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1章 數學的詛咒(2)

  我告訴他,我這些年在探討“科學進步”和“科學災難”的關係,積累了很多資料,已經得出幾條結論。我認為,科學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也必然降低災難發生的門檻,加大災難的強度。比如:人類開始種植業的同時就放大了蟲害,開始群居生活的同時就放大了災疫,醫學的進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工業的發展加大了汙染,等等。這些進步和災難由於內在的機理而互為依存,不可分割。無論什麽時候,無論科學發展到多麽高的水平,都不要奢望會出現“幹淨的”、不帶副作用的科學進步。我的觀點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災難的絕對值必然越來越大;2.正負相抵的結果應該是正數,也就是說,進步應該是主流(至少到目前為止這一點是正確的);3.進步和災難的量值之間有一個相對確定的比值,不妨命名為何慈康係數。

  我交給他一張圖,橫軸是時間軸,縱軸是進步或災難的量化指標。區域內有兩條劇烈震蕩的曲線,下麵一條是災難線,上麵一條是進步線,總趨勢一直向右上方伸展。兩者永遠不會相交。兩條曲線上對應點縱坐標的比值就是我所說的何慈康係數,它大致在0.62~0.78之間。

  我對林鬆說:“這兩條曲線從宏觀上看很簡單,但微觀變化十分複雜。進步和災難之間的相互作用有正反饋、負反饋、深埋效應、爆發效應、滯後效應、群聚效應等。我這兒有詳細的資料,是我10年來積累的,希望你根據這些資料湊出數學表達式。”

  林鬆這會兒才扭過頭,說:“可以。大概要七天時間,七天後你再來。”

  我知道再對林鬆說什麽都是多餘的,但忍不住又說兩句。我說:“你當然知道,我希望得到的不是一個經驗公式,而是能反映事物深層機理的精確公式,能用它來預言今後的趨勢,比如說,預言10年後第一季度何慈康係數的精確值。”

  林鬆看看我,簡短地說:“我知道。七天後來。”

  我回去開始耐心地等待。我相信林鬆的才華和直覺,相信他能成功。各種科學公式無非是兩種方法取得:分析法和綜合法。分析法是深入研究某個事物的機理,然後根據已知的機理演繹出數學公式。綜合法是根據大量的統計數字,試湊出經驗公式,它隻能對事物的規律做近似表達。但對於那些有驚人直覺的大師們來說,他們湊出的經驗公式常常恰好表達了事物的內在動因,因而上升到精確公式,開普勒的三定律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希望林鬆得到的就是這樣的公式,使我能夠預言任一時間段的何慈康係數的精確值,我相信這對人類發展的宏觀控製大有裨益。

  七天後他把我叫去,說:“已經找到那個公式。他在電腦上打給我,公式中盡是奇形怪狀的數學符號,我如看天書。林鬆簡捷地告訴我,推導中利用了一些群論知識,一些碎形幾何的知識,還有其他一些高深的數學。他說你不用了解這些,你隻用學會代入計算就行了。你看,我根據這個公式做出的曲線,幾乎與你的原曲線完全吻合,除了極個別的點,但那些點肯定是壞值(是你因為疏忽而得出的錯誤數據)。這個公式很美”的,一種簡諧的美,所以,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就是你所要求的精確公式。

  我比較了理論曲線和我的統計曲線,除了個別壞點,兩者真的完全吻合。對於公式的“簡諧的美”,我缺乏他的鑒賞力,但我相信他的直覺。我說:“我很滿意,現在,能否用這個公式來預言,比如60年後即2068年的何慈康係數?”

  這個“60年”是我隨口說出的,我絕對想不到它恰好對應著這條曲線上的拐點,並引發此後的風風雨雨。林鬆說:“噢,這個公式剛剛得出來,我還沒有做這樣的計算。不過很容易的,把數據輸進去,半個小時就能得出結果。”他啪啪地把必要的參數輸入電腦,電腦屏幕上開始滾動繁複的數據流。

  在等待結果的空當,我們交談了幾句世俗的話題。我看看屋內淩亂的擺設,說:“你該找個愛人啦。”他說:“你說的對,我並不是獨身主義者,但很難找到一個耐得住寂寞的女人。”我歎息一聲:“沒錯,做你的妻子是很困難的職業。你應該學會扮演兩種身份:理性人和世俗人,學會在兩種身份中自由轉換”。他說:“你說得對,但我恐怕做不到,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屏幕停止滾動,打出後60年的曲線。林鬆回頭掃一眼,臉色立即變了。因為在橫坐標為2068年的那處,災難線有一個很陡的拐點,然後曲線陡直上升,超過進步線。也就是說,在這一點的何慈康係數不再是0.62~0.78之間的一個小數,而是一個天文數字,趨近於正無限。我笑著說:“哈,你的公式肯定有毛病,絕不會出現這個峰值的,果真如此,人類社會就會在一夜之間崩潰啦。”

  林鬆皺著眉頭看著公式,低聲說:“我驗算一下,你等我通知。”

  我回到家,心想他的驗算肯定耗時很久。因為從曲線趨勢看來,錯誤不是小錯,而是根本性的。據我的統計,何慈康係數若小於0.65,社會就呈良性發展;大於0.7,社會的發展就會處於困境。若大於0.75,社會就會倒退惡化乃至逐漸崩潰。何慈康係數絕不會大於1的,何況是他得出的天文數字!那將意味著:核大戰、人類醫療體係崩潰、道德體係坍塌、超級病毒肆虐,甚至大陸板塊塌陷、月地相撞……如此等等在同一個時刻疊加。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即使一個智力平庸者也會斷定其不可能。我唯一不解的是,以林鬆的智力,怎麽會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還有,如果它是根本性的錯誤,為什麽與2008年前的曲線卻那麽吻合?

  第二天淩晨四點鍾電話就來了。他的聲音嘶啞低沉:“來吧,我已經有確定結果了。”

  我匆匆起床,趕到他那兒。屏幕上仍是那個陡直上升的曲線,就像是一把寒光閃閃的倚天魔劍。他臉色蒼白,眼窩深陷,身上散發著一種不可言傳的、但又分明存在的不祥氣息。他極為簡短地說:

  “已驗算過,沒有錯誤。”

  他便不再說話。

  我暗暗搖頭,開口說:“你……”我想說你是否再驗算一下?但把這句話咽回去了。對他的為人和性格,這句話不啻是侮辱,他絕不會再把一個有錯誤的公式擺出來讓我看的。但我仍然斷定他錯了。我並不輕信“人類社會的發展永遠向上”這種武斷的盲目樂觀,但至少說,在人類走下坡路前會有明顯的征兆,而且絕不是在60年之後,也許6000萬年後再來考慮這個問題也不算太晚。我欽佩林鬆的學術功力,但天才也會犯低級錯誤。牛頓在給家裏的貓、狗做門時曾做了一大一小兩個,他忘了貓也能從大洞裏進出;費米曾用傳熱學公式算出來,窗戶上根本不用做棉簾子,因為它的隔熱效果非常有限。多虧妻子沒聽他的話,最後發現是他看錯了一位小數點……我收住思緒,考慮如何盡量委婉地指出他的錯誤。我笑著說:

  “曆史上曾有一位天文學家,計算出一顆小行星馬上要與地球相撞,他不願看到人類的災難,當晚就自殺了,後來才發現……”

  林鬆口氣硬硬地說:“那是他算錯了。”

  他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我沒算錯。我打著哈哈說:“恐怕你也有錯誤吧。60年!這麽短的時間……”

  “是60年,至遲在2068年11月24日災難就會大爆發。”

  “那正好是我100歲的生日!”我叫道,“當然,我不會活到100歲,但你應該能活到那個歲數的。”

  “我不想看到那一天。”

  我打了一個寒戰。他的話裏分明有冰冷的決心。我暗地裏罵自己,還扯什麽自殺的天文學家喲,實在是蠢極了,我不提這個由頭,他已經有自殺的打算了!這不是開玩笑,因為我知道他對數學的信仰是多麽堅定。我記得,他曾給我兒子講解過圓錐曲線。他說,圓錐曲線是一千八百年前一個數學家思考的產物。他拿一個平麵去截圓錐曲麵,隨著截取角度的不同,能得出圓、橢圓和拋物線。後來天文學家發現,這一組曲線正好對應著行星慧星繞恒星運行的軌跡,隨著引力和運行速度的比值變化,它們分別呈圓、橢圓和拋物線運動。這些事實每一個中學生都知道,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麽恰恰一組圓錐曲線與行星運行方式一一對應?比如說,為什麽行星不按立方拋物線運行?是什麽內在機理使“截取角度”和“引力與速度比值”這兩組風馬牛不相及的參數建立了聯係?一定有某種機理,隻是至今它還深深潛在水麵之下。不妨再引申一點吧。圓錐曲線還有一個特例,當截取角度與圓錐中心線平行時,得到的是從一點出發的兩條射線。至今還沒有發現哪種星體的運動軌跡與此相符,但我敢預言,一定有的,由於那個內在的機理,將來一定會發現這種特例。數學是先驗的永恒真理,是大自然的指紋,物理學家隻能做數學家的仆從……

  那時兒子聽得很入迷,我也聽得津津有味。我不一定同意他的觀點,但我佩服他對數學近乎狂熱的信仰,佩服他在數學上的“王霸之氣”。不過,這會兒我開始擔心他的狂熱了。因為他理所當然地認為,今天這個公式同樣是先驗的真理,社會崩潰一定會“按時”出現(不管從直觀上看是如何不可能)。他不願活著看到人類的浩劫……我沉下臉,直截了當地說: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