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章 傳說複活(2)

  夢中聽見有人在大呼小叫:“龍崽,龍崽,醒醒!”我睜開眼,見屋內已鋪滿陽光,黑蛋笑眯眯地立在床前,仍是大大咧咧的樣子:短褲,短袖襯衫,敞著懷,露出一身黑肉,趿拉著拖鞋。身後是英子,立在門外。英子仍是文文靜靜的,穿著白襯衫,短裙,赤腳穿一雙細襻帶的涼鞋。黑蛋說:“哼,回來也不找我們玩,當了大學生把老朋友都忘了。”我笑著說:“哪有大學生?初二的中學生。昨晚睡得太晚,要不我早去找你們了。”

  花臉自然認得這兩位熟客,在他們腿下搖頭擺尾,蹭來蹭去。黑蛋和英子都是我的光P股夥伴,小學同學。特別是黑蛋,與我一向“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做作業,爬樹,遊泳,上山摘野果,都在一起。如果在學校裏幹了什麽搗蛋事老師來告狀,一般也是一去兩家,絕不厚此薄彼。但他倆都沒上初中,現在就在我爹辦的竹編廠裏幹活。我很為他倆惋惜,但也沒法可想,山裏人窮啊,我們離21世紀高科技社會還遠著呢。

  娘聽見我醒了,在院子裏說:“龍崽,飯在鍋裏熱著。你爹今天到鎮上去了,他說讓你好好玩幾天。”我三下兩下洗了臉,刷了牙,邊吃飯邊對兩人說:“喂,我爹給我買了台電腦,一會兒我教你們玩。”

  兩人很高興。雖然電腦這個詞已聽得耳朵裏長了繭子,但地處深山的他倆還從沒親眼見過呢,這台電腦是老龍背村的第一台。黑蛋喊著:在哪兒?在哪兒?跑到我屋裏找去了,英子跟在他後邊。等我吃完飯進屋,他倆正站在電腦前瞪大眼睛看著,連摸都不敢摸。我打開電腦,給他們演示了各種操作:打字,編輯,上網,發電子郵件。兩人眼紅得不行,嘖嘖稱讚著,說電腦咋這麽聰明呢,叫它幹啥就幹啥,就像有個人在機箱裏蹲著。還誇我:不愧是大學生啦,電腦玩得這麽熟。其實我就這麽幾招,現學現賣,已經賣完了。我教他們玩了一會兒遊戲,像俄羅斯方塊啦、爵士兔啦,兩人笨手笨腳,常常一上手就死了。我安慰他們,別急,多來玩玩就好了,熟能生巧。暑假這些天,你們盡管來學。他們很高興地應承了。

  往下再教他們什麽呢?我想了想,拉出電腦中的畫筆功能,在電腦上畫了一個大大的雞蛋,塗上墨,注上一行字:我是黑蛋,但我不是壞蛋。

  英子捂著嘴笑了,黑蛋樂得咧著嘴說:“電腦還能畫畫呀,來,讓我也試一試。”我又畫了一個小姑娘,畫得嘴歪眼斜的,注上“我是漂亮的英子”,英子低聲抗議著:“這是我?看你把我畫得多漂亮!”我又畫了一條龍,水平太差,畫得倒像是蚯蚓,注上“我是龍崽”。黑蛋像是被蠍子蜇了一樣叫起來:“差點忘了一件大事,我和英子專門來告訴你的!”

  英子也使勁點頭:“對,一件大事,重要消息。”

  “什麽大事呀?”

  “真是大事,這麽重要的大事咋會忘記說了呢,全讓你的電腦把我們攪迷糊了。你知道不,潛龍山的神龍出世了!”

  我不禁失笑:“就這麽件大事?”

  黑蛋說:“你先別撇嘴,先別說我是迷信,我知道你那德性。聽我把話說完再下結論行不?”

  英子也說:“龍崽,這可是真事呀。”

  我笑著說:“好,那你們就詳詳細細告訴我吧。”

  黑蛋清清喉嚨:“這事說起來話長,你當然知道黑龍潭的傳說……”

  我知道潛龍山和黑龍潭的傳說。家鄉有個獨特的現象,就是這裏的地名和龍有關係的太多:潛龍山,黑龍潭,老龍背,龍磨腰,回龍溝,龍吸水……傳說黃帝大戰蚩尤時,曾請一條神通廣大的應龍來助陣。應龍在天上嘎嘎怪叫,殺死一個個銅頭鐵臂的蚩尤族人。黃帝戰勝了,應龍卻沾染了邪氣,不能再上天,隻好隱於雲夢之澤。不過這是書上的傳說,按我們這兒的說法,應龍的籍貫可不是什麽雲夢之澤,而是在我們潛龍山黑龍潭!黑龍潭在後山,一條長年不斷的瀑布掛在潭上,恰似巨龍吸水,潭裏的水黑綠黑綠,深不可測。至少,我們在黑龍潭潛水時從來沒人能潛到底,因為潭水太涼,砭人骨髓。潭的周圍全是合抱粗的大樹,尤其是一株老銀杏,故老傳說那是神樹,是黃帝手植的,已有6000歲了。當然這隻是傳說,但那棵銀杏至少也有兩千年的樹齡,它的樹幹5個人伸開雙臂都不能合抱。更奇的是,樹皮長出好多垂掛,就像老婦人的乳房那樣向下懸垂著,鄉親們常在上麵綁上紅布來祈福。“大躍進”那年到處砍樹大煉鋼鐵,有人也看上這一帶的古樹,但鄉親們擰成一股勁反對,說這兒都是神樹,砍掉就壞了這兒的風水。“上邊”拿這些老頑固們沒轍,再加上這裏確實太偏遠,砍樹的事才不了了之。黑龍潭邊還有一座小廟,匾額上寫的是“神龍廟”,廟裏的塑像已經沒有了,不知道是年久湮沒還是“文革”中被砸掉的。

  關於家鄉的龍,小學時我和黑蛋曾有過一次激烈的爭論。黑蛋說,龍這種動物過去是有的,隻是後來滅絕了。我說,龍隻是神話,新華字典上寫得清清楚楚: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動物。能走、能飛、能遊泳。所謂傳說,就是這種東西實際是不存在的。黑蛋強著脖子說,“傳說”的意思就是“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這本字典編得太早,那時考古學家們還沒挖出這麽多恐龍化石。我說,你咋把“龍”和“恐龍”扯到一塊兒了?恐龍是確實存在的一種動物,大約2億年前到6000萬年前在地球上稱王稱霸。但它們根本不是中國傳說中的龍,“恐龍”的拉丁文原意是“恐怖的蜥蜴”,中國的生物學家們翻譯時隻是借用了“龍”的名稱。其實不光是龍,連鳳凰、麒麟也都是中國傳說中的動物,實際是不存在的。黑蛋說,既是傳說,總該有根據呀,古代肯定有過這些動物。

  我和他爭得麵紅耳赤,最後到生物老師那兒判輸贏。當然是我贏了,但黑蛋一直不服氣,他是那種認準歪理不回頭的人。也難怪,生活在我們這兒,空氣中隨時都洋溢著龍的氣息。從懂事的年代開始,龍就成了我們大夥兒的熟親戚——不過從不露麵而已。小時候在我心目中,“世上有龍”也曾是天經地義的事,隻是在上學之後,學了一些科學知識,才慢慢否認了龍的存在。

  為了說服他,我查了不少有關龍的知識。我知道龍的傳說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原始部落大融合時,各部落信奉的動物圖騰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這就產生了龍的概念。龍在中國傳說中被奉為雷神、雨神和虹神。山西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1萬年前的魚尾鹿龍畫,屬於龍的雛形。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上有8000年前的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河南濮陽西水城出土了6400年前的蚌塑龍紋,是用蚌殼堆成的。從這些龍的原始形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龍的起源和進化。

  龍是怎麽產生的?在古人心目中,世界是神秘混沌難以捉摸的。生產和生活不能不依賴雨水,雨水卻常常向人們展示它的威力。再看這些與雨水相關的物象:雲團滾滾翻卷,變化萬方;雷電叱吒長空,霹靂千鈞;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還有各種與水有關的動物,如魚、鱷、蛇、蜥蜴等,長短參差、形狀怪異——這一切是多麽神秘雄奇,多麽可怖可畏啊!

  於是古人猜想:一定有一個“神物”支配著這一切。這個“神物”能大能小,善於變化,天上可飛水中可藏,集合了種種動物特性,又和雨水有著特別密切的關係。所以,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等動物,和雲、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經過8000年的演化,龍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心靈歸宿。

  對於21世紀的年輕人,這些都該是常識了,我沒想到,黑蛋到今天還在認著他的死理兒!

  我說:“黑蛋呀,你是沒救了,21世紀了,你還是這麽一個迷信腦瓜。我真懶得再教育你了,朽木不可雕也。”

  黑蛋有點氣急敗壞了,紅著臉說:“你這根本不是科學態度。你調查沒有?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好多人都親眼見了!”

  “親眼見了?親眼看見長著鱗、長著角的神龍?你親眼看見沒有?英子你呢?”

  我咄咄逼人地追問。英子怯怯地說:“我和黑蛋都沒親眼見,但村裏真有人親眼見的呀,我爹就親眼見過。”

  “在哪?什麽時候?是在雲裏還是在水裏?”

  “就在一個月前,在神龍廟的祭壇上。”英子肯定地說。

  “什麽樣子?”

  “和畫裏畫的完全一樣,長身子,身上有鱗,頭上長有枝枝椏椏的角,大嘴,鷹爪。”

  我有點弄不明白了。我知道黑蛋說話不可靠,但英子不是說話“日冒”的人。看她說得有鼻子有眼,究竟是咋回事?我喊媽來問。媽走進來,肯定地說:“英子說得不差,真有人親眼見過,像回龍溝的陳老三、陳明全、咱村的德新爺,少說也有五六個人見過吧。如今神龍廟可熱鬧了,百裏之外的人都來朝拜,每天香火不絕。隻有你爹不信,為這事很惱火,一直嚷著這是造謠、迷信,但這回他這個村長說話不靈,沒人信他的。”娘猶豫地說:“龍崽,我正想和你商量這件事,我也想去神龍廟上一次香,你說這算不算迷信?”

  黑蛋得意了:“龍崽,我說的差不差?”他耐心地教育我:“你別認死理了,這不是迷信。恐龍化石發現之前誰知道有恐龍?沒有。現在誰都知道恐龍了吧。當然,現在還沒發現龍的化石,但你敢說地下就沒有?敢說世上就沒有活龍?連神龍架有沒有野人,現在還沒有完全確定呢。照我說,龍這種動物是有的,不過後來基本滅絕了,隻剩下那麽一條兩條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生活在潛龍山裏。這就像是英國尼斯湖的怪獸和中國長白山的天池怪獸一樣。”

  我使勁搖腦袋。我知道龍和恐龍絕不能混為一談。龍是從來就不存在的,哪兒出土過龍的化石?這是一個最起碼的科學常識,如果連這也懷疑,那我就枉上8年學了!但這會兒我是絕對少數,三比一。黑蛋認真地說:“知道我們今天為啥找你?找你是來商量大事的。神龍出世千真萬確。如果我們能把它調查清楚——調查一點兒都不難,神龍廟的廟祝說,神龍每天夜裏都要去享受祭祀和貢品——再拍出幾張照片,你想這該是多轟動的消息!從來沒人見過中國龍,這回真龍現身了!沒準兒外國大鼻子會拿100萬元來買你的照片,咱們潛龍山要比尼斯湖更有名,成千上萬的遊客來遊玩,成了全世界的旅遊熱點。這前景多誘人呀。”

  我想起搭便車時何叔叔關於辦旅遊的意見,嘖嘖地說:“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黑蛋也有市場意識了,有戰略眼光了。”

  “那是那是,咱不能一輩子為你爹打工,受你爹剝削呀。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