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五章 星星之火

  絕望的小林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自己的實力,在木穀道場,他也開始成長了,曾經的淘氣包,嬌氣而又放縱的性格悄悄改變了!

  他的目標是武宮正樹。

  兩個人幾乎同時進入木穀道場,武宮隻比他大一歲,但卻早已是初段,而且學棋也十分刻苦。

  小林很快就發現,要趕上武宮是很困難的。

  因為不久,武宮就遠遠地把小林拋在了後麵!不僅僅是小林,就連他的師兄加藤正夫和石田芳夫都被武宮拋在了後麵!

  進入木穀道場的次年,武宮升入二段,參加了專業十傑戰的預選賽。

  當時的新聞賽事極為殘酷,低段者要從底層一級級打上去,四段以下的混戰結果隻能產生一個名額,才能進入五段以上的循環賽,這個唯一的幸運兒一般都是在高段區被淘汰——明年還要從頭打起。

  在專業十傑戰的預選賽裏麵,二段的武宮就這樣一層層打上去,進入了高段區的循環。

  在高段區裏麵,武宮繼續創造著奇跡,連續擊敗高段位棋手,進入了第三預賽階段。

  在這個階段,他戰勝了他的同門師兄,早已成名的岩田達明九段,隻是到了循環賽的最後階段才被擊敗,雖然被淘汰出局,但是著實火了一把!

  加藤和石田都被震動了,他倆都已是四段,在入門的資曆上也比武宮老很多,如今卻被這個15歲的少年撇在了身後。

  正是由於武宮、加藤和石田的出色表現,就在這一年,他們三個被選作遠赴中國的圍棋代表團成員。

  代表團總共六個人,九段島村俊宏、八段宮本義久、五段家田隆二、四段石田芳夫、四段加藤正夫、二段武宮正樹。

  六個人木穀門下就占了三個,而且,日本棋院在這次的人員安排上其實是煞費苦心的,因為真正的秘密武器其實就是這後麵很不顯眼的三個人。

  1966年年末,日本圍棋代表團的六名棋手來到北京。

  加藤、石田、武宮三個人對中國充滿了好奇,特別是石田芳夫,走到哪裏都興致盎然地東張西望。來中國之前,他們就已經向師兄大竹英雄和師姐木穀禮子仔細打聽了中國的風土人情和棋手情況,比較熟悉的就是陳祖德和吳淞笙。由於中日圍棋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國棋手的棋譜也經常傳到日本被木穀門下拿來研究。而且,就在1965年夏季,大竹就曾迎戰過來日訪問的陳祖德和吳淞笙,木穀禮子更是在秋季和師兄岩田達明一起訪問中國,他們對中國棋手可以說是相當了解。

  在當時,陳、吳二人是毫無疑問的中國圍棋的領軍人物。

  兩人的後麵,是一批年齡都不過十幾歲的小將——王汝南、黃德勳、薑國震、羅建文……這是1966年的深秋。

  比賽的地點是在北京飯店的西七樓,從房間的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大街上飄飛的大字報的殘片,還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遊行隊伍。

  石田芳夫和武宮脾氣最是相投,兩個人都是愛好廣泛,多才多藝,他倆設法搞到了中國棋手人手一冊的紅寶書,然後向隨行的翻譯人員請求解釋書中的內容,對裏麵的一些文章也逐漸理解。

  日方的主帥島村俊宏始終坐鎮第一台,輪番迎戰中方的最強棋手——陳祖德、吳淞笙、王汝南。

  中方的希望是讓陳祖德能夠拿下島村俊宏一局。為了這個目標,陳祖德對島村俊宏三次,結果卻是兩敗一和,而吳淞笙和王汝南也統統敗給了島村俊宏,大家都未能再次創造奇跡。

  而日方的第二台宮本義久八段就比較慘了,不僅被陳祖德分別執黑、白各勝一局,又被吳淞笙一勝一和拿下,還被羅建文執白擊敗一局。

  真正令中方大吃一驚的是第四台的石田芳夫,中方開始並沒太看重這個與中國棋手一樣手持紅寶書並經常翻看的四段青年棋手。

  石田第一局與羅建文下成和棋,然後就開始連勝黃良玉、薑國震,一時所向披靡,中方無奈,隻得臨時把陳祖德調到第四台阻擋他一局,不想陳祖德也被他中盤戰勝。接下來中方再次調上吳淞笙和黃德勳,但都被石田中盤擊敗。

  最終石田芳夫和主帥島村俊宏一樣,以一和五勝的不敗戰績凱旋。

  加藤的“天煞星”風格初顯:中盤勝黃進先、中盤勝黃良玉、中盤勝沈果孫、中盤勝薑國震,對王汝南是執黑勝五子,唯獨碰上了中國的“殺棋之星”、16歲小將黃德勳,兩人最後是大殺小輸贏,黃德勳以兩個子的優勢擊敗了加藤。

  二段的武宮正樹同樣表現出色,中盤勝黃德勳、中盤勝華以剛、中盤勝邱鑫、中盤勝王汝南,不過卻中盤敗給羅建文和陳安齊,總共是四勝兩敗。

  木穀門下三個人總共下了18盤棋,僅僅輸了三盤。

  而本次日本隊的總成績是24勝9敗3和,勝率72%,可以說,如此驕人戰績,木穀門下功不可沒!

  這次訪問賽事,中國棋手本來是充滿希望的,但最終收獲的依然是惆悵,無窮無盡的惆悵!

  更為惆悵的是,圍棋項目馬上就麵臨著取消的命運。

  日本棋手返回後,中國圍棋集訓隊就解散了,棋手們哪裏來的還回哪裏去,福建的回福建,安徽的回安徽。

  1967年,北京第三通用機械廠招進來七個學徒工,分別是兩個維修鉗工:吳淞笙、王汝南,兩個模具鉗工:陳祖德、曹誌林,兩個車工:邱鑫和黃德勳,一個銑工:華以剛。

  陳吳時代的領軍人物都在這裏了,加上小將黃德勳、華以剛等人,中國圍棋的精英皆會聚於三通用。

  七個小兄弟們興高采烈地住進了三通用的單身宿舍,他們流浪了一圈,終於又回到北京了。

  自從圍棋集訓隊解散之後,這七個小兄弟就被家鄉拒絕接收,無處可去,先是去了山西的農場,幹了四個月農活之後,又被安排在三通用當工人。

  他們都是單身漢,就像蒲公英一樣,飛到哪裏,哪裏就是家。

  隻要有圍棋,三班倒的生活也是快樂的。

  他們上班在一起,吃飯在一起,晚上空閑也在一起,沒有桌子下棋,就把被褥掀開,直接在床上下!

  那一年,陳祖德回到上海一趟,抽空去看望了自己的老師,七十多歲的顧水如。

  穿過陰暗的走廊,陳祖德走進了老師的家門,他看到這個倔強、執拗的老人依然在輔導孩子們下圍棋,從清朝末年到軍閥混戰,再到抗日戰爭,一直走到新中國,這個老人的一生,就是中國圍棋薪火傳承的長距離接力。

  他的生命就像一根蠟燭,即將燃盡,但是,他卻不甘心平淡的日子,他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

  終其一生,他都是在日本圍棋的強勢下度過的,從青年時期求學日本到以年邁之軀培養弟子,顧水如至死都沒有看到中國圍棋真正的輝煌,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但更令人遺憾的是陳毅元帥,對日比賽時,每當陳祖德將該贏的棋輸掉,他就忍不住扼腕歎息,恨不能自己化身陳祖德與對手下棋,他提出的那個目標,十年的時間趕上日本圍棋,眼看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中國與日本的差距依然很大,這讓他心中一直隱隱作痛。

  1972年,陳毅去世,從圍棋這方麵的願望來說,他也是死不瞑目啊!

  20世紀60年代末,北京什刹海業餘體校。

  一個年邁的老人正坐在傳達室裏麵看門,愣愣地望著不多的過往人員。

  又是深秋天氣,黃色的樹葉落得滿地都是,北風陣陣吹來,冰冷刺骨,老人發了一會兒呆,就披上軍大衣,從門後拿起大掃帚,蹣跚著掃著地上的落葉。

  一個年輕人站在了他的身後,喃喃地說:“過老,我要走了。”

  老人聞聽,怔了一下,連忙轉過身:“衛平?你要去哪裏?”

  年輕人沮喪地說:“東北,黑龍江,山河農場。”

  老人忽然又變回了漠然的表情:“好啊,去吧,上山下鄉,就是要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裏鍛煉,你在那裏要多學毛主席著作,要聽領導的話。”

  年輕人欲言又止,想了半天,說:“過老,你身體不好,也要多照顧自己,我走了。”

  這個老人就是當年棋壇上的北方霸主過惕生。自從北京圍棋隊解散之後,他就在這裏看大門。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