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佛光中學,位於繁華的東華門十字東北角,校園不大,風景優雅。蔣光遙迫不及待地要鄧珍儀陪他報了名,並且辦理了在校食宿手續。
說實話,在初三插班就讀,蔣光遙心中一點譜也沒有。此前,無論在亳陽讀私塾,還是在南京念初中,滿打滿算,他隻讀了四年書,眼下麵對的卻是他聽也沒有聽過的幾何、代數這些課程!在課堂上,他盡管正襟危坐、用心聽講,但對“ABC”、“平方”、“立方”之類仍然一竅不通。鄧珍儀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經常鼓勵他:“光遙哥,別害怕。憑你這麽聰明的天資,加上肯吃苦,一定能學出個名堂的!千萬別泄氣啊!”
蔣光遙也暗下決心:隻要肯吃苦,就沒有嚼不爛的駱駝肉,非把學習搞上去不可!因此,他成天不是待在教室,便是埋頭於宿舍,一個人寫呀、畫呀、記呀、背呀,就連星期天也不出去。有些同學見蔣光遙這麽刻苦,就你一句、我一句地編起歌謠來戲謔他——
爛爛佛中,四麵透風;
一盞汽燈,三個窟窿;
有個學生,愛坐板凳;
啃著冷饃,嚼著生蔥;
不玩不耍,是個笨熊;
學習再好,能頂屁用;
一看P股,多倆補丁;
……
蔣光遙聽了,不氣不惱,“嘿嘿”笑著:“笨鳥先飛。就這樣,要趕上你們,我還差十萬八千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