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有願景,就應該有基於願景的行動目標,這些目標既是指向明確的、可實現的,也是與願景緊密相聯、持續推進的。但同,我們仍然無法忽視一個事實:員工本身的支持度。不是說企業想做的事,員工就一定會去做——盡管員工相信這個夢想。
有這樣一則笑話:
一個人到一處公園遊玩,碰到兩個工人在幹活。第一位工人挖了一個一米深的坑,第二個工人又把土填回去,而且不斷重複著。他感到很奇怪,於是問:“你們在做什麽呢?”他們說:“我們在種樹。”“那怎麽沒有栽樹苗就填呀?”工人答道:“那個負責栽樹苗的這兩天生病請假了。”
在我們為之開懷大笑的時候,是否想到了什麽?對了,我們企業裏有很多這樣的笑話:某些員工勤勤懇懇工作,但績效卻很低,為什麽呢?就像笑話中那兩個工人一樣,他們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卻忽略了所在團隊的共同目標是什麽,就本質上而言,他反映出的是員工對企業願景不清楚或不關心。在此,每個企業管理都應思索這樣一個人問題:如果這些是我的員工,我該做些什麽呢?
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那就你必須同時做出承諾並付諸實際行動——針對的內容是組織成員的利益,無論是精神和還是物質的,兩個方麵都需要考慮在內。
很多企業的願景即使可信,即使是一個宏大的吸引人的構想,但未必能夠獲得員工的支持,無外乎員工認為這個構想與自身的利益不符。而大部分管理者同時又犯了另一個錯誤,那就是僅僅用文化手段,而不是與利益手段並用的方式促使人們回到推進願景的軌道上來。
有一種觀點是正確的:過於功利性的或者過於以企業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會使企業文化成為了利益分配的工具,如此功利性的推行企業文化是不行的,管理者們必須重新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員工真正的需求和期望是什麽?當一個員工早晨急急忙忙起床,帶著一絲睡意,擠上讓人透不過氣來的公車、地鐵來上班,他僅僅是為了賺這份薪水嗎?當他們投入於工作之中,主動加班的時候,隻是是為了得到升遷嗎?弄清楚這些問題,是推行企業文化的一個前提。
長期以來,企業管理者都是從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關心的是企業營業額增長多少、市場占有率達到多少、顧客滿意度是多少問題上,忽略了員工作為人的屬性。有些員工即使被晉升、被加薪然選擇離開,其原因缺乏熱情。所以,我們說目標要融入員工的夢想,讓他們的在精神上獲得自由。
員工也有自己的夢想,企業過分強調自我中心的目標,忽視到員工的成長曆程,很可能是管理者最容易犯的大錯誤。單方麵的一廂情願是管理者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