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寅在韓國的“最高位”挑戰中敗給了趙南哲之後,再次在“國手戰”的挑戰中失利,曆經挫折之後,終於遠渡日本,拜入木穀門下。
雖然在韓國他是僅次於趙南哲的第二高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在日本,卻根本沒有人搭理他,日本棋院對於他的段位認定是——初段!
他的老師木穀實也不甘心這個新來的韓國弟子隻是被授予初段,他建議由日本第一位九段——藤澤朋齋對金寅進行一場讓兩子的考試對局,根據對局的結果授予金寅段位,金寅如勝就授予三段,和棋授二段,失敗則老老實實接受那個初段。
對這盤棋,金寅的心中可以說是五味雜陳,所幸的是他很爭氣地贏了這一局,如願以償地被認定為三段,也算是給他的老師長臉了。
不久,趙祥衍和趙治勳兄弟兩個相繼來到木穀道場。
趙治勳來到的那天,正值木穀門下弟子段位總計達到一百段的紀念大會,林海峰前來祝賀,應邀和六歲的趙治勳下了一盤讓五子棋,令人驚異的是趙治勳居然也獲勝了。
讓木穀實更為高興的是,次年,韓國的又一個圍棋神童曹薰鉉也開始和木穀道場接洽,準備赴日留學。
有了以前的經驗,木穀實輕車熟路地辦理了曹薰鉉赴日的各種繁瑣手續,專等九歲神童曹薰鉉的到來。
不料,讓人瞠目的意外發生了:負責護送曹薰鉉的人居然陰差陽錯地將曹薰鉉送到了瀨越憲作的家裏。
老年的瀨越禮貌地接待了曹薰鉉一行,並準備於次日將他送還到木穀實那裏。
在家裏,瀨越憲作和曹薰鉉下了一盤輔導棋,正是這局棋導致瀨越突然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他覺得這個孩子極有天分,再也舍不得讓出去了。他決定把曹薰鉉收到自己門下,做自己的關門弟子。
可笑那木穀實忙前忙後,最終卻給他人作嫁衣,氣得幾次三番上門要人,瀨越卻置之不理,兩人從此鬧翻!
在1961年前後,這一係列旅日的韓國棋手為韓國圍棋未來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60年代初的日本圍棋已經是阪田榮男的天下。
自從1951年升仙峽的本因坊一戰被橋本宇太郎大逆轉之後,鋒芒畢露的阪田被多舛的命運折騰得不得不韜光養晦,蟄伏起來。
第二年,高川格擊敗橋本,重新為日本棋院奪回本因坊稱號,改名本因坊高川秀格。從那時起,他連續擊敗了曆屆挑戰者,達到了九連霸!
而悲慘的阪田榮男雖然在各種比賽上屢屢戰勝高川格,卻始終不能在本因坊的挑戰者循環圈中脫穎而出。不能成為挑戰者,也就不能在本因坊的賽事上與高川格相遇,也更不可能戴上本因坊這個日本棋壇的至尊皇冠。
但是,由於阪田在各項賽事上的驕人戰績,他還是被《讀賣新聞》看中,趁勢舉辦了吳清源、阪田的擂爭十番棋。
1953年11月,吳清源和阪田在東京的“福田家”開始了第一局的爭鬥。
日本僅有的兩個九段——吳清源和藤澤朋齋火並的結局,以藤澤朋齋退隱江湖而告終。所以,作為新人的阪田是被寄予厚望的。
尤其是之前《讀賣新聞》曾給阪田做了一次對吳清源六番勝負的熱身賽,阪田以四勝一敗一平獲勝,這給了日本人很大的希望。
畢竟,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打倒吳清源”的呼聲就不絕於耳,甚至還誕生了打倒吳清源研究會。
因為阪田是八段,與吳清源的交手棋份為先相先。
第一局阪田執黑以三目戰勝吳清源。
第二局,吳清源執黑回敬一局。
就這樣你來我往,至第四局結束,雙方2:2平。
然而,接下來吳清源再現他的拿手好戲——一邊倒地連勝四局,以六勝兩負將阪田降至定先。
這次阪田以先相先棋份進行的擂爭十番棋依然以被降級告終。
倒黴的阪田被橋本教訓了一頓之後,又結結實實被吳清源教訓了一頓。
阪田被降服以後,《讀賣新聞》將目光對準了現任的本因坊——高川秀格。
其實,此時的高川也處於巔峰狀態,正穩步邁向本因坊九連霸的光輝頂點。
而《讀賣新聞》給吳清源量身定做的擂爭十番棋大幕也將徐徐謝幕,本因坊高川秀格將是吳清源最後一個對手!
按常規,本因坊高川秀格仍是八段,棋份自然還是先相先,但是因為擁有本因坊的頭銜,作為日本棋院的榮譽,他希望按照分先來進行。
吳清源很爽快地答應了。
事先沒有人看好高川秀格,沒有人相信他能擊敗吳清源,雖然此時的他已經是本因坊四連霸。
因為在雙方的擂爭十番棋前後,每年高川秀格作為本因坊都要和吳清源來一次三番棋的較量,高川秀格卻無一獲勝,達到了驚人的11連敗。
1955年7月19日,神奈川縣箱根,吳清源、高川秀格的擂爭十番棋終於開始。
第一局經過猜先,由吳清源執黑,弈至263手,吳清源三目勝。
然後吳清源連下兩城,3:0將高川秀格打到危險的邊緣。
第四局高川秀格拚命守住了防線,執黑中盤勝。
第五局吳清源再次中盤勝,比分變為4:1,又一次將高川逼到了斷崖。
高川的棋風被稱為“流水不爭先”,非常軟弱,卻極富韌性,常常被人嘲諷為連蚊子都打不死,但是,他在本因坊的偉業卻又讓人無話可說!
尤其是他近乎超人的冷靜心態,屢次讓對手自己露出破綻之後,才突施殺手。
所以,麵對一勝四負的絕境,他仍然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頑強地拿下了第六局,4:2.
但是,戰神般的吳清源終於開始發力了,在第七、第八兩局中再次兩連勝,徹底解除了高川的最後防線,以六勝兩負將高川降至先相先。
至此,吳清源將他同時代的所有高手,無論是前輩,還是同輩、晚輩,全部降級。
從20世紀30年代他與木穀實的爭鬥開始,直到60年代初,這段時期被稱為“吳清源獨走時代”。
由於他耀眼的光輝,導致了許多和他同時代的天才棋手的悲劇,從木穀實到橋本宇太郎,再到岩本熏、高川格,特別是藤澤庫之助,這些原本可以稱霸一方的頂尖高手,在自己最富有才華的年齡段,被吳清源遮蓋了光芒,黯淡消逝。
隻有一個人熬了過來,那就是小吳清源——五歲的阪田榮男。
他最初的勝利是從1955年的日本棋院選手權戰開始的,也就是後來天元戰的前身,當時的日本棋院選手權戰的冠軍是高川秀格。
這時日本棋壇的三大賽事冠軍,已經被高川秀格集於一身,即本因坊、王座、日本棋院選手權戰。
這一年,阪田榮男從高川身上奪走了日本棋院選手權戰的冠軍。
而且,他奪走之後,別人就很難再拿到了,他在接下來的六年裏,連續擊敗了杉內雅男(兩次)、木穀實、高川格(兩次)、藤澤秀行等人。
但是,最具實力的本因坊,他卻始終不能染指。
當然,還有一個人始終沒有參與,那就是吳清源,這些賽事都沒有他的份兒,他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些被他降級的棋手在一旁玩來玩去。
而《讀賣新聞》最具號召力的擂爭十番棋也由於吳清源的太過強大而失去了懸念,最終停辦,改為了“日本最強決定戰”。
第一期的選手包括吳清源、藤澤朋齋、橋本宇太郎、阪田榮男、木穀實、本因坊高川秀格。
吳清源終於可以和他們一起玩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