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初,一些地方總會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對本年度的工作進行全麵安排部署。“一號文件”中既有上年度工作回顧,也有本年度的奮鬥目標和工作措施,是一個提綱挈領的總體規劃。對企業而言也是這樣,隻有製定了科學的“一號文件”,才會有目標、有措施,一步步地發展。
(1)英明的“一號文件”。
很多地方每年都要出台一個“一號文件”,通過分析形勢,明確發展目標,提出工作思路,製定保障措施,是一個施政總綱。
“一號文件”就是企業的發展總綱。
企業在製定“一號文件”時,既不能貪大求洋,把總綱描繪成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及;也不能把總綱目標定得過低,失去了製定總綱應有的意義。必須考慮形勢變化的因素,結合自身實力,使企業經過努力奮鬥,“跳一跳,夠得著”,發揮引導和激勵作用。
劉備的“一號文件”是諸葛亮製定的。劉備去襄陽隆中招聘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針對劉備的實際情況,製定了一份詳實的、完備的、科學的“一號文件”。劉備按照這個“一號文件”製定的方略,從一個流浪漢一步步走到開國皇帝的位置上。
諸葛亮製定的這個“一號文件”,既成就了諸葛亮智慧之神的形象,也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一篇不可多得的經典文章,那就是閃爍著萬丈光芒的《隆中對》。它的英明偉大之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一是奮鬥目標明確。
劉備從新野爬山涉水到襄陽隆中,一年之內連去了三次,直到最後一次才見到諸葛亮。諸葛亮當然知道劉備已經來過兩次,不僅家人已經作了匯報,也因為劉備第二次去的時候,還專門留有一封談想法、求幫助的信。所以,第三次兩人剛見麵,簡單地寒喧之後,諸葛亮就開門見山地說:“我想具體聽一下將軍您的誌向。”
諸葛亮對劉備的想法,其實心裏很清楚。因為劉備在第二封信中,明確說想請自己當呂望和張良。呂望幫周文王開創了周朝八百年江山,張良助劉邦打下了漢朝四百年基業,兩人都是曆史上輔助明君的賢相。劉備請自己當賢相,那他本人不就是想當“明君”嗎?以諸葛亮的智慧,他當然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隻是想當麵聽劉備再說一遍。
劉備見諸葛亮相詢,也就直言不諱地說,自己力量雖然弱小,但孜孜以求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伸張大義,匡扶漢室。”
拯黎民於水火之中,解社稷倒懸之危。諸葛亮不但沒有認為劉備是自不量力,反而覺得這個漢朝苗裔,在現時情況下,能以經略天下為己任實在可嘉,是一個值得施以援手的人。
二是形勢把握準確。
聽了劉備親口說明了自己的誌向,諸葛亮對劉備需要的這個“一號文件”,早已成竹在胸,他要在研判形勢中,讓劉備明確文件的切入點和可行性。
諸葛亮說:“自從董卓篡權謀逆以來,天下豪傑都站出來各自稱雄。曹操的勢力遠不及袁紹,但曹操之所以能打敗袁紹,不僅僅因為占有天時之利,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曹操善於謀略籌劃。現在,曹操已經擁有百萬人眾,動輒以天子的名義向諸侯發號施令,在這種情況下,實在不能跟他正麵交鋒。孫權占據江東,從父兄算起已經傳至第三代領導人,不僅擁有長江之險,而且百姓十分擁戴,也隻能聯合而不能攻取。荊州北占漢沔水陸要衝,南有通向南海的便利,東連東吳繁華之地,西向可直達巴蜀,這是戰略要地,非英明之主難以據守,是上天專門留給將軍您的,您有沒有占據荊州的意圖呢?益州地勢險要,肥沃的土地一連千裏,漢高祖因擁有益州而實現了建立漢朝的大業。現在,益州的州長劉璋,迂腐懦弱,麵對國家和百姓都很富足的大好形勢,卻不知道顧惜。明智之士,都希望有一個開明的君主來加強治理,確保西川的持續健康發展。”
諸葛亮以自己銳利的目光、開闊的胸襟、縝密的思維,將了然於胸的天下大勢,如數家珍,娓娓道來。縱橫萬裏,上下百年;指點江山,要言不繁。這篇形勢分析報告,充分體現了諸葛亮作為大戰略家的真知灼見。
我們每一個企業,在製定發展戰略的時候,也要充分地把握形勢,包括國家政策形勢、市場競爭形勢、產品適銷形勢等等,隻有這樣,才不會導致規劃與現實脫節、戰略與形勢矛盾的情況出現。
三是實施步驟正確。
把正確的目標置於正確的形勢把握之中,還必須有正確的工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沒有完善的工作措施,所有的戰略目標隻會停留於紙上。
諸葛亮的英明之處在於,他不僅善於結合目標研判形勢,同時,他也有明晰的工作思路,能夠製訂出完整的實施步驟。
接下來,諸葛亮為劉備製定了一套科學的實施方案:“將軍您既然是帝王的後代,以追求真理享譽天下,如果占有荊、益二州,與西部的少數民族修和,安撫好南邊的彝越之地;對外與孫權結盟,對內實行開明治理。一有機會,命一能幹的大將統兵,從荊州向北方的南陽、洛陽進擊,您則率益州將士從川、陝出擊,對中原實行兩路夾攻。以您的威望,老百姓聽到您的大名,豈有不端著飯、舉著酒來迎接您的呢?假如做到這一步,您的奮鬥目標就可以實現,漢朝就可以複興了。這就是我為您策劃的戰略,下一步,就靠將軍您努力爭取了。”
通觀諸葛亮製定的一整篇“一號文件”,我們可以發現,不僅後來三國的形勢完全如此,而且,劉備也是完全按照這個方案操作的。
(2)不變的“一號文件”是教條。
“一號文件”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總綱,有沒有必要改變?答案是肯定的: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因為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對戰略目標的修訂甚或是更改,隻要有利於發展,都是正確的。不變,是教條主義;變,是唯物主義。
孫權是個唯物主義者,孫權對“一號文件”的修訂,使它更合理、更完善。
孫權的“一號文件”是魯肅製定的。
孫權剛從哥哥手裏接掌大權,周瑜就向他推薦了魯肅。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魯肅古道熱腸,老實厚道。劉備的謀士馬良,評價他有“長者之風”,聽起來,總給人以“迂腐”的感覺。魯肅把荊州借給劉備,自己卻作為擔保人在手續上簽字,撞進了劉備和諸葛亮聯手設下的圈套,確讓他的英名蒙塵。但如果因此看低魯肅,那就大錯特錯了。魯肅不僅是“長者”,同時,也是“智者”,是大智若愚。人們應該記得,赤壁大戰之前,當張昭等人極力勸孫權向曹操投降的時候,是魯肅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的。當時,魯肅知道自己說話的份量,遠不足以公開向張昭叫板,就乘孫權上廁所的時候,明確而又堅定地勸孫權奮起反抗。
魯肅第一次見到孫權的時候,就為孫權籌劃了頗具遠見卓識的“一號文件”,因為後來諸葛亮製定的“一號文件”太出名了,所以,魯肅的“一號文件”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魯肅這個“一號文件”的出爐,遠較諸葛亮的為早。在時勢尚不明朗的時候,他能正確地分析形勢,作出判斷,其高明之處不亞於諸葛亮,同樣值得人們記取。
那是在孫策剛死的時候,江東一片風雨飄搖,孫權向魯肅征詢國家大計。
魯肅說:“我個人認為,漢朝決不會複興,曹操一時也難以消滅。唯一的辦法,就是穩立江東,靜觀天下競爭的形勢,然後再圖進取。當前,乘北方軍閥混戰之際,先西進剿除黃祖,繼而進伐劉表,把長江全部奪過來,守住長江,以圖天下。這就是劉邦建立漢朝的戰略。”
魯肅說這番話的時候,曹操與袁紹的戰事剛起,劉備剛從袁紹處逃出。
魯肅的這篇“一號文件”確實是高瞻遠矚。孫權與魯肅當時都躺在床上,聽了魯肅的這番話後,孫權立即披起衣服下床,站在床前向魯肅道謝。用羅貫中的話說,叫“披衣起謝”。他高興得來不及穿衣服,可見魯肅的這番話對他是多麽重要。
孫權後來就按照這個方針經略天下,一直到甘寧出現。
甘寧原本是夏口守將黃祖的部將,因不受重用,才投奔孫權。他來了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向孫權建言,發表了東吳建國的“戰略宣言”。
甘寧對孫權說:“現在,漢朝的統治越來越衰弱,將來曹操必定篡國。荊州作為戰略要地,曹操在所必爭。而荊州州長劉表胸無大誌,他的兒子也不成器,很容易就可以攻取。你要乘曹操還沒有動手的時候,先下手為強,占據荊襄,再西向攻占巴蜀,就可以完成王霸之業了。”
甘寧的這番話,其實是對魯肅“一號文件”的完善和補充,是根據東吳當時的形勢,增加了“占據荊襄、再圖巴蜀”的條款。孫權後來之所以對荊州難以割舍,主要原因,也就是因為這個。
所以,當時孫權聽了甘寧的話,大為讚歎:“這真是金玉之論啊。”並迅即作出了進擊荊襄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