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 像孩子似地生活

  在我所住的塔樓裏,有許多的孩子,每天乘電梯相遇,三四歲大的孩子總揚起頭,睜大一雙布滿善意或好奇的眼睛看你,常常是盯得你的眼睛發酸了,他還在饒有趣味地,並越看越不認生地朝你抿開嘴角,總惹得你忍不住伸出手摸摸他的臉,拉拉他縮在袖子裏的小手,而年齡稍大些或已做了學生的孩子在與你的眼睛相遇的片刻,也許是不經意的,躲閃的,或索性就是想觀察你的,也總會報以溫暖而柔和的目光,就像一條灑滿陽光的河流,倏然從你的心間淌過,留下一片春意盎然。

我喜歡被孩子們注視,也喜歡注視他們,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能帶給我一種美好的感覺,還因為,就僅憑我個人化的觀察和經驗,當你以欣賞的目光或懷著溝通的願望去注視成人時,他們中的大多數的目光是沉默的,甚至是淡漠的、冰冷的、排斥的、懷疑的……當那目光轉瞬即逝;就像一片烏雲,灰暗了你的心之蒼穹。這時候我就想:如果我們都能像孩子似地生活……有部挪威影片《小伊達長大了》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二戰期間,小伊達的母親在德軍營地作廚娘,為求生存舒適,與德軍軍官相好,被周圍的鄰居仇視為“告密者”,小伊達也遭到了鄰居們的孩子的奚落和冷遇,沒有人願意和她玩。小伊達抱著布娃娃坐在海邊,當她看見有個人在艱難地拉車時,立刻上前幫忙推車,拉車的少女雷佳對她表示感謝,她卻揚起頭問雷佳能和她做朋友嗎?雷佳得知她的身份後,小伊達一再表白自己不是那種人,但雷佳說她還小,不懂事。小伊達逐漸目睹了德軍的暴行,她常常尖叫著從惡夢中醒來,她被母親寄養到一戶挪威農家,在那度過一段美好的日子,她的天性與大自然、樸實農家人和諧地融在一起。不久,她被母親接回,卻因大姐與母親為爭德軍軍官發生衝突而被嚇得蜷縮在牆角,她不理解母親和大姐的行為。但當母親找到她並趴在她身邊痛哭時,她伸出手輕輕地撫著母親的頭發。第二天,她沒吃完母親為她準備的早餐,就背起背包,獨自回到了寄養她的農家。戰爭結束後,小伊達回到城裏,卻看到母親被人剃了發關進監獄。她掛上一串挪威國旗上街參加慶祝遊行,卻被一名痛恨德軍的婦女打了個耳光,國旗也被撕碎了,小伊達淚滿雙眼……這部影片給人以一種難以言傳的感動。我想,它的成功可能在於它以一個孩子的目光和心靈解構與觀照了成人的世界。

與成人的世界相比,孩子的世界是多麽純淨和美好,就像一則童話、像安徒生描繪的海的女兒居住的那個世界一樣:“水是那麽藍、像最美麗的矢車菊花瓣,同時又是那麽清,像最明亮的玻璃。”小伊達便向成人展示了生命的愛和純粹的質地。她渴望和人做朋友,對每個人都露出善意的微笑;她發自內心地去幫助人、愛人,當看見鐵絲網裏麵的戰俘對她手中的麵包發出饑餓的目光,她毫不猶豫地把麵包遞給他;她愛同人類一並生存在自然界裏的其他生靈,以一顆充滿愛和好奇的心去觀察她們,當一隻長滿茸毛的小雞死去時,麥卡爾太太說:“扔進豬圈吧!”小伊達請求要為小雞挖個墳;她把有生命的東西當生命看,以擬人式的語言和行動對待她們。

法國作家紀德說:“不要同情心,要愛心。”在他看來,同情心隻不過是承認一種普通的感情而已,而愛心則是高於同情心並見諸實踐的一種感情形式,是人對人而做出的反應和行動,小伊達和許許多多孩子正是這樣豐富著愛的意義。悲哀的是,我們許多成人反倒喪失了,甚至喪失了普通的同情心,而俠義之道也宛若天邊最後的斜陽,袖手旁觀的,熟視無睹的、麻木不仁的、明哲保身的……組成街頭一副副看客的雕塑。

生命中最美麗的東西就像流沙從指縫間溜走了,我們卻從所謂的經驗和閱曆中汲取了做人的狡黠,並總結出以利為中心的原則。正如紀德說的:“我們像蝗蟲,為了果腹將一切毀掉。”看看,在這個後現代社會裏,戰爭幾乎威脅著每一天,不寬容、欺詐、謊言、猜疑、暴行、殘酷以及各種各樣的欲望遊蕩在成人之間,人與人緊張地對視著,小心翼翼地交往著;人與自然界的其他生靈對峙著,為了口腹之欲,到處獵奇,戕殺珍禽。小伊達逐漸看到並明白了這一切,她本能地拒絕,她在燭光中祈禱:“主啊,看著一個孩子,可憐我的單純,我期待你召喚我而去,溫順而善良的主啊,給我一片淨土。”這就是一個孩子對成人或者被成人主宰的現實世界所發出的禱告。

這片淨土似乎被成人丟失了,又似乎在被成人追尋著。我們很多成人常常回憶孩提時代的美好,希望那失落的一切重現。當代作家池莉在接受中央電視台《生活》欄目記者采訪時說過,她喜歡孩子,因為能喚醒她許多純粹和美好的東西。詩人泰戈爾甚至夢想加入孩子們的世界,他說:“我願沿著穿越嬰兒心靈的道路漫遊,衝破重重屏障;那裏,在曆史上無從考證的君主王國之間,信使傳遞著信息,無目的地遊蕩;那裏,理智將她的法則製成風箏;真理把事實從桎梏中解放。”

“真理把事實從桎梏中解放”,是的,也許成人對人與事的判斷和認知並不比孩子來得更真實,更符合事實本身,更能客觀、公正地判斷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因為孩子們的出發點是“愛”、是“真”、是“善”,而不像成人一樣是戴了有色的光罩去找這個世界的茬。這使我又想起一個故事,它說的是一個孩子為改變成人世界所做出的努力;在一條小巷裏,鄰居們互不往來,後來小巷裏來了個孩子,他每天清晨捧著自家苗圃裏的鮮花,挨家挨戶送去,漸漸地,小巷裏彌散出陣陣花香和溫情;再後來孩子走了,小巷裏的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互相贈花的習慣。

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曾說:“兒童是成人之父。”我們也曾從那個年代走來,現在我們應該從孩子們身上學點什麽?

如果在很多時候我們成人能夠像孩子似地生活,這世界也許會多些美麗的光彩,離我們心中的童話更近一些……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