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幫月月清理書架,把書剛推倒在地,書裏夾的早已幹燥、發黴了的蛋黃滾得滿地都是。爸爸媽媽都驚呆了,張口結舌地看著滿地雞蛋,是心疼又心疼呀。
把小家夥拎過來一問,原來——
你的寶貝挑食嗎?幾乎每一個父母都會拚命點頭。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談論食品對人體的綜合營養補充,偏食的害處等等父母們都比較熟悉的東西了。我們就來和父母談談,如何通過輕鬆而巧妙的辦法,幫助寶貝克服挑食的壞毛病。
這可是一場“鬥智鬥勇”的小戰爭呢。隻要爸爸媽媽贏了,寶貝就可以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被媽媽稱為“挑食小祖宗”的小姑娘月月的故事吧。
月月今年八歲,小家夥對食品挑剔的程度,可謂“登峰造極”,用她做咱們的例子再合適不過了。
月月媽媽苦惱地說:“這個小家夥是蛋黃不吃、青菜不吃、胡蘿卜不吃、冬瓜不吃、魚肉不吃、海鮮不吃、豬肉隻要帶一點肥的就整塊不吃。”
有一回,媽媽幫月月清理書架,把書剛推倒在地,書裏夾的早已幹燥、發黴了的蛋黃滾得滿地都是。爸爸媽媽都驚呆了。張口結舌地看著滿地雞蛋,是又心疼又頭疼呀。
把小家夥拎過來一問,原來每天早上,媽媽給她補充營養的雞蛋,統統都被小家夥先轉移到書包裏,再趁大人不注意,又轉移上了書架。每天吃完飯,很快就出門上學去了。回家後,又總是忘了“清理”就變成了現在看見的“壯烈”場麵,十幾個蛋黃,以各種姿態躺在地上,嘲笑地“看著”爸爸媽媽。
再仔細盤問,原來這隻是還沒來得及被扔掉的,更多的蛋黃都早被月月偷偷塞進小區垃圾桶了,原來媽媽大老遠托人從鄉村買來的一百多個柴雞蛋,月月一個蛋黃沒吃,全偷扔了。
“嗐,這孩子多不懂事呀。書上講雞蛋是孩子的營養聖品,蛋白質、蛋氨酸、脂肪、鐵、鈣、磷、維生素……幾乎孩子成長最需要的營養成分,它裏麵的含量都很豐富,所以我們每天早上才會一定要求她吃呢!”
“可是,孩子現在這麽排斥,難道從此再也不給她吃雞蛋了嗎?”月月媽媽鬱悶極了。
“如果小家夥不喜歡吃的東西,你勉強她吃,隻會反複加深孩子對這種食品的厭惡,那麽以後真的會使這種食品一輩子與她的飯桌‘永別’了的。”我微笑著解釋。
“啊?那真的再也沒有辦法讓她吃雞蛋嗎?!”月月媽媽著急地問。
“當然不是,你一定得弄清楚,孩子不喜歡吃這種東西的時候,隻表示孩子對這種食物以這種方式烹調所產生的味道不能接受。
“我們很多人都有經驗,雞蛋水煮、牛奶煮,蛋黃都會有一股腥味,多數孩子不愛吃,而家長們往往看見孩子不愛吃水煮蛋,就認為所有烹飪形式的雞蛋,寶貝都不喜歡了。”
“我也用油煎過荷包蛋,月月還是不愛吃呢!”媽媽說。
“你是不是煎得比較嫩呢?”我問。
“嫩才能保證營養不被破壞呀!”媽媽回答。
“嗬嗬,嫩雞蛋的蛋黃,都有股腥味,有的人習慣,有的人一輩子都不喜歡呢。月月平時有愛吃的菜嗎?”
“紅燒的,味道比較濃的紅燒菜都還可以。”
“這樣,你呀,回去把雞蛋和月月愛吃的紅燒肉放一起,紅燒,煮得透透的,直到蛋白起著皺,像琥珀桃仁那種顏色,然後,用筷子把雞蛋剖開看看,確保紅燒的味道已經進到雞蛋黃裏了,就可以了。這時,肉味已經進入蛋黃裏,把雞蛋的腥味已經蓋住。你再試試,看月月吃不吃。”我笑著說。
“我回去一定試試。”月月媽媽高興地回答。
第二天上午,我就接到了月月媽媽的電話。
“吃了,她吃了,太神奇了。她還問我菜的名字,我說就叫‘琥珀肉燉蛋’吧,嗬嗬。”月月媽媽驚喜地說。
“其實,沒什麽神奇的,孩子如果討厭蛋黃中的腥味,你就想辦法把蛋黃做出孩子喜歡的菜的味道。我說過,孩子隻是討厭一些食材原始的味道,對食材本身並沒有什麽天生的喜惡。
“比如,月月不喜歡蛋黃,但是很喜歡蟹黃,不是嗎?”
“對,這孩子特別喜歡吃蟹黃。”月月媽媽連連點頭。
“那麽,你何不再嚐試,加黃酒、醋、生薑末,把蛋黃燒成‘賽蟹羹’,說不定也很受寶貝歡迎呢。
“如何把孩子不喜歡味道的材料,燒成他喜歡的另一種口味,這就是媽媽們的趣味遊戲了。你注意觀察,一旦孩子認可這種味道後,他就會願意,重新開始嚐試著吃他原來很討厭的那種食材了。”
“那麽,其他那些她不愛吃的東西,我該怎麽做呢?”月月媽媽很感興趣地問。
“這樣吧,你把電話交給小月月,讓我和她交流一會兒,就能回答你的問題了。”我說。
隨後,在電話中,我與可愛的月月交流了十分鍾,很快就對月月的問題了如指掌了。
我告訴月月媽媽:“你看,其實孩子不愛吃某一種東西,也是有原因的。你可以記下原因,慢慢考慮,怎麽規避掉女兒不喜歡的因素,就一切OK了。我先為你舉幾個例子,你用筆記下來吧。”
月月媽媽找來紙筆,記錄下了我開給月月的治“偏食小處方”:
挑食材料:肥肉
挑食原因:孩子不願意吃肥肉,是因為肥肉太油太膩,而且吃起來軟軟滑滑的,一大塊一大塊的,孩子覺得惡心,咽不下去。
應對處方:你隻要想辦法除去肥肉的油性和膩味,把它燒得入口即化,就像江浙菜裏的東坡肉似的。
挑食材料:青菜
挑食原因:孩子不吃青菜,是因為曾經看見已經燒好的青菜裏有隻蟲子,而且覺得青菜苦,不好吃。
應對處方:當著孩子麵,認真清洗青菜,讓孩子確認,家裏洗的青菜,一定不會有蟲子。然後,就使用孩子和你一起洗過的,她完全放心的青菜,來燒當天的菜。
燒法也很簡單,加蒜末,去掉青菜本身的苦味。起鍋前加鹽的時候,稍微加一點點糖和味精提鮮。
挑食材料:胡蘿卜
挑食原因:媽媽一般喜歡在飯裏直接蒸胡蘿卜,蒸出來的胡蘿卜別提多腥多難吃了,媽媽強迫吃的時候,隻好一塊塊咽下去,特別難受,簡直像災難。即便是切成絲,涼拌,味道也還在,仍不喜歡。
應對處方:孩子既然不喜歡那種味道。我們就用智慧去掉它的那股味道。使用胡蘿卜做材料前,切絲,用鹽揉一揉,再用熱水焯一下,把味道盡可能減淡些。
然後,把它用於羅宋湯、燉肉之類味道重的菜中。
最妙的招數是,把胡蘿卜徹底切碎,鹽揉、水焯,處理完,與其他孩子喜歡吃的原料混在一起包餃子,基本上讓孩子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等孩子表示喜歡吃以後,再得意地告訴孩子,“原來,寶貝也能吃胡蘿卜呢。”
挑食材料:冬瓜
挑食原因:冬瓜燒熟了,形狀和肥肉很像,看了就不想吃。
應對處方:把冬瓜和女兒愛吃的牛肉一起,做成牛肉圓子,紅燒、做湯都行,和用胡蘿卜包餃子的原理一樣,讓孩子看不出來它的廬山真麵目。
吃完了,孩子能接受,再說破不遲。不說,也沒關係。
挑食材料:魚
挑食原因:有兩次吃魚,月月被魚刺卡得相當不爽。而且,為了讓刺下去,您又讓她喝醋,又讓她咽大飯團的,把小姑娘的眼淚都折騰下來了。孩子從此有了心理障礙,再也不吃魚了,管它補腦還是補眼睛,堅決不吃。
應對處方:把魚肉中的刺細心剔出來,做成魚丸,吃之前,也不要告訴她,等寶貝愛不釋口了,再說出來。
或者買些隻有大刺、幾乎沒有什麽小刺的魚,比如黑魚,讓孩子吃了,先消除對魚類的綜合恐懼感。
“以上是和月月簡單交流後,結合月月的挑食原因,提出的應對建議。”月月媽記完了,我笑著解釋。“其他月月不愛吃的東西,都可以依照以上方式和原則做給她吃。總的訣竅就是:
一、找出孩子不愛吃某種食物的真實原因。
二、把食材中孩子不喜歡的味道淡化掉。
三、變化食材形狀,讓孩子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壞印象。
四、吃完再揭秘。
嗬嗬,東西還是那個東西,營養還是那個營養,至於形狀和味道嘛,就看媽媽‘妙手回春’的本領了。當然,最好在確保味道讓孩子喜歡,形狀讓孩子認不出來的同時,菜品顏色也能非常美好。如此這般,寶貝的胃口,是想不好都不可能呢。”
“我終於明白應該怎麽對付寶貝的挑食了。很有挑戰性,但也很有意思呢。這種動用智慧的活兒,我一定可以搞定的!”月月媽媽信心滿懷地笑道。
是的,我堅信不疑,在媽媽們的無敵愛心和智慧巧手下,所有孩子原來不喜歡吃的好東西,都會被孩子們重新接受。
當孩子驚奇地發現,咦,原來茄子沒有那麽難吃呢!原來胡蘿卜煮成羅宋湯,味道就沒那麽討厭了!原來大蒜燉在肉裏燒軟了,還很鮮美呢!媽媽們就可以欣慰地笑了。
最後,提醒一點,對於經過精心改變,孩子還是不願意吃的東西,也不用緊張。榴蓮中是有維生素,可西瓜中也有呀,孩子不愛吃這種東西,我們就用營養成分差不多的另一種東西來替代,營養價值還是一樣的。
現在食品多多,西方不亮東方亮。隻要孩子攝入的綜合營養是均衡的,就OK了。不用強求與傳統的飲食習慣一致。
重點提示:
1.孩子不喜歡吃的東西,不宜勉強他吃,那樣隻會反複加深孩子對這種食品的厭惡。
2.孩子不喜歡吃某種食物,一般是不太接受這種食物中的某種天然味道,把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摻在他喜歡的食物裏,讓他喜歡的味道蓋過他不喜歡的味道,孩子就不會拒絕這種食物了。
3.有的孩子可能是不喜歡某種食物的形狀、顏色等,可以把這樣的食物巧妙地改變色狀,讓孩子能夠愉快地接受。
4.孩子實在不能接受的食物,可以選擇營養成分相同或相似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