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三節 石門晚照

  平陰城西南三十裏有座石門山。山上有一石洞,高3米,寬5米,深近20米,人稱石門。

  石門是古代一條由平陰通東阿的交通隧道,為東周時期人工開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曆史。明代後就已失去了它的交通價值,而變為一個景點。

  明人有詩雲“嵯峨天際望雲門,終日閑雲任吐吞。力士何年開混沌,斜陽幾度照黃昏。”然而,石門並非“終日閑雲”,《平陰縣誌》載:“春秋隱公三年,齊鄭盟於石門。”這也許是發生在石門的一件最重要的事。也許,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感天動地的故事,但這些故事都早已為人所淡忘。有一事,人們記住了,那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到來。李白、杜甫的好朋友張叔明(號竹溪六逸)隱居於石門下,杜甫思念老友,前來拜訪,寫下了兩首《題張氏隱居》詩作。一首為七律,一首為七絕。七絕詩不僅寫出了石門山的幽深和美麗,更頌揚了張氏“不貪”及“遠害”的高貴品質。七絕寫朋友相見情味相投、舉酒相祝的興致,表達了“歸醉”與“無求”的閑適情懷。雖然,這兩首詩在杜詩中不占什麽重要地位,但也足以使平陰和我輩為之自豪。

  明代閣老於慎行寫過一首題為《石門道中》的詩,詩人麵對的再也不是杜甫眼中“伐木丁丁山更幽”的美景,而是萬山木落,遠樹殘霞,斜日荒丘,當年“車馬日紛紛”的景象早已遠去。而詩人自己正“淒淒衣袖單”,獨自行走在石門道的風雨中。“人家酒樹隔,山徑草花寒”,“千秋往來路,立馬一長歎”。詩人正值被貶出京,回家賦閑,看到千古石門的荒蕪景象,千種思緒,萬種感慨,盡在一“歎”之中。

  在我的印象中,這是於慎行寫得最好的詩,情真意切,動人心弦。我來到石門,長長地駐足在石門前,忽然記起於氏的詩,幾許感慨油然而生:兩千年來,有多少人從這石門中穿過,這中間有平民百姓,有達官貴人,有山間隱士,如今他們又在何處?人生於天地之間,百年一瞬,形同蜉蝣,人的一切的努力和奮鬥在悠悠時光的長河裏,都表現為一切價值的非價值、一切意義的無意義,這又怎能不讓人“立馬長歎”?

  “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人類的可悲就是看不到其“非”。然而,真的看透其“非”豈不更加可悲?石門,你目睹了人世間千年滄桑,你又該怎樣評說?

  此時,夕陽西下,落霞紅光透過石門,像紅腫的口腔,發不出一絲聲音。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