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4章 讀書與治學

  我是帶著自愧的心情而寫下這個題目的,因為這好像我就是個讀書治學的人了,其實卻不是那麽回事;而來訪的問學之士每每以此為題而下問,以為我可以談些心得經驗,這就使我深感慚愧。我若和真正讀書治學的前輩相比,那簡直差得太遠、太不夠格了。這讀書治學得講真的,怎麽冒充得了呢?隻有不知愧怍為何物者才敢冒充什麽學者。

  然而又因我常問而不答,人又說是“謙虛”,甚則疑為不肯待人以誠。這麽一來,隻好姑且就我們一輩人的水準來“卑之無甚高論”一回,聊備參采吧。

  理一理平生的“脾性”,也有幾個特點,或許能從中看到一些問題與得失利弊。

  第一是我讀大學時所走的“路子”。大學時我讀的是西語係(今日外文係),因此強烈感到中西文化的差異,這使我明白:了解與研究自己的(即中華的)一切,必須尊重自己的特點、特色,而絕不可以盲目地引用一些洋的模式來“硬套”,否則,那將會是一個極危險的歪曲或“消滅”自己的做法。外來的、新鮮的、好的(正確的),應該借鑒,而“借鑒”絕不能與“硬搬”劃上等號,不然,“借鑒”就變成了“取代”,那是很可怕的也很可悲的。

  第二是我喜歡用廣角度、大視野來觀照事物。當然,那所謂“廣”與“大”,也還隻能是個人一己之學力識力所能達到的(自以為的)“廣”與“大”,這種“廣”與“大”實際是要隨著自己的學識水平而不斷向高處逐步提升拓展的。這就是說,我並非不注重把具體的事物本身弄個清楚(哪怕一個字義,一個典故……),但我更注意不要停留在這個“就事論事”的基礎上,應當進而尋究它的更深遠豐厚的曆史文化意蘊。我覺得隻有這樣,讀書治學,才有真意味,否則就是支離破碎,一堆“破爛兒”,好像很“淵博”,可實際上難成“氣候”。

  這樣,我就總愛把主題放到大的曆史社會文化背景中去了解它——然後才談得上真正“理解”,而不是聾人叩,瞎子摸象,全不是那麽回事。

  第三是我總對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甚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天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而“自足”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來龍去脈與“三親六故”,對這些都需了解,而絕不是什麽“枝蔓”、“累贅”和“繁瑣考證”。把主題孤立起來,拒絕和嘲諷人家仔細尋察各種關係,這樣的“批評家”的意見,總是令我感到他可能是太淺太簡太“顯”了些,缺乏足夠的必需營養。

  由於以上三點,我的讀書就犯了一個“雜”字的毛病。

  我這個“雜”,真是雜亂無章,遇上什麽讀什麽,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因為自己一生清寒,沒錢買那成幫大套的必備之典籍,隻是憑機會揀些零本,帶著極大的偶然性。這樣,手邊的書少得可憐,也就雜得可笑起來。這本來“不足為訓”,更沒有以此為“榮”的情理。但這樣居然也有些“好處”,就是原來以為與自己的研究主題“無”關的書,卻發現並非無關,甚至大大“有”關;如非雜讀,那麽就絕不會去選著它去讀了。從此,大致悟及一個道理:讀書給自己劃一個太嚴太狹的圈子,並不一定即是良策。

  這大約就觸及了人們常說的問題:是“專”好?還是“博”好?

  這樣提問時,已經將專、博二者對立起來了,實際未必那麽“敵對”。“由博返約”,也許就是指“先博後專”之意。換言之,倘不博,又何所謂專?比如我研究《紅樓夢》,主題既然確立不移,那就隻抱著一部小說或幾本“有關”《紅樓夢》的書,別的一概不睬,那就叫“專”嗎?但有些人以為“雜”就是“博”,實則二者大有分別。博有二義:一是就研究與主題所有有關之書都遍覽無遺,二是不限此一主題,範圍大得多,幾乎“無書不讀”。這就不是“雜”所能企及的了。雜之與博,恐怕連小巫大巫之比也夠不上。雜的特點是:所讀的往往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閑書,“不成氣候”的小著,而鴻篇名著,卻“往後靠”了。

  在前清科舉時,八股“時藝”以外的書都叫做“雜學”,所以賈寶玉被視為“每日家雜學旁收的”,可見“雜”自古含有“不正規”、“不正統”的意思。

  這種讀書法,焉能向人“推薦”?但我提到它,也有一點用意,就是此一雜讀法卻也培養了我的一個“本領”:能夠觸類旁通,看出事物之間的各種關聯鉤互。久而久之,自己頭腦裏儲存的“插電門兒”很多,在雜讀之際,隨時隨地都有合卯對榫的“插銷”自己插通了“電流”——便領悟了許多意外的道理,覺得頗有“左右逢源”之樂。而且,自己愈積累,那能接通的“插銷”就會愈多,讀書時就愈有收獲。

  這兒需要補充一點。這種“通電”的心得與快樂,也不盡為“守株待兔”式的消極怠惰式,還要培養積極主動的“搜索精神”,又還要培養自己的敏銳性。鈍覺的人,即便要尋的“東西”明擺在眼前,也不識不知,結果什麽都“失之交臂”——以無心得收獲而“告終”。

  由此又引出一個問題:“插銷”與“插電門兒”既非天生地就能多,而是靠後天培養積儲,那麽很顯然:多麽有用的書對你來說,初讀時的“通電”肯定不會太多,待到你經過了培儲之後,重讀時就會發現比初讀時多幾倍的收益。“好書不厭百回讀”,不單指“欣賞”,而是多讀一遍即多悟一番,多獲一次。

  淺嚐輒止,一知半解,似通非通——便自以為是,覺得“天下之美盡在於己”了,論什麽事都拿那個“自以為是”的小尺碼去衡量“鑒定”。以此為讀書治學的態度,世上是不乏其例的,我們務宜引以為戒。

  讀書的名言也不少。常被人提起的,如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有人以為是“馬馬虎虎”,其實陶公“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那實在是十分認真的,所以他才能夠每有“會心”,便“欣然忘食”。大詩人杜子美說:“讀書難字過”,有人也以為“過”就是“放過去”,不管它;其實“過”是把它弄明白的意思(記不清哪本書裏,記某人讀書“有一字不過”,亦必尋究清楚而後止。可見“過”是“懂”的古語)。

  書是人作的,人的脾性、處境、筆調……各各不同,有的“大白話”,直來直往,有的則曲筆微詞,行間字裏,弦外之音。如“一視同仁”,不知尋繹,昧於中華文字的各種特點,沒有領悟體會前人著述的種種特殊背景與行文措詞的苦心匠意,那也會是“白讀”了一陣子,囫圇吞了個大棗而已。

  讀書治學,原無什麽“秘訣”、“捷徑”可言,各人談談各人的經驗與看法,是由於各人的天資、環境、條件、機緣……各個不同而各就其一麵的特殊情況而略作介紹,供人參考,如此而已,這並非什麽“定法”與“奧秘”。但有一點是永恒普遍的真理:讀書治學,所為何事?要弄清楚。如果不是為了尋求真理,心境不是純真高潔,而一心是為了找一個“終南捷徑”,抓個“熱門”題目,躁進浮誇,假學卑識,隻為撈取個人的名位利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與真正的學術沒有共同之處。為學要誠,用心要潔,品格要高,雖不能至,也必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