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有矛盾是正常的。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來說,處理下屬的矛盾有多種方法,必須分清情況,靈活對待。
凡是需要管理的地方,都會有矛盾存在。
國人都說,牙齒和舌頭平時配合得那麽好,也有磕磕絆絆的時候。
夫妻兩口子該是最交心的吧,但誰也不敢說自己一輩子沒有跟那一口子紅過臉。
更何況企業家麵對的下屬,還不都是兩口子。出現一些矛盾,出現一些糾紛,都是正常的。
處理下屬的矛盾,必須堅持這樣一個原則:有利於企業工作。
在堅持這個原則的前提下,可以有多種方法。
一是積極化解矛盾。
企業中,幾個副總之間也好,副總與部門經理之間也好,科室領導之間也好,有矛盾避免不了,但絕不能影響工作。
如果分管財務的副總,不順利給其他副總報賬;分管生產的副總,看不到一張生產進度報表,出現這種情況,企業的管理就很麻煩了。把私人成見拿到工作上,是絕對不允許的。
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要盡量做好他們的工作,盡量讓他們言歸於好。
孫權就是這樣做的。
孫權從18歲開始當一把手,一直到70歲從皇帝的位置上死去,在位52年。他一生中,經曆了無數的溝溝坎坎,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會管人。
孫權一直在想辦法化解淩統與甘寧之間的矛盾。
要化解他們倆的矛盾實在太難了。因為他們之間不是一般的矛盾,而是有著不可調和的仇恨。
建安八年十一月,孫權帶兵伐黃祖。淩統的父親淩操作為大將,帶兵殺入夏口,被當時黃祖的大將甘寧一箭射死。當時,淩統才十五歲。
甘寧投奔孫權以後,以自己的智勇善戰,甚得孫權賞識。淩統從父親手中接過戰刀,在孫權手下,出生入死,屢建功勳,也是孫權的愛將。
甘寧投奔孫權不久,在一次宴會上,淩統在席上大哭而起,拔劍直刺甘寧,幸被眾將救下。孫權對淩統說:“那個時候,各為其主,戰爭中出手傷人,也是各盡其力。現在既然為一家人,何必再提舊仇?務必看在我的麵子上,不要爭鬥。”淩統說:“殺父之仇,我怎麽能不報?”仍然怒視甘寧。
孫權一邊勸解,一邊讓甘寧帶兵去守夏口。同時,加封淩統為承烈都尉。
甘寧對孫權的良苦用心頗為感激,就帶兵到夏口去了。淩統見孫權親自相勸,又加官進爵,也隻得含淚而止。
但淩統須臾也沒有忘記對甘寧的仇恨。
赤壁之戰後,孫權帶兵進攻合肥。一次在皖城大犒三軍,慶功筵席上,淩統見甘寧多受追捧,不禁怒上心來,拔下部下腰中的佩劍,走到席中間,說:“筵席上沒有樂器,我來舞劍助興。”甘寧當然知道淩統之意,就縱步而出,說:“我來使戟為樂。”呂蒙一見這個場麵,心知不妙,就提刀進入他二人中間,說:“你們都不如我的刀巧。”有意把他們分開。
孫權聽人報說筵席上的事後,慌忙騎馬趕來,把他們喊開。淩統見孫權親自趕過來,怨氣難平,哭拜於地。
第二天,淩統上陣與曹操部將樂進廝殺,曹操的部將曹休放暗箭射中淩統坐騎,一下把淩統掀下馬來。樂進挺槍來刺淩統,甘寧見情況危急,一箭射過去,正中樂進門麵,從而救了淩統一命。
淩統回到陣上,拜謝孫權。孫權說:“放箭救你的人,是甘寧啊。”淩統轉身又拜甘寧,說道:“沒想到你能如此寬宏大量。”遂與甘寧結為生死之交。
見淩統與甘寧再無爭執,孫權由衷地感到高興。他們倆都是難得的戰將,倆人如果鬧起來,無論誰死誰傷,對孫權都是莫大的損失。
二是麵對矛盾“和稀泥”。
對企業人員之間的矛盾,隻要無傷於工作,就沒必要分個子醜寅卯來。化解矛盾畢竟是個得罪人的事。
清官難斷家務事,有很多矛盾是無法抹平的。企業內部人員之間的矛盾,也可能由來已久,也可能積怨很深。要從根源上去解決,既費時間,也費精力。調解不好,不是一方不滿意,就是雙方都不滿意,反落了一身臊。
有些小問題、小矛盾,今天你的鼻子,明天我的眼睛,反映過來以後,作為企業管理者,要輕描淡寫,盡量說一些台麵上的話。讓他們求大同存小異,而不能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同事們相處,有什麽不能原諒的呢?
這個辦法就是“和稀泥”。和稀泥的發明者是唐朝的中宗皇帝。一天擔任監察禦史的崔琬,彈劾中書舍人宗楚客在邊關監守自盜,宗楚客對比矢口否認。中宗皇帝見一時也查不清,就讓他們倆在朝堂上結為兄弟,並告誡不要互相挖牆角了。
中宗皇帝是向呂布學的,呂布就是和稀泥的高手。
袁術準備去小沛擒殺劉備,他擔心雄居徐州的呂布相助劉備,就送了二十萬斛軍糧給呂布,然後,派大將紀靈帶了幾萬人馬去攻打劉備。
劉備見袁術的部隊來攻,趕緊寫信向呂布求助。
呂布很為難。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軟,畢竟剛得到了袁術送來的厚禮,總不能嘴一抹就翻臉吧。不救劉備也說不過去,這徐州還是從劉備手裏奪下來的,更重要的一點,袁術殺了劉備以後,保不準會乘便攻打徐州,唇亡齒寒,假途滅虢,呂布對袁術也不能不防。
呂布決定出兵。出兵不能幫袁紹,也不能幫劉備。
呂布想了一個主意。他把部隊開到城外,然後派人把劉備請到中軍帳裏坐下。劉備剛坐下,卻見袁術的大將紀靈也進來了,劉備心中大驚。紀靈進門以後,發現劉備坐在那裏,更是驚魂出竅。紀靈轉身就往外走,被呂布像提小雞似的提進來。
紀靈對呂布說:“你想殺我嗎?”呂布搖搖頭,說:“不是。”紀靈又指著劉備說:“那是想殺他?”呂布又搖搖頭說:“也不是。”紀靈滿腹狐疑,他看著呂布說:“那你是什麽意思呢?”
呂布說:“我這一生,不好爭鬥,唯好解鬥。我為你們倆家解和。”紀靈說:“怎麽個解法。”呂布說:“我勸你們倆家休兵罷戰,交由天意裁決。”
呂布說著,喊人把自己的方天畫戟拿過來,插在離中軍帳一百五十步遠的地方,然後對紀靈和劉備說:“我如果一箭射中戟上的小枝,你們兩家各自撤兵回家;如果射不中,你們各自回去準備戰鬥。哪一家不聽上天的裁決,我就與另一家聯合對敵。”
呂布搭上箭,扯滿弓,一箭射去,正中戟上小枝。三家人馬,轟然叫好。
呂布是個滑頭,他解決問題的辦法,假稱天意,實際上心中有數,就是把畫戟再挪十步,對呂布來說也是一碟小菜。
這是化解矛盾的太極推手,企業家們都可以學一學。
三是利用矛盾製衡。
下屬們有矛盾,對企業管理者來講,不一定是壞事。千萬別犯傻,認為下屬團結得鐵板一塊兒,才會有利於工作。
下屬們有矛盾,就會互相監督,從這個角度講,真是一樁大好事。
凡是大戰略家,都是利用矛盾的高手。
曹操作為一個大戰略家,就是駕馭矛盾的行家。
赤壁兵敗之後,曹操準備帶兵回許都,曹仁問曹操下一步如何安排。曹操說:“荊州由你來管,襄陽由夏侯惇守把。合肥最為緊要,我安排張遼為主將,李典、樂進為副將,合力保守。有什麽緊急情況,要飛馬向我報告。”
曹操對合肥守將的安排,大有深意。
張遼與李典之間的矛盾早已公開化,在魏軍裏是人盡皆知的事。
曹操帶兵滅了張魯之後,正在考慮下一步是否攻打西川的時候,聽到張遼報說,孫權帶兵來攻打合肥。
曹操趕緊寫了一封信,飛馬傳與張遼。曹操在信上寫道:“如果孫權來攻合肥,請張、李二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
曹操實在是太高明了。曹操手下有很多文武雙全的大將,他都沒有用來守合肥,卻讓張遼帶一個有矛盾的副將,守在抗拒孫權的前線。他是有用意的。
第一,利用矛盾製衡。合肥處在與孫權對抗的前哨,如果幾個守在合肥的大將,團結在一起,針插不進,水潑不進,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在孫權的糖衣炮彈下倒戈。出現這個局麵,對曹操來說,可就損失慘重了。張遼與李典有矛盾最好,可以互相監視。
第二,利用矛盾守城。曹操讓張遼和李典出戰,讓樂進守城是有意安排的。張、李二人都要出城對敵,不管是輸是贏,都可以退進城裏。如果張或李任一個守城,見對方戰敗,如果閉門不納,那問題可就大了。再者,如果守城之將出降孫權,就更要命了。
第三,利用矛盾駕馭。既然他們之間有矛盾,就隻會唯自己之命是從,誰也不敢輕舉妄動,指揮起來也就更順暢。
曹操絕對不會想辦法化解張遼與李典之間的矛盾,他倒是希望這個矛盾越長久越好。
見副經理與副經理、副經理與科室幹部之間有矛盾,如果未影響到工作,就聽之任之,不偏不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總經理們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