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一個人窩在創造角足足有20分鍾了。隻見他正用膠布將30厘米長的紙卷軸和一個空藥水瓶連接起來,大概是怕脫落,小燕忘神地不知已纏繞了多少圈膠布,好不容易完成了一把有握柄的寶劍。
隨後,小燕又從瓶子找出一個蛋糕紙盒蓋,在圓蓋中心處,用膠布固定一個用完的膠布空軸,看得出他想做有握柄的盾牌。
小春看到小燕在做盾牌,也進入創造角,從櫃內翻出一個紙盒,用剪刀想把蓋子剪下來。才剪兩下,就對一旁老師說:“我剪不開。”“你再試看看,剪什麽地方比較好剪?”“幫我剪。”“你可以剪這裏折的地方,可能比較好剪。”“我不會。”小春有些急躁,試也沒試就回答。老師看他沒意思嚐試,想暫時不理他。小春馬上跑去找實習姐姐,姐姐好心地幫他剪開了。小春回到創作角,急著翻動櫃內的東西,又求救似的說:“我找不到空的膠布。”正專心修補盾牌的小燕聽了,立刻起身,找了一個空膠布軸遞給小春,又兀自坐下修補。
小燕完成了寶劍和盾牌後,來到娃娃家,找了一條粉紅色大毛巾,朝身上一披,神氣活現地找同伴決鬥去了。
同一年齡層的小孩子,處於相同的教育環境,對於同樣的事物,卻有這麽多樣的反應。當教室內其他小孩子以組合積木並湊成一把劍在玩時,小燕不滿於易變形的積木劍,而在40分鍾內自己創造了堅實可打鬥的劍與盾。而小春雖然也想做一個盾牌,但在需要設法解決問題時,卻顯得很無奈,一個勁兒地要別人幫忙。
一、主動探索或等待導引
類似的情形,在老師帶小孩子到戶外,麵對大自然時,也同樣發生。
這天,師生來到蘋果園,宣布自由活動後,年年發現土堆有小洞,找來枯枝,這裏、那裏戳著,想看看洞裏有什麽東西;小惠發現一片葉子上有“腫瘤”,拿來問老師。老師說:“這是某種昆蟲產的卵,幼蟲長大後就吃這片樹葉。”小惠若有所悟,四處找有蟲卵的樹葉,還告訴其他小孩子說:“這葉子上有小寶寶哦!”而從宣布自由活動後,就一直尾隨老師的小安,跟著小惠身後一會兒,又回到老師身邊。
“老師!趕快來看!這是什麽?”聽到翔翔喊,老師鼓勵小安說:“那邊有東西,我們趕快去看看。”“可能是秋形蟲的幼蟲。”老師對翔翔說。“我要帶回去養。”於是老師拿來昆蟲箱,幫忙放進泥土與枯枝,翔翔小心地掏出幼蟲放入箱內。隨後,老師起身,想走動看看其他小孩,覺得背後有人,回顧一看,原來小安一直都跟在旁邊。
大自然有豐富的素材,有的小孩會不斷主動去探索,有的小孩卻一直在等待他人的導引。
二、小孩獨立踏出的每一步
小孩子天生好奇、勇於體驗,這也是人求生存不得不具有的本能。小孩降臨到這世界,所有事物對他都是陌生的。他要在這陌生的世界立足,就不能固守不動。他的求生本能驅使他不斷去探索環境,熟悉環境的特性,以便逐漸適應。但這適應立刻又被另一新環境所牽動。小孩是在這樣的動態平衡中不斷成長。
這種對新環境的好奇,是與恐懼相伴而生的。由於大人已漸失體驗的勇氣,因此常在小孩麵臨未知的新環境時,很容易同情小孩的恐懼心,而直接幫助小孩,提供小孩大人的解決方法。一旦小孩習慣於依賴大人所提供的選擇,很少有機會從自己的立足點出發,尋求能滿足自己的解決之道。這將使他每當要獨立踏出一步時,就倍感艱辛萬分。
試想在鄉下,孩子整天在戶外玩,沒有玩具,就自製玩具,自創各種遊戲;沒有故事書,小孩自編故事。孩子獨立踏出的每一步,都有屬於他自體的創造成分,所以那裏的小孩也比較有興趣深入與環境互動。就在這種深入活動的過程中,小孩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也因此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具信心。
三、重視生產創造的過程
我們常說,要提供小孩豐富的環境。現代小孩的生活環境,確實充滿了豐富的刺激,隻是這些刺激大多屬於消費性的。小孩麵對五花八門的物品、各式各樣的電視節目,甚至大人所提供的解決方法,有如自助餐的點菜過程,在既定、有限的物體當中不斷在做選擇。小孩隻是享受他人提供的成果,並沒有參與生產創造的過程。
但是,人所麵對的天地是無限的,它的原始麵貌很粗糙,難以直接為人所用。人的生產與創造能力,使這些物體變成精美可用。對孩子來說,這樣由無到有的生產創造過程,比選擇性的消費行為來得重要。消費行為將使小孩看不到人類奮鬥痕跡。若小孩隻停留在有限的物體中做選擇,以這種被規格化的能力,將無法麵對人類拓荒時期所麵對的天地。
四、提供給孩子的是什麽樣的環境
好的教育環境,是讓小孩能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生產創造的過程。因此,當我們提供小孩學習環境時,宜先反省我們所提供的,是隻讓小孩選擇他人生產成果的環境,還是有讓小孩嚐試錯誤、參與生產創造過程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