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灌輸實踐檢驗精神

  創造力是突破僵局的第一要素,而保護創造力則是文化生命力所需文化內在特質之一。但是,創造力並不是天馬行空,也不是類似於烏托邦式的幻想就能夠產生有利的文化活力。一個有生命力的、具備活力的企業文化,同樣還需要一種實踐檢驗精神。組織中的任何人都必須存在這樣一種意識:無論理論是否是清晰明確的,或者我們的價值主張究竟是怎樣的,隻要某種行為能夠在當下的環境中創造出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現實條件,這種行為就值得鼓勵。

  這種基於實踐的務實精神和價值意識同樣是企業文化具備生命力的一種特定要求,是企業文化不斷依據變化了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作出自我調整的重要特質之一。談到“實驗檢驗”,我們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件也許就是改變開放之初的真理大討論。

  1978年的5月《光明日報》發表了一篇指導性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中指出:“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隻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此後的三十幾年,一切新的理論、新的政策,都隨著實踐的檢驗,及時調整和改善。2009年對房地產的“救市”,實現了麵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嚴峻環境,仍實現GDP“保八”的目標,但隨後國家出台一係列嚴格的措施,抑製樓市的過熱,著力緩解老百姓的住房壓力。正是這種實踐檢驗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對管理措施進行反思和調整的做法,確保了國內經濟高速且較平穩的發展。

  企業的管理,也必須立足於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調整。企業組織的變革也首先是從改造人的思想開始,人隻有在意識到變革的重要性之後,才會付諸實施這一切。每一次改變都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機遇和風險之間,有著很微妙的平衡。我們不能因為懼怕革新帶來的風險而裹足不前,也不能盲目崇尚新事物的優越性,認準一個方向,即使出現了嚴重問題,也不及時調整方向。科學的做法是,既要敢於創新,又要對創新後的結果,通過實踐進行反複檢驗,對實踐中發生的問題,要及時糾正,甚至要對改革的措施和方向,進行適當的調整。一個既勇於創新,又要保持穩定的企業,必須向所有員工反複灌輸“實踐檢驗”的精神,讓這種思想融入組織文化,成為每一個員工的基本共識。

  某個人固守某種意識形態或價值守則,不因時因地而變,是一種教條主義思維,是僵化的主要意識根源。企業內絕大部分群體如果表現出這樣的固守特征,也就是企業文化喪失活動走向不利局麵的開始。反過來,如果一個企業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知到實踐檢驗的重要性,那即意味著組織形成了一種開放型的、對各種積極的創造性行為持寬容態度的群體文化氛圍。在這種視野中,組織成員並不對個體的創造性做法或群體的突破性主張產生多大的阻礙,它將寬容組織中的革命性行為,從而賦予組織以真正意義上的實踐空間和動力。更進一步,這種群體性的思維一方麵削弱了文化僵死的可能性,一方麵也可以對某些僵死的文化起到矯正作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