯德州,平安、吳傑駐定州,都督徐凱營滄州,互為犄角以困北平。十月,朱棣獲悉盛軍北進,遂佯稱攻遼東而至通州,突然轉師南攻滄州,生擒徐凱,殲萬餘人。燕師進逼德州,誘敗盛軍於城外。其後沿運河而南,連克臨清、館陶、大名、濟寧等地。盛庸、鐵鉉率軍營於東昌(今山東聊城)以扼燕師歸路。十二月二十五日,燕師歸至東昌,遭盛軍截擊,死傷數萬人,主將張玉戰死,被迫還師北平。

  建文三年(1401年)春,盛庸率軍20萬人駐德州,吳傑、平安駐真定,互為犄角,伺機出擊。三月,朱棣再次率師南下,大敗盛軍於夾河(今河北武邑境)。閏三月十日,又誘敗吳傑、平安軍於滹沱河。乘勝連克真定、順德(今河北邢台)、廣平(今河北永年)、大名等地。朱允炆為緩兵之計,下詔赦燕王罪,企圖使其懈怠;同時發兵斷其糧道,以迫其北歸,伺機殲滅。朱棣識破此計,於六月中旬,遣都指揮使李遠率輕騎6000人南下,連克濟寧、沛縣等地,焚盛軍糧船數百艘、糧數百萬石,京師(今南京)大震。七月,盛庸乘燕師南下,令平安率萬騎攻北平;大同守將房昭回攻保定。朱棣聞訊,率軍回援,大敗其軍,還師北平。燕師與建文帝軍隊在河北及魯西爭戰兩年有餘,燕師所克城邑旋得旋失,唯占據北平、保定、水平三府。朱棣深感南軍兵多勢眾,曠日持久,攻防俱難,遂決定乘虛直搗京師。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督軍南下,繞過濟南,連下東阿、東平、汶上、兗州、鄒縣、沛縣、宿州,直抵蒙城、渦河(今安徽境內)。三月初九,於淝河(今安徽境內之北淝水)設伏,擊敗尾隨而來的盛軍4萬餘人。四月,燕師屯小河(即今安徽境內之濉河)。南將都督何福率軍北援,與平安會合,軍勢甚盛,兩軍在齊眉山(今安徽靈璧境內)交戰,燕師損失慘重,軍心動搖。朱允炆在此關鍵時刻,召徐輝祖所部還京,前線力量銳減,何福被迫退守靈璧。燕師迅速切斷其糧道,乘機進擊,大敗何福、平安所部,俘其10萬人,攻克靈璧。至此,朱允炆在淮河以北的主力已基本喪失殆盡。五月初,燕師乘勝南進,一舉突破盛庸淮河防線,連克盱眙、揚州、高郵、泰州、儀真(今江蘇儀征)等地。六月三日,燕師自瓜洲再破盛庸、徐輝祖長江防線,連克鎮江、龍潭。朱允炆聞訊,急忙答應割地求和,朱棣不允。十三日,燕師進抵南京金川門,守將李景隆和穀王朱穗開門迎降,朱允炆在宮中自焚死(一說出逃為僧)。朱棣即皇帝位稱成祖,改元永樂。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匆匆四年即告結束。

  家族間的紛爭,孰是孰非,難以定論。朱家天下並沒有因這場爭奪而受到影響,寶座上坐的依然是“朱”姓皇帝,而受苦受難的也依然是天下勞苦百姓。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明朝第三任皇帝。初為燕王,1398年起兵,經過四年內戰奪了皇位。即位後五次北征蒙古,追擊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疏通大運河;遷都並營建北京,奠定了北京此後500餘年的首都地位;組織學者編撰長達3.7億字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設立奴兒幹都司,以招撫為主要手段管轄東北少數民族。更令他聞名世界的是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朱棣可謂功績累累的一代雄主,為朱家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勳。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葬於長陵,廟號太宗,嘉靖時改成祖。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