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六章 一生甘苦憑誰問

  過惕生收聶衛平做弟子還是在1963年,那時,聶衛平的老師是雷溥華,他覺得聶衛平在圍棋方麵很有天分,就推薦他去當過惕生的弟子。

  從此,還在上小學的聶衛平一放學就直奔過惕生的家裏學棋,日複一日,從不間斷。

  過惕生的家很簡陋,簡陋到僅能遮風避雨的地步。

  過惕生一生貧苦,夫妻二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裏卻毫無怨言。聶衛平把自己老師的處境告訴了父親,聶父就連忙去找過惕生商量,說自己家正好有一間30多平方米的房子空置,希望過先生可以搬過來,這樣,過先生就可以得到照顧,而且,聶衛平也就不用再放學後來回跑了。

  過惕生同意了。

  有了安定的學棋環境,小聶衛平的棋力開始迅速增長。

  這一住就是兩年,直到“文革”前夕過先生分了新房子才搬出來。

  過惕生行棋善於棄子,長於轉換,大局觀清楚,卻缺乏剛猛。在“南劉北過”時代,他雖然屢獲冠軍,但總是敗在劉棣懷的手下,這與兩人的性格有關。

  劉大將豪放不羈,談笑自若,下起棋也是好勇鬥狠,殺氣十足。而過惕生則是謹小慎微,忍辱負重。

  過惕生大半生一路行來,遭受數不盡的挫折、打擊和嘲諷,但都獨自咽下,逐漸養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

  所以,每當遇到變故,他就趕緊想辦法自己去通融、躲避,這使得他慢慢變得人雲亦雲,與世無爭。

  他最得意的手段就是棄子,他對聶衛平說:都丟了,就贏了。主動放棄是一種態度,舍得,是一種人生智慧。

  棋如人生,他的生活也是在不停地放棄,誰想搶,誰就拿去,他從來都是主動退讓。

  但過惕生懦弱的外表下,卻是一個真正豪俠的人。

  20世紀50年代,他在全國圍棋大賽上獲得冠軍的時候,有個開封的圍棋選手劉厚,獲得第八名。

  劉厚在20世紀60年代到鄭州擔任了省體育場的場長,“文革”時期的一天,劉厚聽好友透信說造反派要來揪鬥自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因為那時期,一旦批鬥起來,不死也要扒層皮,打成殘廢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個劉厚甚至來不及換衣服,隻穿著褲頭背心就跳上了去北京的火車,他要向中央反映自己是無辜的。

  劉厚蓬頭垢麵來到北京,卻無人投奔。

  要知道那時候可是人人自危,誰敢惹事上門啊!

  聶衛平的另一個老師——雷溥華剛剛被批鬥致死,更是讓所有老棋手心驚膽戰。

  投親訪友被拒之後,走投無路的劉厚最終選擇了投奔過惕生。

  “文革”時期,有多少朋友反目,互相揭短,隻想傷人以求自保!

  這時的過惕生方顯出英雄本色,他勇敢地收留了劉厚。

  特別是幾天後劉厚被造反派發現了行蹤,過惕生再次上前以性命擔保劉厚這個人絕無問題!

  這就是北過,危急時刻,他的豪邁心胸絲毫也不亞於南劉!

  不過,此時的他也沒能逃過批鬥,首先因為他在中國圍棋界的地位,自然是貨真價實的“反動學術權威”,更因為他曾在抗戰時期的江西,在國民黨部隊裏擔任圍棋教官,還被授予少校軍銜,於是,專案組南下江西,調查他是否雙手沾有人民群眾的鮮血。

  結果自然是清白的,但他還是因為問題說不清,被下放到了體校去看大門。

  在那個時代,南劉北過的境遇其實都差不多。

  上海的劉棣懷也是在一次掃地中,不小心掃出一張領袖的畫像,立即被揪鬥一陣,最終發配到上海遊泳館出租遊泳衣褲、遊泳圈。

  就是在這種時代的大背景下,聶衛平告別了過惕生,告別了父母兄弟,一直北上,數日後,終於來到了那塊日後將他培養成名的黑土地。

  到了嫩江下火車,一輛輛大卡車停在車站,等待著這些從五湖四海來到北大荒的知識青年。

  聶衛平坐到了去第四分場的卡車上,茫然地望著身邊一個個同樣風塵仆仆的同伴。

  卡車一走出車站,就開始拚命顛簸起來,冷風夾雜著沙子,在臉上打得生疼。

  科洛河水靜靜流淌著。

  地平線上除了樹木就是莊稼,其他一無所有,真是遼闊得很,一望無垠,那種荒涼的感覺,似乎藍天之下隻有這一輛卡車,隻有這一群知青。

  來到這裏似乎就到了天邊。

  感覺就像是一群被拋棄的年輕人!

  黑土地,是沒有人懂圍棋的,這就注定了聶衛平悲劇的開始。

  在這裏,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就是幹農活,收割麥子、大豆,圍棋是什麽東西?見鬼去吧!不能幹農活,你就是一個廢物!

  這就像是一隻天鵝混進了鴨子的隊伍裏,天鵝再漂亮,但以鴨子的標準來審美,天鵝無疑就是一個醜陋得嚇人的東西。

  山河農場的金連長原本就是一個農民,正是因為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的優良品質才一步步走上了領導崗位。

  所以,當他接收了這一批上山下鄉的青年學生之後,是衷心擁護毛主席的教導,一定要把他們在這裏好好進行再教育,讓他們改掉城裏好吃懶做、嬌生慣養的壞毛病。

  很快,一個令他討厭的人進入了他的視線,這個人幹活的時候總是偷懶,總是故意落在別人後麵。

  他甚至還落在女生的後麵!

  這個人就是聶衛平。

  金連長曾經明裏暗裏幾次不點名地批評他,可是這個人一直裝傻,好像什麽都不知道一樣,依然我行我素,依然每次收割都是最後一名!

  呦嗬,還給我來勁了!金連長心想,不能把你教育好,我這幾十年政治工作就白搞了!老子一世英名,就毀在你這小毛孩兒手裏?休想!

  他想,像聶衛平這種高幹子弟,一身的嬌氣傲氣,一來到農村這種惡劣環境,必然不適應。所以,農活幹不好,根本就是偷懶思想作怪,自己一定要把他改造成社會主義新人!

  金連長正要在次日好好教育一下聶衛平,就有人來報告說聶衛平請病假了。

  金連長心說:這次真是碰上硬茬子了!

  其實,聶衛平也正惶惶不可終日呢,自從來到山河農場,趕上收割大豆,他正好想借此機會好好表現一下。

  來這之前,家中已經被抄,父母處在整日被批鬥遊街的狀態,他作為黑五類,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想要重新做人,想要重新找回自己的自信和尊嚴!

  第一天收割大豆,他就累垮了,因為自小身體瘦弱,加上先天性心髒病,一天幹下來,累得他兩眼發黑,腰酸背痛,而結果居然是倒數第一!

  第二天,他鼓足幹勁,心想這次一定要趕回來。可是不久他就不行了,昨天的脫力狀態還沒有恢複,今天再一加勁,他的兩條腿就像灌了鉛,雙臂就像被抽去了筋骨,再怎麽著急也難以用力。

  大豆這個東西,收割起來也確實最費勁,豆稈硬不說,豆角還又尖又利,加上這植物長得還低,非得把腰彎成90度不可,而且還是不停地彎下去、直起來,彎下去、直起來。

  他這才知道收割大豆是個體力活,他還真的不行。

  但是,大豆不是圍棋,圍棋可以推枰認負,大豆不行,它們都在那裏一排排站著,等著這個叫聶衛平的小夥子去收割它們!

  望著一直綿延到天邊的大豆們,雖然落在後麵,聶衛平一刻也不敢停下,隻能一步一步往前挨,離結束還早著呢,時間似乎凝固在了那裏,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汗水的滴落、痛苦的煎熬。

  這些大豆成了聶衛平的噩夢,成了聶衛平的終結者!

  他重新做人的理想就這樣被待收割的大豆擊得粉碎!

  堅持了一周,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應該可以得到金連長的體諒,能不能給自己換一個活兒,可是找金連長的結果卻是被批評了一頓。金連長說:“你要首先深挖思想根,女人都能幹的活,憑什麽你不能幹?你的問題不是身體的原因,是你思想有問題!解決了思想問題,我相信你收割大豆一定能比別人都強!”

  聶衛平絕望了,覺得累得受不了了,幹脆借此機會請一天病假,休息休息,順便摸一摸棋子。

  第二天,他拿出了棋盒,拿出了《秀榮全集》。

  秀榮名人是過惕生最佩服的棋手,也是聶衛平的偶像。

  房間裏麵靜悄悄的,知青們都去下地幹活了,聶衛平翻到秀榮和中川龜三郎的一局棋,慢慢打了起來。

  突然,宿舍的門被人一把推開,金連長高大的身影憤怒地站立在那裏。

  金連長簡直忍無可忍了,他想不到這個年輕人如此不可救藥。裝病請假、偷懶耍滑,居然隻是為了把這些才子佳人、附庸風雅的封建玩意兒拿出來玩!

  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

  他實在不知道現在的這些年輕人腦子裏麵都想些什麽,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如此的甜蜜幸福,沒有受舊社會一丁點兒苦,每天都生活在蜜罐裏,他們卻絲毫不懂得珍惜,這種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社會主義的棟梁!

  他懷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情,把聶衛平的圍棋子扔在了大路上,那本《秀榮全集》也填了火炕。

  至於這個年輕人嘛,他不是不想收割大豆嗎?讓他去起豬圈!

  一個人,當他失去所有理想的時候,那種自由落體運動的感覺,也是一種極度的刺激。

  聶衛平就是這樣一種感覺,什麽都無所謂了,被所有人嘲笑,被所有人鄙夷,他都已經豁出去了!

  一個普通人,也許非要在精神上徹底死去一次,才能逐漸脫離人的境界,走入神的境界。

  就像東福寺裏還沒成為秀哉的田村保壽,就像“璽宇教”時期心如死灰的吳清源,把人生的一切都瞬間看得很輕的時候,所有執著都成為一粒塵埃的時候,毛毛蟲就變成了蝴蝶。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