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六節 閑話文人

  山東聊城有一處古跡——山陝會館。館內有一關帝殿,殿前礎柱上有一幅對聯,日:“非必殺身成仁,問我輩誰全節義;漫說通經致用,笑書生空讀春秋”。會館是山西、陝西的商人所建。這一對聯反映出富甲天下山陝商人對文人蔑視。

  文人受蔑視並非全無道理。文人縱有滿腹經綸,如果不遇明主,隻能給人以窮酸的感受。唐彥謙有一道七言絕句《過長陵》對此有過形象的描述:“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抔。千古腐儒騎瘦馬,灞陵斜陽重回頭。”看看那些大字不識的武夫,靠手中三尺龍泉,奪得天下,一旦成為帝王,死後陵墓上的土愚民盜一捧,也要判處死刑。而滿腹詩書的讀書人又有何用?“古道西風瘦馬,”隻有一副窮酸落魄的樣子,經過漢王帝寢的灞陵之下,回頭望望,隻會發一通思古之幽情而已。

  在帝王看來,“之乎者也”是無助於事的。宋人筆記上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次宋太祖趙匡胤經過一道城門,抬頭一看,城門上寫著某某之門四個字,他便問旁邊的侍從秘書說:“城門寫某某門便好了,為什麽要加一個之字呢?”那個秘書說是個語助詞。趙匡胤聽了說,這些之乎者也又助得了什麽事啊!既然無助於事,文人自然難得發達。加上文人大多不會營生,難免窮困潦倒。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就是中國曆代文人中“學而不得仕”者的形象寫照。

  書生酸腐,如之乎者也,無助於事也就罷了;如果帝王也成了酸腐的文人,其害則大矣。南朝梁元帝讀書讀呆了,敵兵臨境,還要文武諸臣戎服聽他講書,最後終於亡了國。他投降時,放一把火,把收藏的十四通八十萬卷圖書焚之以炬,他說:“文武之道,今夜盡矣。”有人問他為什麽燒了書,他說:“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隻可惜他的醒悟已為時太晚了。

  如果文人真的一無所用,那文化早已絕跡了。英明的君主,無一不重視英才的選拔。有語雲:“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曹丕甚至把讀書著文看作“經國之偉業,不朽之盛事。”這雖然未免把讀書看得過高了些,但卻從另一個方麵反映出文人的重要。千百年來,正是富甲天下的商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文人,用他們手中的一管弱筆,指點著江山。一首詩歌,可令山川增色;一紙文字,可抵千軍萬馬。王之煥的《登鸛雀樓》,將偏居一隅的鸛雀樓名揚千載;崔灝的一首七律,讓長江岸邊的黃鶴樓聲震神州;張繼一則小詩,為蘇州賺來不知多少人民幣和外匯。試觀海內,哪一處名山沒有文人的點睛之筆?哪一處勝跡離得開書生的生花羊毫?更不用說他們在推動曆史發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李斯的《諫逐客令》為秦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蘇秦、張儀在七國之間縱橫捭闔;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改變了整個世界。

  回溯曆史,人們記住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同時,也記住了孔子墨子、李白杜甫,可那些嘲笑過文人腦滿腸肥的商人,卻早已銷聲匿跡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