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九章 重裝機甲

  1983年6月,以石田芳夫為團長的日本圍棋代表團抵達北京,次日,第一場比賽就開始了。

  和石田對陣的還是他的老對手——聶衛平,這次,他依然沒能打破他的宿命,中盤就敗給了聶衛平。

  這一天,日本的八名棋手是四勝四敗,正好打個平手,這和石田想象中的狂勝中國棋手差了許多。

  第二場對局,日方五勝三負,勉強取得了一點優勢。

  第三場對局,日本選手來到了秦淮河邊的南京城,結果又是一個4:

  4平。

  第四場和第五場,比賽的地點又換到了杭州,這兩場比賽都是4:4平。

  這讓石田芳夫心頭冒火,而且,他自己也輸給了中國另一名棋手——當時的六段程曉流。

  而和他相對應的是中方的主帥聶衛平,三局連勝,除了戰勝石田之外,另外還接連戰勝石井邦生、長穀川直等。

  還有一名小將的成績也緊隨聶衛平,雖隻上三場卻是連勝三場,那就是17歲的錢宇平,他分別擊敗了日方的三名八段:山城宏、佐藤昌晴、長穀川直。

  五場累計,日方21勝19敗。

  也就是說,中國隊在第五場結束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預定計劃。而石田等人,即使下邊兩場全勝,也隻能是贏37局而已。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在40局的基礎上多贏幾盤,而是能不能把雙方膠著的比分拉開一些了。

  第六場移師上海,聶衛平再度對陣石田,一度曾局勢落後,但是聶衛平的心理素質很好,在不利的情況下硬是一點點扳回來,最後是半目勝。

  棋下到這般田地,石田反而是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反正回去是交不了差了,愛怎樣就怎樣吧!

  第七場,中日雙方真正的第一主力終於過招了。

  日方的小林光一此時是六戰六勝,是日方唯一保持不敗的棋士。其實,經常閱讀日本雜誌、報紙的中國圍棋隊也知道,此時的小林光一在日本已經跨入超一流的行列,他轉戰於各個循環圈和挑戰賽,獲得冠軍稱號隻是時間問題,他才是日方的絕對主力。

  這次中日交流賽,中國圍棋隊著力培養的是五個年輕人:馬曉春、邵震中、劉小光、曹大元、江鑄久。從他們上陣的次數就可以看出來,這五個人都上了最起碼四場以上。

  而前六場,小林光一恰恰將這五名選手全部殺敗,他連勝邵震中兩盤,然後分別戰勝了馬曉春、劉小光、曹大元、江鑄久四人各一盤。

  所以,最後阻止小林光一連勝勢頭的重擔,就落在了主帥聶衛平身上!

  一個是六連勝的小林,一個是四連勝的中方主帥聶衛平,這最後一場的較量,吸引了大上海的無數棋迷。

  上海是中國圍棋水平最高的地方,圍棋普及率高,群眾基礎廣,再加上曆史悠久,就連上海的棋迷都顯得那麽專業。

  7月1日,上海市體育館,最後一場對決開始了。

  小林執黑棋,第一手、第三手以錯小目開局,然後,黑第五手構成無憂角,這是他擅長的小林流。

  聶衛平則以二連星應對,從白14開始,他就開始出現失誤,緊接著,在右方的戰鬥中,他再遭失敗。

  戰場轉移到左下方,聶衛平再次失誤。小林光一冷靜地走完外麵,突然又侵入白棋費了三手形成的堅實角部,輕鬆地將白的角部掏光,局勢完全進入到小林擅長的大占實地的步調中去了。而且,整個盤麵黑棋占據了較大優勢,需要說明的是,小林的特長就是把優勢轉化成勝勢。

  就這樣,聶衛平眼看差距越來越大,隻得中盤認負。

  這次交流賽的總比分,日方是31勝25敗,雖然總比分領先,但顯然沒有達到他們的目標,畢竟這是一支由四名九段、四名八段組成的超強隊伍,結果卻沒有體現出他們的強悍。

  但是,七戰七勝的小林光一也讓中國選手,尤其是聶衛平領教了日本超一流選手的強大實力。

  而且,日方並沒有就此善罷甘休。次年,他們提出,交流賽的方式需要進一步升級,名稱由往年的中日圍棋友誼賽變更為中日圍棋對抗賽。方式由原來的一局勝負製轉變為番棋製。最初的設想是中日的最強者——趙治勳、聶衛平進行七番棋的較量,這樣,既避免了偶然性,又增加了對抗性,畢竟七番棋的決鬥更能考驗棋手的意誌力和心理承受力。

  中日圍棋交流賽一直是由《讀賣新聞》主辦的。日本最強棋手與聶衛平的七番棋對決,《讀賣新聞》早在兩年前就開始策劃了。那時是以藤澤秀行為目標的,因為藤澤是當時日本的棋聖,不料等到真正實施的時候,棋聖已經變成了趙治勳,而且,趙治勳的國籍不是日本,而是韓國,那個時候,中韓之間還沒有建立外交關係,於是,這又牽扯到了許多外交方麵的問題。不過《讀賣新聞》很執著,做了很多努力,最終促成了聶衛平和趙治勳的番棋較量,隻是七番棋改為了三番棋。

  1984年的趙治勳,已經成為日本棋壇最耀眼的明星,他的戰績讓他的那些師兄們望塵莫及。雖然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武宮正樹、石田芳夫等人也都分別奪得過本因坊、名人等稱號,但他遠遠超過了他們,在1980年戰勝師兄大竹英雄奪得名人稱號之後,他一直蟬聯了五屆名人,這在名人戰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他也因此獲得了終身名譽名人資格。而且,在蟬聯名人的同時,他在1981年又獲得了本因坊的挑戰權,麵對師兄武宮正樹,他4:2將之擊敗,成為繼石田芳夫之後,又一個名人本因坊。

  在日本,含金量最高、分量最重的就是棋聖、本因坊、名人三個大頭銜,當他奪得了兩個之後,1983年,他又獲得了棋聖戰的挑戰權,麵對已經六連霸的名譽棋聖藤澤秀行,趙治勳一上來就連敗三局。

  棋聖戰是藤澤唯一的固定工資,他就靠著這個棋聖戰過日子還債呢,所以,麵對趙治勳的強勁勢頭,他頑強地予以狙擊。連勝三局之後,藤澤滿以為這次又可以擊退這個最新出現的強敵了,因為剩下的四局棋,他隻要拿下一局,就可以輕鬆衛冕。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趙治勳是七番棋的魔鬼,隻要還有一絲希望,趙治勳就會卷土重來!

  後麵四局,趙治勳堅韌地一局一局往回扳。最終,三連敗後四連勝,演出了日本圍棋史上又一個著名的驚天大逆轉!

  由此,趙治勳開創了一個新的日本圍棋紀錄,一個人同時擁有棋聖、名人、本因坊三個大頭銜,成為名副其實的日本圍棋第一人。

  除了花重金請來趙治勳之外,《讀賣新聞》還搬出了兩個擁有頭銜稱號的重量級棋手,一個是擁有十段、王座的雙冠王加藤正夫,一個是天元片岡聰。

  這三個人一出山,等於現任日本七大冠軍頭銜請出來六個,唯一沒有出場的是“棋聖”大竹英雄,因為他曾經對媒體說過,除非是讓兩子,否則他不會和中國棋手對弈。

  為了激勵選手們打出好成績,《讀賣新聞》對比賽獎金也給予大幅提高,凡是能2:0戰勝對手的,獎金額為46萬日元,加上對局費可獲60多萬,兩個三番棋下來,如果連勝,可以贏得140多萬,相當於一些小的頭銜戰的冠軍獎金了。

  中國圍棋隊對這次赴日比賽也極為重視,他們一改往年的按成績選拔、搭配男女比例的方式,而是采用淘汰賽的方式,最終按淘汰賽的成績挑出前八名赴日比賽。

  最終選拔出的是:聶衛平、馬曉春、曹大元、劉小光、孔祥明、錢宇平、宋雪林、王元。

  1984年5月24日,中國八員戰將踏上了日本的國土,第一輪三番棋比賽在東京的日本棋院舉行。

  對陣的形勢是:聶衛平九段對趙治勳棋聖,馬曉春九段對加藤正夫王座,錢宇平六段對片岡聰天元,曹大元七段對酒井猛九段,劉小光七段對大平修三九段,孔祥明七段對小林覺七段,宋雪林六段對宮澤吾朗七段,王元五段對上村邦夫七段。

  趙治勳在日本棋院舉行的激勵會上宣布:“哪怕聶衛平隻贏一盤,也算我輸。”加藤也表態:“我和治勳君的目標是一樣的!”

  但趙治勳對於聶衛平的到來還是十分慎重的,雖然他忙於日本國內的各種頭銜戰,但從半個月前就拒絕了一切酒宴,並找齊了聶衛平和日本棋手的每一盤對局,詳細研究其特點,以做到心中有數。

  果然,在日本棋院幾乎是全部精英出動的情況下,中國圍棋隊潰不成軍,大敗虧輸。

  趙治勳以2:0輕取聶衛平,加藤正夫也是2:0擊敗馬曉春,酒井猛2:0勝曹大元,小林覺2:0勝孔祥明,宮澤吾朗2:0勝宋雪林,上村邦夫七段2:1勝王元,錢宇平先是和片岡聰第一局走出了三劫循環無勝負的棋,然後又1:1打平。

  唯一獲勝的是劉小光,擅長亂戰、殺棋的他以2:0擊敗了大平修三。這是相當不錯的戰績啊,大平修三可是各個頭銜戰循環賽和挑戰賽裏麵的常客,是長年穩坐日本“黃金座椅”的人。

  然後,中國圍棋隊又移師位於大阪的關西棋院,進行第二輪的三番棋較量。

  關西棋院的實力相對要弱一些,但是出戰的也都是頂級棋手。

  日本方麵為了對付聶衛平,專門把加藤正夫抽調過來,與聶衛平決戰三番棋。

  加藤是又一個令聶衛平膽寒的人物,他直線型強行攻擊的風格讓聶衛平無力招架,而且加藤不僅力量大、算路深,還屢出妙手。

  結果聶衛平又是連敗兩局,被打得暈頭轉向。對局結束之後,他如墜五裏霧中,隻知道輸了,卻不知道為什麽輸,不知道到底哪裏走錯了。

  兩次三番棋的中間,另一個超一流棋手——武宮正樹也上場與聶衛平較量一局,結果聶衛平再遭敗績。

  1984年的赴日比賽,讓聶衛平徹底領教了日本超一流棋手的厲害,從上一年的小林光一開始,到武宮正樹,再到趙治勳、加藤正夫。這些超一流棋手一個比一個厲害,更何況,他們的大師兄大竹英雄還沒有出戰呢,還有一個吳清源的弟子——“二枚腰”林海峰也沒有出來。

  這些人,就像是隱藏在雲霧中的高山,讓中國棋手即使仰望,也無法窺見其真麵目。

  這些人,成為中國棋手集體追趕的目標,他們暗暗發誓要擊敗這些日本高手。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