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節 落入人間的天使墜入凡塵的憂鬱

  1814年10月3日米哈伊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生於莫斯科,母親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父親是一位並不十分富有的退役上尉。萊蒙托夫3歲時母親去世,外祖母不願將外孫交給女婿撫養,其後,萊蒙托夫的童年是和外祖母一起度過的。外祖母伊利莎白阿列克謝耶夫娜阿爾謝妮耶娃是一位富有的地主,她與萊蒙托夫的父親尤利彼德羅維奇萊蒙托夫之間的隔閡很深,這對於幼小的萊蒙托夫來說是一段非常痛苦的經曆,與其憂鬱性格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萊蒙托夫的大部分童年時光是在外祖母位於奔薩省塔爾漢奈村的莊園度過的,在這裏詩人愛上了美麗的俄羅斯大自然。那遼闊的鄉村田野,莽莽的森林,清新透明的空氣,輕風中蕩漾著的花香,還有那陽光照在草地上散發出來的甘甜,所有這一切都在詩人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濃重的色彩和味道,詩人已經將大自然的美麗悄然裝入了心中。自然之美伴隨著童年的憂鬱,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基石已經鋪就,一種憂鬱的浪漫之美在詩人的童年世界裏已經破土而出。

  雖然長輩之間存在著矛盾,但為了不讓萊蒙托夫感到孤獨,外祖母盡了一切努力。家裏經常聚集著鄰居的孩子們,萊蒙托夫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遊泳、騎馬、玩圍攻城堡、捉迷藏、跳馬及俄羅斯棒球等遊戲。小萊蒙托夫總是超過所有的夥伴,遙遙領先,人們總是誇獎他機智勇敢、靈活有力。

  未來的詩人從童年時起就能夠流利地講法語、德語和英語,小提琴和鋼琴演奏得也很出色。萊蒙托夫非常喜愛閱讀,當他凝神看書時,無論是談話、噪音等什麽都不能打斷他。普加喬夫農民起義、1812年戰爭等故事在詩人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些故事培養了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愛。

  1828年萊蒙托夫考入了莫斯科大學附屬寄宿中學,這是俄羅斯最好的學校之一。學習期間,詩人積極參加學校的文學活動,同時他還學習音樂和繪畫。在寄宿中學讀書的那段歲月裏,詩人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他最喜歡的詩人是普希金。也就是從那時候起,萊蒙托夫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活動。在自己的詩歌中他表達了對祖國的愛和對沙皇專製及農奴主權利的憎恨,萊蒙托夫早期的詩歌作品深受普希金浪漫主義作品的影響。寄宿學校的學生們非常關心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學生們經常在一起探討俄羅斯的未來,他們讀普希金和十二月黨人的詩歌作品,而這些在當時都是被沙皇尼古拉一世嚴格禁止的,因此,當沙皇得知青年人中間的這種追求自由思想的思潮時極其恐懼,下令關閉了這所寄宿中學。1830年萊蒙托夫考入了莫斯科大學,同年法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擴展到整個歐洲,在同年的夏秋,俄羅斯也湧動著農民革命的浪潮。萊蒙托夫同情廣大農民,在自己的詩歌《預言》中,詩人描寫了俄羅斯未來的革命。萊蒙托夫對資產階級保守派的教學製度不滿,因此他很快就離開了莫斯科大學。

  1832年萊蒙托夫搬到聖彼得堡,並考入了近衛軍騎兵士官學校,兩年後畢業並開始在騎兵團服兵役。在彼得堡,萊蒙托夫生活在貴族階層的交際圈內,但詩人很快就感到了這種生活的無聊與空虛。

  1835年萊蒙托夫創作出劇本《假麵舞會》,這個劇本講述的就是貴族階層的生活,是詩人熟知的生活。《假麵舞會》象征著貴族社會,在這個社會裏人們都生活在麵具之下,極力掩飾著自己的空虛、無情和殘酷。這個劇本自然遭到了禁演的命運。

  1837年普希金決鬥受傷身亡,萊蒙托夫為此創作了《詩人之死》,來獻給自己崇拜但生活中並沒能有幸結識的普希金。在這首詩中,萊蒙托夫表達了對偉大詩人的熱愛,指責貴族社會是殺死普希金的凶手。尼古拉一世在得知這首詩後將萊蒙托夫派到了高加索前線的作戰部隊,這是萊蒙托夫的第一次被流放。

  這期間,詩人的抒情詩《波羅金諾》在聖彼得堡的雜誌上刊登出版。萊蒙托夫非常喜歡研讀俄羅斯曆史,他深知1812年衛國戰爭的意義,抒情詩《波羅金諾》就是為紀念這場戰爭而作的。

  萊蒙托夫在高加索遊曆了很多地方,這些旅行對他的創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俄羅斯古老的建築古跡、高加索的民間故事、南方的大自然,所有這些都在萊蒙托夫的作品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1840年萊蒙托夫與法國大使的兒子發生衝突,該事件導致萊蒙托夫再一次被流放到高加索。這期間,詩人的長篇小說《當代英雄》問世。這部小說被稱為社會心理小說,是俄羅斯文學中的第一部社會心理小說。流放期間,萊蒙托夫多次參加戰鬥,作戰勇敢,軍隊上層想要獎勵萊蒙托夫,但沙皇拒絕嘉獎詩人,因為從萊蒙托夫的詩歌中沙皇政府感受到了當年普希金詩歌中的那種威脅力量。萊蒙托夫欲離開軍隊,專心從事文學創作。1841年初萊蒙托夫被準許回彼得堡三個月。詩人從彼得堡返回高加索的路途中創作了《懸崖》、《獨自上路》等詩歌。在這些詩歌中,詩人表達了內心的苦悶與孤獨。詩人在這些詩中回憶了過去。1841年7月15日,在接近流放地皮亞季戈爾斯克的地方,詩人在決鬥中被擊中身亡。沙皇尼古拉一世和貴族社會得知這一消息都非常高興。就這樣,萊蒙托夫如普希金一樣,在那個沙皇專製的社會中過早地隕落了。

  萊蒙托夫的創作對俄羅斯文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後,萊蒙托夫的心理現實主義寫作風格在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都得到了發展。這些閃耀著智慧和堅強意誌的作品,深受俄羅斯人民及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西方文學界把普希金、丘特切夫和萊蒙托夫稱為俄羅斯古典詩歌三大傑出詩人,他們的作品幾乎代表了俄羅斯詩歌史的一個時代--黃金時代,那自由、抒情、優美的旋律是以後各個時代的詩人追求與崇拜的典範。在這三大著名詩人的詩篇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一些相同的情感,如悵然、憂鬱等,尤其是憂鬱,幾乎是在所有俄羅斯詩人的詩作中都可以覓到的共同身影,甚至可以這樣說,憂鬱是俄羅斯詩歌的風格之一,這源自於俄羅斯的民族性格。一些俄羅斯文學家認為,大地情結是俄羅斯的民族特性之一。但實質上,大地情結並不是俄羅斯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情結,中國人對大地的熱愛同樣深深地植入到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中國人有著更加濃厚的大地情結。縱觀俄羅斯民族的發展史,可以看出,俄羅斯是一個從森林中走出來的民族,這個民族的血液中散發著濃鬱的森林氣息。俄羅斯人民熱愛大自然,熱愛森林,俄羅斯民族對森林懷有一種極其深沉的敬畏,他們眷戀著綠色的生命,同時又帶有一種陰鬱和對神秘的推崇、恐懼之感,正是如此,這種民族性格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一種深遠的影響,形成了俄羅斯的文學品格。因此,在俄羅斯文學中有了眾多的自然頌歌,有了森林中的許多童話故事,有了深沉的宗教倫理小說……而憂鬱也成為了眾多詩歌作品中的主要情感色調,成為了一些偉大詩人作品的情感主旋律。俄羅斯民族的這種源自於民族心靈深處的、源自於大自然森林懷抱中的憂鬱的民族性格成就出了許多憂鬱的文學家與藝術家,而萊蒙托夫就是這眾多的文學家中最耀眼的一個。

  萊蒙托夫的情感憂鬱有著深刻的思想內容。詩人情感色調的形成除了與民族性格相關之外,還與其成長經曆有著直接的關係。這種成長經曆源自於兩方麵的內容:一是其家庭成長背景的影響,二是其內心世界哲學思想與現實的碰撞。在《天使》這首詩中,詩人寫的分明是自己內心美好的理想在現實中無法實現而帶來的痛苦。

  這首詩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描繪了一幅天國美麗的畫麵,讀起來使人仿佛置身於神話中的天堂世界--天使在空中自由地飛翔,輕輕地哼著令人身心安寧愉悅的神曲,歌聲中流淌著的是純潔與真情。天使在歌頌著創造了這一切美好事物的上帝,月兒、風兒、星兒都靜靜地傾聽著。天堂的花園裏百花盛開,樹木蔥鬱,空氣中飄蕩著怡然和安寧,一個多麽美麗溫馨的世界!祥和而又美好!讀來令人心生向往。

  然而,第三段中作者筆鋒一轉,寫天使將生命送往人間,將一個純潔的、心中裝滿天使之聲的幼小生命送往塵世,此處作者給塵世做了一個界定--充滿憂傷和淚水的塵世,與下文中的“久久地飽受著塵世的折磨”相呼應。可見,作者的心情是低沉而又憂鬱的,透過詩句我們能夠感覺到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與失望。“天使的歌聲留在了幼小的心靈,沒有片語,卻已存活”一句含義頗深,天使的歌聲是天堂之聲,是天籟之音,是美好世界裏的讚美之聲,是生命對美好世界的憧憬,是希望之聲,是向往之聲。“那生靈滿懷美好的願望”更加明確地點出了“那徜徉在心中的天籟”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對世界的希望。

  詩人采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了天堂與人間,形成強烈的對比,天堂--輕柔、怡然、真情、天籟,塵世--憂傷、淚水、折磨、寂寞。詩人借助於天使送給人間生命的神話傳說實質上是在寫自己,是在抒懷,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心中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可現實世界卻是如此殘酷與冷漠,自己心中的理想與抱負無法得到實現。這帶給詩人無比的失落,現實世界與理想中的天堂相差如此遙遠,詩人的心靈飽受著折磨,但即使如此,詩人的心中仍然回蕩著美好的希望之聲,這是詩人心中永不消逝的聲音,如此,就更加憂鬱。是的,沒有希望就永遠都無所謂失望。正是詩人的心中對未來永遠都充滿著希望,才會如此的憂鬱,但一顆不屈的靈魂裏永遠都會徜徉著對美好明天的向往。

  這首詩讓我們領略到了萊蒙托夫所特有的那種“墜入凡塵的憂鬱”。

  在萊蒙托夫的抒情詩《遺囑》中,這種憂鬱又得到了極致的發揮。

  詩中第一段描述了一個林中空地,詩人將其選為墳塋,那是一條偏僻的小路旁邊,是林中空地中央,那兒有月光、霧氣繚繞,這是一個荒涼淒冷的地方。透過詩句,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悲涼與憂傷,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疲憊與無望,句句觸動著讀者的心靈。然後直接寫出自己的願望與請求:“當我停止呼吸,請將我冰冷的屍體葬在那裏!”詩人接著寫道:“在上麵插一個楓木十字架”,為的是能夠在雷雨時陪伴路人小憩,多麽寂寞而又傷感的詩句!萊蒙托夫這種“墜入凡塵的憂鬱”發展的極致就是“奉我”的思想情感,是一種將自己完全奉獻給自然與善良的情感思想精神,是一種毫無保留的自我奉獻,還帶著一絲憂鬱的淒涼感傷色彩。詩人一生孤獨,但希望自己死後還可以為路人減少雷雨中的孤獨。一顆善良的天使之心!

  萊蒙托夫後期的詩作中充滿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這種思考是對自己以往生活道路的一個回首與總結。後期作品中的憂鬱較前期作品中的憂鬱少了許多躁動,多了一些沉靜與思索,同時也增添了一些生命末路的悲傷,似乎已經預感到了死亡的臨近。這種預感有更深一層的含義--詩人在現實社會中的坎坷。19世紀上半期俄國軍隊那種兵營式製度的沉重壓抑,上層社會的爾虞我詐,詩人受到的嫉恨、排擠與打擊,所有這一切導致詩人對社會進步自由的美好希望逐漸破滅,最後心灰意冷,甚至情願趕快脫離人世。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談到作家之死的問題曾經說過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普希金的性格是隨和開朗的,但在30年代,也和果戈理一樣在精神上被折磨得疲憊不堪……而萊蒙托夫呢?……萊蒙托夫情願盡快脫離人世……”

  後人思考,如果萊蒙托夫不是對世界已經悲觀失望,恐怕也不會這麽早離去,有些事情本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但是萊蒙托夫並沒有想對沙皇政府做出絲毫妥協,最後被沙皇警察機關謀害而死。從本質上來說,萊蒙托夫的死與普希金的死都是沙皇政府直接或間接所為。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