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四章 史思明大舉南下,再陷洛陽

  史思明乘安慶緒窮途末路之機,殺其人,奪其位。又占領其地盤。但這並不能滿足史思明的欲望,他的野心是要推翻唐朝廷,自為全國之主。於是。經過充分準備,他又舉兵南下攻占洛陽,又一次把對唐朝廷的叛亂推向了高潮。所謂“安史之亂’,正是數安祿山、史思明相繼叛亂而得名的。沐州唐軍受挫,史思明進據洛陽。

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命其子史朝清守衛範陽,又命諸郡太守各帶兵3000人隨自己南下。他分兵四路,一路由令狐彰率兵5000自黎陽波河,攻取滑州,一路由史思明為首,從嵩陽渡河,一路以史朝義為首,自白皋渡河,另一路以周摯為首,從胡良渡河,各路人馬過河後,會合於汁州。

這時,李光弼正在沿河諸營巡視,知道史思明大軍渡河的消息以後,他立即到炸州,對汁滑節度使許叔冀說:你能守汁州15天,我就會率兵來救你。許叔冀痛快的接受這一任務不料,雙方一經交戰,叛軍獲勝,許叔冀就不願堅守汁州了。許叔冀與櫻州刺史董秦及其部將梁浦、劉從諫、田神功等人都向史思明投降了。

許叔冀本來就是個看風轉舵,狡詐善變的人,麵對李光弼,他表示要固守仆州;李光弼走了,他就投降史思明,這並不奇怪。早在史思明表示降唐時,當時的河南節度使張鎬就勸肅宗不要相信史思明。同時又說:“滑州防禦使許叔冀,性狡多謀,臨難必變”不可重用。由此可見,許叔冀的實際表現與同僚們對他的評價是完全一致的。

許叔冀投降,史思明命他為中書令,使他仍守仆州。對於嵩州刺史董秦,史思明則很不放心,一方麵對其待遇優厚,一方麵又將其妻和子送往長蘆做為人質。對於其他人如梁浦、劉從諫、田神功等,則由史思明派其部將南德信率領,向江、淮一帶進攻。

田神功也是經過反複的人,天寶末年,他曾為縣吏,安祿山叛亂後,他為安祿山的平盧兵馬使。後來,他又歸唐。在史思明進攻仆州時,他守陳留,因戰敗又降史思明。在他奉命隨南德信進攻江、淮一帶時、他乘機襲殺了南德信、兼並了南德信的部眾,劉從諫乘混亂之機脫身逃走,田神功遂率眾又一次歸附唐軍。

史思明取得了汁州,他雖命南德信等進攻江、淮,但他卻率叛軍主力部隊轉向西進。可見,他和安祿山一樣,把進攻的首要目標是指向洛陽的。接著,史思明又攻取了鄭州。隨著叛軍的不斷西進,身為副元帥麵實際主持軍務的李光弼,並沒有組織有力的抵抗。反而是整頓部眾,徐徐後退。

在今河南鞏義東,即虎牢關所在地;要守洛陽,虎牢關應先有重兵把守。鱷嶺在今河南僵師東南與登封交界之處,是洛陽東南重要一關;要守洛陽,這裏也應有重兵把守。李光弼還提到龍門,龍門是洛陽的南大門,更不能忽視。這就是說,在李光弼看來,守衛洛陽需要大量的兵力,現有的兵力遠不夠用,所以,隻有移兵河陽,伺機行動。

李光弼按照自己的行動計劃進行周密的部署,他通知東京留守韋陟率東京官員家屬向潼關以西撤退,又通知河南尹李若幽率領洛陽吏民出城避開叛軍,然後又命軍士把必要的物資運到河陽,以利於守備,李光弼又親率500騎在最後掩護轉移。總之,是有組織、有秩序的轉移,與過去安祿山進攻洛陽時封常清的兵敗潰退完全不同。正因為如此,史思明也不敢像安祿山那樣,輕而易舉地進人浩陽。

史思明到了僵師,其遊兵已進至石橋。這時,李光弼正在率軍轉移。叛軍看到李光弼若無其事一樣的行動,雖然近在咫尺,但不敢進逼。在夜幕降臨時,李光弼命軍士秉炬徐徐前進,絲毫沒有感到叛軍威脅的表現。夜間,李光弼到達河陽,僅有2萬人。由此可見,李光弼不在洛陽與叛軍決戰是非常正確的。

九月二十七日,史思明進人洛陽,洛陽完全是一座空城,一無所得。正因為洛陽是空城,叛軍一無所得,史思明產生許多疑慮,非常擔心陷人李光弼的圈套。所以,他不敢人宮,反而退軍於白馬寺南,又築月城於河陽南,防止李光弼的突然襲擊。

以上事實,進一步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進行戰爭的雙方,在軍事較量的同時也在進行智慧較量。李光弼有計劃、有步驟的放棄洛陽,使市民安全轉移,軍隊有秩序的撤出,既使自己免遭損失,又使史思明猶豫不決,坐失良機。這正是史思明在智慧較量中的失敗。史思明的失敗,使李光弼不折不扣地實現了自己的行動計劃。

河陽之戰

乾元二年十月初,史思明開始進攻河陽,他先遣素稱了勇的將軍劉龍仙到河陽城下挑戰。劉龍仙自恃勇敢善戰,裝出一副根本瞧不起唐軍的架勢,舉起右足,加在馬嵩上,大罵李光弼。李光弼問左右誰敢出戰,仆固懷思要求前往。李光弼說:這裏還不需要動用你這大將。這時,左右有人建議可遣白孝德出戰。白孝德領受任務後,李光弼問其需要帶多少人馬,還需要什麽幫助。白孝德要求選50騎為後繼,並要求大軍擊鼓助威。白孝德挾二矛,策馬出陣,勇往直前。仆固懷恩看到他不慌不忙,攬髻安閑,預料他必然取勝,並向李光弼說,勝利在望。

劉龍仙看見白孝德獨身前往,甚為輕視。兩人接近時,劉龍仙仍然罵不絕口。白孝德停馬休息,待人馬精力充沛後,怒目而視道:賊將認識我嗎,我是國家大將白孝德。劉龍仙罵道:是什麽狗豬!白孝德大聲呼叫,持矛躍馬直取劉龍仙。城上唐軍看到白孝德奮勇前進,遂擊鼓助威,所選50騎精兵也跟隨前進。劉龍仙來不及放箭,環走河堤上。白孝德窮追不舍,將其斬首。這個身為安西胡人的白孝德,從此威名大振,後來又屢立戰功,官至娜坊那寧節度使,被封為昌化郡王。

初戰失利,史思明隻是損失一將,當然不會甘心示弱。之,他又炫耀武力,以示其強大。本來,史思明隻有良馬1000餘匹,但他為表示自己的良馬很多,故而天天把馬放到河南岸邊洗澡。史思明想用這種辦法給人一種錯覺,使唐軍誤認為每天洗澡的馬都是不同的,今天一批,明天一批,好像有洗不完的馬。

針鋒相對,李光弼又使用了一個絕招。由於史思明的良馬多為雄馬,李光弼遂把軍中的雌馬集中起來,共有500匹。先把雌馬的駒關在城內,然後把雌馬送出去城外,使史思明的雄馬能夠看到。雄馬看到雌馬,狂奔渡河而北,叛軍不能製止。這樣一來,李光弼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大批良馬。

史思明失去大批良馬,惱羞成怒。又用戰船數百艘,置火船於前,欲使戰船保護火船,去燒毀架在黃河上的浮橋。針對史思明的舉措,李光弼又出奇謀。他備百尺長竿數百枚,用巨木固定其根,又置鐵叉於其首,火船到來時,鐵叉鉤住了火船,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很快就使火船自我燒盡。接著,又用鐵叉阻止戰船前進。在戰船難以發揮作用的時候,李光弼又命唐軍於橋上用炮石擊船,致使很多戰船沉沒。就這樣,史思明又一次遭到失敗。

屢次失敗,使史思明對李光弼恨之人骨。史思明千方百計,總想活捉李光弼。於是,史思明突然出兵於河清,打算斷絕李光弼的糧道。李光弼率軍於野水渡〔河清附近)加強防禦,人夜後,李光弼回河陽,留部將雍希顏及兵千人,守衛臨時構築的防禦工事。李光弼臨行時告誡雍希顏道:“賊將高庭眸、李日越、喻文景,皆萬人敵也,思明必使一人來劫我。我且去之,汝待於此。若賊至,勿與之戰。降,則與之俱來。”唐軍諸將對李光弼的安排都表示不可理解,隻是竊竊私語,暗中笑談。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李光弼所料。史思明對李日越道:“李光弼長於憑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汝以鐵騎宵濟,為我取之,不得,則勿返”在史思明看來,李光弼善於據城固守,不擅長野戰,所以,他看到李光弼出軍野外,遂派李日越乘夜去活捉李光弼。同時,還下了死命令,抓不到李光弼,不許回來。李日越率500騎於夜間出發,淩晨到達雍希預駐軍柵下,隻見雍希穎阻壕休兵,吟嘯相視,沒有出戰的架勢。李日越頗感奇怪,遂問李光弼在否,雍希顥答日已經離去。李日越心情十分矛盾,李光弼已經離去,即使抓到雍希顥,也難回見史思明,因為史思明要求他捉不到李光弼不準回去。在這種前進不能、後退無路的情況下,他決定投降。雍希預按照李光弼的事前安排,與李日越同去拜見李光弼。李光弼厚待李日越,並視其為心腹,加以重用。在李日越的影響下,高庭暉也向唐軍投降。

李光弼這樣不經拚殺,輕而易舉地爭取叛軍兩將投降的勝利,使其部將頗感迷惑不解。他向諸將解釋道:這是人情所致。因為史思明常想利用野戰勝我,今知我在外,正是他視為的大好良機。李日越抓不到我,史思明肯定大失所望,必然加罪於李日越,所以,他隻有投降。論才能,高庭暉在李日越之上,我既重用李日越,高庭暉勢必抱更大的希望,所以,他也投降。李光弼正是按照人們的這種思路,使高庭暉得到了比在史思明部下更高的地位和職務。

史思明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又一次進攻河陽。當時,河陽有南、中、北三城,李光弼問鄭陳節度使李抱玉道:將軍能為我守南城二天嗎?李抱玉反間道:如果超過二天怎麽辦?李光弼說:如果過期救兵不到,你可任意放棄。李抱玉接受了守南城的任務。在叛軍攻城緊急時,李抱玉向叛軍表示:城內糧食已盡,明天投降。叛軍喜出望外,遂停止進攻,等待李抱玉投降。其實,這是李抱玉的緩兵之計,他乘機迅速修繕完備城防設施,加強守備措施,第二天,又與史思明軍展開戰鬥。叛軍氣急敗壞,又加緊攻城。李抱玉瞅準敵人的弱點,突然出擊奇襲叛軍,殺傷叛軍甚多。史思明又一次遭到失敗。

更使史思明始料不及者,是董秦歸唐。董秦原為瞬州刺史,史思明進攻仆州時,他與許叔冀、梁浦、劉從諫、田神功等投降史思明。這時,他隨史思明進攻河陽,由於田神功已經反正歸唐,對他有所影響,他也自感降敵可恥,遂於夜間率眾50人突圍,歸降李光弼。這對史思明來說,當然又是當頭一棒。

戰爭常是瞬息萬變的,史思明進攻南城的失利,又有董秦的歸唐,使他又改變了進攻的重點。當時,李光弼親自率軍電駐中禪,中禪是在黃河中間的沙洲上建立的城池,是專為保衛浮橋而修建的。此城不大,但卻相當牢固,在城置柵,柵外穿塹,塹深二丈,寬二丈,易守難攻。這就是河陽的中城。

十月十二日,史思明部將周摯放棄進攻南城計劃,全力進攻中禪。李光弼命荔非元禮出強兵於羊馬城抑製叛軍,羊馬城就是於城外臨時構築的類似羊圈或馬圈的防禦工事。由此看來,李光弼於中彈城內、城外構築有完整的防禦體係,對於戰爭的進程是有充分準備的。

周摯依仗人多勢眾,準備強攻中禪。以車運載攻城的械器,向城逼近,又督眾填平深塹多處,為向城進兵鋪平道路,又開柵為門,破除前進中的障礙。在叛軍這樣步步前進的時候,荔非元禮卻晏然不動。李光弼質問荔非元禮為何不阻擊敵人。荔非元禮說:按照司空的意思,我們現在是要戰,不是守。既要戰,敵人為我們填平壕溝,有利於出擊,為什麽要阻止他們呢!李光弼對荔非元禮的主張頗為讚賞。

不久,荔非元禮率敢死隊出擊,前進數百步,荔非元禮發現叛軍陣地防守嚴密,不易攻破、遂又退回,欲待敵人防守鬆怠時再行進攻。李光弼發現荔非元禮退回,以為他畏縮不前,遂命人召荔非元禮,欲將其斬首。荔非元禮以戰事正緊為由,未曾從命。遲了一段時間,在叛軍防守鬆懈時,他鼓噪而出,奮勇衝向敵陣,叛軍措手不及,混亂異常,唐軍又一次取得勝利。

史思明進攻南城、中城的失敗,又把進攻的矛頭轉向北城。在周摯率叛軍向北城進攻時,李光弼也很快率眾進人北城。李光弼登城觀察敵陣,發現叛軍雖多,但軍容不整,必然可破。他詢問諸將看到的敵人情況,大家認為,敵人西北隅力量最強,其次是東南隅。於是,李光弼命其愛將郝廷玉抵擋,郝廷玉要500騎兵,李光弼隻給了300.李光弼又命其將論惟貞抵擋東南隅敵軍,論惟貞要求30騎,李光弼隻給200.李光弼命令諸將道:你們都要看我搖旗行動,我如果搖旗緩慢,你們可見機而動;如果我急搖旗三下至地,大家開始全麵進攻,後退者斬首。同時,又向大家表示決心道:“戰,危事,吾國之三公,不可死賊手,萬一戰不利,諸君前死於敵,我自勁於此,不令諸君獨死也。”李光弼這種與將士兵共生死的決心,使其庵下大受感動,軍士無不勇氣倍增,奮勇出戰。

李廷玉身先士卒,猛衝敵陣,不料,其馬中流矢而傷,隻得退回。李光弼命人去斬李廷玉。李廷玉解釋道:我並非戰敗,而是馬受傷了。李廷玉換馬再次上陣,大量殺傷敵人。仆固懷恩父子也曾稍有後退,李光弼又命人去斬仆固懷恩。仆固懷恩看有人提刀而來,立即勇往直前。這時,李光弼急搖其旗,全軍將士視旗如命令,個個爭先,舍生忘死,在震天動地的呼殺聲中,猛衝敵陣。叛軍聞風喪膽,全線潰亂,被殺千餘人,500人被俘,還有溺死於水中者千餘人,大將徐成玉、李秦授也被生擒,主將周摯帶數名騎兵倉碎而逃。史思明不知道周摯已經慘敗,仍在進攻南城。李光弼把大批俘虜送到河邊上,以示唐軍在北城的勝利,史思明才倉皇失措地退去。

史思明繼續擴張勢力

史思明雖然在河陽作戰中屢次失敗,但他還有相當強大的兵力,所以,他又繼續向西擴張勢力。十二月,史思明遣其將軍李歸仁率精銳騎兵5000進攻陝州,在礓子阪一故,被唐軍神策兵馬使衛伯玉以數百騎擊敗,叛軍失馬600匹,李歸仁逃走。肅宗因衛伯玉作戰勝利有功,遂命其為鎮西、四鎮行營節度使。接著,李歸仁又與唐軍大戰於永寧和莎柵之間。這次作戰,唐軍將領是李忠臣。李忠臣原名董秦,因他在河陽之戰中脫離史思明歸唐,肅宗賜其姓李,名忠臣。在水寧和莎柵之間大戰中,他又大破李歸仁,阻止了叛軍的西進。河陽之戰失敗後,史思明遣其河南節度使安太清占據懷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陽)。上元元年二月。李光弼進攻懷州,史思明出兵救援安太清,李光弼與史思明援軍激戰於沁水之上,結果,叛軍失敗,被殺3000餘人。三月,李光弼又於懷州城下大敗安太清。四月,李光弼又於河陽西諸打敗史思明,史思明部眾被殺1500餘人。史思明向各地發展勢力,雖然接連遭到失敗,但他發現洛陽確是空城,決不是李光弼設的陷阱,所以,他決定進人洛陽。本來,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曾進人洛陽。當時他擔心李光弼設計誘他進城,怕遭暗算,遂未曾進宮,即又退出城外,屯兵於白馬寺南。後來,經過河陽之戰、懷州之戰,他發現李光弼暫時不可能反攻洛陽,遂於上元元年閏四月堂而皇之的進人洛陽了。

十一月,李光弼再次進攻懷州,接連攻打100餘天,終於攻破懷州,生擒安太清。史思明於河陽之戰以後新發展的據點,終於被唐軍拔除了。

史思明不僅向洛陽以西以北發展勢力,而且還向東方和南方擴張勢力。就在李光弼攻破懷州的時候,史思明遣其將軍田承嗣率軍5000人進攻淮西,又命其將軍王同芝率兵3000人向陳州進攻,還命將軍許敬江率兵2004人向充州、邪州一帶擴張力量,再命其將軍薛鄂率軍5000人向曹州進軍。根據事實的發展,史思明的這些舉措,都沒取得預期的效果。

唐軍進攻洛陽失敗

史思明進占洛陽後,肅宗焦躁不安,深感從叛軍手中奪回的洛陽再度失守是莫大的恥辱。因此,乾元二年十月初四,肅宗曾下製親征史思明。當然,這隻是表示一下他要收複洛陽的決心,並不一定有親自出征的意思。所以,在群臣勸阻之下,他就體麵的收回成命了。上元元年九月二十一日,肅宗又命郭子儀統率諸道軍自朔方直取範陽,然後再定河北。同時,又命禁軍中的射生手英武軍以及朔方、娜坊、郊寧、徑原諸道蕃、漢兵共7萬人,皆受郭子儀節度。肅宗的這種安排,顯然是用釜底抽薪的辦法,使郭子儀從河北對洛陽形成威脅,從而使史思明感到有被郭子儀、李光弼央擊的可能。當然,這也是欲收複洛陽的一種戰略部署。如果按照這種部署采取行動,必然加速史思明的失敗。但是,宦官魚朝恩極力阻撓重用郭子儀,致使這種部署未能實現。與肅宗急於收複洛陽的同時,史思明也迫切希望與唐軍早日決戰。因為史思明所部,多為胡兵,胡兵善騎射,利速戰;不宜曠日持久,固守城池。於是,史思明暗中遣人到官軍散布謠言。蠱惑人心。他們四處散布:“洛中將士。皆幽、朔人,感思歸。”這種謠言,越傳越奇,唐軍中不僅流傳著叛軍“將士皆燕人,久戍思歸”,更為甚者,還流傳著“上下離心,擊之,可破也”。這對唐軍來說,當然是進攻洛陽的良機如果唐軍把這當作真實情況,無疑是史思明的陰謀得逞了。

陝州觀軍容使魚朝恩完全相信了史思明散布的謠言,他屢次向肅宗建議,應該命李光弼奪取洛陽。李光弼則認為“賊鋒尚銳,請候時而動,不可輕進氣麵對兩種意見,肅宗正在難以抉擇的時候。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起了反麵作用。

仆固懷恩原是郭子儀的部下,郭子儀待人寬厚,治軍以安撫為主;李光弼治軍嚴厲,兩人截然不同。仆固懷恩對李光弼的嚴厲治軍手段頗為不滿,於是,他極力支持魚朝思的意見,主張立即奪取洛陽,肅宗經不起煽動,遂接二連三的派遣宦官督促李光弼出兵。迫不得已,李光弼命李抱玉守河陽,自己與仆固懷恩會合魚朝恩及神策節度使衛伯玉等部,共同進攻洛陽。

上元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李光弼布陣於鄺山,仆固懷恩不聽調遣,布陣於鄺山下的平原。李光弼勸其移動道:“依險則可以進,可以退;若平原,戰而不利,則盡矣。思明不可忽也”同時,命令他移兵於險要之處,仆固懷恩仍然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結果,史思明乘其立足未穩時,大軍直逼仆固懷恩,仆固懷恩雖係勇將,但因布陣不當,地勢對其作戰不利,故麵全軍潰敗,死者數千人,軍資器械全部損失。仆固懷恩所部是李光弼大軍的一支重要力量,這支重要力量的失敗,使李光弼難以支撐全局。於是,李光弼、仆固懷恩渡河北走,退往聞喜。魚朝恩、衛伯向西撤退,走保陝州。李光弼、仆固懷恩遠走聞喜,李抱玉也難抵叛軍,隻得放棄河陽而走。接著,懷州也陷十叛軍之手。消息傳到長安,朝廷大為震動,肅宗隻得增加陝州的兵力,加強防守。

唐軍進攻洛陽的失敗和以前鄴郡作戰的失敗,都與宦官魚朝恩密切相關。鄴郡大戰,他身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在沒有元帥的情況下,他應當負責考慮全局。但他把失敗的責任都轉嫁給郭子儀,使能征善戰的將軍被閑置起來。這次進攻洛陽,首先是魚朝恩輕信了叛軍的謠言,大力促使肅宗下令進軍,致使在常山之戰、太原之戰、河陽之戰中屢挫叛軍的常勝將軍不能發揮作用。這正是在安史之亂中逐步形成的宦官專政局麵所帶來的早期惡果。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