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馬大俠”談阿裏巴巴上市

  創辦一家偉大公司真的比上市更為重要。我們說上市就像我們的加油站,不要到了加油站,就停下來不走,還得走,繼續走。

  ———馬雲

  對於馬雲而言,阿裏巴巴的上市不是為了像外界說的那樣“圈錢”,而是為了讓阿裏巴巴更加國際化。2007年的馬雲是非常緊張的,阿裏巴巴上市之後的第一天,股價就翻了將近3倍,成了首日漲幅最高的“股王”,按照當天的收盤價估計,阿裏巴巴的市值將近280億美元,是盛大、攜程和三大門戶之和。

  這樣的勢頭,馬雲應該很高興的,但是他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興奮。他非常冷靜地說:“2007年並不是股市繁榮的一年,也不會是股市的繁榮時期。繁榮就是一個企業的生態係統,如果把企業當成一個人的話,那麽環境就是春夏秋冬了,如果在夏天的時候是所謂的繁榮時期,這個時期如果持續很久的話,那就預示著冬天馬上就會出現了。阿裏巴巴的上市融資,隻不過是為了度過寒冷的冬天做足準備。”

  早在2000年的時候,出現的互聯網危機讓阿裏巴巴和馬雲深有感觸。

  已經經曆過一次“冬天”的馬雲,當然在這一次的時候會有先見之明,其實在2006年的時候,馬雲已經感覺“冬天”就要來了,並且這個“冬天”的時間或許會更久一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馬雲選擇了上市。

  在馬雲的眼中,上市隻不過是一次加油的過程,並不是他做企業的目的。企業想要走更遠的路,就要不斷地通過各種渠道汲取能量。當然,在“加油”之前,馬雲自己也非常清楚:“在加油之前,你最好要衡量一下自己車上的貨到底行不行,你的貨到底能不能賣出去把你的油錢賺回來。不應該為了融資而上市,這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馬雲的思想中,阿裏巴巴的上市有自己的目標,不管怎樣都會穩紮穩打,踏踏實實。

  “其實,我並不看重公司的股價,或者公司的市值是多少。阿裏巴巴現在隻是一個很小的公司,它未來的路還很長,上市隻是一個加油站,沒有什麽其他的意義,阿裏巴巴會持續做102年,現在還有90多年的發展時間,所以,我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發展中國的電子商務。”阿裏巴巴內部有優質的投資組合,馬雲表示當阿裏巴巴進入納斯達克的時候,就會變成亞洲第一,而如今的阿裏巴巴離這個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

  阿裏巴巴進入發展的第八年的時候,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已經有了12年,在阿裏巴巴的成長過程中,馬雲看到過繁榮的景象,也看見過泡沫時代。

  馬雲其實是有先見之明的,在2001年的時候,馬雲表示會在企業發展需要的時候上市,上市對於阿裏巴巴應該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的結果,而不是為了融資或者其他的目的。

  在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優勢的時候上市無疑是在自尋死路,馬雲說:“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完全能夠得到更多的資金,但是讓一家公司做好完全比上市來得更加重要,上市之後出現的積極的影響和效果,隻能說明阿裏巴巴在發行股票的時候發行價並不夠高,完全不是外界說的‘泡沫’,阿裏巴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有價值的公司。”之後,有很多的風險投資公司希望和馬雲合作,馬雲是這樣說的:“做企業的原則就是要用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收益,並不是比著花錢。而且巨額的融資不是為了上市,我們8&200萬美元的融資隻是為了強化公司在某些方麵的優勢地位,僅此而已!”

  馬雲一直在說,阿裏巴巴缺少的並不是錢,而是另外的一種發展模式,上市就是最好的選擇,這個選擇是經過多次考慮之後的結果,是非常理智的。有一句話,或許能夠讓大家明白阿裏巴巴上市的原因,馬雲說:“當然,我一直是這麽認為的,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就能夠管理多少錢,阿裏巴巴在最初的時候隻不過是從500萬美金起步,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地發展。”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