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的製度是領導定的。但領導也是單位的一員,因此,製度對領導也是管用的。每一個領導都不能遊離於製度的約束之外。
《禮記·曲禮上》上說:“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思就是,禮隻適用於官僚階層內部,平頭老百姓沒有資格講禮;刑隻能用於平頭老百姓,大夫以上的官可以不受刑罰的約束。
《禮記》是儒家經典,幾千年來,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極大極深,以至於現在還有人在心裏默默地發揚光大:“刑”不上局長,“刑”不上總經理,“刑”不上副總經理,“刑”不上部門經理……
“刑不上大夫”本身就是錯的,發揚光大就更錯了。
企業的製度適用於企業所有員工。在製度麵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作為企業的領導者,隻能帶頭遵守製度,自覺用製度規範自己的言論和行為,才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董事長不遵守製度,總經理不遵守製度,上行下效,大家都不遵守製度,企業就會處於無序狀態。那麽,這個企業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曹操是許多領導的領導,但他違犯製度以後,並沒有耍特權,照樣處罰自己。
一是領導製定製度。
很多人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感覺:恨曹操,罵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看到“奸雄數終”以後,覺得後麵的章節就不好看了。
羅貫中太偉大了。他讓人們的思維跟著他的筆墨,一忽兒跌宕,一忽兒起伏,最終形成定勢。跟著他一起去愛,去恨,去哭,去笑,去罵娘。
曹操身上有很多優點。羅貫中從反麵去寫,人們從正麵去評價。
《紅樓夢》上說,陰、陽是事物的兩麵。史湘雲教導丫頭翠縷:“陰陽兩個字還都是一個字,陰盡了就成陽,陽盡了就成陰。”用史湘雲的這句話,詮釋“忠”與“奸”也很管用。
不管曹操“忠”也好,“奸”也好,他是中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則是不爭的事實。
他帶頭執行製度,就是典型的一例。
這個製度是他親自製定的,那是在他帶兵征伐張繡的路上。
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張繡乘曹操大戰袁術之際,策劃南陽、江陵幾個地方,同時反叛曹操。
當時的曹操,剛把漢獻帝從洛陽迎回許都。各地豪傑並起,連年爭戰。曹操四處征剿,疲於奔命。他的威望、聲勢都才剛剛發芽,誰都敢向他叫板。
曹操行軍之際,見路旁的小麥已熟。老百姓因為躲避戰亂,來不及收割,就匆匆出逃了。曹操騎在馬上,有感於懷,他親自擬定一項製度,讓部隊的宣傳幹事,到沿途經過的各個村莊大聲叫喊:“部隊是奉皇帝命令,到南陽削平反賊,為民除害。現在小麥已熟,部隊絕不會糟蹋老百姓的糧食。凡有踐踏麥田者,一律斬首。一定要相信我們,不要有任何驚慌!”
沒有外出逃難,在村莊留守的老弱病殘人員,見曹操的部隊果然秋毫無犯,個個喜出望外。
曹操見百姓歡迎,心中竊喜。他知道自己的這一手太妙了!隻要受到老百姓的歡迎,以後的“戲”就更好唱了。
企業領導製定製度,目的就是為了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製。讓大家對照製度,自覺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既然有了製度,隻有大家共同監督,共同遵守,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製度形成合力。
二是領導帶頭遵守。
製度定的再好,得不到貫徹執行,喊在嘴上、貼在牆上、寫在公開欄上,不能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照樣是一紙空文。
領導幹部也不能例外。領導幹部更應帶頭遵守製度。
曹操是領軍統帥,製度是他製定的,他定製度是為了管理大家,他自己需不需要遵守製度呢?
曹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他在遵守製度方麵也不含糊。
曹操宣布製度之後,見部隊路經麥田,都下馬用手扶麥,一個個遞相傳送而過,誰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很高興。他知道要想帶出一支鐵的部隊,就需要用鐵的紀律來管理。
曹操自己路過麥田的時候,也是步步留心,處處在意。可就在此時,部隊行軍的喧鬧,驚起了麥田裏的一隻斑鳩。那隻斑鳩在離曹操不遠處突然衝天而起。
壞了!曹操的坐騎驚嚇之下,撒蹄狂奔。曹操收韁不住,那馬一下躥入麥田。
事情來得太突然了,也來得太不是時候。
曹操剛定下製度,那馬就奔入麥田毀壞了一塊麥。
牲口不通人性,曹操也不是有意的。曹操又是領導,這事完全可以原諒。曹操把馬從麥田裏牽上來,拿不拿馬出氣,打不打馬一巴掌,讓不讓馬當替罪羊,人們都不會說什麽。
這個時刻,行軍的隊伍已停下來。大家都擔心曹操受傷。
曹操從麥田起來之後,他沒有來得及拍打身上的塵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製定的製度。他把行軍主簿喊來,問自己作為主帥,違反製度該當何罪。
主簿說:“丞相怎麽能議罪呢?”
曹操聽了主簿的話,非常堅定地說:“我自己製定的製度,我自己卻違反了製度,不按製度辦事,還怎麽讓別人遵守?”曹操說畢,拔出劍來就要自刎。他要用死來證明製度的嚴肅性,證明領導幹部帶頭執行製度的重要性,證明製度沒有伸縮性。
曹操不能死。曹操如果死了,這支部隊就會群龍無首,取得的無數戰果就會化為烏有。
謀士郭嘉對曹操說:“過去《春秋》上說過,法不加於尊,丞相統領大軍,怎麽能自殺呢?”
行軍主簿和郭嘉其實都很愚蠢,他們都沒有說到問題的實質。他們完全可以把責任由大化小,由小化無。事情的根源明顯在於那隻斑鳩,那匹馬也負有重要責任。如果沒有斑鳩,就不會有驚馬;如果馬不受驚,就不會躥入麥田。由此演變下去,就可以先拿斑鳩問罪;斑鳩逃跑了,還可以拿馬問罪。曹丞相的責任原本很小,甚至可以說沒有一點責任。
但他們都沒有提出這個高明的意見。他們老是往製度上想,思維就鑽入了死胡同。
此時的曹操,怔在那裏想了好一會兒。用《三國演義》上的話說,叫“沉吟良久”。最後順著郭嘉的話說道:“既然《春秋》上有法不加於尊的說法,我可以暫且免死。”說完,猛地用劍割下自己的頭發,狠狠地扔在地上,說道:“那我就暫且割發來替代砍頭吧。”
羅貫中寫到這裏,用一首詩來表明曹操在施用“詐術”。該掉腦袋的事,用頭發可以代替得了嗎?!
其實羅貫中心裏也清楚,古時候,膚發受之於父母,是不能隨便損害的。曹操割發代首,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三是示範效應。
企業的領導幹部,用製度獎勤罰懶,用製度律人,也要用製度律己。隻有自己模範地執行製度,才會讓製度在本企業暢通無阻。
企業製定的銷售提成獎、超產獎等製度,隻要寫有總經理領獎的比例,總經理也可以心安理得地受獎,理直氣壯的受獎。當然,完不成任務的懲罰,隻要寫有總經理受罰的比例,也必須當仁不讓,不能找出任何不負責任的理由。
領導幹部的示範帶頭作用,對企業員工是一種無聲的號令。
製度是一根紅線。誰也免不了會越線,做一些錯事。但越線以後,擺正自己的位置,按製度辦事,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割發以後,就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見曹操主動懲罰自己,三軍將校,無不悚然。他們知道,曹操尚且受懲,將校乃至於士兵,就更沒有理由推脫了。
§§第五篇 管理篇:舞好手中的指揮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